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二章 興起三

畢竟,想要在這些剛吃飽飯纔沒幾天的農民軍當中,推行什麼寓教於樂的娛樂文體活動的相應選擇,也實在是太少也太過匱乏了。要知道,後世的絕大多數體育競技活動,都需要消耗大量的體力和場地、器械資源,這對這些還沒洗乾淨腳上的泥垢,就被迫拿起武器來拼命的前農民而言,是在太過勉爲其難了。

因此,在這個時代大多數軍隊的做法,就是定期把士兵三五成羣的放出去,讓他們自己找樂子去,無論是無所事事的閒逛、大吃大喝還是找女人都行。

由此,也變成這些士兵滋擾民間,甚至是禍害地方的一大根源所在。但只要這些軍隊的將領們事後有繼續用他們賣命打戰的需要,往往就會採取各種手段來包庇和縱容他們,以犧牲地方百姓關係和身家性命爲代價,而讓士兵獲得一個肆意發泄情緒和壓力的渠道。

當然了,也有沒法肆意妄爲的時候;將領們就會想辦法用眼前賞賜和懲罰手段,把他們約束起來而關在軍營裡;然後依舊無法阻止和避免他們的閒極無聊,而只好任其四處賭博、酗酒和打架鬥毆爲樂事;而更高明一些的將領,則是花費一些代價在營中舉辦一些,諸如角抵、射垛、翹關之類的競技把戲,來暫時轉移一些士卒高度緊張的壓力。

周淮安既然作爲一個有着千百年經驗教訓的穿越者,當然是不可能容忍和放縱這種粗糙之極和放任自流的做法。

相比田徑、球類等等其他動不動就一身汗,還需要足夠熱量攝入才能堅持下來的體育運動;積累一些故事段子來來說書,這可是一個比較簡便快捷的娛樂方式;理論上只要一杯水和兩片嘴皮子即可,一旦形成規模和習慣之後還方便擴散和推廣開來。

而且對於最初一批說書人的要求也不高,甚至不需要會識字而只要能記住某個片段的大概意思就行,反正那些大字也不識的士兵本身要求也不高。因此,僅僅用了不到一個多月時間,來自怒風營的說書人就已經風靡了廣府內外的大小義軍駐地,甚至應邀延伸和派遣到了梅州和韶州的前沿軍伍中去了。

而身爲飽受資訊轟炸之下的現代人,最不缺少的就是各種故事和段子了;而最初他們來聽周淮安說書的代價,不過是初次見面的一份手信而已,什麼東西都可以。到了現在就只有一小部分相熟的人,能夠聽到周淮安親口講述的最新題材了。

而在其中最好的素材無疑是後世被精煉到不能再精煉,拓展研究的不能在更多的四大名著了,除了紅樓夢這種上層生活風花雪月的題材之外,無論是集三教九流神話傳說之大成的《西遊記》,或是將相王侯忠臣義士逐鹿天下題材的《三國演義》,可以說都是極好的選擇。

但是最切合時宜的,無疑就是聚衆梁山起兵反抗官府而人物衆多特色鮮明的《水滸傳》了,因此,隨便拿一個節選和片段出來,都可以成爲一個又一個相互聯繫的小故事和富含韻意的典故段子。

等到受衆們形成了某種心理慣性和接受能力之後,就可以開始在裡面家帶一些他個人的私貨,順便賣弄一些後世已經爛大街的心靈雞湯作爲名面上的掩護;

當然了,這是一種廣散網撈魚式嘗試性佈局,通過謝謝故事裡的蘊意或者說私貨,來獲得一些可以取得共鳴和認同的對象,然後再深入的交流和釋疑之下,就可以獲得來自義軍內部的最初助力;畢竟,將來想要脫離出去,光靠他自己一個人的準備手段,顯然是遠遠不高的。

當然,因爲這個和尚出身的假身份緣故,最先被拿出來說道是《西遊記》,正好與三百多年前那位大唐高僧玄奘三藏有關的現成故事。

然後才循序漸進的放出諸多強梁造反故事大成的《水滸》,最後纔是帝國將相們爭霸天下的《三國演義》。這也是一個循序漸進的變相篩選過程,可以見識到形形色色不同追求和心態的人物百貌;

