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時代在進步

bookmark

雖然主政一方,但張德並不能夠理解時下官僚們的緊迫追求。如果是貞觀五年之前的官僚,大概還能體會一番他們“出將入相”的渴望。

但是現在,目不暇接的“動盪”,伴隨着諸如“遷都洛陽”、“盧氏獻土”、“清崔重創”、“博崔覆滅”等等“事件”,舊有的價值觀,終究是遭受到了不可逆轉的重創。

“五姓女”依然是受到追捧的,但到底是不如從前。以前娶上一個“五姓女”,次級世家便能進入“五姓七望”的圈子,獲得超一等世家的扶持,從而在士族階層中,有着令人驚羨的地位。

而這種地位,自然會讓他們的子弟,在官場中如魚得水,乃至無往不利。

哪怕“科舉”的大力推廣,真正能夠在“科舉”中脫穎而出的,依然是依附在“五姓七望”身上的那些次級世家子,即便是所謂的“寒門子弟”,上溯數代,怕不也是曾和崔氏同殿爲臣。

齊心協力的“五姓七望”在范陽盧氏丟掉幽冀的大量的牧場、耕地之後,本就是讓人心生狐疑,而伴隨着鉅野縣一事,清河崔氏的光環褪去,貞觀新貴們的膨脹,伴隨着新學算學王學等等崛起,彷彿在朝爲官,也沒有那麼艱難的樣子。

某隻幺蛾子的翅膀,雖然不能產生“幺蛾子效應”,但還是讓不少新貴們眼睛一亮:煎餅原來是卷着吃的啊。

舊有的莊園經濟不能說迅速崩壞,但無法再控制勞動力,卻是不爭的事實。

原先畏懼“五姓七望”的光環,但現在卻發現,那幾十萬乃至上百萬被束縛在老士族之下的勞力,只要有貞觀皇帝御賜的“尚方寶劍”,“爲民請命”這種大有裨益的飯後運動,也不是不可以做得嘛。

朝廷要把農民、農奴、僱農趕到永業田、新莊園以及城鎮中去,這不僅僅是貞觀皇帝的期望,同樣也是貞觀新貴以及洛陽新貴的期望。

其中涉及到的行政成本、管理成本、利潤預期,迫使着貞觀君臣都在玩一款唐朝版的《勇者鬥惡龍》。

巧合的是,扮演惡龍的,是五姓七望。

新式的大量使用工具的農莊,逐步替代着舊式的世家莊園。出於對既得利益的鞏固,貞觀新貴以及洛陽新貴,不得不以律法的形式,給予僱農、農奴更多的“讓利”。而這個“讓利”,是建立在對老牌世家的侵吞甚至消滅上。

而保障這個行爲的,是貞觀皇帝史無前例的暴力機器。在貞觀十六年的當下,沒有任何一個已知的暴力組織,能夠對貞觀皇帝發起挑戰。

也正是在這個基礎上,侵吞了大量老牌世家的實力之後,貞觀君臣做到了在覈心地區的人口集中,其中尤以長安、洛陽、揚州、蘇州等超大城市爲代表。圍繞這些超大城市,行政官僚在管理自己的轄區時,可以管理遠超以往數倍的人口。

而只要管理好了這些人口,未來只要皇帝的接班人不是楊廣那般的蠢貨,就可以輕鬆應對來自“老臣”“權臣”等等內部勢力的挑戰。

可以說,讓張德從一個唐朝官僚的角度來看,皇帝陛下絕對英明神武,萬歲萬歲萬萬歲。

大唐能不能千秋萬代不知道,但肯定不會和前隋那般二世而亡。

然而……這些都跟江南土狗沒有一根卵毛的關係。

“什麼鬼?!這些損招都是跟誰學來的?”

