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1章 省親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 漢京,趙王府。

太子妃回府省親,李府熱鬧喜慶。

李芳華雖爲堂堂太子妃,但到了家,卻也一樣要先拜見父親李超和母親十三娘。這也是大唐與後世的不同,李超以前看紅樓,元春省親,回到家,家裡的父親母親等一羣長輩卻要拜元妃。

而在大唐,女兒是太子妃也好,或者兒媳婦是公主也罷,都還是一樣要按長幼論序見禮的。在北朝之時,那個時候也不是這樣的。北朝胡風很盛,皇帝的女兒嫁入夫家,公婆都要拜公主。

但到了唐,這個風氣就改正過來了。

貞觀時,由房玄齡、魏徵等宰相的建議,李世民特別強調規定,大唐以孝治天下,因此公主下嫁夫家,需對姑舅拜禮。大唐的姑舅也就是公婆,從此以後,公主下嫁,公婆就不用去迎接拜見公主,而只要坐着等公主兒媳來拜見就好。

就如現在,李超的女兒嫁入東宮,成爲太子妃。

太子妃在宮裡的品級很高,大唐有內外命婦,內命婦就是宮廷嬪妃。皇后、太子妃超品,四妃爲正一品。

太子妃位僅次皇后,在四妃之上。

“女兒拜見父親大人!”

夏花進門,先向李超夫婦跪拜磕頭。

李超呵呵的笑着,女兒似乎又長高了,身子也長開了些,成熟了,也更貴氣了。崔鶯鶯早忍不住起身扶女兒起來,女兒在宮裡,難得纔回一次門。雖然有時夏花也會派人召李超夫婦入東宮相見,但見面也少,而且在宮裡也沒家裡這麼親切。

老爹也接受了夏花的拜見,還得了夏花送的好幾樣禮物,雖然老爹如今也是身家百萬,但收了長孫女的禮物還是笑的合不攏嘴。

七十來歲的老爹,身子骨依然硬朗,雖然頭髮已經白的差不多了,可紅光滿面。老爹的封地在遼西,靠近遼東,常年喝參旗,又兼如今日子過的瀟灑,沒煩惱常運動,倒是越長越好了。

“過完年,夏花也十四了,入宮也有一年了,怎麼肚子還沒動靜?”老爹悄聲問李超。

孫女入宮做太子妃,老爹是非常自豪的。但看着夏花這次回來,依然還沒大肚子,他倒有些急了。

李超已經知道女兒早跟承乾同房過,爲此他還曾經特別把承乾當面罵了一頓。但小年輕夫婦,這種事情有了第一次就管不住了啊。

爲此李超,還不得不找能工巧匠製作了一批羊腸套,送給承乾。夏花十六歲前,他們同房可以,但承乾得戴套避孕。

承乾還不太樂意,被李超一通大罵,算是答應了。

女兒沒懷孕,李超一點不急,還挺心安。夏花還是太小了,這時懷孕可不是什麼好事。至於說早生兒子早穩固地位,李超是不怕的。

他李超的女兒是太子妃,誰來威脅女兒的地位呢。

夏花很有大姐頭的架勢,雖然他其實家中算是排第三,但卻也是家裡的長女。且是第一個已經成婚的長姐,回到家,忙着給弟弟妹妹們發禮物。

承乾今天沒回來,雖然他現在被李世民關在東宮讀書,但到了年底的時候,還是有許多場合需要這位太子出席的,哪怕只是過去擺個樣子,也不能缺席。

“夏花啊,正好咱們溫室裡的幾樣東陸美洲來的作物熟了,爹今天親自下廚,給你做幾樣美洲飯菜。”

“早聽說了玉米、土豆、地瓜等東陸作物,這些東西真那麼神奇嗎?”

