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節 灼華

十二孃若有所思的點點頭,跟着嘉娘一起進入灼華館。

灼華館中的人已到齊,經嘉娘引薦,十二孃與另兩名女子也認識了,一位是司衛少卿楊思儉之女楊書謹,另一位則是皇后武媚的外甥女,韓國夫人武順之女,賀蘭敏月!

是她!

十二孃看着甜美而帶着嫵媚的少女,心中驚歎一聲!這就是野史中有名的賀蘭敏月,她與她的母親韓國夫人,一起受到了唐高宗的寵幸。唐高宗一度想封她爲妃,可遭到武媚的強烈反對,最後對賀蘭敏月痛下殺手!

十二孃怔忪的想着,被嘉娘引到位子上坐下。

廳堂裡有五張桌案,分兩排,前面兩張,後面三張。賀蘭敏月與楊書謹坐在第一排,鄭茗若、曹映嘉、十二孃從左往右依次坐在第二排。

十二孃剛坐到自己的位子上,坐在前排的賀蘭敏月轉過身來,一雙上挑的鳳眼含笑的看着十二孃,通體有一股渾然天成的嫵媚。

“你就是高芸?我在嘉孃的畫室裡看過你畫的《荷塘煙雨圖》。”

十二孃心情複雜的微笑着說:“芸娘見過敏月姐姐。”

賀蘭敏月點點頭,拉了一拉坐在她旁邊的楊書謹,說:“謹娘,你之前不是說想見見這個年幼多才的小妹妹嗎?如今來了,你怎也不跟她打個招呼。”

楊書謹顯得有些矜持,輕輕嗔了賀蘭敏月一眼,說:“以後在一起的時間多的是,何必急於一時,師父馬上就來了,你還不趕緊把筆墨紙硯準備好!”

話音剛落,就看到曹夫人帶着兩個女書童進來了。

衆女連忙起身,對曹夫人行以師禮後重新落座。

曹夫人的目光落到第二排最右邊的十二孃身上,問道:“芸娘在家可學過三禮?”

“三禮”即爲《周禮》《儀禮》《禮記》三本書,十二孃曾在結香草廬的竹樓裡粗略翻過,但這些書文字艱澀,內容枯燥,她看也沒看懂,只好如實回答。

“弟子曾在家中翻閱過,但三禮內容博大精深,弟子囫圇吞棗,看了也沒明白其深意。”

曹夫人聽聞她沒看懂,並沒有不高興,見她這樣老實的說話,反而點了點頭表示滿意,說:“今日你先跟着你的師姐們一起聽我講《儀禮》,過後我再單獨同你講《周禮》。”

“是。”

曹夫人讓身後的兩個女書童把衆人的書取來,分發之後,就坐在前面的榻几上開始講解。

《儀禮》內容有些枯燥,好在曹夫人每講解一段,都會讓坐在前排的賀蘭敏月上前同她演示一番,比較直觀也容易記憶。

這所有東西都是十二孃所不懂的新領域,她少不得要打起百般精神認真聽課。

賀蘭敏月舉手投足行禮的時候,像是跳舞一般好看,十二孃自問自己怎麼練習,也做不到她那種姿態,只得在心中感嘆:天生媚骨大概就是這種樣子吧!

一個時辰後,集體講解的時間結束,大家略作歇息,就去旁邊的幾個房間單獨練習。

鄭茗若擅長詩詞歌賦,拿着詩集研讀起來;楊書謹寫的一手好隸書,自個兒開了硯臺開始練字;賀蘭敏月極善跳舞,換了簡潔的裙子和緊腿的褲子,在一個舞娘的陪伴下開始練習;曹映嘉自然是去畫室練習畫畫。

曹夫人留了十二孃和嘉娘在廳堂裡:“芸娘,你以後就跟嘉娘共用一個畫室,不過目前你尚且不用去畫畫,先跟着我把課程補起來。”

十二孃點頭答應。

曹夫人怕十二孃年紀小,初來乍到沒基礎,上午的課也不知聽清楚了多少,於是問道:“上午講的兩篇儀禮,你聽明白了嗎?”

十二孃說:“聽明白了,弟子怕記不住,把重點一一都記下了。”

果然,曹夫人看到十二孃桌上還有一個冊子,上面斷斷續續的寫着一些句子,不過有些奇怪,這些字都是橫着自左向右寫的,還有一些簡略的線條勾畫及配圖,看的曹夫人心生疑竇。

十二孃的筆記本就是寫給自己看的,所以怎麼習慣怎麼寫,沒想到曹夫人還會這麼仔細的檢查她的筆記,忙解釋道:“弟子胡亂記的,沒什麼格式,準備等下學之後再整理……”

曹夫人多看了兩眼,覺得很有意思。筆記雖亂,可是重點、要點、難點都一目瞭然,還有姿勢配圖方便記憶。

她點了點頭,說:“難爲你這麼用心,若有不懂,課下可以隨時來問我,若一時找不到我,問嘉娘也可以。”

“是。”

曹夫人放下十二孃的筆記本,沒多說什麼,開始給她補課。

待到午膳準備好了,五個女弟子一起聚集到後院的小飯廳用飯。曹家飯菜豐富,樣式講究,連器皿也很特別,看得出來,曹夫人在品質上頗爲講究,難怪一個月的束脩要十兩!

