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9章 金殿加銜拜宰相

“杜如晦病情如何?”

早朝後,皇帝召見懷玉,見面後很急切的問道。

杜如晦突然就病倒了,臥牀難起,無法視事,皇帝親臨探視,又特請武懷玉去診治。

“很不樂觀。”

武懷玉去之前,就有許多御醫去看過了,都束手無策。

杜如晦不是得了什麼急病,他的病其實是心臟病所引起的各種併發症,這位皇帝心腹,這些年一直是超高負荷,長期的過度勞累,讓他的身體垮了。

如今一病不起,武懷玉也只能說無力回春。

“萊國公的身體只能靜養,但以現在的這個情況,就算如此,估計也最多還能撐一年。”

李世民聽了失神坐在那裡,好半天都沒回過神來。

房謀杜斷,這可不是吹的。

在李世民的心中,杜如晦甚至還在房玄齡之上,主要還是杜如晦在處理事務上的強大決斷力。

尤其是他繼位以來,杜如晦身兼多個要職,之前曾兼吏部、兵部尚書,還總監東宮兵馬,之後檢校侍中,也一樣還兼兵部。

如今雖僅任右僕射之職,但操勞不減。

硬生生的累壞的。

“沒有什麼藥石能醫嗎?需要什麼藥,再珍貴的朕也能找來。”

懷玉搖頭。

杜如晦的心臟病有點先天性,使的身體一直不太好,這長期的過度勞累,更加重了,如今諸種綜合症狀併發,神也救不回啊。

除非拉到後世去,也許還能有些辦法。

良久之後。

李世民只能嘆氣。

“讓他好好在家休養吧。”

皇帝看着武懷玉,“朕痛失肱骨,”

杜如晦是皇帝最重要的左膀右臂,失去他,李世民都有些不知所措,都找不到合適的人來接替。

“臣舉薦趙國公長孫無忌復出任右僕射。”

李世民卻只是搖了搖頭。

次日,皇帝再次親臨萊國公府看望杜如晦,讓他在家好好休養,不必再過問公務。

回宮後,皇帝召見了宰相和一衆心腹大臣。

李世民先是對吏部尚書楊師道發難,對這個姐夫當衆表達了他的不滿,說楊師道升任吏部尚書以來,沒幹出什麼政績,尤其是他舉薦的官員,沒有一個幹吏,全是庸才。

這話一出,楊師道也是立馬認罪請辭。

皇帝的話都說這麼明顯了,還有什麼好拎不清的。

楊師道這人,長孫無忌曾經跟懷玉點評過他,出身名門,但不通下情,喜歡寫詩做賦,但水平也只能算一般,喜好結交名士,好以詩歌自樂。

父親、兄長都曾是隋唐宰相,這樣的家庭讓他一帆風順,人生沒遇過什麼挫折。

其缺點是很明顯的,就是性情純和,但太怯愵,是那種關鍵時候容易掉鏈子的人,說白了就是身上光環雖多,但沒啥真正的過硬本事。

比其兄長楊恭仁差遠了。

皇帝用他當吏部尚書,也是讓他臨時頂杜淹留下的空缺,同時他是自家姐夫,弘農楊氏的名望也在那。

但他在吏部的表面,確實太讓人失望,勉強頂替都做不好。

說是吏部尚書,可基本上被下面的人架空,偏偏舉薦選用的官員,又沒幾個優秀的。

楊師道請辭,李世民順勢就免了他吏部尚書之職。

皇帝沒馬上任命新的吏部尚書,而是說起當初他還是秦王時,與一干兄弟們征戰的崢嶸歲月,那時文有房玄齡杜如晦長孫無忌等,武有秦瓊尉遲恭屈殷嶠突通程咬金等。

如今殷開山、屈突通、杜淹等先後而逝,杜如晦也病重。

“叔寶,你來檢校尚書右僕射。”

皇帝突然點秦瓊名,要拜他爲尚書右僕射,這出乎大家意料之外,本以爲這下當是長孫無忌復出的最好時機。

不料是這結果。

秦瓊推辭。

可皇帝不允。

“刑部尚書李靖,接任兵部尚書。”

“朕探望如晦,他向朕舉薦三人,說當重用。”

