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章 守望

【月底求粉紅~~~】

姚元崇的回信次日晚上被鴿子帶了回來,他比較詫異十二孃把信鴿也帶入了宮中,叮囑她小心使用,別被人看到。

此外還告訴十二孃一個好消息,洛陽令上奏朝廷,爲功臣親眷請命,二聖得知他們母子遷居洛陽之事,賜府邸一座,賞賜頗豐。姚元崇將替亡父和母親在本月內進宮謝恩。

他進宮的話,他們就有可能見一面了。

十二孃非常高興,計劃着該怎麼才能見上這一面。具體的進宮時間,姚元崇確定之後會告訴她,而她要做的就是在那個時間出現在姚元崇會經過的路上。

恰宮中開始準備六月十三日皇上的三十五歲壽宴,因前段時間總有不愉快的事發生,武后下令要辦的喜慶隆重一些,宮廷內外都在忙碌這個事。

十二孃因有背景、性平易、喜幫忙三個特點,使得大家都說像她這種有人“罩”着卻不拿架子肯做事的人不多,幾月下來,在女官中人緣很好。平時走在路上,宮女們不分新舊,都恭敬喊她一聲“高女史”,女官們則樂意跟她親近的喊着“妹妹”。

趁着籌備壽宴的機會,十二孃跟司賓、司樂、司贊、司仗等司的女官熟悉起來,哪怕是一開始對她很冷淡的室友桂女史,也會漸漸跟她搭話,起牀時也會順帶叫她一聲。

十二孃曾聽丁掌籍說過,桂女史原本應該升爲掌贊,但被另一個女史“走關係”搶了晉升機會,所以格外討厭有門路的女官,對十二孃的第一印象自然也是厭惡至極。

幸而十二孃勤勉而親近,才使得桂女史漸漸對她改觀,不過看桂女史清高的樣子,短時間內十二孃也不指望她們能有多麼親密。

五月二十七日,姚元崇回信給十二孃,二聖將在二十八日早朝過後,在宣政殿接見他,哀悼他父親並接受他的謝恩。

宣政殿是大明宮的“中朝”,在大明宮的中前部,乃接待外臣的地方,十二孃極少去那裡,且外臣進宮,直接走丹鳳門,不用走太極宮這邊的皇城通道,跟十二孃的所在大相徑庭。

十二孃尋思着,皇上壽宴要在大明宮的含元殿舉行,那裡是大明宮的正殿,就在宣政殿正前方。含元殿巍峨壯觀,可容納數百上千賓客出席,準備桌案等器具是個大工程。

魏掌籍與秦女史,還有內府的宮人們,爲此忙的夠嗆,十二孃決定明天早上過去幫忙

三個多月沒見姚元崇了,十二孃有些許激動,次日起的極早,到司籍司先把自己手頭上的事做完了,等魏掌籍一來,她便說:“魏掌籍,我今天手上沒有什麼事,我隨你們去麟德殿幫忙吧,這兩天聽你們說,好像事情特別多。”

魏掌籍聽了,如釋重負的說:“那可太好了,有你清點數目,我就不用再檢查,這幾天真是數的我眼花繚亂。”

十二孃比她們的數學都要好很多,計算的方法也科學很多,對其他女官來說是件難事,對她來說卻再容易不過。

待秦女史來了,三人一起來到含元殿,召集了宮女並內務府的太監後,就開始做事。

含元殿是大明宮地勢最高的殿堂,十二孃支了一張桌子坐在靠東邊的側窗下彙總宮女的報數。

從東窗可以看到含元殿外面通往宣政殿的宮道,若有外臣覲見,十二孃必能看見。她一面做事一面注意着外面的動靜,人還未見,心已噗通亂跳。

當姚元崇隨着內僕局負責引導的太監走在宮道上時,他就注意觀察,留了心去看來往的宮女。走到含元殿外,一束關注的目光令得多年習武的他不得不注意,他擡頭向巍峨的含元殿看去,只見十二孃扶窗沐浴在朝陽下,銀藍色的女官服折射着璀璨的陽光,如披光霞,耀眼奪目。