比如,喜歡《西遊》的人無疑可以在野生妖怪對抗天庭的故事當中,獲得逃避現實的解脫感和精神籍慰;

而喜歡《水滸》的人,則可以從同生共死的兄弟義氣和替天行道的梁山聚義,爲自己的現實行爲獲得某種虛幻的認同感;

至於能夠從以漢末天下爲舞臺,用權謀兵法較量角逐的《三國》當中得到感觸和理解的,那起碼都是有所野心和前景追求的人物了。

至於《紅樓夢》,抱歉,至少在在這個朝不保夕的底層亂世氛圍當中,除了用來獵奇性的一窺想象中的上等人的生活日常之外,就在沒有任何意義和用處了。

但是周淮安顯然嚴重了這些農民起義軍在精神世界和娛樂方面的貧瘠、枯燥與匱乏了,結果他一下子就以自己預想不到的傳播速度而成名了,許多人都知道怒風營裡有各說故講古極好,也很有蘊意深人發省的和尚。

然後,他名正言順的向大將軍府表明,自己需要一批隨身可以做筆記的人手,並且由此獲得了相對有限的挑選和徵集權。至少他要感謝自己所身處的這座廣州城,相比還被大片蠻荒包圍和滲透着的潮汕地區,廣州城可是匯聚了整個嶺南地區精華所在的城市。

再加上長期爲了通商和傳譯交流的需要,而造就了一大批專門的從業人員和關聯產業;還有嶺南地區歷代下來,作爲大唐政治犯扎堆的流放地,這些往往具有來自朝廷中樞的高端學歷和從政經驗的政治犯們,以及他們繁衍開來的後代們,也在這座巨型城市裡多多少少留下個各自的痕跡和烙印;

因此,廣州城中士民百姓的識字率和開化程度,也遠要比其他地方更高的多,號稱士嶺南文教之盛的第一,這也給了周淮安更大的選擇餘地和空間;

尤其是當義軍到來後殺光了城中的大部分胡商,抄查了許多官宦與大戶人家之後,由此鎖反應式的造成相關人等的連失業浪潮之後,周淮安就發現自己仿若是一下踏入了個蘊藏豐富的大寶庫一般,可以假公濟私式的盡情選擇和挑揀各個領域的人手,來充實自己的身邊和相應的講習所。

然後,隨着不知名的力量和運作,更多記性好而頭腦靈活的少年,被派到了他的手下,用來霖聽和記錄他所說的故事,再帶回去散播和傳揚給別人聽取。

其中只有一小部分表現最好的被留了下來,一邊教授一些粗俗的文字和簡單術算之法,一邊給他打下手幫忙,而將他從最爲繁瑣的庶務裡解脫出來;好有足夠的時間以醞釀故事和採風爲由,在到處查看和巡遊的同時,掩護自己暗地裡做一些私人的勾當。

比如,他目前所負責關照的衛生防疫、宣貫義軍的主張和組織安排集體勞動等方面;要說其中對義軍具有長遠影響的內容,除了到處屯田以謀求有限的自足之外,其實就是廣府內外的部分手工業歸併和生產管理。

按照後世社會生產力發展和分工細化趨勢的經驗教訓;如果沒有工業產能,哪怕是最基礎的五小工業作爲上游,來吸收和消化,轉化農業生產的剩餘價值和產生的生產資料的話;那哪怕是遇到了接二連三豐年,也難以改變農產品在社會流通當中嚴重溢出之後,會隨着時間白白的浪費和消耗在了,各種轉運途中和倉儲環節之內。

所以豐收後的米賤傷農,其實是涉及到宏觀經濟調控的領域;因此,通常古代王朝稍微正常一點的想法和措施,就是一方面通過“貴放賤收”的各級倉平倉體系進行調節;另一方面,則由官府或是地方人望出面,牽頭主持修建各種大小基建工程,通過變成人工和物料的轉化,來在短時間內消耗掉這些亢餘和溢出。

現在周淮安所做的事情也是差不多。至少在這些尚且掌握在義軍手中的亢餘糧食和物資,因爲嶺南的天氣腐敗、黴壞掉之前,通過大型有組織的勞動和工程項目,變成對義軍有所持續增益的基數設施,或是交換轉化成其他急需的物用,完全就是白賺道的事情。

