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86章 畫虎不成反類犬

早晨。

張超到皇城散步遛狗,馬周、魏徵、房玄齡等人也牽着一條狗過來遛。早朝之後,皇帝與幾位宰輔重臣們一起遛狗,似乎成了一個新的慣例。

一邊遛狗鏟屎,一邊聊聊國事,交流一下意見,在清新的空氣裡,倒是挺不錯的。

“倭人真是沒有出息,一邊想要全面學習我們中原,卻又不自量力想要對抗我們大華。還真以爲學了點皮毛,就能夠跟老師過招了。”

倭人的改革內容,其實就是全面模仿貞觀新政,但卻又沒模仿到核心,只是模仿到了一層皮,比如大華都已經取消了均田制和租庸調製,倭人卻把這個當成寶,高高興興的在全國推行班田制和租庸調製。

還將倭國劃分五畿七道,學大華的區劃,設立六十多個令制國。中央呢,又是模仿唐初的三省六部制,可大華也早就不再用三省六部制了。

大華如今實行的可是內閣負責制。

剛搞了幾天的改革,倭人就以爲自己完成了中央集權,就叫囂着讓各國出兵。確實糾結起了十萬兵馬,但這十萬兵馬豈能同大華的軍隊相比。

“本質上來說,均田制以核心的國家制度,是均田制、租庸調稅制、府兵制軍制爲一體的,甚至公廨田、職田、勳田等爲補充。國家制度的根本還是在於田地,說白就是古典農業制國家。”張超站在那裡道。

而均田制並不是什麼靈丹妙藥,雖然說西魏北周隋唐,都以均田制爲根本,並都因此強大,但都是有社會背景的。

均田制需要的社會背景是什麼?是戰爭,是不斷的兼併狀態下,戰爭不斷,人口少,土地多,並且通過戰爭能不斷獲得新的土地,因而朝廷才能將新獲得的土地分授給百姓,通過授田,獲得更多的租調稅賦收入,獲得更多的免費庸役。

國家的力量才能因而不斷的增強。

說到底,在南北朝時代,屬於地主豪強的時代,土地兼併是相當嚴重的,而當時的戰爭,恰恰是將一大批的這些豪強地主給打倒,將他們的土地收爲公有,並將原本屬於他們的大量無地佃戶,轉化爲國家納稅的公民,是一種集權的體現。

均田授田,讓國家稅賦增收,丁口增長,兵員也增多。

但這種制度有一個很大的缺陷,就在於實際上均田制是無法真正完成的,因爲哪怕是現在的大華,人均田地也不過二十畝。隋朝鼎盛之時,人均田地也不過九畝。

一丁均田百畝,這個是無法完成的目標。

因此,當天下一統,戰爭結束,當社會趨於平穩,人口開始迅速增長,那麼土地的不足就會越發的嚴重,而和平年代,土地兼併肯定也是更加嚴重。

無法再完成均田,則以均田制爲核心的那整套國家制度,也就成爲無根之木,必然最後崩潰。

這就是必然。

本來就沒有什麼完美的制度,均田制出現時,正是當時南北時後期,北方兩雄爭霸,均田制爲根本的那套制度的出現,大大的解放了生產力,加強了中央集權,爲朝廷凝聚了力量,在當時,是非常合適的。

但到了唐一統天下後,這個制度慢慢的就不合時宜了。

沒有足夠的土地均田,百姓分不到田,甚至分不足田,可稅賦卻還是按着那人丁百畝的均田來繳納租調,來服庸役。

貞觀朝時,朝廷適時的推行新政,罷除均田法和租庸調,改推行兩稅法,攤丁入畝這些新政,同時朝廷全力對外開拓,這纔在新的時期,找到了一個全新的適合的國家制度,讓貞觀因此強盛起來。

“倭人嘛,哪有什麼見識,每年雖然派來一批遣華使,但這些人短短時間裡哪能學到什麼東西。再者,倭國真正掌權的又不是倭王,而是蘇我氏家族。蘇我氏有自己的利益訴求,就如他們現在推行的這以班田製爲核心的改革,其根本目的還不是爲了中央集權,說白了就是要把權力集中到他蘇我氏家族手裡。”馬周對倭國的新政,也是有些研究的。

對馬周這種全程參與貞觀新政的人來說,倭國的新政,跟小孩子一樣幼稚。

“元輔對倭人要求太高了,對於倭人來說,他們的改革,也還是有不少進步的,起碼比之過去的制度要強的多。過去的和國統一日本雖然也幾百年,但其實一直是一盤散沙,中央沒有完成什麼真正的集權。現在這種班田制,雖說是拙劣的模仿中原過去的均田制和三省六部制,但確實比過去強多了。只不過,千不該萬不該,這些倭人不該要狂妄的不知天高地厚,居然敢跟大華開戰。”房玄齡則說了幾句公道話。