十二孃捏着窗棱控制着激動的情緒,看姚元崇穩步從宮道上走過。他穿着素服,不知是斜長的影子顯得他格外頎長,還是因爲他真的長高了,十二孃覺得他彷彿一夜之間長成了大男孩。

四目相對,彼此眼中的溫情柔軟了對方的心,姚元崇露出笑容,對十二孃輕輕點了點頭,不消其他言語,他們就能從舉手投足和一顰一笑間讀懂對方的心意。

十二孃回以笑容,一直注目着他走向宣政殿。

終於見到了,他清瘦了,但精神飽滿,這讓十二孃心中放心很多。雖然姚元崇總在信中說他自己很好,但十二孃擔心不止,總想着他們被自家人排擠,難以度日的狀況,今日見他安好康健,十二孃寬慰的笑了。

姚元崇見到十二孃面色白淨紅潤,儀態安定自若,心中也放心了,他本怕十二孃在宮中受人欺負,哪怕黃德勝告訴他十二孃在宮中很好,他也想要親眼確認一下。

“高女史……高女史……”

耳邊傳來宮女的呼喚,十二孃回過神,對等在身邊有一會兒的宮女抱歉的說:“眼睛有點畫,遠目休息了一下。好了,你清點的梨花木桌案需要多少張?”

工作並沒有持續很久,約莫半個時辰後,十二孃很快就把各種材質級別的桌案各需數量報給了魏掌籍,見沒有其他事,就準備告辭。

她從含元殿出來,有小太監跑來,客氣的說道:“這位姐姐,小的忽然肚疼,可否請姐姐幫小的帶那位郎君去丹鳳門?”

隨小太監手指的放向看去,姚元崇笑吟吟的站在含元殿的階梯下。

十二孃忍着笑,答應小太監:“你去吧,我會把這位郎君送出宮的。”

小太監一溜煙跑了,十二孃走到姚元崇身邊,帶着笑意問道:“這小太監也是你的人?”

姚元崇攤手說:“是黃德勝的弟子,挺機靈的一個小太監。”

兩人一起往正宮門走去,十二孃問道:“今日見二聖都順利嗎?”

姚元崇點頭說:“皇上對父親的去世十分悲慟,褒獎賞賜十分豐厚,父親若知道,可以含笑九泉了。”

姚懿打了一輩子仗,軍功滿身,這些都是該得的。

十二孃倒不擔心朝廷對姚家的照顧程度,只是擔心姚家內部的問題:“你與伯母住在洛陽還習慣嗎?”

“挺好的,你不用擔心。有孃家舅舅照拂,又有皇上賜的府邸,不算寄人籬下,母親現在一心敦促元景讀書,漸漸從悲痛中走出來了。”

見他只說家人,十二孃問道:“那你呢?你好嗎?”

姚元崇含笑說:“你還不放心我嗎?”

十二孃一副“就是擔心你”的表情,使得姚元崇只好說:“父親去世的時候,我守在他牀邊,他把他最要緊的東西留給了我,我一定要振作並繼承他的遺願,所以,我一定會很好,別擔心我……”

這話說的讓十二孃心疼,勸道:“不要太逞強,有什麼難處或者不順心的地方,記得我一直會在你身邊。”

姚元崇聽到她溫暖人心的話,忍不住想去捉十二孃的手,但想到這是宮中,萬一被人捉了短處,就是害十二孃,所以忍了下來。

臨近丹鳳門,兩人的間距稍稍拉開了一些,姚元崇叮囑道:“雖然說了很多遍,但還是要再叮囑一遍。你在宮中諸事小心,遠水救不了近火,我一直都擔心着你。”

十二孃十分乖順的點頭,說:“嗯,我記住了。”

姚元崇正笑看着她,忽的眼神變的銳利起來,十二孃隨着姚元崇的眼神回頭看去,只見穿着衛士輕甲的李思訓走了過來。

李思訓神態自若的笑問道:“咦,十二孃今日怎麼來了丹鳳門,極少看到你來這邊。”

十二孃也是個大膽的,竟然毫不避諱的對李思訓說:“我專程來看看崇郎,難得有機會跟他說兩句話。”

李思訓和姚元崇都是一愣,姚元崇上前抱拳說:“聽聞李勳衛對十二孃多有照拂,我先替她謝過了。十二孃或有思慮不周全、做事衝動的地方,還請包涵。”