李超呵呵的笑道,“這些可是寶啊,等培育好種子,我們以後還要大量栽種呢。玉米土豆地瓜都耐旱且產量高,玉米跟高粱一樣好種,但產出的玉米可不是高粱能比的。”李超說起這些,很興奮。

很早的時候,李超就想過要派人去美洲。但那時條件不成熟,後來造船技術和航海技術都大大提升之後,李超便也開始招募探險隊員,讓他們去探險。

最初,李超計劃是讓探險隊員沿着東北海岸航行,經過白令海峽到北美洲去。不過前後多批探險隊出發,花費許多時間,都沒有取得什麼好進展。主要還是航線不熟,尤其是那邊的惡劣氣候,加之那邊的許多土著,都還是野蠻人一般,讓探險隊進展艱難。

就算後來終於有人成功穿越了白令海峽,可阿拉斯加那冰天雪地,也是讓探險隊舉步維堅。

後來,李超又招募了不少探險隊,給他們指了另一條更大膽的航線,穿越太平洋前往南美洲。

這條航線同樣艱難,因爲沒有現成航線,每前進一段距離,那都得付出很大代價。最終還是有一支船隊成功了,他們在前面幾支失敗隊伍留下來的富貴路線上,又花費了五年時間,終於抵達了大洋對岸。

到達了美洲。

在那邊探險了幾年,然後再次返航。

去的時候,幾百人的隊伍,回來的時候,因爲疾病、與土著的衝突、遇風暴等,最後回來的只有幾十人,好在他們收穫不少。他們在南美州西海岸許多地方探險過,甚至到達了北美。

不但帶回了一些美州的土著,也帶回不少太平洋島上土著,同樣帶回了許多美州和太平洋的作物。

其中就有玉米、土豆、地瓜這幾樣李超一直期待的寶物。

李超把這些番物當寶一樣的獻給李世民,但李世民似乎並沒有太在意。也許是如今大唐不缺土地,也不缺糧食。

但李超知道,以漢人這種子孫興旺,家族繁衍的觀念,尤其是農耕文明發展的必然性,人口增長必然是迅速的。

現在不缺,以後肯定還是需要的。

尤其是玉米、土豆等可是旱耐的啊,西北等許多缺水的地方,種這個可是很好的。

李超自己也留了不少種子,他有溫室,因此早就開始在培育了。

“你跟你娘好好聊會,你不在家,她可是經常想你。”

拎了個籃子去了後花園的玻璃溫室。

裡面鬱鬱蔥蔥,各種反季節的蔬菜作物都有,現在李家的溫室已經新擴建了好幾個。

“哎呦,這西紅柿長的是真紅,個頭也挺大。”李超看的喜歡,伸手一口氣摘了十幾個,一會西紅柿炒蛋、西紅柿湯,還可以來個白糖拌西紅柿,甚至生吃也不錯。

那天的幾壟辣椒也長的非常好。

大個的青椒,長長的線椒,還有個頭小小卻朝天長的朝天椒,紅的綠的,大個的小個的,全都鮮嫩無比,李超一把把的摘。

這些辣椒可比雲南產的野山椒強的多,以後喜歡吃辣的人有福了。

辣椒小炒肉,也是美味。

再換了個溫室,裡面幾壟玉米長的極高,水嫩的玉米上的纓子還沒老呢,這個時候蒸的吃最美味了,也可以燉排骨湯。

家裡還有前段時間收穫的一批老玉米,是留做種子的,但今天女兒回來,也可以先弄點吃。玉米磨面,做玉米粥和玉米窩窩頭都不錯,還能做成玉米薄餅,也是美味。

那邊的土豆苗也長的正好,扒開泥土,下面的土豆已經有許多鵝蛋那麼大的豆子,挖了幾顆。

中午可以吃酸辣土豆絲、青椒土豆絲、炸土豆條、煎土豆片,還可以做土豆泥,以及香煎小土豆。

土豆可是好東西,既能當菜,又能當糧。吃法又多用,還充飢管飽。

那邊南瓜藤蔓延的正好,黃黃的南瓜花開的正盛,李超採了幾把,一會可以炒個南瓜花。一個碧綠帶白點的南瓜半藏半露在葉子下,李超摘下來,一會炒南瓜。這南瓜雖然沒老,但嫩南瓜也挺好吃的。

當然老南瓜有粉,更甜。

嗯,再弄點什麼?

