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7章 閒皇帝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 御書房。

張翻看着內閣呈送的奏章副本,翻看了幾本之後,就有些索然無味了。過去,內閣在奏章上票擬批示建議。而現在,內閣擁有直接的批示權,因此他們在批示處置奏章後,送翰林院審議,如果通過,則回下面的相應部門。

另外會將一份副本呈交皇帝御前,另一份送到議會。

一般的行政事務,議會也沒有審覈權,現在審議權在翰林院。不過議會有權瞭解情況,皇帝張也是如此,按憲法規定,皇帝並沒有直接的審議權,皇帝擁有的只是最終的否決權。

日常事務中,行政處置和審議分別在內閣和翰林院,不需要經過皇帝。

有馬周和房玄齡這兩個閣院班子,張其實輕鬆了許多,不需要宵衣旰食的批閱奏章,因爲現在奏章不需要都經由皇帝之手批閱了。內閣直接處置,翰林院審議封駁。

皇帝看到的都是批示過的副本。

馬周等人的處置都很老到和得體,並沒有什麼需要張動用否決權的地方。他甚至已經習慣不去看那些副本了,因爲每天早朝,閣院都會例行彙報一下事務情況。

一些重大問題,內閣決策之前,也會請求張。

以前楊堅楊廣父子都是勤政的代表,經常批閱奏章到三更半夜,忙的是宵衣旰食。

但雖然有三省協助,可國朝大事,都由皇帝一人而決,依然是會讓皇帝忙不過來。

唐朝武德以後,三省改爲中書門下,也有了貼黃和批紅,爲皇帝分擔了許多壓力。有了宰相貼黃後,皇帝處理事務的壓力大減。

但依然離不開皇帝,樣樣事情都得經他之手。

唯有現在。

內閣負責制,內閣既擁有決策權,又負有行政權。翰林院掌審議封駁權。

已經不需要經由皇帝了,直接處置。

這種制度下,皇帝確實解放出來了。

從科學的角度來說,內閣有九個宰相,翰林院還有九個學士。九個宰相負責決策,當然比一個皇帝來想對策更有效率。而九位學士負責審議封駁,也會比一個皇帝來盯着看,更有效率。

以前的皇帝,不論是楊堅也好楊廣也罷,甚至是李淵李世民李承乾,都是緊握着權力不願意鬆手。

哪怕自己累的要死,也不肯鬆半點手,甚至會有如承乾爲了得到那權力,最後弄的自己皇位都丟掉了。

張倒是習慣了當甩手掌櫃,以前幾度入中樞爲相,也數次出鎮地方,甚至還在南洋呂宋當了一段時間悠閒國王。

他自己是比較崇尚現在這種分工方式的。

皇帝嘛,天子。

九五之尊,是天下之主,又不是奴隸。

國家事務,他拿個大方向,負責路線就行。至於細節操作,這些交給下面的人就好。

就如一個家主,下面不也還有管家嘛。

至於說擔心權力被竊取,現在的這個制度,也是很平衡的。

過去中書門下,是把決策和審議放在一起,然後行政單列。而現在,張是把決策和行政放在一起,審議單列。

內閣想怎麼做,然後想法經過翰林院審議,通過好,他們就能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執行。

內閣和翰林院相互平衡,而議會又在監督着他們。

張這個皇帝,其實完全可以每天開個早朝,朝會上聽下他們做個簡報然後就能輕鬆的度過美好的一天了。

不用再面對堆積如山的奏摺。

再厲害的皇帝,總不可能比九個宰相九個學士加一起還更厲害吧?