姚元崇這句話說的巧妙,立即把十二孃和他放在了一個位置,頗有些宣佈所有權的意味。十二孃心中頗爲忐忑,聽姚元崇這話,他是已經知道她和李思訓曾要假定婚的事了。

李思訓苦笑道:“客氣了,十二孃也是我的朋友,互相幫助是應當的。何況十二孃與我諸多牽絆,我不可能棄她不顧。”

爭鋒相對,互不示弱啊

十二孃可不願兩人在丹鳳門前吵起來,趕緊阻止道:“崇郎,你進宮很長時間了,早些出宮回洛陽吧,免得伯母擔心。我出來也好久了,該回掖庭了。”

姚元崇點頭,說:“好的,我這就要走了,記得我對你說的話。”

十二孃再…頭,目送姚元崇離開。

十二孃依依不捨,在原地嘆了幾聲氣,李思訓站在她身後問道:“就這樣捨不得?”

“今日一別,不知道什麼時候纔有機會見到,當然捨不得了。”

她的直白和坦然又一次讓李思訓刮目相看,李思訓頗爲感慨的說:“真羨慕你們,能找到彼此喜歡的人。”

十二孃順杆爬,說:“所以,我們兩人之間的那個契約就算了吧,我跟崇郎夠不容易的了。”

李思訓看了她一眼,說:“我現在沒有逼你嫁給我,我們之間婚約的傳聞對你還有幫助,不好嗎?”

十二孃百思不得其解,問道:“景郎,我真不明白,你爲什麼對婚約這麼執着,你能告訴我原因嗎?”

李思訓泰然的說:“有了婚約,我就不會被母親逼婚,你是知道原因的。”

十二孃連連搖頭,她總覺得事情沒這麼簡單,卻又不明白原因。

回到司籍司,丁掌籍一下子跳起來,說:“十二孃,你趕緊準備一下,皇后娘娘宣你下午覲見。”

十二孃吃了一驚,問道:“我?”她略想一下,問道,“是誰傳的話?”

丁掌籍一臉慎重的說:“皇后娘娘身邊的大宮女燕紫親自來說的。”

十二孃並不是很擔心,武后對她來說,應該不會有什麼威脅和危險,而且公開傳召,也不會是什麼見不得人的事,只是她很好奇,究竟是什麼事。

剛剛回到掖庭宮來不及坐下,十二孃又往大明宮走去,在武后的含涼殿偏殿中等候召見。

含涼殿的宮女們因爲在皇后身邊做事,性格都要拘謹一些,對十二孃客氣歸客氣,卻什麼也不說,口風極緊。

待武后用完午膳,召見了十二孃。

十二孃恭敬的向武后行禮,武后在位子上“咦”了一聲,說:“哦,原來是你?”

十二孃不明白她說的意思,低頭只說:“皇后娘娘,正是奴婢。”

“平身吧。”武后喝着飯後的消食茶說:“之前碧芳推薦你進宮,說你素有才名,畫得一手好畫。今日一看,原來你是之前很會打球的那個丫頭,我記得你。”

“奴婢惶恐,多謝娘娘垂愛。”十二孃一副受寵若驚的樣子。

武后言歸正傳,說:“本宮今日宣你來,是想讓你給本宮和皇上畫一副合畫像,作爲本宮爲皇上準備的壽禮獻上去。”

十二孃驚恐的說:“奴婢畫技尋常,萬萬不敢把拙作當做皇后的賀禮呈給皇上,實難擔此重任。”

武后微微不悅,說:“碧芳誇你難道是假的麼,丫頭膽量太小了些。”

“奴婢是怕耽誤娘娘的大事,如果娘娘不嫌棄,奴婢願意一試……”十二孃心想,看來武后喜歡大膽敢爲的人。

武后這才點頭說:“這便是了,你若畫不好,本宮難道就沒有其他賀禮可送,丫頭擔心過頭了。本宮下午要去宣政殿批閱奏章,你隨我一起過去,在旁靜心作畫。”

“是……”

