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4章 何不代唐

開元三年。

五月。

一條大帆船自漢江駛入御河,船帆上那巨大的紅色九頭鳥紋章,是那麼的顯眼。

張超站在船頭,撫着船舷感嘆,他還是回來了。

一個月前,他接到家中急報,老鐵槍重病。

張越兄弟幾個,將老鐵槍從燕北送回了漢京醫治。

可就連漢京最好的御醫也宣佈束手無策,爪哇郡王已經七十多歲了。早年間征戰不休,身上留下太多創傷,雖然後來保養不錯,可此時也已經到了油盡燈枯的時候。

老鐵槍倒是很灑脫,用他的話說,本來他早死在河北了。是張超千里迢迢趕到河北用神藥治好了他,讓他又續命快二十年。

這輩子對他來說,足夠了。

什麼福都享過了,了無遺憾。

接到信後,張超立即交待好呂宋的事務,然後乘船回京。

一路披星戴月,日夜兼程,終於回到了漢京。

這幾年,張超和老鐵槍相處的時間比較少,老鐵槍大多數時間都在經營着他在遼西青龍的領地。

“御河沿岸,越發繁榮了啊。”張超感嘆着。

從漢江到漢京的這二百餘里,那條河已經疏浚的越發的寬闊和深了,白帆點點。沿岸也到處都是一個個的村子、鄉集、城鎮。

遍佈碼頭。

這段河流,被稱爲御河,稱的上是最繁華的一段水路。

漢京以及周邊的大量商鎮,使得這塊平原上人口衆多,有數百萬之巨。這麼多的人口,必然消費極大。

而在這個時代,由於交通運輸的問題,使得許多商品都是本地生產加工。

甚至別的不說,蔬菜瓜果和肉禽蛋等,就主要是在京畿生產的。

尤其是緊鄰着御河的這一線,交通運輸方便,使得這周邊的田,現在基本上都是種菜種瓜果的,養殖業更是大興。

據說這一線有數百家養豬場、養雞廠、養鴨、養鵝場,爲京畿提供着充足的豬肉、禽蛋。

沒有冷凍技術,想從更遠的地方運豬肉進京,這是不現實的。而運活豬,同樣艱難,成本高。因此在緊鄰京畿,靠近運河的地方搞養殖,是最划算的。

而因爲這些養殖業的大興,京畿周邊的土地除了種菜以外,種的最多的就是土豆、玉米、紅薯、大豆,因爲種植這些可以餵豬。

規模化的養豬場,不同於家庭養殖,還能隨便哪扯點豬草就能養豬。規模化的養豬場,必須得有飼料,而大豆紅薯這些養豬,是成本較便宜,又比較能讓豬有營養快速出欄的。

一個並不算大的京畿地區,每天消耗掉的糧食還能從遠些的地方運來,可新鮮的蔬菜瓜果,以及豬羊肉、禽蛋等卻得就近供應。

工坊林立、商鎮遍地,沿河到處都是碼頭,河上船來船往,岸邊都是蔬菜瓜果種植還有那遍地的養殖場。

過去沒什麼人願意吃豬肉,如今京畿的豬肉消費卻遠超過羊肉。

“都是市場規律,有需求就會有供應。京畿百姓發現種菜比種糧划算,於是就都種菜。不靠河的地方,賣菜不方便那就種土豆紅薯賣給養豬場。河裡船多,於是碼頭也就多了起來,大小的商鎮也多起來。許多商人,都直接在京畿附近建立工坊,生產各種商品供應京師,節省運輸費用,同時這邊的需求也更大,甚至可能材料更充足,生產成本也低。”

很多東西,並不需要太大的干涉,他們有自身的規律。

聽說有御史曾經上奏,說京畿肥沃的平原,現在卻沒有幾畝地種糧食,說大家都追逐商利云云,還說要禁止京畿的土地去種植太多的水果蔬菜,禁止養太多豬羊雞鴨等。

結果他的奏章,被許多官員噴的體無完膚。

朝廷現在糧食是充足的,加上東西運河以及長江、黃河還有許多新開通的陸上道路,許多糧食運輸要方便的多,到處都是糧倉,朝廷還得經常把吃不完的舊糧拿出來平售,賣給商人釀酒,甚至是喂牛馬餵豬餵雞鴨呢。

