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7章 南海領主

“扶南國,在日南之南大海西蠻灣中,廣袤三千餘里,有大江水西流入海。”

“扶南西去林邑三千餘里,有城邑宮室。人皆醜黑拳,倮身跣行。性質直,不爲寇盜,以耕種爲務,一歲種,三歲獲。又好雕文刻鏤,食器多以銀爲之,貢賦以金銀珠香。亦有書記府庫,文字有類於胡,喪葬婚姻略同於林邑。”

天氣不錯,李的輪椅也做好了。

扶了太子坐在輪椅上推到帳外曬太陽,張仲堅過來爲太子檢查過後,稱讚李的白藥等幾樣藥物很強效。

太子對於大海和南蠻有着無限的好奇,於是他便被李留下來,一起坐在那裡爲太子講着南蠻海上的事情。

李這幾天也跟張仲堅聊過不少,對於張仲堅的七十二島也算有了些瞭解。對照自己的地圖,他對於七十二島有了一個比較大致的瞭解。

有幾個重要的座標,日南、林邑、扶南、西蠻海。

日南在交州,也就是後世越南北部。林邑呢,則是後世越南中部。真臘,在後世的越南南部和柬埔寨南部,所以這個扶南,其實位置也就很確定了。

扶南,是在後世泰國和柬埔寨那塊的一個王國。

而知道了這些,那麼張仲堅七十二島的位置也很清楚了。

就是在後世的泰國灣裡,而根據張仲堅所說的,李判斷是在泰國灣的東部海面上,緊鄰着中南半島的南部海岸。

他猜測,極可能就是在後世越南的富國島,或者是柬埔寨的西哈弩克港附近。

承乾聽着很感興趣,不時的問那些地方的風土人情。

“原來崑崙奴就是扶南國人啊。”承乾驚訝道。

“殿下,其實在林邑以南的那片南蠻大6上,還有南蠻海上諸島,那裡的土人,大多是皮膚黝黑。當然,如果沿海向着更西方航行,那邊會有更多更黑的人。”李笑着對承乾道。

虯髯客聽到李的話,心裡暗暗驚訝。

中原人對於南蠻瞭解的人很少,更別說李這樣的宰相了。

張仲堅之所以會成爲離中原萬里之遙的南蠻海上的島主,那算是相當的因緣巧合。他出生於揚州,父親是揚州富。他的父親張季齡,其實就是個海商,大船主。做的是貿易,將中原的貨物從海上運到南蠻海上,甚至運到波斯灣去。

正因此,張家有不少的崑崙奴。

張仲堅的母親,其實是個波斯胡姬。

張仲堅出生時,身上有波斯胡姬的血統,處處是漢人不同,他父親嫌棄,本想溺死,結果後來一個崑崙奴奉命把他扔去海里,卻並沒遵行,反而將他養了下來。等到後來張季齡現此事後,雖然大怒,但看到孩子長的很健康,又於心不忍,最終留了下來。

張仲堅長大後,也跟着家裡的船隊跑去過南蠻,也曾在中原遊歷,又跟着那個崑崙奴學習武藝,,隋末時,他曾組織義軍,也有過一番大志。只是後來兵敗,失敗後他帶着家人,帶着商船隊離開了揚州,一路往南。

在南方沿海的地方,有張家不少經營的商站。

後來他到了崑崙奴老師的家鄉,就在西蠻海灣的一片島上。

在那裡,是不少中原商船往來經過時的補給地,那裡有不少的漢商建立的商站,甚至成爲與當地人交易繁榮的小商城。

他在那裡居住下來,繼續經營張家的商船隊。

後來當地一個土人酋長,過於貪婪,壓迫當地的漢商。張仲堅不肯忍氣吞聲,他組織家中的船員,並勸服漢商們聯合起來,主動出擊,襲擊了那個酋長的城堡,殺死了酋長,佔領了堡城。

在大家的推舉下,張仲堅自立爲王。

他與漢商們乾脆就在那裡建立了一個新的王國,後來不少附近的小島上的漢人和土著們,也都紛紛加入到他的王國,到如今,他的王國,已經有七十二個島嶼,擁有七萬餘國民。

其中漢民,有九千餘人。

王城就建在最大的那個島上,那座大島南北約百里,東西約五十里,盛產珍珠。距離扶南南岸只有二十里而已。距離真臘南岸也不過一百餘里。

說到底,張仲堅的島國,其實就是一羣漢商在那裡自立。漢商是那島國的上層,但也聯合了不少原著民,主要是那些地位低下的原著民。他們以貿易爲主,佔據着沿海的七十二島。

對於這些海商的行爲,扶南人當然不滿意。

但是此時的扶南國日益衰弱,反倒是扶南的屬國卻強大起來。

真臘本是扶南的屬國,在數十年前,真臘王子娶了扶南國的公主,後來真臘國王去世,王子繼位爲王。後扶南國王去世,直臘國王便欲兼任扶南王,與扶南國王的太子生糾紛,真臘王起兵,武力攻打扶南。

