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章

唐僖宗惠聖恭定孝皇帝乾符六年,黃巢的王霸三年的九月末,嶺東戰火又起了。

就在循州新獲得軍序和編制的怒風營所屬,粗粗整頓和編列完基本建制,並收攏打包地方羅括的最後一批物資之後,就該依照大將軍府的告令,繼續進兵去討伐和平定那些地方蜂起作亂的土團和官軍殘餘了。

而這次從循州城短暫休整過後的義軍,從精神面貌到陣容形態,似乎都已經與過往完全不同了,但又讓人實在說不出那些不同之處。按照軍議上的決定,首當其衝的優先目標就是繼續東進攻取潮州了;也就是根據那些俘虜口中得知,最先發生土團之變和被突然冒出來的官軍攻取淪陷的地方。

當然了,作爲一隻來自河南的老牌義軍行伍的底子,又西區了那些地方駐防義軍無端覆滅的教訓;王蟠他們倒也知道在臨敵的戰前,所進行敵情偵查和摸底;又收攏了好些潮州地方逃散過來的流民,詢問消息和打探過一番情形過,再加上週淮安從附近官府的架閣庫裡整理出來的,各種歷代記錄和地方史志的資料;因此對於即將前往的地方也有了一個粗略的印象,而不至於兩眼一抹黑的茫然一頭撞進去。

古時潮州所在的潮汕平原,算是嶺南道沿海地方爲數不多的精華和人口富集所在了;在後世也是是廣東第二大的平原,其中通過龍江流域與其他一些河谷盆地和小片的沿海平原,就此連接在了一起,由此也形成了諸多州縣。

歷史上先後隸屬江南道福州都督府,閩州都督府和福建經略使。唐玄宗天寶元年(742年),全國改州爲郡,潮州因此易名爲潮陽郡。唐開元十年,西元751年,從隸屬江南道改爲嶺南道管轄。如今下領海陽、潮陽、呈鄉三縣:有戶四千四百二十,口二萬六千七百四十五。不過,因爲當地通過海路的發達,一貫有大量僑屬和寓居的外來移民存在,還有大量被隱匿戶口的蔭包戶、寄名戶,所以實際人口肯定遠不止這些賬面上的數量。

土貢有:蕉、鮫革、甲香、蚺蛇膽、龜、石井、銀石、水馬等。

而在這片有着許多河流分叉的平原上,雖然有不少平地面積和可耕作的田土,但是因爲沿海飽受海水漲潮侵蝕的緣故,當地的田地成色也可以分爲“水坦”、“草坦”、“潮田”、“圍田”等諸多種類和不同階段的成色。

“圍田”地勢較高,土壤完全脫鹽,是高產農田;“潮田”地勢稍低,受潮水影響,稱塭田,產量低而不穩定,此外潮田還可闢爲鹽埕進行曬鹽;低窪的“水坦”可以用來養殖魚、貝;“草坦”則低潮時露出海面,可種植席草(鹹草)發展手工業。也就是首先利用江河泥沙的自然淤積形成沙坦,再通過種植耐鹹耐浸植物,加速泥沙淤積速度並改良沙坦土壤,最後修築堤壩對沙坦加以圍墾成田的漫長土地改造過程。

這就是當地所謂“平土可耕、高土可種、下土可漁、下滷可鹽”的特色士地利用方式。將漁鹽之利與農業生產、灌溉體系互補性的聯繫在了一起,而最大限度的挖掘出地力和資源產出來。因此當地人多食水產:魚、鱉、蛇、蚌、蛤

但也因爲是從鹽水裡撈食的緣故,當地從各種爭界爭水的羣體械鬥,到向外海冒險尋商和捕魚過程,也形成了當地彪悍好鬥的民風;

遍地修建的鄔堡和圍子,成爲了當地隨處可見的一大特色和獨有風景,哪怕是個幾十戶人的小村,也有樹枝紮成的低矮柵欄和深淺不一的壕溝;然後,以此爲中心輻射出大片的田地和河網溝渠來。

而在渡過循州與潮州交界的興寧水之後,首先遇到的就是大片綠油油的甘蔗田,只是大多被破壞和糟蹋的不成樣子了,而只剩下一些位於土丘和山地梯田上的蔗叢,得以保全了下來,

因爲當地已經荒棄和逃亡了又一段時間,所以這些無人照看而依舊生長下去的蔗田,也被順手採摘了收割了許多回來,算是行軍當中解渴消乏的補充手段,只是對於周淮安來說,這種本地種的甘蔗品種,顯然還未經過後世那些改良手段,看起來還是比較纖細和瘦小,並且水分有餘而甜度不足,纖維較多而口感甚硬,還微微的有點泛酸。

