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5章 黜陟大使

三天的大會後,灞上酒業的經銷商招標選拔結束。

灞上酒業把全國的市場劃分爲十五個區,爲關內、河南、河東、河北、劍南、隴右、山南東、山南西、江南東、江南西、黔中、嶺南、淮南,以及京畿和都畿。

其中,京畿區是把關內區的長安地區拆分出來,都畿區則是把河南區的洛陽地區拆分出來。

山南東、山南西因在終南太華之南,故名,山南西主要爲秦巴山地,而山南東是荊襄地區。

江南東是後世江浙福建一帶,而江南西則是後世江西湖南和安徽部份。

淮南則是大別山以東,淮河以南,長江以北。

河南區把洛陽地區分出,但把東部到海的那片地區也納入進去。

十五個大區,灞上酒業自己保留京畿和都畿區,其餘十三個大區都招募到了合適的經銷商,每個經銷商最後交納了五百貫的保證金,簽署了經銷商協議。

王永安得了河北區,尉遲寶琳得了河東區,牛見虎得了淮南區、李感得了山南東區,程處默得了河南區。

除了這五個內定好的區外,其餘的八個大區,基本上也都是各大家族瓜分了。蕭家拿下了江南東,馮家拿下了嶺南,韋家拿了關內,楊家拿了山南西,武家拿了江南西,裴家拿了隴右,崔家拿了劍南、王家拿了黔中。

張也授權給了這十三個經銷商,允許他們在自己的區域內,再找二級經銷商或者代理商,反正只要不跨區不串貨不降價,隨便他們怎麼弄。

張還可以幫助他們在長安培訓銷售人員,並且定下了不錯的銷量返利獎勵計劃。

第一批酒也已經生產出來了,灞上燒春和張家溝二鍋頭,既有一升裝的小瓶,也有罈子裝的,兩斤、五斤、十斤、二十斤、五十斤的都有。

價格全國統一,燒春三十錢一升,二鍋頭三百一升。

張家溝酒坊附近,又新建了一個作坊,專門負責製造酒瓶、酒罈子。這個作坊是酒坊的附屬作坊,但只生產普通的酒瓶和酒罈子,那些比較高檔的老窖、特貢、大麴等酒,卻是由一些老窯委託生產。

灞上酒業是第一個東西沒賣出去,就收了幾千貫錢的商家。

十三家經銷商,光保證金就收了六千五百貫。

這讓長安城的商人們都看的目瞪口呆,他們做生意,哪有貨都還沒出就收錢的,往往都是貨都交了,這貨款還得欠着呢。

在以往,你若是不貨就要錢,那這生意以後別做了。偏偏人家灞上酒業就這麼牛,收的還不叫貨款,而是叫保證金。以後拿酒,還照樣得先交貨款。先交錢後拿貨,賣不完是你自己的事情,酒坊不管,但你拿了貨還不能降價。

要想降價,你得先跟酒坊申請,只有做推廣活動時才能降價,降價的額度和促銷商品的數量還得有限制。

真是開了眼了,更別說拿了酒,還只能在自己的區銷售,敢在別人的區賣就得罰錢,甚至取消經銷商資格。

說來那些拿到經銷商資格的,也基本上都是當世一等一的豪門,但灞上酒業的這些東家也不簡單啊,聽說背後還有太子的股呢。

一些活泛的商人甚至不由的也在想,自己是不是也應當弄個經銷商的模式?

東宮。

李建成和魏徵、王珪等人在議事。

“殿下,不知可聽聞過灞上酒業?”會議休息間隔,李建成讓宮人上茶和點心。魏徵端着茶杯突然向李建成問起灞上酒業的事情。

李建成笑了笑,“這灞上酒業還是我下太子教令給張文遠,特許允他經營的。不過我真沒想到,一個酒坊,他都能弄的這麼轟轟烈烈,滿城皆知。”

“確實,張文遠前扎未有的弄出了一個經銷商,把天下各地分劃區域,劃成了十五區。殿下,臣以爲這種劃分之法,其實很有新意,甚至對朝廷來說也是有借鑑之意的。”

李建成不解,怎麼張酒坊還跟朝廷大事扯上什麼關係?

魏徵放下茶杯,“殿下,如今天下一統,地方雖還有些叛亂,但也已經無法改變大局。先前,朝廷爲了一統天下,在各地設立了不少行臺,每個行臺統領數十州之地,軍政民事人事等皆領之,如此前秦王征討中原,陛下特設陝東道大行臺,秦王任大行臺尚書令,整個關東地區,盡皆其統轄。”

