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章 功績

bookmark

因爲山區的緣故,江西各地上馬的路橋工程,如果勾連起來,其俯視圖,就是一個大大的圓環。

從江夏出發,過武昌、永興然後跨水至潯陽。而江州有準備修建一條從潯陽出發,南下抵臨彭蠡湖西岸碼頭的弛道,這個地界,是洪州和江州的交界處,建昌縣在宮亭湖,也就是彭蠡湖西南水域是有了一個碼頭的。

建昌縣現在正在拓寬的一條水道,就是從建昌出發,直入彭蠡湖,而不是併入贛水。

如此規劃的好處,是避免小船過彭蠡湖進入揚子江的湖口時翻船。和洞庭湖比起來,彭蠡湖的湖口着實風險不小,大沙船還好,小型民船稍有不慎,在這裡葬身魚腹不過是尋常事情。

再從建昌出發,一路向南,抵達贛水之後,就和南昌隔着贛水相望。如此一來,就形成了一條沿江、沿湖的弛道。按照房玄齡的預計,如此最少還能再增加幾個中轉市鎮,假以時日,等到彭蠡湖的環湖糧食產出增加,這些市鎮提升爲縣,也是指日可待的事情。

江西總督福統籌規劃的一條中段弛道,是爲了聯通長沙。取了舊時渝水並行的官道,南昌至豐城之後,就沿着贛水逆流而上,在淦水和渝水的交匯處,稍微麻煩一點的,就是如何修築一座跨水大橋。

此地修橋的難度反而不高,難得的是如何拓寬貫穿袁州的那條舊時官道。這條官道和渝水並行,自淦水交匯處出發,過新渝、宜春、萍鄉,到萍鄉縣時,已經可以順漉水直下,直抵醴陵。

原本長沙聯絡醴陵,主要還是靠湘水,修路的主觀意願,因爲武漢的緣故,是逐年增強的。

但又因爲湘潭艱苦,潭州想要自己修一條弛道出來,難度不小。後來因爲蒲圻縣興發起來,促成了嶽州和鄂州的“漢嶽弛道”,這就讓長沙官方和民間,都有了動力。只是這個動力,主要還是修建巴陵到長沙的一條弛道。

等到房玄齡總督江西諸事,行省內部統籌管理起來,醴陵這個原本爹不親孃不愛的地界,纔算是擺上了議程。

只是幾經勘察過後,醴陵縣本身是不堪大用的,反而醴陵縣所轄漉水戍,也叫淥口戍的津口,在統籌規劃下,就顯得相當重要。

弛道一旦成功,這地界就成了湘潭前往南昌的要道門戶,又是湘南前往長沙的必經之路,即便從軍事角度來看,也是湘潭大地上的“定海神針”。不管是長沙還是南昌的府兵,要前往湘南平叛,腳程不知道省了多少。

而且此地因爲河流匯聚的緣故,形成了兩個較大的河灣,可是苦於一直沒有疏浚治理,大片土地基本都是沼澤或者蘆葦蕩。但實際情況卻是出人意料的,按照估計,這兩個河灣要是治理得當,僅僅是田畝產出,按照最低的一畝一石來計算,養活三百萬人口不成問題。

整個地區就是典型的“未開發”,究其原因,也是因爲即便到了貞觀朝,連長沙大部分地區都沒有整理乾淨,哪有餘力去兼顧這種地方?

加上疫病叢生,又有諸苗在其中活動,歷朝歷代也多是重點經營長沙,然後在河灣處設立戍堡、軍鎮,至多在醴陵多駐紮些軍士防備獠人叛亂,就已經是相當了不起了。

想要大動作,沒有統治者下決心,別說財政會拖垮,僅僅是如何解決土蠻衝突,就足夠讓人頭疼無比。

但如今江西有房玄齡主持大局,不管是他個人還是說受武漢“蠱惑”多年的各州縣,主觀意願是強烈的。誰也不是天生賤命,喜歡窮橫下去。倘使水陸交通能夠徹底把洞庭湖和彭蠡湖連接起來,整個地區不說別的,僅僅是糧食產出,就足夠供應整個貞觀朝的全國人口。