京畿地區的工商大興,市場繁榮,朝廷一年都不知道要從這裡面收多少稅。甚至正因爲有了這些大量的工坊以及養殖場等,漢京這麼大的都城裡,生活的成本纔沒有太高。

漢京百姓的菜籃子很豐富,每天都有充足的果蔬肉蛋供應,價格還不便宜,各種其它的生活用品也很充足不貴,漢京百姓的生活幸福度可是很高的,而這些低生活成本,正利益於京畿的這個龐大的供應鏈。

“最近朝堂上不是很太平。”

柯慶在一邊道。

他比張超先回來,對漢京的局勢有更清楚的瞭解。

“什麼時候朝堂又會太平,這是權力的中心,自然永遠不會停止鬥爭。”

張超雖在外,但對漢京局勢很清楚。

其實他不在意承乾時不時的要搞點事情,對張超來說,現在局勢一直都還在掌控之中,因此承乾鬧就鬧,反正不會危害大局。

“我知道,蘇烈其實一直都想支持你代唐,和他一樣想法的人不少,軍中不少將校都會支持你。”

張超笑笑。

“孟子曾經和齊王說過一段話,當年齊國趁秦楚交戰之時,在燕國內亂期間,發兵攻燕。一路勢如破竹,攻佔了燕國。本來一開始燕國的百姓很高興齊國出兵,因爲當時有個傳統,諸侯會干涉別國,在別國內亂之時出兵,那叫禁亂隊暴,恢復太平。”

“正常情況下,平定內事後,會扶立一位該國新君,然後撤兵。可是當時齊王攻下燕國後,卻並不撤兵,而是要吞併燕國。這在當時可是極少見的,畢竟燕國是大國,大國之間,往往只削弱而不吞滅。”

“本來齊軍入燕的時候,燕國百姓簞食壺漿夾道歡迎,認爲他們是仁義之師。可當齊王不撤軍後,燕國百姓卻都紛紛起來攻擊齊軍。孟子對齊王說的那番話,就是針對此事。如果齊王在攻破燕國後,立一個燕國新君,然後撤兵回國,則燕國百姓會一直感激齊國,甚至齊國也能因此獲得對燕國的控制影響權。”

但齊王沒有聽孟子的,而是想吞併燕國,結果最後非常狼狽的撤出。

“我曾經與大家兩度扶立天子不假,但我只是那個策劃者。”

蘇烈等一部分人認爲,張超有實力代唐,自己稱帝。張超卻很清楚的看到,事情絕不是這麼簡單的。

護法之戰,南軍勢如破竹,那並不是他的聲望大,而是保扶太子承乾。

眼下張超能控制大唐局勢也不假,但又不完全如此,褚遂良、岑文本甚至是秦瓊、程咬金等這些人,都支持他,是因爲眼下這種局勢對大家都有好處。

就比如推行分封。

張超和大家的關係,不是主從,而是盟友。

他們有着共同的利益。

“教頭,你說大家是更願意看到現在這種局面,還是願意看到一個如太上皇那樣的強勢皇帝出現?”

柯慶想了想,“對諸侯們來說,眼下的局面當然更好。”

“沒錯,對諸侯來說,眼下這種皇權受到限制的局面對大家的利益更有保障。而另一方面,支持皇帝的人,忠於大唐的人依然有不少,甚至是百姓商人們,也對如今的太平很滿意,沒有幾個人真願意打仗。”

張超現在是最大最強的一路諸侯,是諸侯領頭羊,大家跟隨他沒錯。

可那是因爲他是諸侯,爲諸侯們一起努力限制皇權,維護大家的利益。

如果張超自己要當皇帝,那麼諸侯中有幾個真正會支持他的就不好說。

許多人都不願意眼下的這種平衡局面被打破,張超如果稱帝,以他的實力諸侯可能會控制不住,到時別說什麼限制皇權,可能又回到了貞觀之時。

開國皇帝的權力是最難限制的。

再說一朝天子一朝臣,新朝建立,必然會有大批的舊王朝得益者受損。

除非張超有決心,打他一個稀巴爛,再建秩序,重新一統。

但這裡面的代價呢?