當然了,目前他所經手和從事的領域,無論是組織大規模的集體勞動,還是集中管理手工業作坊,或又是整理統計嶺東境內的礦產資源,都是這些種田出身的義軍老大粗,目前所根本不擅長,或又是被長期忽略、厭棄的空白領域;大多數人雖然口上喊得是天補平均,但是更多思維還是停留在“搶大戶、殺官軍”,就能讓自己過上好日子的樸素階段。

所以周淮安才能夠如魚得水的發揮出最快的效用來。畢竟,在一無所有的白紙上作畫是最容易看見成果的了;也不用擔心在一段時間之內,被人卸磨殺驢或是乘機摘了桃子去。因爲在這方面作爲相應制度和體系的創立者,天然就具有難以動搖和取代的先手優勢。

抱着這種略帶自得和期許的複雜心情,他踏上了天黑後赴宴的道路上。

第1040章 使者遙相望(續第四十六章 心思(五)第一百零三章 城欲催(下第636章 紫泥遠自金鑾降(續二第1012章 徵師屯廣武第796章 鬼哭啾啾聲沸天(中)第817章 請君莫奏前朝曲(下第五百零十四章 峽江試險眼初開(續第896章 羽書速驚電(中第二百六十一章 新平第二百三十四章 再定第986章 單于一平蕩(續二第三百九十四章 柳營時把陣圖看(續第四百六十二章 迥戍危烽火第二百三十一章 亂動3第九十一章 場面第二百九十九章 兵戰尤翻飛(下第721章 此時顧恩寧顧身(中)第六百一十五章 南國春光豈再遊(續二)第920章 按劍心飛揚(下)第1000章 烽火入洛陽(續)第一百九十八章 雨覆3第926章 推轂出猛將(續第二百一十九章 各方4第四百三十二章 三邊近日往來通(續二第一百一十二章 輕伏(上第四百七十五章 千里卷戎旌第667章 馬嘶深竹閒宜貴第八十一章 城內第五百八十七章 弓矢新韜士馬殘(續三第785章 築怨興徭九千里第二百七十二章 扶搖第十三章 繼續活下去(中第二百一十五章 宋平4第六百二十五章 近聞羣盜竄諸鄰(續二第961章 旌旗颯凋傷(續二第二百七十八章 過嶺(上)第四百七十六章 千里卷戎旌(中第833章 野死不葬烏可食(續)第二百零一章 南天第1044章 雁行緣石徑(下第四百七十八章 千里卷戎旌(續第931章 連旗登戰場(續第四百八十二章 惟德被生民(續)第1055章 簫鼓流漢思(續)第891章 胡星曜精芒(中第701章 漢虜相逢不相見(中第四百二十八章 三邊近日往來通第691章 滿頭霜雪爲兵機(續二第759章 天實亡秦非北胡(續二第740章 爲君一行摧萬人第二百九十六章 城池未覺喧(續第一百三十九章 禪林第四百五十七章 鳴鼓興士卒第975章 揮刃斬樓蘭(續第664章 獨看徵棹怨秋風(下第775章 無罪見誅功不賞第一百九十七章 雨覆2第890章 胡星曜精芒。第五十九章 兩地第927章 推轂出猛將(續二第758章 天實亡秦非北胡(續第七十九章 破後第1046章 雁行緣石徑(續二第一百零九章 別任第946章 列卒赤山下(續)第1005章 收功報天子(續第六百一十七章 妙盡戎機佐上臺(中第八十二章 公審第771章 長安道傍多白骨(中第736章 長安少年無遠圖(中第四章,還是活着第三百五十四章 無題第三百四十九章 貪殘逞一時第959章 旌旗颯凋傷(下第916章 明主不安席(下第四十八章 後續3第二百零五章 南天5第五百五十六章 中國浸強胡浸滅第四十七章 後續2第845章 樑築室,何以南?何以北?第二百五十六章 崢嶸第1003章 收功報天子(中第一百零六章 內城第四百二十五章 各般(中第三百一十七章 糾糾兇難當(中第779章 無罪見誅功不賞(續二第五百三十二章 世事漫散隨流水(中第三百三十八章 清操厲冰雪(中第四百三十四章 遠道不可思(中第一百二十八章 回想2第851章 爲我謂烏:且爲客豪!(中)第755章 天實亡秦非北胡第1033章 天子按劍怒(中第819章 請君莫奏前朝曲(續二第1027章 虜陣精且強第二百二十六章 驚雷3第661章 豐年長與德相隨(續二第四百十五章 羅衾不耐五更寒(下第837章 思子良臣誠可思(下)