“如晦舉薦戴胄任吏部尚書,請以選事委任於他,朕便以戴胄爲吏部尚書,仍兼太子左庶子、諫議大夫,以吏部尚書參議朝政。”

拜相。

戴胄拜相了。

“如晦向朕舉薦的第二人,是李靖,說李藥師知兵法,擅作戰,讓他專掌兵部,籌劃伐突厥之戰,朕現在拜李靖爲兵部尚書。”

“如晦向朕推薦的第三人,是懷玉,他說翼國公雖年輕,但既能統兵征戰又能下馬安民,更擅經濟理財,所以當將朝廷財政委於翼國公。

朕深以爲然,便以武懷玉爲民部尚書判度支參議朝政,免去其御史臺治書侍御史、雍州別駕之職。”

武懷玉也拜相了。

大唐開國以來,財政這塊其實沿襲隋朝,是比較複雜的。

尚書省掌管全國包括財政事務在內的一切政務,戶部是國家行政的總理機構,其下的度支司,則是掌管全國財政預算和會計覈算的會計最高主管部門。

金部司,則是負責掌管全國庫藏錢幣出納,擔當錢、帛出納的審理部門,凡錢、帛出納,必經金部審覈原始憑證,審覈無誤後,由金部郎中籤字蓋印方可執行。

與金部司職能相似的,還有民部之下的倉部,這是負責掌管全國糧谷出納和軍儲出納,負責糧谷出納的審理部門。

而在民部之外,也還有國庫組織,金、倉二部是行使庫藏財物的出納之權,而國庫有太府寺和司農寺二部,分別負責錢帛存儲和糧食倉儲。

糧食倉儲和出納具體是司農寺掌管,錢帛金銀之類的儲積、保管、驗進、驗出以及會計覈算是由太府寺管的。

所以整個大唐的中央財政,其實是分工有序的,尚書省是總負責財政,下面具體的分工,則是民部度支司管審計,是會計部門,金、倉二部是出納部門,司農寺、太府寺是儲存、保管部門,也可以算是會計出納部門。