那裡是花生,拔了幾把,一會弄個鹽煮花生,下酒正好,老爹肯定喜歡。

那邊有地瓜。

看着那綠綠的葉子,李超忍不住先摘了幾把,一會這個地瓜葉子去掉葉留下莖杆,修去皮,可以炒一盤,脆脆的也非常好吃。

再扒開土,裡面的地瓜也長熟了。

李超先挖了幾顆紅薯,然後又找了一顆白薯。紅薯蒸着吃好吃,還可以煮着吃,能煮出糖漿來。而白薯粉多,適合烤着吃。

當然,紅薯還能夠生吃,也能用糖和醋涼拌着吃。

看着滿滿一籃子的美洲菜,李超心滿意足。

離開時,看到一角落的那幾壟菸草,李超不知道培育這個究竟是對是錯。

回到廚房,繫上圍裙,開始摘菜。

夏花卻主動的跑來廚房幫忙,以前在家裡,她也經常給爹當幫廚,呆在廚房裡,覺得非常親切。

崔十三娘、柯七娘還有杜十娘、鄭婉言、盧氏等一羣女人,倒也習慣了。她們也都放下架子,坐在廚房裡幫着摘菜,一邊還對各種新奇的蔬菜驚訝不已。

“怪不得叫玉米呢,這個棒子上一顆顆的果實長的真的跟玉粒一樣。”夏花驚歎。

“不僅好看,還好吃呢。嫩玉米可以蒸的吃,也可以用來燉湯,很甜。而等玉米老了曬乾後,可以磨成玉米麪,用來蒸玉米窩窩頭,或者煮玉米粥,做玉米薄餅,可都非常好吃的。”李超如數家珍。

“這個還能磨成麪粉嗎?”

“當然,這東西和高粱一樣好種易活,可產量卻高。你知道嗎,哪怕是在關中缺少的黃土地上,畝產也能達到七八百斤。若是在江南的肥沃土地上,甚至能再翻上一翻。”

“注意,我說的這個產量不是棒子,而是脫粒後的幹玉米粒。”

“不可能,居然這麼高?那以後誰還種穀子麥子啊,都種玉米了。”鄭婉言驚歎。

李超把幾個剝了葉的嫩玉米棒子放到碟子裡,準備入蒸籠。

“在西北乾旱地方,甚至是在塞上,種玉米確實會比種穀麥更划算。”