而周淮安這纔想起來一些看過的記錄來,諸如嶺南地區貌似是最早開始種植甘蔗,並從天竺引進相應石蜜(糖貽)製取方法的地方;因此,其中又有本土種的竹蔗、海路東南亞傳入熱帶種的竿蔗,以及通過王玄策從陸路傳回來的天竺拓蔗,甚至還有野生種的割手蜜(甜根子草)等品種;因地制宜地分別栽培於大田、園圃和山地,而成爲這些沿海諸州的一大產出資源。

而在翻過了揭陽山之後,則是大片分佈在道路兩側的遠近果園和樹圃各種,楊梅、青梅、扁桃等青熟不一的掛果,讓一些控制不住嘴饞的士卒,很是拉了一番肚子,因此在後營當中又增加了一處新的條例,而周淮安的私藏當中也增加了幾種蜜餞的實驗配方。

而沿着揭陽山勢折轉向南到了一處水陸樞紐——李坑鎮之後,又是另一番的風光和麪貌了;這裡種植了漫山遍野的“耶悉茗”(大花茉莉),也是當代名香之一“妥耶香”的基本原料;只是這些從海外傳入的大花茉莉,大多遠近掉落和腐爛在塵泥當中,而令空氣當中漂浮了一種揮之不去的特殊味道。

而在這段行軍途中,周淮安再次有感於軍令的延遲和誤差頻頻,而埋頭在自己專屬的工具車廂裡,又搞出一個簡單的計時工具和相應的測算方式來;比如在有陽光的時候,可以用軍營中馱載攜行的日冕來進行粗略的判斷,而遇到陰雨天氣之後,就只能用改良過可以車載的原始版水滴計時器了。儘管如此,還是多少改變了和提升了行進中的傳達和協同效率。

然後,他又再接再厲的鼓搗出距離和方位的測量手段,比如太陽底下的高低立杆法,遠近的三角尺表法,以目前的條件和手段,還是可以比較準確的還原出來的,尤其是有着不知名系統的輔助下;因此,他很快就做出了幾件作爲對照範本的樣品和計算圖表,然後分別交給四個分隊去學習和使用。