國內有李董在推動人口集中管理,然後號召全國人民大生特生,有獎生育不敢說蔚然成風,但在關洛之間,絕對是“英雄媽媽”輩出,用“一窩能生十幾個”不足以形容其萬一。

可國外想要搞人口集中,或者說勞力聚集,卻相當的困難。

武裝捕奴或者武裝販奴是不能持久的,奴工也不可能爲了黑暗的未來而努力工作。當一個奴工消極到“混吃等死”的時候,這就不是生產力,連生產工具都不算。

於是某“使命必達”的船隊總扛把子,想到了一個好主意:從國內的親王手裡,買幾個閒散的官職過來,然後拿到國外去用……

比如某個用顯微鏡觀察自己擼一管到底有多少小蝌蚪的親王,要不是實在是風險不可預測,他連吳王府的“國丞”都想賣給王萬歲,拿去扶桑換錢,然後投資到偉大的顯微鏡下小蝌蚪找媽媽事業。

虛封的職位在國內是沒有卵用的,然而到國外,誰特麼知道?

貞觀年間的跨國詐騙,就這樣誕生了。

混到某些親王府一個九品虛職的扶桑土鱉,四個字來形容那是“喜大普奔”,然後施施然地用高人一等的姿態,凌駕於自己的“同胞”們之上。

華潤號在扶桑的莊園,經歷第一次勞力危機的時候,被“使命必達”精神一擊必殺,順利度過了相對艱難的時期。

至於同期周遭地區的農民數量銳減,令制國稅賦跌落低谷,那是另外一回事情。

當然,一個招數在某些地方可以用,在某些地方,可能就不太好用。

比如說單雄信的後人,他的做法就顯得很有人情味,完全沒有跨國詐騙的意思。

“這他媽又是跟誰學的壞招?”

單道真單大哥,他是一個脫離了低級趣味的人,所以雖然也做奴隸貿易,但不代表他內心是邪惡的黑暗的,正相反,在流求這種緊鄰母國腹心的地方,單道真單大哥雖然也和土著進行溝通,但更多時候,會對那些“親善”的土著,用更公平的方式來交流。