倭人未必不知道如今大華推行的新政,但他們放棄了大華現在的新政,卻去模仿過去隋唐的三省六部制和均田制,根本原因還是他們無法模仿大華,因爲大華的條件,他們沒有。

大華現有的制度,依靠的是兩條,一是大興工商貿易,二是對外征服開拓。大華的農耕技術,大華的人口基數,大華的土地數量等等,都讓大華實現了只需要一部份人口耕種就能養活大華的所有人口,能夠有剩餘的人力來進行工商貿易。

而大華大興工商,有糧有錢,纔有能力擁有更多的軍隊,保持着先進的武器等,才能在對外的戰爭中,無往而不利。

可以說,這些基本的條件,倭國一條都不具備。

雖然倭國也想着對外征服,可他們拼命拼湊起來的十萬兵馬,一戰就損失了五萬。

大華擁有的是常備軍,職業軍隊,可以常年對外征戰,但倭國的兵卻是徵召的農民。戰爭打的時間一長,就會耽誤農時,影響生產。他們也沒有如大華那樣充足的軍械、糧食儲備,能夠打的起那樣大規模、長時間的戰爭。

倭國損失五萬,就是傷筋動骨,甚至哪怕他們的五萬人被牽制住,時間一長,也一樣會讓生產出問題,可大華卻根本不會有這種問題。

說句不誇張的,別說損失五萬,就是損失十萬二十萬,對大華來說,也影響不了大局。以眼下大華全面打出去的態勢,真正在哪裡損失個二十萬軍隊,雖也傷元氣,卻能承受的了。

其實倭人與大華一衣帶水。

自南北朝起,就不斷的派人訪華,向大華學習。如今的倭國,實際上跟新羅百濟一樣,上層是全面的接受漢化,接受儒家,甚至接受佛教。

從天皇到地方豪族們,他們都書寫漢字,講漢話,甚至連服飾都是學習中原。飲食文化等,也緊緊跟隨。

這是一種主動積極的學習,而不是那種被殖民灌輸。

劉仁軌做爲徵倭先鋒將軍,已經在倭國登陸。

不出意料,倭國並沒有抵抗。

或者說不是倭國不想抵抗,皇極天皇寶皇女倒是喊着要跟大華決戰到底,可是那些地方的大名們卻不想這樣。

當對馬海戰敗訊傳回,不出三天時間,聚集在難波港的剩下五萬軍隊,就在各國大名和豪強們的帶領下,自行撤返國內了。

五萬軍隊,一朝如鳥獸散,散的乾乾淨淨。

難波津這座倭國新都,只剩下不過幾千兵馬。

難波津,倭國的一座貿易港,緊鄰京都,也就是後世的大阪。雖然這裡距離對馬很遠,但就這麼幾千人,又要如何防禦大華?

劉仁軌率領的北海艦隊,自對馬渡海,直接就奪了唐津。

唐津,位於九州島的佐賀,因爲這裡也是過去唐船前來的重要港口,同時也是倭國前往大唐的港口,因此得名唐津。

這裡還是過去倭國與百濟、新羅、高句麗的貿易港,也算的上是倭國西部重要大港。

唐津港屬於西海道肥前國,肥前國擁有九州島北部大片地區,但肥前守護面對來攻的劉仁軌,連抵抗都不敢。

唐津港這種九州最大的港口,被劉仁軌不費一兵一卒就給佔領了。

現在劉仁軌正在找肥前守護呢。

“倭國的治理,朕不打算插手。那裡已經交給太子,做爲他的采邑。這塊地方,朕就讓太子親自去征服,然後由他自己來統治,按他自己的想法來統治這片地方。”

不管張璟想用哪種方法,張超都打算支持。

這也是一種鍛鍊,若不放手,則張璟永遠也沒有機會真正成長起來。如果一個倭國都統治不了,那以後如何接管大華帝國呢。

張超會給張璟十年時間,隨便他怎麼折騰。

反正再怎麼折騰,那裡也是倭國。

“陛下真能放心不顧?”馬周笑問。

“隨太子折騰吧,反正倭人也翻不起什麼浪花來。”

“臣真是佩服萬分,居然真的能說放手就放手。臣就連一隻蠢狗到現在都還沒調理好,每天還得拿根繩子牢牢牽着,根本不敢放手。”馬周示意皇帝看着他那隻早上出門還乾乾淨淨,這麼會功夫又已經渾身是泥的二哈。

張超哈哈大笑,“元輔啊,你替朕把帝國都管理的井井有條,想不到卻也有連條狗都管不好的時候啊。”