陝東道初設在蒲州,總領河北、河東軍馬,去年平定王世充後,將陝東道大行臺置於洛陽,統領的是整個陝東的軍事民政,地位在其餘行臺之上。

魏徵此時說起此事,李建成以及其它東宮僚屬都不由的點頭。

行臺制度,魏晉始有。

本來是出征之時隨其所駐之地設立的代表中央的政務機構,到北朝後期,才稱尚書大行臺,設置官屬無異於中央,自成行政系統。

有尚書令和左右僕射,以及六部尚書等。

可以說行臺省在地方上擁有極大的權力,本來這種制度在戰亂之時,比較實用。可以免得凡事都要向朝廷請示彙報,等候批覆,貽誤時機。

但行臺畢竟是權宜之計,如今天下一統,再保留行臺,那就對中央是個威脅了。尤其是對於太子來說,秦王當陝東道大行臺尚書令,統管着那麼大地方的軍政,就更加危險了。

魏徵聽了灞上酒業在全國搞經銷商,還把天下劃分爲十五個經銷區,從中受到了很大的啓。

對於太子來說,秦王早就成了心腹之患。

這個皇嫡子,軍功赫赫,手下不但有數萬直屬精銳,而且謀臣如雲武將如雨,偏偏還擔任着無數要職,不但是中央的尚書令,還擔任着天策上將,總領對外征討,另外又領雍州牧,又擔任陝東道大行臺尚書令,總領陝東軍政。

半壁江山都握在李世民的手裡了。

“玄成之意是?”

“殿下,我們可以仿這灞上酒業的十五經銷區啊!”

魏徵的想法很簡單,讓太子上奏皇帝,說如今天下一統,行臺無再保留之必要,裁撤所有的行臺。但是呢,一下子就裁撤掉,也會大大降低朝廷對地方的管控,畢竟如今剛一統,許多地方也剛歸附沒多久。

因此,魏徵建議,裁撤各地行臺之後,把天下分爲十五道,每道任命一個黜陟大使。

“黜陟大使?”李建成有些意外,不過他還是聽明白了這個官職的用意。

黜是貶斥、廢除的意思,陟是晉升。黜陟大使喚,很明顯是一個能對地方官員進行考察、並將他們政績上報中央,並提出推薦或貶黜建議,使進行對地方官吏的職務升遷或者貶黜的長官。

甚至黜陟大使喚還能不上報就直接處置一些違法犯忌的官員,可以罷官,甚至入獄等。

這樣的官職,其實在漢朝時就有了,這是監察官。

漢武帝時就曾把全國分成了十幾個監察區,稱州或部,每州設置刺史或牧一人,監察所有郡國。

隋朝大業時,楊廣也曾設立過司隸監察州。

現在魏徵提出把全國分爲十五道,每道派出黜陟大使喚,這其實就是進行派到地方的欽差,讓他們巡察地方。

說白了,叫黜陟使也好,按察使喚也好,巡察使、觀察使也罷,甚至採訪使喚,安撫使喚,撫慰使等等,其職責都是巡察御史的性能。

他們不是真正的地方行政長官,道也不是真正的行政建制,只是一個監察區和監察官員,負責監察巡視而已。

相比較起行臺這樣軍事民政一把抓的地方實權衙門,職責完全不一樣。

用監察道取代行臺省,這無疑對於朝廷來說,更有利於把控地方。而對於東宮來說,這招若能實行,那麼就能給予李世民重創,沒有了陝東道大行臺尚書令這個官職和陝東道大行臺這個衙門,李世民的實際權力可就大大降低。

他就沒有了地盤。

李建成完全明白了過來,眼睛都不由的睜大了許多。這幾年,他看着李世民的功績越來越大,名聲越來越高,官職也越來越高,甚至高到無法封賞,還需要特別給他設個天策上將的時候,他經常夜不能寐。看着滅掉鄭夏後,李世民更掌握着關東廣地方的軍政大權,更加寢食難安。

他做夢都想着削掉這個兄弟的權,可卻無從下手。

如今魏徵一席話,真是驚醒夢中人。

對啊,天下都一統了,王世充、竇建德、劉黑闥、徐圓朗、蕭銑等都敗了,杜伏威、馮盎等也都歸降大唐,朝廷完全沒有必要再保留這個行臺制度了,此時換成監察道制度就很好。

“玄成高明,孤馬上就起草奏章。”李建成激動的說道。

魏徵笑着道,“其實臣也是從張文遠的酒坊經銷區想到的。”

李建成哈哈大笑幾聲,“這個張文遠,滿腦子聰明卻從不用在正事之上。孤向陛下奏請爲他復職,如今旨意都下了許多天了,這張文遠卻到現在還沒有來上任,真是懶散的很!玄成,聽說你如今是他對門的鄰居,今天你回家後去趟張家,告訴張文遠,明天孤要在東宮見到他人。”(未完待續。)