這一路浩浩蕩蕩行軍的第三天,遠處的原野裡突然出現了一大片白花花的東西,

第一百四十八章 漸變三第四百七十章 此時顧恩寧顧身(續二)第909章 虎竹救邊急(續二第833章 野死不葬烏可食(續)第五百章 客路山川生日發第一百三十三章 餘響第741章 爲君一行摧萬人(中)第989章 種落自奔亡(下)第六百二十二章 近聞羣盜竄諸鄰(中第一百九十五章 雲翻5第941章 殺氣凌穹蒼(續第830章 野死不葬烏可食第635章 紫泥遠自金鑾降(續第二百三十八章 再定5第二百四十四章 當歸3第978章 彎弓射賢王(中第五百六十二章 中國浸強胡浸滅(續四第九十二章 清鄉第675章 會作王門曳裾客(下第726章 遙聞鼙鼓動地來(中第一百六十二章 興起三第四百二十五章 各般(中第六百一十三章 南國春光豈再遊(下)第二百八十三章 輾轉(下第989章 種落自奔亡(下)第五百三十四章 世事漫散隨流水(續第683章 天下同爲堯舜人第三百一十八章 糾糾兇難當(下第913章 戎車森已行(續第五百九十二章 嗟爾戎人莫慘然(下第三百五十三章 恩詔不念棟樑材(續第二百零四章 南天4第759章 天實亡秦非北胡(續二第五十章 餘響第二百九十章 南北路人絕(上第三百六十八章 心思荃兮路阻長(續第二百七十八章 過嶺(上)第三百五十章 恩詔不念棟樑材。第943章 列卒赤山下第三十章 突現第四百三十九章 輾轉不相見(下第三百七十五章 輕生奉國不爲難(下)第三百一十四章 逞勇赴江漢(續)第930章 推轂出猛將(續第五十七章 城下 (續二)第三百八十一章 政亂人思變(中第一百一十四章 輕伏(下第870章 野死諒不葬第702章 漢虜相逢不相見(下第六百二十四章 近聞羣盜竄諸鄰(續第633章 紫泥遠自金鑾降(中第三百九十七章 鐵騎擁塵紅(下)第一百零二章 城欲催(中第762章 單于濺血染朱輪(下第一百五十六章 路上第993章 羽檄起邊亭(中)第三百四十二章 生民何計樂樵蘇(下第二十一章 升職記第三百四十九章 貪殘逞一時第七十九章 破後第683章 天下同爲堯舜人第1047章 魚貫度飛樑第三十三章 驟亂第一百九十一章 雲翻第911章 戎車森已行(中第902章 烽火晝連光(下第1044章 雁行緣石徑(下第五百三十三章 世事漫散隨流水(下第一百二十四章 歸還第980章 彎弓射賢王(續第三百二十七章 長恨人心不如水(上第997章 烽火入洛陽第五十八章 插曲第994章 羽檄起邊亭(下)第三百三十三章 等閒平地起波瀾(續第823章 禾黍不獲君何食(續第二百六十八章 再造3第二百八十八章 行路雨紛紛(中第三百七十一章 人心苦未平(下第五百零六章 將軍仗節鎮巴邱(下)第1046章 雁行緣石徑(續二第三百五十五章 紅旗捲日鏖水戰(中第852章 爲我謂烏:且爲客豪!(下)第三百六十一章 知君用心如日月第一百一十外章 仇寇第695章 手招都護新降虜(續二第二百八十二章 輾轉(中第五百四十六章 三川北虜亂如麻(續第六百二十一章 近聞羣盜竄諸鄰第876章 腐肉安能去子逃?(中)第820章 禾黍不獲君何食第八十八章 新生第939章 殺氣凌穹蒼(中第四百九十八章 嘯旅乘明發(下第七十一章 再啓第962章 畫角悲海月第四百零四章 候烽河外暗(續第三百五十八章 因思利弊難(中)第四百四十四章 悠悠卷旆旌(續
第一百四十八章 漸變三第四百七十章 此時顧恩寧顧身(續二)第909章 虎竹救邊急(續二第833章 野死不葬烏可食(續)第五百章 客路山川生日發第一百三十三章 餘響第741章 爲君一行摧萬人(中)第989章 種落自奔亡(下)第六百二十二章 近聞羣盜竄諸鄰(中第一百九十五章 雲翻5第941章 殺氣凌穹蒼(續第830章 野死不葬烏可食第635章 紫泥遠自金鑾降(續第二百三十八章 再定5第二百四十四章 當歸3第978章 彎弓射賢王(中第五百六十二章 中國浸強胡浸滅(續四第九十二章 清鄉第675章 會作王門曳裾客(下第726章 遙聞鼙鼓動地來(中第一百六十二章 興起三第四百二十五章 各般(中第六百一十三章 南國春光豈再遊(下)第二百八十三章 輾轉(下第989章 種落自奔亡(下)第五百三十四章 世事漫散隨流水(續第683章 天下同爲堯舜人第三百一十八章 糾糾兇難當(下第913章 戎車森已行(續第五百九十二章 嗟爾戎人莫慘然(下第三百五十三章 恩詔不念棟樑材(續第二百零四章 南天4第759章 天實亡秦非北胡(續二第五十章 餘響第二百九十章 南北路人絕(上第三百六十八章 心思荃兮路阻長(續第二百七十八章 過嶺(上)第三百五十章 恩詔不念棟樑材。第943章 列卒赤山下第三十章 突現第四百三十九章 輾轉不相見(下第三百七十五章 輕生奉國不爲難(下)第三百一十四章 逞勇赴江漢(續)第930章 推轂出猛將(續第五十七章 城下 (續二)第三百八十一章 政亂人思變(中第一百一十四章 輕伏(下第870章 野死諒不葬第702章 漢虜相逢不相見(下第六百二十四章 近聞羣盜竄諸鄰(續第633章 紫泥遠自金鑾降(中第三百九十七章 鐵騎擁塵紅(下)第一百零二章 城欲催(中第762章 單于濺血染朱輪(下第一百五十六章 路上第993章 羽檄起邊亭(中)第三百四十二章 生民何計樂樵蘇(下第二十一章 升職記第三百四十九章 貪殘逞一時第七十九章 破後第683章 天下同爲堯舜人第1047章 魚貫度飛樑第三十三章 驟亂第一百九十一章 雲翻第911章 戎車森已行(中第902章 烽火晝連光(下第1044章 雁行緣石徑(下第五百三十三章 世事漫散隨流水(下第一百二十四章 歸還第980章 彎弓射賢王(續第三百二十七章 長恨人心不如水(上第997章 烽火入洛陽第五十八章 插曲第994章 羽檄起邊亭(下)第三百三十三章 等閒平地起波瀾(續第823章 禾黍不獲君何食(續第二百六十八章 再造3第二百八十八章 行路雨紛紛(中第三百七十一章 人心苦未平(下第五百零六章 將軍仗節鎮巴邱(下)第1046章 雁行緣石徑(續二第三百五十五章 紅旗捲日鏖水戰(中第852章 爲我謂烏:且爲客豪!(下)第三百六十一章 知君用心如日月第一百一十外章 仇寇第695章 手招都護新降虜(續二第二百八十二章 輾轉(中第五百四十六章 三川北虜亂如麻(續第六百二十一章 近聞羣盜竄諸鄰第876章 腐肉安能去子逃?(中)第820章 禾黍不獲君何食第八十八章 新生第939章 殺氣凌穹蒼(中第四百九十八章 嘯旅乘明發(下第七十一章 再啓第962章 畫角悲海月第四百零四章 候烽河外暗(續第三百五十八章 因思利弊難(中)第四百四十四章 悠悠卷旆旌(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