就算張超自己願意君主立憲,可別人會相信嗎?

如果他代唐,那麼眼下最後一點脆弱的和平也就維持不住了,必然會有戰爭的。

“當不當皇帝其實並不要緊。”張超道。

柯慶搖頭,他無法理解這種想法。

“不當皇帝,如何保證你設想的這些制度的延續?”

“當了皇帝就能保證延續嗎?權力從何而來,又如何保障的?”

權力的本質是什麼?

就好比李淵李世民都曾經是皇帝,一言九鼎,可爲何最後失去權力?歷史上這樣的皇帝可不少,比如說玄宗李隆基,幾十年的皇帝,權力已經達到頂峰,可爲什麼安史之亂一起,太子登基,將他尊爲太上皇后,他的權力就失去了呢?

又或者說,歷史上唐朝一直有後宮干政和太監把持朝政的傳統,這些皇后、太監們,又是怎麼把握的權力?

“我不是就那麼的不想當皇帝,我只是不想因爲我的慾望而毀了這太平盛世!不當皇帝,當一個國王,也挺不錯的。”

“我還是不能明白。”

“教頭,我們是那開創的一代,歷史上每隔一段時間,總有這樣的開創者。就好比周公制禮,他開創的那套禮制,可不僅是在周朝推行,而是自周以來,一直到如今,都是中原王朝的法理根本,分封、宗法,種種禮儀制度,奠定國家、朝廷統治的根基。”

“一千多年了,今天我們華夏走到了如今這一步,是過去從不曾經到達的頂峰。前面沒有人走過,後面的路只有我們自己摸索着走,新的時代,新的制度。如果永遠恪守前規,那我們也不可能超脫前人,只會在千年前先賢劃下的圈子裡重複循環,不斷的治亂循環,二三百年一次。若要超脫,我們必須得有創新,得走自己的路!”