只不過這一切都是最理想的狀態,實際上要面對的難題,太多太複雜,很多時候房玄齡也不過是通過“快刀斬亂麻”“快速發展掩蓋矛盾”的方式來連拖帶拽地衝過去。

這一切的“冒險”,從回報率上來看,實在是豐厚無比。甚至那些喜好土地兼併的土豪,會在一瞬間就被撐死,太多的田地會“憑空”冒出來,“地多人少”都不足以形容其萬一。

如果還秉承老舊的農耕方式,除了被抽空手上掌握的勞力,最終也不過是“望田興嘆”,然後被徹底地碾過去,跟田裡的肥料一樣,溷做一團。

房玄齡的做法,其實跟李董在其“基本盤”的做法是一樣的,依然是“重點開發”“以點帶面”。

只要保證核心城市的人口繁盛,其餘地區再大的動盪,有核心城市在,也能夠平穩度過。

要兵源有兵源,要勞力有勞力,要市場有市場。

舊時土老財加幾個野心家拉一票泥腿子就能“揭竿而起”的場面,面對這種“困頓”局面,至多就是躲山裡面稱王稱霸。或是三年五載,或是三天兩夜,自己就隨風而去,湮滅成了灰灰。

按照房玄齡的構想,可以這麼說,不管是從經濟還是地方穩定來看,其收益都是不可估量。

只要弛道貫通,湘南、湘西地區的獠寨,因爲“新興城市”,不管是“手工業”還是“貿易”興起的類型,都會自然而然地,使得獠寨說積蓄的勞力,進入這些“新興城市”。

不管這個自然而然的方式是以什麼形式存在的,但它的發生,毫無疑問是必然的。

“武漢模式”在處理漢獠問題上的成功,房玄齡不可能不看到,而湘南、湘西地區的府兵戍堡數量,又是規模不小的,倘若通過“武漢模式”一定程度上緩解了駐軍壓力,兵部起碼要給房玄齡一個一噸重的大獎章。