第1330章 等額本息第367章 鐵蹄踏處,即吾疆域!第950章 萬世基業第793章 天意第286章 栽桑種茶第120章 翻臉第1509章 李陵後人第965章第1481章 紅利第974章 鑽空子第601章 蝗蟲換糧食第1261章 秦瓊大戰尉遲恭第602章 救災餅第649章 觀音婢第1097章 唐刀第555章 恨不相逢未嫁時第1587章 拿下張琿第95章 負債累累第722章 天王第392章 臣李超,謝主隆恩!第1062章 爲越王擔憂第998章 長孫皇后第五十一章 逃之夭夭第七百三十章 別咬第473章 衙內第1389章 張氏盟友第三十二章 灞上銀槍小霸王張超張文遠第1206章 十二天王第101章 上環第272章 小張學士第六十三章 成了第848章 殺雞用牛刀第1295章 大換封第602章 救災餅第1473章 誠意第301章 志願兵第617章 三把火第624章 偷雞不成蝕把米第82章 管家、賬房第247章 壓歲錢、采薇第610章 童子軍第1524章 腐儒第683章 鯤之大,一鍋燉不下第222章 秦瓊與魏徵第一百五十七章 衣錦還鄉第1382章 改土歸流第713章 無糧一身輕第751章 太上皇第一百五十四章 回家娶媳婦第81章 殺豬第1032章 劍斬元吉第159章 趙四娘第1036章 霸王卸甲第484章 立碑第1065章 上打昏君,下打奸臣第890章 七進七出第295章 你喊破喉嚨也沒有用的第624章 偷雞不成蝕把米第237章 雍州府拿人第164章 新婦第803章 五百里封邑第1385章 張學第1030章 廢帝第352章 洮州牙兵第621章 新太子-黨第三十九章 有女僕了第382章 夜色撩人第458章 龍武--封朔方節度使第1209章 李道宗第555章 恨不相逢未嫁時第699章 好吃不過餃子第1503章 草原十八部第527章 不能慣着皇帝的臭毛病第271章 鳥盡弓藏第556章 人生若只如初見第939章第1323章 大膽第308章 從軍行第934章第415章 毒殺第1333章 廢君者第969章 搶李家的錢第1318章 選妃第1527章 二營長第606章 廂軍第1195章 廢太子,除李黨第1200章 孤家寡人第560章 李超將要造反第1476章 皇子犯法第956章第480章 借刀殺人第293章 平陽公主的禮物第530章 趙國公府的臉面第一百五十七章 衣錦還鄉第455章 龍武--突然的分手第469章 不管你們信不信,朕是信的第1548章 最後一次機會第246章 春聯第367章 鐵蹄踏處,即吾疆域!第1040章 弒君
第1330章 等額本息第367章 鐵蹄踏處,即吾疆域!第950章 萬世基業第793章 天意第286章 栽桑種茶第120章 翻臉第1509章 李陵後人第965章第1481章 紅利第974章 鑽空子第601章 蝗蟲換糧食第1261章 秦瓊大戰尉遲恭第602章 救災餅第649章 觀音婢第1097章 唐刀第555章 恨不相逢未嫁時第1587章 拿下張琿第95章 負債累累第722章 天王第392章 臣李超,謝主隆恩!第1062章 爲越王擔憂第998章 長孫皇后第五十一章 逃之夭夭第七百三十章 別咬第473章 衙內第1389章 張氏盟友第三十二章 灞上銀槍小霸王張超張文遠第1206章 十二天王第101章 上環第272章 小張學士第六十三章 成了第848章 殺雞用牛刀第1295章 大換封第602章 救災餅第1473章 誠意第301章 志願兵第617章 三把火第624章 偷雞不成蝕把米第82章 管家、賬房第247章 壓歲錢、采薇第610章 童子軍第1524章 腐儒第683章 鯤之大,一鍋燉不下第222章 秦瓊與魏徵第一百五十七章 衣錦還鄉第1382章 改土歸流第713章 無糧一身輕第751章 太上皇第一百五十四章 回家娶媳婦第81章 殺豬第1032章 劍斬元吉第159章 趙四娘第1036章 霸王卸甲第484章 立碑第1065章 上打昏君,下打奸臣第890章 七進七出第295章 你喊破喉嚨也沒有用的第624章 偷雞不成蝕把米第237章 雍州府拿人第164章 新婦第803章 五百里封邑第1385章 張學第1030章 廢帝第352章 洮州牙兵第621章 新太子-黨第三十九章 有女僕了第382章 夜色撩人第458章 龍武--封朔方節度使第1209章 李道宗第555章 恨不相逢未嫁時第699章 好吃不過餃子第1503章 草原十八部第527章 不能慣着皇帝的臭毛病第271章 鳥盡弓藏第556章 人生若只如初見第939章第1323章 大膽第308章 從軍行第934章第415章 毒殺第1333章 廢君者第969章 搶李家的錢第1318章 選妃第1527章 二營長第606章 廂軍第1195章 廢太子,除李黨第1200章 孤家寡人第560章 李超將要造反第1476章 皇子犯法第956章第480章 借刀殺人第293章 平陽公主的禮物第530章 趙國公府的臉面第一百五十七章 衣錦還鄉第455章 龍武--突然的分手第469章 不管你們信不信,朕是信的第1548章 最後一次機會第246章 春聯第367章 鐵蹄踏處,即吾疆域!第1040章 弒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