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默了一會兒,舒爾卡就說道:“我聽說,在攻克難以突破的防線或是希望給敵人突然襲擊的時候,常常會使用潛伏戰術,是嗎?”
“是的!”加夫裡洛夫少校點了點頭:“陣前潛伏,它可以縮短進攻的距離,尤其是在炮兵不足以壓制敵人的情況下!”
炮兵如果壓制不住敵人,就意味着敵人可以用火炮對前沿陣地實施火力掩護。
其結果就是一隊隊的步兵衝上去就會被一隊隊的炸翻,然後還要通過敵人的機槍火力……這樣的衝鋒在一戰時就被證明是不可行的。
於是,步兵常用的方法,就是派一個小隊偷偷的潛伏至敵人戰壕前,有時距離近得嚇人,就在陣地前十幾米甚至幾米的都有,連敵人戰壕內交談的聲音都聽得到,就那麼趴着不動。
然後等到戰鬥開打時就不一樣了,這些潛伏在敵人陣地前的士兵會在第一時間朝敵人戰壕拋出手榴彈接着衝進戰壕給敵人造成混亂,後續部隊會乘着這時候一涌而上。
“可是,這又能有什麼用?”扎哈卡維奇疑惑的問:“用這種戰術潛伏?那是大橋,沒有任何掩蔽物也沒有任何可以掩藏的地方……”
“坦克殘骸!”舒爾卡打斷了扎哈卡維奇少校的話,說道:“還有死屍!”
於是加夫裡洛夫少校和扎哈卡維奇少校就明白了。
加夫裡洛夫少校點了點頭,說:“這的確是個辦法,躲在坦克殘骸後或者僞裝成死屍,只不過這麼做太危險了……”
“不,這根本行不通!”扎哈卡維奇少校反對道:“就算我們能成功潛伏又能怎麼樣,他們還是無法突破防線,敵人只需要兩挺機槍就能將他們封鎖在橋上!”
“我說的潛伏不只有步兵!”舒爾卡說:“還有坦克!”
“坦克?”扎哈卡維奇和加夫裡洛夫少校疑惑的望向舒爾卡。
步兵潛伏他們知道,但坦克潛伏他們還是頭一回聽說。
“是的,坦克!”舒爾卡解釋道:“就像步兵可以僞裝成死屍一樣,坦克同樣也可以僞裝成‘死屍’!”
扎哈卡維奇和加夫裡洛夫少校不由愣住了。
過了好半晌,加夫裡洛夫少校似乎才反應過來。
“是個大膽的計劃,而且的確可行!”加夫裡洛夫少校說:“就算敵人有所懷疑……其它反坦克裝備在一百米外對T34不構成威脅,而88MM高射炮的炮彈又十分寶貴,我不認爲他們會輕易的用它驗證一個坦克殘骸是否是真的!”
“但我們在衝鋒時同樣也要面對裝甲列車!”扎哈卡維奇少校皺着眉頭:“我是說,即便我們潛伏成功……我們也很難突破敵人的橋頭防線!”
“如果潛伏成功,我們就有可能在幾分鐘內通過大橋!”舒爾卡回答。
“說得對!”加夫裡洛夫少校馬上就在地上畫着圖:“我們應該‘一號橋’和‘二號橋’互相協同……在‘一號橋’潛伏完畢的時候,馬上‘二號橋’就發起進攻。這樣就能將裝甲列車調往‘二號橋’,於是我們就有幾分鐘的時間!”
扎哈卡維奇少校沉默了一會兒,然後說道:“這是個辦法,但是……敵人的反坦克炮,那些圍在橋頭附近的反坦克炮同樣會給我們的坦克構成很大的威脅!”
就像之前所說的,德軍反坦克炮並非無用,一百米內依舊能擊穿T34。
這個距離如果是在其它戰場根本就不值一提,因爲T34的機槍和火炮早就將它們轟上天了,負責掩護的步兵也能用迫擊炮將它們壓制住甚至炸燬。
問題就在於蘇軍是沿着狹窄的橋面進攻兵力無法展開,同時必須迅速通過。
這樣一來這些反坦克炮就會對一路前進無法停下來瞄準射擊的T34構成很大的威脅,甚至一百米的距離可以說是一打一個準,隨便瞄一下都能命中。
“所以我們需要一種火炮!”舒爾卡拿起一塊碎木片,在橋頭周圍劃了一個半圓,說道:“這種火炮,能短時間的將炮彈密集的覆蓋敵人橋頭陣地兩百米左右的每一個位置使敵人反坦克炮短時間失去作用……然後,我們的潛伏部隊就能衝過大橋了!”
“喀秋莎?!”加夫裡洛夫少校和扎哈卡維奇少校異口同聲的說道。
的確只有“喀秋莎”才能完成這個任務。
其它火炮或許比起“喀秋莎”來有更大的威力也有更好的精度,但沒有任何一款火炮能有“喀秋莎”這樣的瞬時爆發力……一門“喀秋莎”有8根導軌,每根導軌上下各掛一枚火箭彈,也就是有16枚火箭彈,這16枚火箭彈能在7到10秒鐘內發射完畢,也就是說差不多一秒鐘打兩發火箭彈。
當然,一門火箭彈16枚火箭彈威力還是不足,但如果兩門、三門甚至更多呢?而且將他們密集的砸在一片小區域內……雖說精度很差,但就像飽和攻擊一樣,一片亂砸也能把那片地區給翻個底朝天,而且還是短時間做到的。
這樣一來,德軍距離橋頭兩百米範圍內的橋頭防線至少會短時間內癱瘓,如果要恢復的話他們就得重新佈署火力,即便德軍訓練有素而且做好準備只怕也需要幾分鐘的時間。
但蘇軍了只需要幾分鐘,他們的坦克就能帶着步兵衝到他們面前……
加夫裡洛夫少校將目光投往扎哈卡維奇少校。
扎哈卡維奇少校此時是坦克第四旅的最高指揮官,同時也更熟悉坦克作戰,他的看法最有說服力。
“我同意!”扎哈卡維奇少校點頭說道:“這個計劃的確有成功的可能,不過我們需要做到兩點:一是要有足夠的‘喀秋莎’,二是要各部隊緊密配合,各環節步驟必須力爭在三分鐘內完成,只要有一個環節出問題……我們就有可能遭受慘重的損失而失去勝利的機會!”
扎哈卡維奇少校說的是對的,這個計劃最重要的是協同,而這恰恰是蘇軍缺乏的。
當然,它還需要運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