第832章 截胡

“只是我知道河東還是有不少人,與李淵關係好。”

蕭瑀提出了自己的擔心,比如說太原王氏,做爲五姓七家之一的頂級關東士族,更是河東士族領袖,他們就是站李淵的。

李淵的妹妹就是當代王氏的族長王裕續絃之妻,而李淵長子的妻子,就是娶的其妹妹的女兒,那是親上加親,有這關係在,太原王氏與李家的關係可是向來極好。

再比如絳郡聞喜的裴氏,這也是河東頂級士族,裴氏便也是支持李淵的,聞喜裴家的裴寂,現在還是李淵的宰相。

此外,河東柳氏,也一樣支持李淵。

蕭瑀擔憂,若是他要投羅成,只怕河東將發生一起內亂。

“聽說李世民已經過蒲津大橋,從馮翊郡入河東郡了。”

溫大臨馬上便道,“但秦軍出動了二十萬大軍,羅成已經到了井陘,距離我們更進,他必然能最先趕到太原。”

“那也得守關之將放他們過來。”

而現在駐守東面井陘和北面關城的,都是親李淵的人。

“這個其實也不難,楊公新逝,如今名義上蕭公你還是整個河東地區的最高統帥。你可以給各地駐軍將領下個命令,召他們來太原商議軍情,或者乾脆調動各關城兵馬,總之,只要李世民大軍一天未到,那麼在這河東,你依然還是最高統帥,依然可以大開方便之門。”

河北恆山郡,真定城。

羅成接見蕭瑀長子蕭銳,蕭銳奉父命秘密前來,陪他前來的則是溫彥博溫大臨之兄溫大雅。

溫氏三傑名聲很響,溫大臨做爲溫家長兄,曾任過隋朝的東宮學士、長安尉,後因父喪,回家丁憂,此後天下大亂,便乾脆不再出仕,一家在家管理家族教導子弟。

此次受兄弟所託,特陪蕭銳前來秘密拜見羅成。

羅成很意外,之前不知道多少次派人接觸太原這邊,不論是蕭瑀還是楊義臣,他們都始終不肯歸附。

雖然也成功的拉攏了一些太原軍將官吏,但都職位太低,始終能以左右局勢。

想不到眼下這個時候,楊義臣突然病死,蕭瑀卻願意歸附了。

蕭銳在拜見羅成的時候,沒說是奉父命前來投降的,而是說奉父命來朝拜天子,迎接天子御駕入太原。

說迎接而不說投降歸附,是溫大雅特意交待的,這樣一來,那麼蕭瑀便不是投降,以示他們本來就是朝廷之人,根本沒打算抵抗。

並且,他還讓蕭銳一上來就自報家門。

先報了父親蕭瑀的官職爵位,爲尚書左僕射、太師、宋國公、河東宣撫使。

這自然是要提醒大秦天子,蕭瑀那是宰相宣帥。

而且他還讓蕭銳奉上了河東諸郡縣地圖,以及戶籍人口冊,並兵馬名冊,這都表示河東有強大的實力,這自然也是他們的本錢。

蕭銳的這些行爲,羅成看在眼裡,不過沒生氣,反而很高興的親自上前扶起二人。

“蕭公深明大義,歸附朝廷,朕非常欣喜,二位免禮平身,快快請起!”

“罪臣父親之前本欲早歸朝廷,奈何楊義臣將軍態度堅決,所以有些無奈······”

“過去的事情就不要提了,朕能理解,但既然如今願意歸附,就是好事,沒有晚的道理。”

對於蕭銳,羅成還是馬上提出,授封他爲東宮學士之職,而對溫大雅,則特授他爲翰林學士之職。

“朕之太子年幼,正需要蕭學士這樣的年輕才子輔佐。”

他又對溫大雅道,“翰林學士院是本朝新設之衙門,學士爲朕及太子值講經筵,入從侍班、扈衛隨駕、稽查皇子們的學業功課等,是朕之私人,相當重要。”

這個翰林學士,其實就類似於皇帝的秘書,與之前秘書監的職責類似,但更側重於隨駕扈從,甚至可以待詔草擬旨意,已經有一些中書舍人的職權了。

溫大雅以前也是當過東宮學士的人,豈會聽不明白這個大秦翰林學士院學士們的職權很重。

“臣何德何能,安敢接受如此重任。”

“太原溫氏三傑之名,朕也是早有耳聞啊,如今能得卿兄弟三人,朕可是萬分欣慰,不要推脫拒絕,否則朕就不高興了。”