皇后擺駕來到宣政殿,已有宮女給十二孃準備了畫案和筆墨,擺在了宣政殿的斜側面,既可以看到武后的模樣,又不妨礙武后辦公。

十二孃琢磨着武后要送這個賀禮的用意,一幅畫不值什麼錢,不是貴重東西,她卻想當做壽禮送給皇上。回想着這半年發生的事,帝后之間的感情裂縫越來越大,武后是想用這幅合畫像帶回兩人之間的感情吧

第139章 進宮第21節 請帖第11節 赴宴第51節 灼華第20節 請帖第50節 灼華第92節 婚事第7節 姐妹第69節 重九第69節 重九第9節 姐妹第34節 少年第150章 噩耗T第72節 見機第141章 翩若驚鴻T第168章 問候T第26節 劉府第28節 劉府第139章 進宮第一百一三章 轉折第171章 遺產T第59節 瑤臺第53節 灼華第172章 推波助T第一百二五章 思春第一百二八章 信鴿第5節 羊皮書第164章 奉筆T第80節 選擇第33節 少年第74節 見機第177章 線索第84節 拜年第170章 除根T第一百二零章 守歲第131章 會友第77節 行事第38節 生辰第一百二零章 守歲第一百二四章 消息第44節 請客第10節 赴宴第43節 拜師第109章 邀請(二)第一百一零章 祥瑞第155章 東宮T第18節 請帖第17節 晚宴第151章 契約T第84節 拜年第20節 請帖第一百一三章 轉折第15節 誤會第81節 選擇第71節 重九第80節 選擇第95節 婚事第16節 晚宴第77節 行事第102章 送嫁第42節 拜師第66節 私會第24節 小懲第一百一五章 橫禍2第10節 赴宴第一百一九章 喜事第30節 閨秀第44節 請客第99節 賣花第144章 兩難T第93節 婚事第53節 灼華第152章 離心T第30節 閨秀第25節 劉府第172章 推波助T第28節 劉府第48節 波羅球第87節 曲江池第93節 婚事第38節 生辰第137章 關心第168章 問候T第36節 黑心第153章 冷暖T第34節 少年六十八節 重九1/4第24節 小懲第一百一三章 轉折第70節 重九關於稱呼方式的一點說明第149章 兄弟T第23節 小懲第20節 請帖第46節 請客第161章 完勝第23節 小懲第167章 友人T第147章 拒絕T
第139章 進宮第21節 請帖第11節 赴宴第51節 灼華第20節 請帖第50節 灼華第92節 婚事第7節 姐妹第69節 重九第69節 重九第9節 姐妹第34節 少年第150章 噩耗T第72節 見機第141章 翩若驚鴻T第168章 問候T第26節 劉府第28節 劉府第139章 進宮第一百一三章 轉折第171章 遺產T第59節 瑤臺第53節 灼華第172章 推波助T第一百二五章 思春第一百二八章 信鴿第5節 羊皮書第164章 奉筆T第80節 選擇第33節 少年第74節 見機第177章 線索第84節 拜年第170章 除根T第一百二零章 守歲第131章 會友第77節 行事第38節 生辰第一百二零章 守歲第一百二四章 消息第44節 請客第10節 赴宴第43節 拜師第109章 邀請(二)第一百一零章 祥瑞第155章 東宮T第18節 請帖第17節 晚宴第151章 契約T第84節 拜年第20節 請帖第一百一三章 轉折第15節 誤會第81節 選擇第71節 重九第80節 選擇第95節 婚事第16節 晚宴第77節 行事第102章 送嫁第42節 拜師第66節 私會第24節 小懲第一百一五章 橫禍2第10節 赴宴第一百一九章 喜事第30節 閨秀第44節 請客第99節 賣花第144章 兩難T第93節 婚事第53節 灼華第152章 離心T第30節 閨秀第25節 劉府第172章 推波助T第28節 劉府第48節 波羅球第87節 曲江池第93節 婚事第38節 生辰第137章 關心第168章 問候T第36節 黑心第153章 冷暖T第34節 少年六十八節 重九1/4第24節 小懲第一百一三章 轉折第70節 重九關於稱呼方式的一點說明第149章 兄弟T第23節 小懲第20節 請帖第46節 請客第161章 完勝第23節 小懲第167章 友人T第147章 拒絕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