後來扶南太子流亡爪哇,建立了山帝王朝。

到了此時,真臘差不多已經把扶南國給吞併了,只剩下少部份地方還未佔領。

張仲堅他們的那個小島國,也開始被真臘人認真重視起來。

如今的真臘,佔地極廣,國土數千裡,擁有差不多後世泰國、柬埔寨的國土還大,實力雄厚。若不是因爲之前真借和扶南一直在打仗,他們又是在海上,早就被滅掉了。

可就算是在海上,真臘國本也是靠海國家,真要來攻打,他們也肯定撐不住的。

萬般無奈之下,張仲堅才親自回中原,想來找結義兄弟李靖,看他能不能幫忙跟朝廷說說話,讓朝廷給真臘王道詔書,或借他點兵馬,哪怕給他點旗鼓,讓他借點勢也好。

畢竟,那雖只是一片遠在南蠻海上的羣島,可總是他們的心血。

“你們那裡真的可以一年三熟嗎?”承乾問。

“回殿下,那裡常年溫和溼潤,四季如春,稻穀一年能夠四熟。還有許多作物也很豐富,林木、椰竹、沉香、黃臘、豆蔻等,另外石榴、甘蔗、芒果也是應有盡有,此外,犀牛、大象等珍奇異獸也很多。我們的島上,還盛產珍珠,因此也叫珍珠島。”

“真是一個好地方,聽了讓人嚮往。”李承乾嘆道。

李其實對於張仲堅他們的那個小島國不感興趣,距離中原太遙遠,大唐也不可能去佔領。他更感興趣的,其實是這些商人們的海上貿易商路。

從東南沿海,一直到西方的波斯灣,這可是一條遙遠的海上航線。

從東海到南海,再經後世的越南沿海,再到泰國灣,再南下馬來西亞半島,經過新加坡海峽,出馬六甲海峽,進入印度洋,一路到達波斯灣,可謂是數萬裡之遙,跑一趟,不知道有多麼的艱難。

但這條海路卻一直都在維持着,有許多勇敢的漢人海商,一直在前仆後繼的維持開拓着這條海上絲綢之路。

歷史上,到了唐朝中期起,這條商路就無比的繁華了,甚至大量的阿拉伯商人也過來,在廣州、泉州等地貿易,甚至在東南亞的島上,建立了繁華的轉口貿易。

“張先生打算借多少兵?”李問。

張仲堅也不知道如何回答。

珍珠島離中原實在太遙遠了,不說到廣州,哪怕就是到達交州的日南,也足有七千裡啊。這麼遠的距離,向朝廷借兵,實在艱難。借少了,不管用,多了,朝廷肯定不會借。

可面對強大的真臘,他也沒有其它的什麼辦法。

“張先生,其實我有一個建議給你。”

“李相請說。”

“說句實在話,從中原借兵去西蠻海,那太不現實。不如這樣,你治好了太子的腿,陛下酬謝你,就封你一個爵位,授封你爲那七十二島的領主。那片島呢,從此就成了大唐的一片屬地,你成爲封侯。”

張仲堅安靜的聽着。

李的意思當然不是爲了圖張仲堅的地盤,對朝廷來說那又不值錢。只不過如此一來,這地就是大唐的了,張仲堅成了朝廷的一個諸侯,鎮守封疆。朝廷可以向真臘遞交國書,不讓他們去打珍珠島。

同時呢,李讓朝廷給張仲堅一道旨意,允許他到中原沿海招募船主、水手、僱傭兵去珍珠島,朝廷也可以向他出售一些武器。

這樣做,朝廷當然也得有好處,不可能感謝張仲堅治好太子腿,就下這麼大本。那塊領地名義上是大唐的,因此張仲堅這個諸侯,每年得向朝廷納一定的稅。

而納稅多少其實也不是很重要,李最看重的還是這條海上商路。他本來就已經打算在東南沿海投資展海貿,甚至準備到安南去建港口這些。現在在泰國灣保住這個商站,那麼對於海上絲綢之路的展,當然會大有幫助。

朝廷只需要在安南和泰國灣珍珠島之間的林邑沿海,再弄幾個商站港口,那麼一個完整而又牢固的海上貿易線就形成了。

以後不管是貿易也好,抓奴隸也罷,甚至是搶劫、殖民,都有了立足之地啊。

這是長遠的佈局,不是一朝一夕能完成的,但張仲堅是顆不錯的棋子,該當保住。(未完待續。)