羅成呵呵的笑道,並直接給太原的溫大臨也授了個太原郡丞之職。

至於蕭瑀。

羅成當場授封蕭瑀爲太子太師、中書侍郎,並賜封蜀國公爵位,實封食邑一千戶,賜地三千畝。

對於羅成的這個封賞,蕭銳眉開眼笑,很是滿意。

他知道李密降羅成,不過授封一個蒲山郡開國公爵位,封了個太常卿而已。而王世充降秦,更只給了一個淮南縣開國侯爵位、光祿卿之職。

他父親歸附,羅成居然給了實封千戶的蜀國公爵位,甚至還給了中書侍郎這樣的宰相之職,更別說還有個太子太師的榮銜。

他來之前,父子有過密談。

蕭瑀覺得,羅成可能封他一個郡公或縣侯,再給個太守或九卿之職,誰能料到,還能給宰相之職。

“臣蕭銳代替家父謝吾皇厚恩!”

一樁交易算是談成。

接下來要談的便是具體歸附事宜了。

這方面有溫大雅出面,羅成與他交談了會,便已經知曉了蕭瑀的整個計劃,對於溫大臨溫大雅兄弟更加滿意。

新朝初立,正極需要這樣的文臣。

“李世民不足爲懼,溫學士你回太原之後,請蕭侍郎馬上派遣一可信之干將往霍邑屯駐,這裡臨汾水依霍山,十分險要,背後便是雀鼠谷這條險道。前守霍邑,後守靈石、介休,則李世民兵再多,也難以北上太原。馬上夏季汛其來臨,到時西河郡便只有雀鼠谷一路可走,那時更難通過。”

“至於井陘,也不用擔憂,就算有李淵心腹把守,可蕭公肯定也有自己人在,只要關鍵之時能爲內應,我自能破關入城。”

羅成對蕭銳兩個交待道。

若是蕭瑀這個主帥不降,那麼太原之戰,肯定得有幾場硬仗要打,尤其是李世民正趕來太原,雖然他對這個年輕小舅子還沒太擔憂,畢竟他還年輕,真論本事比自己嫩多了,更別說他的兵馬也不及自己精銳勇悍,但若讓他先入太原,據城而守,這仗可就要難打的多。

現在好了,蕭瑀一降,太原之戰還沒開打,羅成已經基本上贏了七八分了。

談妥之後,羅成特意讓內侍取來玉麒麟符,一般文臣用魚符,武將用武符,就算最三品以上的大臣也只是以金爲符,而玉麒麟符,可是皇帝賜給大臣們的榮寵。

賜蕭瑀玉麒麟符,又賜給溫氏三兄弟金魚符金魚袋,特賜給蕭銳銀魚符。

溫氏三兄弟品級是不夠三品的,特賜金符,也是榮寵。

他還給蕭瑀賜鬥牛袍,特賜溫氏三兄弟紫袍玉帶,賜給蕭銳緋衣銀帶。

最後,羅成甚至左手挽着溫大雅右手挽着蕭銳,將二人親自送出門外。

這一套下來,就算是沉穩如溫大雅也不由的覺得渾身血液沸騰,麪皮發燙了,這般君王榮恩,太讓人受用了。

“請陛下止步,臣等這就趕回太原。”

蕭銳更是激動的都不知道要如何說話了,說來也是公侯貴族子弟,但哪個皇帝會這般禮遇他們呢?