皇帝是終身的,但宰相和學士卻是五年一任,最多兩任十年,每一任還要改選三分之一。

因此,皇帝也不用擔心宰相、學士們會竊奪權力。

畢竟這世上,張就一個,張能代唐,那是多方面的條件聚集在一起,這種事情可不是經常能有的。

做皇帝的,就跟公司的董事長一樣,選好一個總經理和他的高管團隊就好,不用自己事事親爲。

董事長要做的,是給出公司展的方向,然後是把握好人事權。

“陛下,許議長在宮外侯見。”

“許敬宗已經到了嗎?宣。”

許敬宗的身穿着黃色蟒袍,這是大華朝王爵才能穿的袍服,屬於天子特賜。

上次的論功行賞,許敬宗也以其擁立之功,成爲三十六位王爵之一,晉升郡王之爵。

當初一心支持張,特別是在後來甘當馬前卒,衝在最前面勸說張代唐,最終的努力還是沒有白付的。

曾經李世民的秦王府十八學士的他,在李世民當了皇帝后,並不是很得重用,還幾次被貶,多虧着張一直提攜他。

可依然是跟房杜他們無法相比的,連岑文本褚遂良這些後進之輩,都遠比他職位高,若不是他這次大膽的勸進,哪輪的到他封王。

“臣許敬宗拜見吾皇。”

“議長不須如此客氣,坐。”

內侍搬來椅子,許敬宗卻只坐了半邊屁股。

“召你來呢,是想問下憲法的事情。”

“憲法草案已經通過了下院,正提交上院。”

議會擁有立法權,但議會有上下兩議。一個法案由一院提出,在本院通過後,還得在另一院接受審議和表決。

兩院有一院不通過都不行。

憲法的制訂還算順利,而且張也相信上院不會通不過。

“我們大華的國策是以法制國,因此設立成文法體系非常重要。憲法是我們的基本法,是大華法律的根本。但只有一部憲法是不夠的,我們要在憲法的根本上,制訂更多的相關法律,來指導我們大華帝國各個方面。”

“請陛下指示。”

許敬宗很恭敬的道。

“議會應當着手準備籌備制訂一部民法典。”

民法典是民法體系的一般法,也就是基本法。憲法是國家所有法律的一般法,而民法典屬於民法體系的一般法。

後世法律比較完備,民法體系有婚姻法、繼承法、著作法等許多分類法,而這個民法典,就是這些所有民法體系裡的一般法。各民法體系的分類法的根都在這,都是以這個爲基本。

大華要以法制國,肯定也得有自己的民法體系,議會要制訂婚姻法、繼承法等等分類民法,但先就得先制訂民法典。

後世中國沒有自己的民法典,但也有自己的民法通則。而後世民法典裡比較有名的,則是法國拿破崙親自參與制度的法國民法典。

“保障民事權力,調整民事關係。”這是民法通則的根本。

而拿破崙的民法典,更是提出了重要的三項原則,影響後世幾百年。

這三項原則就是自由和平等原則、所有權原則和契約自由原則。法典規定,所有法國人都享有民事權力,民事權利是指非政治性權利,包括關於個人的權利、親屬的權利和財產的權利。

並且在原則上,每個人從成年之日起,都享有平等的民事行爲能力。

按憲法的規定,立法權是在議會。議會兩院可以建立立法會,組織官員、專家、學者等研究擬定法律草案。

不過張當然也可以跟許敬宗提出一些立法建議的。

比如張就提出十八歲即爲成丁,也就是成年。而每個大華人,都享有民事權力。每個大華人從成年之日起,都享受平等的民事行爲能力。

人人享有民事權,人人享受平等民事權。

這是根本原則。

“我們還要堅持一條原則,那就是私人財產神聖不可侵犯,這條是憲法裡規定的,民法典裡也要重申。”

許敬宗道,“陛下,這些指示我能記下來嗎?”