第1040章 使者遙相望(續第四十六章 心思(五)第一百零三章 城欲催(下第636章 紫泥遠自金鑾降(續二第1012章 徵師屯廣武第796章 鬼哭啾啾聲沸天(中)第817章 請君莫奏前朝曲(下第五百零十四章 峽江試險眼初開(續第896章 羽書速驚電(中第二百六十一章 新平第二百三十四章 再定第986章 單于一平蕩(續二第三百九十四章 柳營時把陣圖看(續第四百六十二章 迥戍危烽火第二百三十一章 亂動3第九十一章 場面第二百九十九章 兵戰尤翻飛(下第721章 此時顧恩寧顧身(中)第六百一十五章 南國春光豈再遊(續二)第920章 按劍心飛揚(下)第1000章 烽火入洛陽(續)第一百九十八章 雨覆3第926章 推轂出猛將(續第二百一十九章 各方4第四百三十二章 三邊近日往來通(續二第一百一十二章 輕伏(上第四百七十五章 千里卷戎旌第667章 馬嘶深竹閒宜貴第八十一章 城內第五百八十七章 弓矢新韜士馬殘(續三第785章 築怨興徭九千里第二百七十二章 扶搖第十三章 繼續活下去(中第二百一十五章 宋平4第六百二十五章 近聞羣盜竄諸鄰(續二第961章 旌旗颯凋傷(續二第二百七十八章 過嶺(上)第四百七十六章 千里卷戎旌(中第833章 野死不葬烏可食(續)第二百零一章 南天第1044章 雁行緣石徑(下第四百七十八章 千里卷戎旌(續第931章 連旗登戰場(續第四百八十二章 惟德被生民(續)第1055章 簫鼓流漢思(續)第891章 胡星曜精芒(中第701章 漢虜相逢不相見(中第四百二十八章 三邊近日往來通第691章 滿頭霜雪爲兵機(續二第759章 天實亡秦非北胡(續二第740章 爲君一行摧萬人第二百九十六章 城池未覺喧(續第一百三十九章 禪林第四百五十七章 鳴鼓興士卒第975章 揮刃斬樓蘭(續第664章 獨看徵棹怨秋風(下第775章 無罪見誅功不賞第一百九十七章 雨覆2第890章 胡星曜精芒。第五十九章 兩地第927章 推轂出猛將(續二第758章 天實亡秦非北胡(續第七十九章 破後第1046章 雁行緣石徑(續二第一百零九章 別任第946章 列卒赤山下(續)第1005章 收功報天子(續第六百一十七章 妙盡戎機佐上臺(中第八十二章 公審第771章 長安道傍多白骨(中第736章 長安少年無遠圖(中第四章,還是活着第三百五十四章 無題第三百四十九章 貪殘逞一時第959章 旌旗颯凋傷(下第916章 明主不安席(下第四十八章 後續3第二百零五章 南天5第五百五十六章 中國浸強胡浸滅第四十七章 後續2第845章 樑築室,何以南?何以北?第二百五十六章 崢嶸第1003章 收功報天子(中第一百零六章 內城第四百二十五章 各般(中第三百一十七章 糾糾兇難當(中第779章 無罪見誅功不賞(續二第五百三十二章 世事漫散隨流水(中第三百三十八章 清操厲冰雪(中第四百三十四章 遠道不可思(中第一百二十八章 回想2第851章 爲我謂烏:且爲客豪!(中)第755章 天實亡秦非北胡第1033章 天子按劍怒(中第819章 請君莫奏前朝曲(續二第1027章 虜陣精且強第二百二十六章 驚雷3第661章 豐年長與德相隨(續二第四百十五章 羅衾不耐五更寒(下第837章 思子良臣誠可思(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