此刻,他真有一種士爲君死的感動,上刀山下火海都在所不辭。

第1484章 駕崩第422章 逼反第1117章 罪惡第154章 忍無可忍,那便無須再忍第299章 婦人之仁第169章 養兵第1412章 霸皇第440章 大帥巡營第37章 禹王撾和金箍棒第877章 天子守國門第783章 大敗李世民第359章 再折一員大將第1086章 皇太子毆打楚王第566章 兩京十三道第891章 夜哭第682章 四路出兵第87章 狂妄第622章 東山再起第594章 不當兒皇帝(第六更)第63章 爺爺在此第42章 秦家第1385章 鷺島第311章 天使降臨第382章 自亂陣腳第1020章 寇可往吾亦可往第296章 逃兵第85章 陌刀不出,誰與爭鋒第106章 一刀腰斬,嗣業揚威第1519章 軍區第1500章 聖眷第1520章 太白經天第687章 忠義無雙李靖第12章 滿載而歸第221章 亂披風錘法第302章 慕容長生(謝謝平安10113萬賞!)第306章 賠了夫人又折兵第1450章 沃野第510章 萬人難敵第1064章 請兵未成反被削第437章 重建左五軍第668章 洛水河邊第1114章 右驍衛隊正第409章 忠武王第176章 應者雲集第1120章 倭寇第1093章 天策上將解危城第448章 圍三闕一第1449章 挖坑第416章 故人來第637章 出爾反爾第806章 御前帶刀第1338章 壞天子第713章 招安第642章 質子軍第917章 高原雄鷹第886章 大器晚成李藥師第771章 公主竇紅線第118章 六路進軍第636章 英雄惜英雄第910章 背後冷箭第940章 父母就是最大的佛第1418章 泰山封神第604章 朕這大好頭顱 誰當斫之第672章 世外桃園第514章 賴封不賞第1485章 晨曦第954章 已報生擒吐谷渾第306章 賠了夫人又折兵第843章 後宮第740章 驍果北上,皇泰天子第638章 太原兵變第10章 上堂領賞第1021章 騎虎難下步維艱第255章 叔侄相見第174章 威望第729章 驍果亂第778章 兩敗俱傷第633章 戰個痛快第745章 禍水東引第783章 大敗李世民第863章 中興之戰第728章 江都保衛戰第575章 爲奴爲婢第1401章 鎮北王第1510章 內聖外王第56章 捷報第607章 背水列陣第606章 潛龍在淵第1303章 負重前行第794章 衛所第1514章 戰爭紅利第1526章 太上皇第1510章 內聖外王第266章 烏雲壓城城欲催第478章 公卿子弟第984章 孤城遙望金城關第1241章 朕又胖了第721章 異姓不得封王第1090章 趁虛繞後奪敵巢第422章 逼反
第1484章 駕崩第422章 逼反第1117章 罪惡第154章 忍無可忍,那便無須再忍第299章 婦人之仁第169章 養兵第1412章 霸皇第440章 大帥巡營第37章 禹王撾和金箍棒第877章 天子守國門第783章 大敗李世民第359章 再折一員大將第1086章 皇太子毆打楚王第566章 兩京十三道第891章 夜哭第682章 四路出兵第87章 狂妄第622章 東山再起第594章 不當兒皇帝(第六更)第63章 爺爺在此第42章 秦家第1385章 鷺島第311章 天使降臨第382章 自亂陣腳第1020章 寇可往吾亦可往第296章 逃兵第85章 陌刀不出,誰與爭鋒第106章 一刀腰斬,嗣業揚威第1519章 軍區第1500章 聖眷第1520章 太白經天第687章 忠義無雙李靖第12章 滿載而歸第221章 亂披風錘法第302章 慕容長生(謝謝平安10113萬賞!)第306章 賠了夫人又折兵第1450章 沃野第510章 萬人難敵第1064章 請兵未成反被削第437章 重建左五軍第668章 洛水河邊第1114章 右驍衛隊正第409章 忠武王第176章 應者雲集第1120章 倭寇第1093章 天策上將解危城第448章 圍三闕一第1449章 挖坑第416章 故人來第637章 出爾反爾第806章 御前帶刀第1338章 壞天子第713章 招安第642章 質子軍第917章 高原雄鷹第886章 大器晚成李藥師第771章 公主竇紅線第118章 六路進軍第636章 英雄惜英雄第910章 背後冷箭第940章 父母就是最大的佛第1418章 泰山封神第604章 朕這大好頭顱 誰當斫之第672章 世外桃園第514章 賴封不賞第1485章 晨曦第954章 已報生擒吐谷渾第306章 賠了夫人又折兵第843章 後宮第740章 驍果北上,皇泰天子第638章 太原兵變第10章 上堂領賞第1021章 騎虎難下步維艱第255章 叔侄相見第174章 威望第729章 驍果亂第778章 兩敗俱傷第633章 戰個痛快第745章 禍水東引第783章 大敗李世民第863章 中興之戰第728章 江都保衛戰第575章 爲奴爲婢第1401章 鎮北王第1510章 內聖外王第56章 捷報第607章 背水列陣第606章 潛龍在淵第1303章 負重前行第794章 衛所第1514章 戰爭紅利第1526章 太上皇第1510章 內聖外王第266章 烏雲壓城城欲催第478章 公卿子弟第984章 孤城遙望金城關第1241章 朕又胖了第721章 異姓不得封王第1090章 趁虛繞後奪敵巢第422章 逼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