第1457章 一攬子第1280章 同盟第1188章 十五年後第726章 女婿上門第862章 釜底抽薪第739章 求和第692章 太子墜馬第164章 新婦第209章 張超著第1285章 母子平安第1368章 憑你也配稱天皇第529章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王朝短命中第1277章 陷阱第1123章 致命一擊第一百二十八章 攤牌第574章 咬人的狗第988章 私軍第723章 預留退路第762章 做個交易第1459章 二哈第603章 是親生的嗎?第1000章 三天第1374章 國務卿第1386章 李世民第604章 遭天遣第707章 李相不出,奈蒼生何!第1354章 天子血詔第210章 士別三日,當刮目相看第1415章 蘇烈要反第1407章 登基前夕第981章 受驚了第五十六章 把生米煮成熟飯第1278章 兩個太子妃第627章 劊子手第1063章 李治第一百一十一章 雛鷹第1521章 皈依我華第544章 吃李大戶去第1076章 播種第1555章 陌刀王第603章 是親生的嗎?第641章 衆怒第1469章 倭寇第478章 意想不到的會面第152章 李世民的補償第1485章 扯虎皮作大旗第1072章 頓開金鎖走蛟龍第213章 白鹿鄉第一名士第870章 王牌第142章 硬仗第一百一十四章 可以納2妾第1363章 遍地黃金第242章 被遺忘第530章 趙國公府的臉面第347章 講武第546章 新聞發佈會第760章 將軍令第七十一章 拉起隊伍第891章 千里救夫第三章 百無一用第779章 神罰第1360章 鐵與血第492章 這也行?第450章 龍武--位列宰相第545章 敢立軍令狀第549章 新聞發言人第1475章 牛魔王第1532章 禮不伐喪第558章 乾死侯君集第923章 倒貼第144章 鯉魚躍龍門第359章 分紅第510章 大帥開課了第1247章 請陛下退位第838章 八十萬唐軍第741章 鹽債第1048章 酒館第1201章 廣積糧第972章 石馬津第一百一十五章 大官人第715章 吃醋第1063章 李治第602章 救災餅第1108章 追隨者張仲堅第820章 大顯身手第897章第488章 風帆炮艦第五十章 爛泥扶不上牆第1325章 聞風而動第1029章 李世民的監軍第996章 皇帝已死第827章 非你莫屬第1034章 誰是下一個?第646章 調兵待命第468章 李超這是欺君罔上第1201章 廣積糧第五百二十三章 是個帶把的第745章 九等戶稅第849章 皇后病重第335章 先斬後奏
第1457章 一攬子第1280章 同盟第1188章 十五年後第726章 女婿上門第862章 釜底抽薪第739章 求和第692章 太子墜馬第164章 新婦第209章 張超著第1285章 母子平安第1368章 憑你也配稱天皇第529章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王朝短命中第1277章 陷阱第1123章 致命一擊第一百二十八章 攤牌第574章 咬人的狗第988章 私軍第723章 預留退路第762章 做個交易第1459章 二哈第603章 是親生的嗎?第1000章 三天第1374章 國務卿第1386章 李世民第604章 遭天遣第707章 李相不出,奈蒼生何!第1354章 天子血詔第210章 士別三日,當刮目相看第1415章 蘇烈要反第1407章 登基前夕第981章 受驚了第五十六章 把生米煮成熟飯第1278章 兩個太子妃第627章 劊子手第1063章 李治第一百一十一章 雛鷹第1521章 皈依我華第544章 吃李大戶去第1076章 播種第1555章 陌刀王第603章 是親生的嗎?第641章 衆怒第1469章 倭寇第478章 意想不到的會面第152章 李世民的補償第1485章 扯虎皮作大旗第1072章 頓開金鎖走蛟龍第213章 白鹿鄉第一名士第870章 王牌第142章 硬仗第一百一十四章 可以納2妾第1363章 遍地黃金第242章 被遺忘第530章 趙國公府的臉面第347章 講武第546章 新聞發佈會第760章 將軍令第七十一章 拉起隊伍第891章 千里救夫第三章 百無一用第779章 神罰第1360章 鐵與血第492章 這也行?第450章 龍武--位列宰相第545章 敢立軍令狀第549章 新聞發言人第1475章 牛魔王第1532章 禮不伐喪第558章 乾死侯君集第923章 倒貼第144章 鯉魚躍龍門第359章 分紅第510章 大帥開課了第1247章 請陛下退位第838章 八十萬唐軍第741章 鹽債第1048章 酒館第1201章 廣積糧第972章 石馬津第一百一十五章 大官人第715章 吃醋第1063章 李治第602章 救災餅第1108章 追隨者張仲堅第820章 大顯身手第897章第488章 風帆炮艦第五十章 爛泥扶不上牆第1325章 聞風而動第1029章 李世民的監軍第996章 皇帝已死第827章 非你莫屬第1034章 誰是下一個?第646章 調兵待命第468章 李超這是欺君罔上第1201章 廣積糧第五百二十三章 是個帶把的第745章 九等戶稅第849章 皇后病重第335章 先斬後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