比如說種甘蔗,土著蔗農是有工資的,而單道真單大哥,會一次性支付一年的薪水,然後土著蔗農,通過一年的勞動,來抵消這一次性支付的薪水。

至於有些時候,某些蔗農幹了一年,好像還不夠抵消預支的薪水,於是欠了債,這就是個人的勤奮與懶惰問題。

當然了,欠債還錢,天經地義。“白楊”或者“民兵”,不是用來欣賞和嘮嗑的。

至於接下來很不巧又欠債……

那是另外一回事。

第八十五章 有錢的反派第二十七章 誰算計誰第八十章 借風第九十二章 春雨春雷第五十四章 認知之外第八十二章 貞觀禽獸第五十章 一個小風波第四十五章 精英階層第八十四章 文化人第七十幾章 從無畏懼第五十五章 田地產出第九十六章 放馬屁第七十九章 風一樣的男子第五十八章 爲了孔聖(第一更)第四十四章 這他孃的第六十三章 紅包第十七章 半日閒第七十二章 隨意第二十六章 變化第四十章 非常人行非常事第七十三章 路第五十章 信號第七章 令人拜服第五十一章 我媽幹什麼的第十四章 講文明愛衛生第五十四章 業餘愛好第二十七章 例外第三十五章 朋友圈很重要第九十四章 鬧公府第七十二章 分家第七十五章 日天的眼神第八十九章 傷離別第六十一章 俱靜第三十章 心累第三十七章 五步殺一人第二十二章 得寸必進尺第七十八章 生意第二十四章 定胡碑(第二更)第七十一章 面善第十四章 盛情難卻第十五章 想做官第五十八章 最惡世代第五十章 擴散第四十七章 封建和建設第七十三章 羣龍無首第三十六章 比帥勝出張叔叔(一更求票)第五十一章 講義氣的寄生蟲第四十五章 大唐胡兒(求推薦票)第七十七章 請人第九十三章 人瑞之斷第九十一章 看天子裝逼第二章 溫彥博的刀第六十四章 癖好第九十二章 良心第九十六章 平穩第三十一章 聞弦知雅意第九十六章 蜜糖第十四章 講文明愛衛生第二十六章 優質法寶第六十二章 不請自來(請票上身)第三十章 進學(求推薦票)第八十章 外勞辦第七十七章 請人第九十八章 不平衡第六十八章 印證第十三章 大哥第四十三章 很合理的要求第九十章 宰輔難當(一更)第九十章 眼界第三十一章 物理、地理、生物第七十二章 翅膀一扇第二十五章 西京第七十幾章 生命第五十八章 看破說破第三十章 表哥很忙第二十三章 一個簡單的道理第六十八章 吃肉長生(第五更)第五十五章 拜門何求第七十三章 治世以大德第九十三章 茌平馬周第三十一章 賺頭第三章 時過境遷第八十四章 肥年第九十四章 機不可失第五十八章 看破說破第三十章 “作死”的未來第四十三章 隨便收徒第六十九章 魔幻韭菜第八十五章 籌謀第九十章 宰輔難當(一更)第九十四章 在川上第六十一章 回憶狗第二十五章 要上船第七十九章 長者老司機第三十五章 皇帝的迂迴第八十一章 友好會談第六章 “責任感”之外第六十八章 現實和想象第八十五章 大建是大計第五十二章 祖孫閒談
第八十五章 有錢的反派第二十七章 誰算計誰第八十章 借風第九十二章 春雨春雷第五十四章 認知之外第八十二章 貞觀禽獸第五十章 一個小風波第四十五章 精英階層第八十四章 文化人第七十幾章 從無畏懼第五十五章 田地產出第九十六章 放馬屁第七十九章 風一樣的男子第五十八章 爲了孔聖(第一更)第四十四章 這他孃的第六十三章 紅包第十七章 半日閒第七十二章 隨意第二十六章 變化第四十章 非常人行非常事第七十三章 路第五十章 信號第七章 令人拜服第五十一章 我媽幹什麼的第十四章 講文明愛衛生第五十四章 業餘愛好第二十七章 例外第三十五章 朋友圈很重要第九十四章 鬧公府第七十二章 分家第七十五章 日天的眼神第八十九章 傷離別第六十一章 俱靜第三十章 心累第三十七章 五步殺一人第二十二章 得寸必進尺第七十八章 生意第二十四章 定胡碑(第二更)第七十一章 面善第十四章 盛情難卻第十五章 想做官第五十八章 最惡世代第五十章 擴散第四十七章 封建和建設第七十三章 羣龍無首第三十六章 比帥勝出張叔叔(一更求票)第五十一章 講義氣的寄生蟲第四十五章 大唐胡兒(求推薦票)第七十七章 請人第九十三章 人瑞之斷第九十一章 看天子裝逼第二章 溫彥博的刀第六十四章 癖好第九十二章 良心第九十六章 平穩第三十一章 聞弦知雅意第九十六章 蜜糖第十四章 講文明愛衛生第二十六章 優質法寶第六十二章 不請自來(請票上身)第三十章 進學(求推薦票)第八十章 外勞辦第七十七章 請人第九十八章 不平衡第六十八章 印證第十三章 大哥第四十三章 很合理的要求第九十章 宰輔難當(一更)第九十章 眼界第三十一章 物理、地理、生物第七十二章 翅膀一扇第二十五章 西京第七十幾章 生命第五十八章 看破說破第三十章 表哥很忙第二十三章 一個簡單的道理第六十八章 吃肉長生(第五更)第五十五章 拜門何求第七十三章 治世以大德第九十三章 茌平馬周第三十一章 賺頭第三章 時過境遷第八十四章 肥年第九十四章 機不可失第五十八章 看破說破第三十章 “作死”的未來第四十三章 隨便收徒第六十九章 魔幻韭菜第八十五章 籌謀第九十章 宰輔難當(一更)第九十四章 在川上第六十一章 回憶狗第二十五章 要上船第七十九章 長者老司機第三十五章 皇帝的迂迴第八十一章 友好會談第六章 “責任感”之外第六十八章 現實和想象第八十五章 大建是大計第五十二章 祖孫閒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