各部門分工明確。

而現在皇帝卻有意把財政大權整合出來。

以前尚書省主管包括財政在內的一切事務,但是在尚書省上面還有個政事堂,那裡是由包括尚書左右僕射在內的所有宰相們的議事機構,理論上政事堂全是真正的國家最高機構。

大唐的財政大權,實際應當是掌握在宰相們手裡的,下面各部分工配合。

而現在,專判度支這個頭銜,已經不再是一開始的判度支司的事務,而是判整個財政相關的事務。

按皇帝的安排,以後武懷玉這個民部尚書,加銜拜相,他不僅負責民部這塊,下屬的度支、金部、倉部都在他份內,而且國庫的司農寺、太府寺,也歸他管。

涉及財政這塊,專歸他這個宰相判理。

實際上從相權裡剝離出了很大的財權,包括地方十道的支度司,也都直接由武懷玉來管,中央實際就新增加了一個不歸尚書、中書、門下三省管的度支使司衙門。

他將成爲名符其實的計相。

爲了讓武懷玉能夠專心打理國家財政,李世民特意免去了武懷玉的治書侍御史這個御史臺副長官,以及雍州別駕之職。

很明顯,武懷玉之前戶部侍郎兼判度支,本來只是個兼職,開始也只是判的度支司這個審計部門。

但他表面確實很不錯,他的不少財政改革建議,甚至一些搞錢的手段,讓皇帝非常滿意,使的現在國庫開始有了積儲。

連杜如晦都很佩服,認爲武懷玉已經用事實證明了他的經濟才能,足以勝任民部尚書,甚至可以專門掌管國家財政這一大塊。

他明顯比戴胄更合適,當然戴胄也很優秀,他可以去吏部掌管銓選。

任城王李道宗再任刑部尚書,楊師道的安排出定了,去雍州接任武懷玉留下的雍州別駕之職。

中書舍人馬周,升任治書侍御史兼諫議大夫兼太子洗馬。

武懷玉則是左光祿大夫行民部尚書專判度支參議朝政、兼太子少詹事、崇賢館學士兼修國史上柱國翼國公實封七百戶。

杜如晦病休在家,仍然還保留了他右僕射之職。

秦瓊檢校尚書右僕射。

戴胄和武懷玉一個吏部尚書一個民部尚書,都加參議朝政銜入政事堂爲相。

李靖升兵部尚書、李道宗任刑部尚書,兩人沒加銜拜相。

朝廷病休一位宰相,新增兩位宰相。

最失落的不是楊師道,吏部尚書轉雍州別駕還算好,真正失落的是長孫無忌,這位官階最高的一品,朝堂依然沒有他的位置。

馬周的升遷也是很搶眼的。

這位跟高季輔一樣,由中書舍人升爲御史臺的次官,還兼了諫議大夫和太子右庶子,中書舍人雖爲五品,同時還是擁有五花判事的極有實權的要職,但現在明顯是更進一步。

武懷玉和馬周這郎舅二人的升遷速度,着實讓人驚歎。

當然,跟武懷玉專判度支,直接負責朝廷的總財政大權相比,倒不算什麼。

武懷玉這個專判度支的財權之大,蓋過三省,這是前所未有的事情。

皇帝說這是爲了方便,免的各部門間不通暢,就好比以前三高官官各自辦公,結果也容易扯皮,所以後來纔有了政事堂,讓三高官官們一起堂議,直接決策審議。

現在的專判度支,也稱度支使,下設二十四案,主管所有財政部門,所有財政相關事務,都直接彙總度支使,由其總理。

不過度支使仍還只是使職,沒有正式的度支使衙,所以還在民部辦公。

皇帝對朝堂的掌控力,是前所未有的,皇帝的某些看似不合理的決定,大臣們也不敢輕易反對,因爲事實往往會證明皇帝是對的。

宰相們能清楚的感覺到,皇帝給武懷玉的這個專掌財政,真正目的不是什麼方便財政部門的合作,很明顯是方便皇帝通過武懷玉,直接繞過宰相和三省,直接掌握財權。

他們覺得武懷玉這個計相當不長,可能跟高士廉、長孫無忌他們一樣,要不了多久就會罷相,因爲這前所未有。

就連秦瓊這個檢校右僕射,也沒人看好,更多的還是認爲這不過是皇帝讓秦瓊暫時頂一頂空缺,或者是爲了讓秦瓊給李靖讓出兵部尚書的位置。

論打仗勇猛,十個李靖也不是秦瓊對手,但要說指揮決策,那十個秦瓊也不是李靖對手。

楊師道看着李靖,挺羨慕的,這兵部尚書當的肯定會很愜意,畢竟他上來主要任務就是籌劃北伐突厥之戰,而現在掌管國家財政的計相武懷玉是他學生,檢校尚書右僕射的宰相秦瓊,是他學生的義父,

他當兵部尚書,那還不是要錢有錢有糧有糧?

或許這纔是皇帝安排的深意?