第938章第614章 賣爵第690章 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證第448章 龍武--賞你三百宮女第726章 女婿上門第240章 吃飯、睡覺、打王永安第774章 白日夢第七百三十章 別咬第884章 夜襲第622章 洞若觀火第1312章 不謀萬世者,不足謀一時第280章 科舉主考武安伯第433章 封建諸候第928章 感謝書友1611的萬賞!第1114章 叛逆的太子第1198章 宰相們的態度第七百三十一章 皇帝的債主第947章 親兄弟,明算賬!第500章 越尖叫,越歡快第1415章 蘇烈要反第1045章 弒君奪城第150章 膽大包天第1436章 帶刀御史第1560章 陛下,爲了帝國,你就娶了吧!第1357章 登臨第198章 無間道第891章 千里救夫第1019章 李超來襲第234章 有恃無恐第三十九章 有女僕了第1050章 柴紹第898章第619章 心不狠江山不穩第368章 最好的行軍糧第922章 求月票!第二十一章 五陵少年金市東第1236章 內閣首相第275章 說媒第761章 鐵板第六十六章 春風得意馬蹄疾第626章 太子仁慈第1001章 李超的勤王軍第699章 好吃不過餃子第667章 偷工減料第1351章 國公府第823章 李太尉第1513章 第五縱隊第178章 超豪華迎親車隊第1248章 喪子之痛第1552章 文成公主第352章 洮州牙兵第968章 睡不着的皇帝第758章 齊王妃第一百零二章 還良第1553章 冰山上的來客第953章 感謝木屋古鐘萬賞!第999章 勤王詔第962章第370章 拜見大人第533章 教導主任第887章 雞飛蛋打第969章 搶李家的錢第1407章 登基前夕第六十二章 不求最好,只求最貴第1457章 一攬子第三十九章 有女僕了第1345章 政由寧氏,祭則寡人第942章 帶着系統去宋朝:廚神系統在手,天下我有第1363章 遍地黃金第614章 賣爵第244章 除夕第369章 一個也別想跑第1442章 劊子手第712章 開始殺人第573章 李世民閉嘴第1400章 夜宿宮中第1038章 領地騎士第678章 出賣第324章 孤要殺了張三第1530章 中華幸甚第912章第800章 領班第996章 皇帝已死第376章 唐吐青海條約第761章 鐵板第七十三章 按規矩做事第980章 望長安第419章 磨刀霍霍第1567章 江西第85章 敗家子第1443章 飛騎第676章 牀頭吵架牀尾和第718章 你就收了她吧第672章 我大唐不修長城第94章 800畝好地第478章 意想不到的會面第409 一羣流放犯第一百零三章 狗大戶第1169章 骯髒的py交易第230章 東宮內戰
第938章第614章 賣爵第690章 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證第448章 龍武--賞你三百宮女第726章 女婿上門第240章 吃飯、睡覺、打王永安第774章 白日夢第七百三十章 別咬第884章 夜襲第622章 洞若觀火第1312章 不謀萬世者,不足謀一時第280章 科舉主考武安伯第433章 封建諸候第928章 感謝書友1611的萬賞!第1114章 叛逆的太子第1198章 宰相們的態度第七百三十一章 皇帝的債主第947章 親兄弟,明算賬!第500章 越尖叫,越歡快第1415章 蘇烈要反第1045章 弒君奪城第150章 膽大包天第1436章 帶刀御史第1560章 陛下,爲了帝國,你就娶了吧!第1357章 登臨第198章 無間道第891章 千里救夫第1019章 李超來襲第234章 有恃無恐第三十九章 有女僕了第1050章 柴紹第898章第619章 心不狠江山不穩第368章 最好的行軍糧第922章 求月票!第二十一章 五陵少年金市東第1236章 內閣首相第275章 說媒第761章 鐵板第六十六章 春風得意馬蹄疾第626章 太子仁慈第1001章 李超的勤王軍第699章 好吃不過餃子第667章 偷工減料第1351章 國公府第823章 李太尉第1513章 第五縱隊第178章 超豪華迎親車隊第1248章 喪子之痛第1552章 文成公主第352章 洮州牙兵第968章 睡不着的皇帝第758章 齊王妃第一百零二章 還良第1553章 冰山上的來客第953章 感謝木屋古鐘萬賞!第999章 勤王詔第962章第370章 拜見大人第533章 教導主任第887章 雞飛蛋打第969章 搶李家的錢第1407章 登基前夕第六十二章 不求最好,只求最貴第1457章 一攬子第三十九章 有女僕了第1345章 政由寧氏,祭則寡人第942章 帶着系統去宋朝:廚神系統在手,天下我有第1363章 遍地黃金第614章 賣爵第244章 除夕第369章 一個也別想跑第1442章 劊子手第712章 開始殺人第573章 李世民閉嘴第1400章 夜宿宮中第1038章 領地騎士第678章 出賣第324章 孤要殺了張三第1530章 中華幸甚第912章第800章 領班第996章 皇帝已死第376章 唐吐青海條約第761章 鐵板第七十三章 按規矩做事第980章 望長安第419章 磨刀霍霍第1567章 江西第85章 敗家子第1443章 飛騎第676章 牀頭吵架牀尾和第718章 你就收了她吧第672章 我大唐不修長城第94章 800畝好地第478章 意想不到的會面第409 一羣流放犯第一百零三章 狗大戶第1169章 骯髒的py交易第230章 東宮內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