第1511章 殺第1177章 三年又三年第994章 誰是敵,誰是友!第1128章 放虎歸山第503章 竹鹽第1128章 放虎歸山第1067章 不速之客第933章第1067章 不速之客第1481章 紅利第372章 我也還有幫手第896章 荒淫無道的昏君第370章 拜見大人第九十三章 趙家要賣地第六十九章 免費上門第八十八章 初次遇見第1283章 矯詔第1448章 太子第1184章 換封第134章 小將軍第1081章 給李世民加戲第444章 長安有個李青天第546章 新聞發佈會第1457章 一攬子第499章 皇后惱怒第129章 去見最後一面第1122章 白龍魚服第719章 三李第715章 吃醋第1424章 人頭滾滾第551章 太子太保第三十四章 再賺崔家一筆第998章 長孫皇后第1003章 爲虎作倀第611章 步行水上第1036章 霸王卸甲第972章 石馬津第950章 萬世基業第151章 逃出生天第449章 龍武——遷都、分封第922章 求月票!第1258章 一刀一個皇帝兒第465章 能用錢解決的,都不叫事第817章 承乾第六十三章 成了第295章 你喊破喉嚨也沒有用的第一百五十六章 員外郎第1464章 大華夢第一百二十八章 攤牌第720章 降唐第1193章 飛鳥盡,良弓藏第二十章 秦叔寶第660章 皇帝要來了第343章 回長安第468章 李超這是欺君罔上第808章 趙國公領左右護軍營第1006章第875章 以牙還牙,以血還血 感謝ranjr萬賞第371章 非我族類,其心必異第214章 開山立派第844章 天賜良緣第1270章 崩盤第785章 十萬軍中取上將首級第872章 還是太年輕第1567章 江西第1287章 安國趙王、天策上將第890章 七進七出第681章 對口第685章 福利第1536章 巍巍帝都前,長跪不肯起第258章 君子報仇,十年不晚第754章 李靖第187章 金坷垃第1243章 向太子求和第1573章 太宗武皇帝第286章 栽桑種茶第765章 萬事俱備第1510章 江山如此多嬌第586章 合夥人第1027章 火力全開第1037章 滿門抄斬第1311章 阿拉伯人來了第1182章 胡無人,漢道昌第294章 皇帝扶犁、張三牽牛第776章 跪下唱征服第165章 酒後第994章 誰是敵,誰是友!第305章 拿本王的劍去召張超前來第1152章 朕開了一個壞頭第789章 坑殺第555章 恨不相逢未嫁時第831章 和太子的約定第902章第321章 太子不敗而敗,突厥不勝而勝!第1125章 勢利的蠻子第1546章 孽多侯第1492章 打土豪分田地第184章 夫妻賭約第697章 南海領主第267章 吸金
第1511章 殺第1177章 三年又三年第994章 誰是敵,誰是友!第1128章 放虎歸山第503章 竹鹽第1128章 放虎歸山第1067章 不速之客第933章第1067章 不速之客第1481章 紅利第372章 我也還有幫手第896章 荒淫無道的昏君第370章 拜見大人第九十三章 趙家要賣地第六十九章 免費上門第八十八章 初次遇見第1283章 矯詔第1448章 太子第1184章 換封第134章 小將軍第1081章 給李世民加戲第444章 長安有個李青天第546章 新聞發佈會第1457章 一攬子第499章 皇后惱怒第129章 去見最後一面第1122章 白龍魚服第719章 三李第715章 吃醋第1424章 人頭滾滾第551章 太子太保第三十四章 再賺崔家一筆第998章 長孫皇后第1003章 爲虎作倀第611章 步行水上第1036章 霸王卸甲第972章 石馬津第950章 萬世基業第151章 逃出生天第449章 龍武——遷都、分封第922章 求月票!第1258章 一刀一個皇帝兒第465章 能用錢解決的,都不叫事第817章 承乾第六十三章 成了第295章 你喊破喉嚨也沒有用的第一百五十六章 員外郎第1464章 大華夢第一百二十八章 攤牌第720章 降唐第1193章 飛鳥盡,良弓藏第二十章 秦叔寶第660章 皇帝要來了第343章 回長安第468章 李超這是欺君罔上第808章 趙國公領左右護軍營第1006章第875章 以牙還牙,以血還血 感謝ranjr萬賞第371章 非我族類,其心必異第214章 開山立派第844章 天賜良緣第1270章 崩盤第785章 十萬軍中取上將首級第872章 還是太年輕第1567章 江西第1287章 安國趙王、天策上將第890章 七進七出第681章 對口第685章 福利第1536章 巍巍帝都前,長跪不肯起第258章 君子報仇,十年不晚第754章 李靖第187章 金坷垃第1243章 向太子求和第1573章 太宗武皇帝第286章 栽桑種茶第765章 萬事俱備第1510章 江山如此多嬌第586章 合夥人第1027章 火力全開第1037章 滿門抄斬第1311章 阿拉伯人來了第1182章 胡無人,漢道昌第294章 皇帝扶犁、張三牽牛第776章 跪下唱征服第165章 酒後第994章 誰是敵,誰是友!第305章 拿本王的劍去召張超前來第1152章 朕開了一個壞頭第789章 坑殺第555章 恨不相逢未嫁時第831章 和太子的約定第902章第321章 太子不敗而敗,突厥不勝而勝!第1125章 勢利的蠻子第1546章 孽多侯第1492章 打土豪分田地第184章 夫妻賭約第697章 南海領主第267章 吸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