第800章 太子昭訓第508章 骨子裡的恐懼第567章 嘴上說不要身體很誠實第889章 接你回家第514章 單騎入寨第48章 名達天聽第54章 分紅犒賞第191章 大封功臣第390章 好勇鬥狠小舅子第40章 一計接一計第458章 天下氏族重排名第222章 威猛老丈人第57章 畫符繪像第514章 單騎入寨第524章 幽州胡馬拓羯軍第207章 武氏塢堡第139章 三個貴人第940章 龍涎第536章 漁陽鼙鼓動地來第348章 東宮太子第723章 醫院營的舊部第699章 朕的好大兒第534章 今日錦上更添花第976章 喚鄭才人來第642章 以身飼狼第330章 譴責第915章 流求守捉郎第676章 完全不看好第460章 荔枝來第901章 這就有些過份了第225章 不主動不拒絕第171章 雷霆雨露皆是君恩第1072章 事情暴露第62章 金鱗豈是池中物第1070章 聖意難測第351章 瓦崗羣雄第514章 單騎入寨第286章 師出有名第277章 借刀殺人第21章 抱美而歸第227章 太子第712章 開門諸侯,閉門天子第799章 朕支持你第607章 太子怒第932章 長嘆一聲第636章 步步驚心第28章 合作伙伴第385章 潮退方知誰裸泳第1024章 馬周的口信第182章 戰神吐血第615章 幽州軍第1015章 宜將剩勇追窮寇第567章 嘴上說不要身體很誠實第1078章 臂生龍鱗第388章 王中之王弒君者第907章 他急了第541章 幽州祿山一丈威第1005章 暗渡陳倉第141章 一步登天第150章 天子夜襲第881章 陛下千秋萬歲後第215章 洞房花燭第193章 壽陽侯第31章 母老虎屁股摸不得第777章 事涉東宮第1076章 威風掃地第279章 朔方婆姨第768章 翅膀硬了第145章 主動請纓第1052章 天恩浩蕩第419章 誰來弄誰第415章 橫空出世的英雄第651章 試點第971章 步子有些大了第345章 懷玉入京第501章 義兒李克用第647章 與皇帝共天下第661章 象牙侯第1058章 讓皇帝背黑鍋第1010章 呂宋兩閣三院東西二廠第42章 連升四級第226章 俱樂部第242章 羊鼻子和牛鼻子第886章 降龍伏虎第1022章 我們武家要造反嗎第444章 乘勝追擊劍封喉第634章 臣斗膽第748章 武懷玉三槍定嶺南第469章 黑龍堡第650章 祖孫三第870章 臣夜觀天象第56章 過三關第606章 欺君之罪第929章 誰家還沒幾個窮親戚第734章 朝滄梧而夕北海第856章 武琉兒第888章 浮海遼東第291章 鳳棲梧桐第704章 太子腿斷了第162章 帶刀宿衛
第800章 太子昭訓第508章 骨子裡的恐懼第567章 嘴上說不要身體很誠實第889章 接你回家第514章 單騎入寨第48章 名達天聽第54章 分紅犒賞第191章 大封功臣第390章 好勇鬥狠小舅子第40章 一計接一計第458章 天下氏族重排名第222章 威猛老丈人第57章 畫符繪像第514章 單騎入寨第524章 幽州胡馬拓羯軍第207章 武氏塢堡第139章 三個貴人第940章 龍涎第536章 漁陽鼙鼓動地來第348章 東宮太子第723章 醫院營的舊部第699章 朕的好大兒第534章 今日錦上更添花第976章 喚鄭才人來第642章 以身飼狼第330章 譴責第915章 流求守捉郎第676章 完全不看好第460章 荔枝來第901章 這就有些過份了第225章 不主動不拒絕第171章 雷霆雨露皆是君恩第1072章 事情暴露第62章 金鱗豈是池中物第1070章 聖意難測第351章 瓦崗羣雄第514章 單騎入寨第286章 師出有名第277章 借刀殺人第21章 抱美而歸第227章 太子第712章 開門諸侯,閉門天子第799章 朕支持你第607章 太子怒第932章 長嘆一聲第636章 步步驚心第28章 合作伙伴第385章 潮退方知誰裸泳第1024章 馬周的口信第182章 戰神吐血第615章 幽州軍第1015章 宜將剩勇追窮寇第567章 嘴上說不要身體很誠實第1078章 臂生龍鱗第388章 王中之王弒君者第907章 他急了第541章 幽州祿山一丈威第1005章 暗渡陳倉第141章 一步登天第150章 天子夜襲第881章 陛下千秋萬歲後第215章 洞房花燭第193章 壽陽侯第31章 母老虎屁股摸不得第777章 事涉東宮第1076章 威風掃地第279章 朔方婆姨第768章 翅膀硬了第145章 主動請纓第1052章 天恩浩蕩第419章 誰來弄誰第415章 橫空出世的英雄第651章 試點第971章 步子有些大了第345章 懷玉入京第501章 義兒李克用第647章 與皇帝共天下第661章 象牙侯第1058章 讓皇帝背黑鍋第1010章 呂宋兩閣三院東西二廠第42章 連升四級第226章 俱樂部第242章 羊鼻子和牛鼻子第886章 降龍伏虎第1022章 我們武家要造反嗎第444章 乘勝追擊劍封喉第634章 臣斗膽第748章 武懷玉三槍定嶺南第469章 黑龍堡第650章 祖孫三第870章 臣夜觀天象第56章 過三關第606章 欺君之罪第929章 誰家還沒幾個窮親戚第734章 朝滄梧而夕北海第856章 武琉兒第888章 浮海遼東第291章 鳳棲梧桐第704章 太子腿斷了第162章 帶刀宿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