所以不難看出,當貫通弛道之後,房玄齡自“罷相”之後的第一個大型“歷史功績”,就會昭告世人。

至於後人點評時候,會用什麼樣的功績來裝點,那就是後話。

但毫無疑問,這樣的功績,其意義是不輸給“秦直道”或是“都江堰”的。

第五十二章 青少年的心理衝擊第七十七章 快活第四十三章 和平保證第八十八章 一事不煩二主第二十九章 一千萬貫第二十二章 很科學第四十九章 燃燒第八十八章 樂見其成第十六章 白氏來人第七十章 高人(第二更)第六十八章 無人理會第八十八章 難論輸贏第八十四章 專業的不務正業第七十七章 所爲何來第七十七章 所爲何來第三十五章 朋友圈很重要第七十九章 不歸兵部管第三十一章 誰是張小乙(求推薦票)第十七章 門房魏大爺第一章 放手第四十章 爭第三十章 兄友弟恭第六十一章 給個機會第六十七章 都差不多第六十九章 心累第十一章 輕重不知第六十六章 韓劇害人不淺第五十六章 半步人瑞第九十五章 懷德節第六十六章 賢王不閒第十一章 辦事漂亮第十五章 功業第十章 歪腦筋第五十二章 設計定型第七十章 死人活人第二十六章 這個破遊戲第七十四章 打錢第八十三章 小本經營第五章 皇帝的憤怒第三十章 這一屆熊孩子第四十二章 蹲草叢第九十五章 令公所謀第四十八章 陽光依舊燦爛第三十九章 終始第四十六章 “寒門”崛起第五章 長安到了第八十一章 教育工作者第七十七章 請人第十二章 小圓臉第七十章 人老成精第五十九章 凜冬將至第九十三章 以“義”之名第八十三章 工程熱潮第三十一章 賺頭第三十章 單道真第十八章 經驗和總結經驗第五十五章 不一般第九十章 瓜丁之旅第三章 羣策羣力第五十章 我們A過去了(第二更)第六十八章 不可告人第三十一章 勇氣第十六章 餅第二十四章 無奈第十七章 大局爲重第八十二章 新政令第三十八章 登陸第六十三章 英明的郡王第七章 賽尉遲呀小張飛第五十八章 理解錯誤(遲來的一更)第六十三章 試探第九十六章 胃口第六十七章 鬥法第二十八章 又粗又硬第五十二章 程處弼又來了(一更)第三十三章 如狼似虎第九十三章 神采第五十四章 決心第三十五章 來個buff第八十九章 遷徙(年初三第二更!)第二十九章 不需要牛頓第九十章 隱藏的躁動第八十三章 求生慾望很強烈第二十七章 給人添堵第六十六章 熟爛第十六章 霸道總裁第八十章 倭地生計第五十一章 有人好奇第四十九章 我們優勢很大(第一更)第六十九章 乾貨第六十五章 修路的心第十四章 盛情難卻第三章 時代在進步第十九章 採風第六十三章 試探第六十五章 早秋有點熱第五十八章 最惡世代第八十三章 猜測第九十五章 再議第五章 皇帝的憤怒
第五十二章 青少年的心理衝擊第七十七章 快活第四十三章 和平保證第八十八章 一事不煩二主第二十九章 一千萬貫第二十二章 很科學第四十九章 燃燒第八十八章 樂見其成第十六章 白氏來人第七十章 高人(第二更)第六十八章 無人理會第八十八章 難論輸贏第八十四章 專業的不務正業第七十七章 所爲何來第七十七章 所爲何來第三十五章 朋友圈很重要第七十九章 不歸兵部管第三十一章 誰是張小乙(求推薦票)第十七章 門房魏大爺第一章 放手第四十章 爭第三十章 兄友弟恭第六十一章 給個機會第六十七章 都差不多第六十九章 心累第十一章 輕重不知第六十六章 韓劇害人不淺第五十六章 半步人瑞第九十五章 懷德節第六十六章 賢王不閒第十一章 辦事漂亮第十五章 功業第十章 歪腦筋第五十二章 設計定型第七十章 死人活人第二十六章 這個破遊戲第七十四章 打錢第八十三章 小本經營第五章 皇帝的憤怒第三十章 這一屆熊孩子第四十二章 蹲草叢第九十五章 令公所謀第四十八章 陽光依舊燦爛第三十九章 終始第四十六章 “寒門”崛起第五章 長安到了第八十一章 教育工作者第七十七章 請人第十二章 小圓臉第七十章 人老成精第五十九章 凜冬將至第九十三章 以“義”之名第八十三章 工程熱潮第三十一章 賺頭第三十章 單道真第十八章 經驗和總結經驗第五十五章 不一般第九十章 瓜丁之旅第三章 羣策羣力第五十章 我們A過去了(第二更)第六十八章 不可告人第三十一章 勇氣第十六章 餅第二十四章 無奈第十七章 大局爲重第八十二章 新政令第三十八章 登陸第六十三章 英明的郡王第七章 賽尉遲呀小張飛第五十八章 理解錯誤(遲來的一更)第六十三章 試探第九十六章 胃口第六十七章 鬥法第二十八章 又粗又硬第五十二章 程處弼又來了(一更)第三十三章 如狼似虎第九十三章 神采第五十四章 決心第三十五章 來個buff第八十九章 遷徙(年初三第二更!)第二十九章 不需要牛頓第九十章 隱藏的躁動第八十三章 求生慾望很強烈第二十七章 給人添堵第六十六章 熟爛第十六章 霸道總裁第八十章 倭地生計第五十一章 有人好奇第四十九章 我們優勢很大(第一更)第六十九章 乾貨第六十五章 修路的心第十四章 盛情難卻第三章 時代在進步第十九章 採風第六十三章 試探第六十五章 早秋有點熱第五十八章 最惡世代第八十三章 猜測第九十五章 再議第五章 皇帝的憤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