因有師傅同坐,女孩子們十分拘束,沒人說笑,安安靜靜的把飯吃完。

飯畢,有半個時辰的休息時間,曹夫人回房休息,姑娘們在花廳裡歇息,氣氛漸漸活絡起來。

賀蘭敏月拿着一隻洗淨的桃子在手上把玩,靠近坐在珠簾下休憩的嘉娘和十二孃,問道:“芸娘是不是纔到長安來?我以前從來沒有聽說過你呢?”

十二孃想要儘快融入這個環境,有人主動跟她說話,她自然積極回答。

“是呢,我七月到的長安,至今纔來一個多月。”

賀蘭敏月笑道:“我猜就是,不然憑你的畫技,早就該有人說起,我怎麼會到今日才聽說。”

她將粉嫩的蜜桃塞進紅豔豔的小嘴裡咬了一口,突然媚眼一轉,問道:“你是跟隨你爹官職遷任才進京的吧?不知令尊如今任什麼職,我娘和我姨母肯定認識!說給我聽聽,我也好在我姨母面前提一提!”

十二孃聽了她這話,忍不住多看了賀蘭敏月兩眼。她張口就問家世,還把她的皇后姨母搬出來,這是什麼意思?

她平靜的說:“家父和家母早已仙逝,我是跟隨大伯母進京看大姐姐的,因家裡還有些事情要辦,所以暫時就在長安住下了。”

花廳裡另外幾人都聞聲望過來,有驚訝,有憐惜,也有對賀蘭敏月的不屑。

十二孃將衆人的神情一一收入眼中。

第42節 拜師第105章 新同窗第108章 邀請第35節 黑心第6節 姐妹第69節 重九第56節 綠漪第104章 驚鴻第一百二四章 消息第135章 驚豔T第10節 赴宴第85節 曲江池第69節 重九第170章 除根T第77節 行事第143章 辦法T第66節 私會第101章 送嫁第35節 黑心第35節 黑心第41節 拜師第31節 少年第133章 表白T第一百二五章 思春第166章 任務T第100節 賣花第52節 灼華第89節 事端第13節 誤會第137章 關心第143章 辦法T第72節 見機第一百二四章 消息第一百二零章 守歲第15節 誤會第100節 賣花第80節 選擇第136章 水中撈月第一百三十六章 水中撈月第164章 奉筆T第一百二五章 思春第175章 生意第一百一七章 回擊第14節 誤會第142章 提親T第26節 劉府上架感言第56節 綠漪第11節 赴宴第25節 劉府第107章 新生第136章 水中撈月第一百三十六章 水中撈月第71節 重九第一百一一章 風波第60節 瑤臺第135章 驚豔T第一百二二章 觀燈第95節 婚事第34節 少年第147章 拒絕T第99節 賣花第75節 行事第2節 高家孤女第一百一九章 喜事第84節 拜年第150章 噩耗T第162章 守望第36節 黑心第156章 太子妃T第74節 見機第78節 選擇第20節 請帖第67節 私會(二)第51節 灼華第135章 驚豔T第9節 姐妹第9節 姐妹第55節 綠漪第104章 驚鴻第168章 問候T第2節 高家孤女第52節 灼華第56節 綠漪第19節 請帖第一百一一章 風波第一百二七章 心意第30節 閨秀第一百一六章 真言第158章 約見T第167章 友人T第169章 用心T第170章 除根T第169章 用心T第25節 劉府第163章 備用T第91節 事端第100節 賣花第91節 事端第28節 劉府第一百一九章 喜事
第42節 拜師第105章 新同窗第108章 邀請第35節 黑心第6節 姐妹第69節 重九第56節 綠漪第104章 驚鴻第一百二四章 消息第135章 驚豔T第10節 赴宴第85節 曲江池第69節 重九第170章 除根T第77節 行事第143章 辦法T第66節 私會第101章 送嫁第35節 黑心第35節 黑心第41節 拜師第31節 少年第133章 表白T第一百二五章 思春第166章 任務T第100節 賣花第52節 灼華第89節 事端第13節 誤會第137章 關心第143章 辦法T第72節 見機第一百二四章 消息第一百二零章 守歲第15節 誤會第100節 賣花第80節 選擇第136章 水中撈月第一百三十六章 水中撈月第164章 奉筆T第一百二五章 思春第175章 生意第一百一七章 回擊第14節 誤會第142章 提親T第26節 劉府上架感言第56節 綠漪第11節 赴宴第25節 劉府第107章 新生第136章 水中撈月第一百三十六章 水中撈月第71節 重九第一百一一章 風波第60節 瑤臺第135章 驚豔T第一百二二章 觀燈第95節 婚事第34節 少年第147章 拒絕T第99節 賣花第75節 行事第2節 高家孤女第一百一九章 喜事第84節 拜年第150章 噩耗T第162章 守望第36節 黑心第156章 太子妃T第74節 見機第78節 選擇第20節 請帖第67節 私會(二)第51節 灼華第135章 驚豔T第9節 姐妹第9節 姐妹第55節 綠漪第104章 驚鴻第168章 問候T第2節 高家孤女第52節 灼華第56節 綠漪第19節 請帖第一百一一章 風波第一百二七章 心意第30節 閨秀第一百一六章 真言第158章 約見T第167章 友人T第169章 用心T第170章 除根T第169章 用心T第25節 劉府第163章 備用T第91節 事端第100節 賣花第91節 事端第28節 劉府第一百一九章 喜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