“當然可以,不但要記下來,還得劃重點做記號。”

既然是要以法制國,那就得把一項項法律完善起來。

過去的貞觀律,太過簡陋,根本無法適應如今的需求。

憲法、民法典,然後是各類民法,以及刑法等等,都要開始一項項的建立起來。

“國家徵收私人財產只能根據公益的理由,並以給予所有人以公正和事先的補償爲條件。不論是動產或不動產的所有人,都有權得到該財產所生產以及添附於該財產的一切物。”

這一條規定,是爲了使生產資料可以自由的使用和收益或出售,同時農民的私有土地也得到保障。

許敬宗掏出個筆記本,拿出鉛筆認真的記錄着。

他很清楚知道自己的定位,自己就是皇帝放在下院的代表,他沒有當自己是什麼下院裡資本家、士人、地主們的代表,他牢記着自己是皇帝的代表,必須得代表皇權,維護皇權。

要維護皇權,當然得在制訂法律的時候,按皇帝的意志來。

皇帝說私人財產神聖不可侵犯,那當然是無比正確的。

若皇帝哪天換個說法,他肯定也認爲是對的。

反正不管怎麼說,他許敬宗就是緊跟着皇帝就對了。至於什麼限制皇權,什麼君主立憲,這些他纔不會跟那些國子監裡的年輕書生一樣傻傻的相信呢。

那些生瓜蛋子,連權力的真正本質是什麼都摸不清楚,就以爲一個憲法能夠約束限制的瞭如張這樣的雄主?

狗屁,制度是死的,人才是活的。

“儘快建立民法典立法會,沒有成文的法典,這到處都是亂糟糟的,工商界更是野蠻競爭,出現了許多惡性競爭的情況。我們得儘快出臺這些民法,鎩一鎩這些歪風。”

讓許敬宗組織下院的人抓緊制訂民法典。

另一方面,張又讓魏徵組織上院的人制訂刑法。

以前人講律法要寬厚,要簡單。

巴不得越簡單越好。

這種思想,造就的是地方官員擁有極大的司法解釋權,反正怎麼判,看官員的意願,中間可操作空間太大。

尤其是過去,主管司法的往往還是些民政官。

而現在,張要求在全國各地,各州各道各縣,都要設立法院、檢察院,專門負責司法審理,民事糾紛、刑事案件等,都歸法院負責。還要設立一審二審等原則,不能讓縣令升堂審案,讓鄉下族長鄉老審案。

他還準備新建一所律法大學,專門培養法官、律師、檢察官等。

相比於每天去盯着內閣的執政,張現在願意花更多的時間在議會立法這邊。

//

天才一秒記住本站地址:。手機版閱讀網址:

第474章 沒臉見人第204章 收田不佃第1225章 臣服第846章 謀國第784章 入吾彀中第522章 雙生第1531章 錢多了發愁第163章 一百響爆竹第283章 座師第1294章 開元第1476章 皇子犯法第857章 老匹夫第1565章 李世民西征第1448章 太子第1290章 搶班奪權第1528章 聞腥而至第1437章 始作俑者第1562章 新世家第1308章 美國公第713章 無糧一身輕第479章 推心置腹第1425章 試練第706章 相爺大氣第176章 良田千畝,十里紅妝第1348章 不許美人遲暮 只留英雄白頭第十三章 執衣第875章 以牙還牙,以血還血 感謝ranjr萬賞第1334章 吸血鬼第271章 鳥盡弓藏第1029章 李世民的監軍第191章 吃醋第1186章 退位禪讓第942章 帶着系統去宋朝:廚神系統在手,天下我有第931章 求月票!第303章 大唐半月談第1472章 女皇第210章 士別三日,當刮目相看第一百零七章 慫貨第328章 柱國、武安縣開國侯第255章 西天取經第1322章 二十年後第1368章 憑你也配稱天皇第423章 喋血玄武門第245章 僞君子第401章 要搞就搞個大的第1071章 朕與士大夫共治天下第1406章 時勢造英雄第330章 旌以專賞、節以專殺!第917章第1155章 貞觀八年第1061章 我的封國在哪裡第1072章 頓開金鎖走蛟龍第387章 張三狗賊,受死!第557章 不負如來不負卿第389章 給我拿下這犯上作亂的逆賊,斬!第十二章 太極與鐵槍第八百零一章 英雄不問出身第1015章 興唐九王第1220章 三皇同盟第五十六章 把生米煮成熟飯第841章 世家第743章 六道兵馬元帥第1037章 滿門抄斬第1477章 審判第420章 玄武門伏擊第205章 私塾第843章 堂後官第460章 李三小兒第1584章 承乾和長孫無忌知道嗎第1194章 天家父子第537章 畝產萬斤第829章 太子啊,咱們比不過李家啊第672章 我大唐不修長城第763章 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第249章 一年之計在於春第十八章 長安長安第100章 大水牛第946章 朕虧了第1105章 既得隴復望蜀第372章 我也還有幫手第83章 我要把這裡全買下來第566章 親家母第1145章 學壞了第1319章 全民分封第755章 敬畏第1220章 三皇同盟第538章 行行出狀元第1344章 變天第1177章 三年又三年第1117章 太子出走第942章 帶着系統去宋朝:廚神系統在手,天下我有第1332章 疑神疑鬼第1121章 暴風雨第682章 去安南搶糧啊第1061章 我的封國在哪裡第415章 毒殺第1299章 削藩第一百二十六章 救急不救窮第387章 張三狗賊,受死!第944章 李超是不是傻?
第474章 沒臉見人第204章 收田不佃第1225章 臣服第846章 謀國第784章 入吾彀中第522章 雙生第1531章 錢多了發愁第163章 一百響爆竹第283章 座師第1294章 開元第1476章 皇子犯法第857章 老匹夫第1565章 李世民西征第1448章 太子第1290章 搶班奪權第1528章 聞腥而至第1437章 始作俑者第1562章 新世家第1308章 美國公第713章 無糧一身輕第479章 推心置腹第1425章 試練第706章 相爺大氣第176章 良田千畝,十里紅妝第1348章 不許美人遲暮 只留英雄白頭第十三章 執衣第875章 以牙還牙,以血還血 感謝ranjr萬賞第1334章 吸血鬼第271章 鳥盡弓藏第1029章 李世民的監軍第191章 吃醋第1186章 退位禪讓第942章 帶着系統去宋朝:廚神系統在手,天下我有第931章 求月票!第303章 大唐半月談第1472章 女皇第210章 士別三日,當刮目相看第一百零七章 慫貨第328章 柱國、武安縣開國侯第255章 西天取經第1322章 二十年後第1368章 憑你也配稱天皇第423章 喋血玄武門第245章 僞君子第401章 要搞就搞個大的第1071章 朕與士大夫共治天下第1406章 時勢造英雄第330章 旌以專賞、節以專殺!第917章第1155章 貞觀八年第1061章 我的封國在哪裡第1072章 頓開金鎖走蛟龍第387章 張三狗賊,受死!第557章 不負如來不負卿第389章 給我拿下這犯上作亂的逆賊,斬!第十二章 太極與鐵槍第八百零一章 英雄不問出身第1015章 興唐九王第1220章 三皇同盟第五十六章 把生米煮成熟飯第841章 世家第743章 六道兵馬元帥第1037章 滿門抄斬第1477章 審判第420章 玄武門伏擊第205章 私塾第843章 堂後官第460章 李三小兒第1584章 承乾和長孫無忌知道嗎第1194章 天家父子第537章 畝產萬斤第829章 太子啊,咱們比不過李家啊第672章 我大唐不修長城第763章 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第249章 一年之計在於春第十八章 長安長安第100章 大水牛第946章 朕虧了第1105章 既得隴復望蜀第372章 我也還有幫手第83章 我要把這裡全買下來第566章 親家母第1145章 學壞了第1319章 全民分封第755章 敬畏第1220章 三皇同盟第538章 行行出狀元第1344章 變天第1177章 三年又三年第1117章 太子出走第942章 帶着系統去宋朝:廚神系統在手,天下我有第1332章 疑神疑鬼第1121章 暴風雨第682章 去安南搶糧啊第1061章 我的封國在哪裡第415章 毒殺第1299章 削藩第一百二十六章 救急不救窮第387章 張三狗賊,受死!第944章 李超是不是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