“那可真了不得了。”盧氏望着手裡沉甸甸的玉米棒子,也不由的驚歎連連。

第828章 李超聚衆謀反第1428章 中原亂不亂,張超說了算第1009章 刀刀見血第418章 鋌而走險第1526章 斯巴達訓練營第1561章 賀太平第791章 十三歲,不小了第332章 挖牆腳第1234章 金蟬脫殼第1067章 不速之客第775章 六扇門第1103章 李家三年義務教育和掃盲班第1485章 扯虎皮作大旗第1522章 義結金蘭第二十二章 擴產第847章 復國第397章 平陽姑姑第1145章 學壞了第1048章 酒館第1237章 我們也反了!第1070章 敢爲天下先第二十三章 招兵買馬第371章 非我族類,其心必異第517章 皇帝也得交手續費第1307章 中風第171章 你儂我儂第546章 新聞發佈會第808章 趙國公領左右護軍營第1363章 遍地黃金第四十五章 五虎第952章第1226章 哥羅富沙第1546章 孽多侯第134章 小將軍第655章 男爲奴女爲妓第1466章 征服稅第637章 襄陽城與郭靖楊過第994章 誰是敵,誰是友!第1046章 功成身退第1396章 請陛下退位第1333章 廢君者第三十六章 新店入手第1566章 罷了第1085章 會長第1322章 二十年後第360章 上柱國兼七使第311章 跑第166章 下馬威第687章 龍涎第723章 預留退路第1420章 賣封地第483章 心服口服第1279章 再來一次玄武門之變第985章 全擼了第1313章 元寶第1231章 擠兌第1579章 不想當太子的國王不是好船長第395章 八媵八妾第709章 且飽鯨魚膾,風月過江南第1273章 殺承乾第913章 跪求保底月票!第186章 點石成金第1208章 灞上李家,有債必償第365章 丹書鐵券第998章 長孫皇后第1040章 弒君第780章 不能輸個一個娘們第589章 火燒李家第1432章 戰爭稅第809章 寧與友邦,不與家奴第1342章 背叛第445章 一門三公第459章 **--賜死、斬首第900章 黑太子第945章 隆重推薦《逍遙秀才》第1117章 太子出走第785章 十萬軍中取上將首級第174章 博陵崔家爲十三娘添妝第410章 李三,你別敬酒不吃吃罰酒第1057章 唯有江山不可共享第1179章 獨掌朝政第574章 咬人的狗第437章 居功自傲第204章 收田不佃第1200章 孤家寡人第918章 藩王第八百零一章 英雄不問出身第439章 半月談的威力第368章 最好的行軍糧第816章第210章 士別三日,當刮目相看第396章 棄太子第942章 帶着系統去宋朝:廚神系統在手,天下我有第595章 太子的收買第907章第776章 跪下唱征服第350章 脫劍膝前橫第五十九章 娶妻當娶五姓女第883章 舊黨、新黨、李黨第258章 君子報仇,十年不晚
第828章 李超聚衆謀反第1428章 中原亂不亂,張超說了算第1009章 刀刀見血第418章 鋌而走險第1526章 斯巴達訓練營第1561章 賀太平第791章 十三歲,不小了第332章 挖牆腳第1234章 金蟬脫殼第1067章 不速之客第775章 六扇門第1103章 李家三年義務教育和掃盲班第1485章 扯虎皮作大旗第1522章 義結金蘭第二十二章 擴產第847章 復國第397章 平陽姑姑第1145章 學壞了第1048章 酒館第1237章 我們也反了!第1070章 敢爲天下先第二十三章 招兵買馬第371章 非我族類,其心必異第517章 皇帝也得交手續費第1307章 中風第171章 你儂我儂第546章 新聞發佈會第808章 趙國公領左右護軍營第1363章 遍地黃金第四十五章 五虎第952章第1226章 哥羅富沙第1546章 孽多侯第134章 小將軍第655章 男爲奴女爲妓第1466章 征服稅第637章 襄陽城與郭靖楊過第994章 誰是敵,誰是友!第1046章 功成身退第1396章 請陛下退位第1333章 廢君者第三十六章 新店入手第1566章 罷了第1085章 會長第1322章 二十年後第360章 上柱國兼七使第311章 跑第166章 下馬威第687章 龍涎第723章 預留退路第1420章 賣封地第483章 心服口服第1279章 再來一次玄武門之變第985章 全擼了第1313章 元寶第1231章 擠兌第1579章 不想當太子的國王不是好船長第395章 八媵八妾第709章 且飽鯨魚膾,風月過江南第1273章 殺承乾第913章 跪求保底月票!第186章 點石成金第1208章 灞上李家,有債必償第365章 丹書鐵券第998章 長孫皇后第1040章 弒君第780章 不能輸個一個娘們第589章 火燒李家第1432章 戰爭稅第809章 寧與友邦,不與家奴第1342章 背叛第445章 一門三公第459章 **--賜死、斬首第900章 黑太子第945章 隆重推薦《逍遙秀才》第1117章 太子出走第785章 十萬軍中取上將首級第174章 博陵崔家爲十三娘添妝第410章 李三,你別敬酒不吃吃罰酒第1057章 唯有江山不可共享第1179章 獨掌朝政第574章 咬人的狗第437章 居功自傲第204章 收田不佃第1200章 孤家寡人第918章 藩王第八百零一章 英雄不問出身第439章 半月談的威力第368章 最好的行軍糧第816章第210章 士別三日,當刮目相看第396章 棄太子第942章 帶着系統去宋朝:廚神系統在手,天下我有第595章 太子的收買第907章第776章 跪下唱征服第350章 脫劍膝前橫第五十九章 娶妻當娶五姓女第883章 舊黨、新黨、李黨第258章 君子報仇,十年不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