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七八章:向工業化邁進

不過改變歸改變,以後的大唐會發展到什麼樣子?

這一點就連李元吉自己也不清楚,在後世自己只是屁民一個,有很多東西也都接觸不到,所能看到的,也僅僅只是表面上的那些。

而那些沒有出現的東西,未必就是真的沒有出現過,也許是在耗費了大量的精力之後,被證實那是不可行的,所以放棄了。

也許是因爲別的原因,誰又知道呢?

人無完人,後世任何一個人來到這個時代,都不可能精準的去把握每一個方向,唯一所能掌控的,只是一個大的方向,只有在這個方向上不出錯,纔不會出現真正的問題。

而發展,從來都沒有一帆風順的案例,古今中外,哪個國家不是在發展中遇到了各種各樣的問題?走了各種各樣的彎路?

李元吉沒指望過大唐的每一步都是正確的,因爲那根本不可能。

但是在自己所知道的領域裡,他希望這些決定都是正確的,因爲沒有理由繼續在這些已經被探明的問題上繼續走彎路去浪費時間。

當然,這又牽扯到另一個問題,後世被證明是正確的決定,放在現在這個時代下,就未必會是正確的,或者說效果不可能與後世相同。

但有些事情,總是要去做的,不是嗎?

“科學院開放相關技術這一點朕同意,具體的接下來可以與科學院進行商議,主要便是定價要合理,要讓百姓可以接受,同時也不能讓科學院吃虧,除此之外,也可以增設一些附加的服務,比如說後期的技術升級,在購買了這項技術之後,在技術升級的之後,只需要支付很小的一筆錢就可以了,當然也可以選擇拒絕升級,決定權在於百姓。

不過科學院終歸是科學院,那是個以科研爲主的單位,若是將過多的精力放在這上面,必然會影響到正常的科研進展。

所以朕建議將整體技術外包出去,由外包者全權負責技術的指導以及後期的升級,而科學院要做的,只是教會這個外包者該怎麼做就行了。”李元吉直接點頭同意了技術開放。

事實上技術早就開放了,只不過開放的範圍太小了,或者說,科學院的技術僅僅只對皇家商業集團開放。

原因有很多,首先是皇家商業集團的背景,這個背景決定了他們具有很大的話語權。

其次在於皇家商業集團的巨大影響力以及財力,多的不說,至少到目前爲止,皇家商業集團的身影已經出現在了大唐所有的州府以及各大重要的縣城之中。

當然,雖然李元吉沒有明說,可實際上適合這個任務的,也只有皇家商業集團一家,因爲他們的渠道已經鋪設完成了,所有的計劃,只需要科學院將技術移交之後就可以直接展開。

若是換個別的方式,怕是又要在這方面耽誤個幾年的時間。

“至於降低貸款利率,這一點並不可行,如此一來,錢莊的壓力必然會驟然增加,一旦現金流大幅減少,勢必會出現各種各樣的問題,而一旦信任危機爆發,對於錢莊,對於大唐而言將會是災難性的。”李元吉繼續說着。

倒不是因爲錢莊是自己的,所以就捨不得放棄那些利益,如果可以的話,李元吉寧可不要錢莊的那點收益。

可事實是並不能這麼做,說的嚴重一些,這種行爲其實就是在擾亂金融秩序,是一種自拆牆腳的行爲。

“但是在政策上的扶持,又是必然的,就像朕在政策上扶持商業集團一樣,沒有一個好的政策,即便人再有頭腦,也很難將他的能力發揮到最大。”李元吉繼續說着,兵部避諱自己對於商業集團的支持,而這種行爲直接說出來,大臣們也並不覺得這有什麼。

雖然商業集團拿走了很多的利益,可並不能只看這一部分利益就去判定商業集團是吸血鬼屬性。

同時還要看到,商業集團承擔了皇室所有的開銷,也就是說,商業集團每年的盈利,除了留下他們下年財政預算以外,其餘的全部要拿給皇室用作日常開銷。

換而言之,如果商業集團的收入出現了下滑,那麼就只能縮減自己的預算來保證皇室的開銷。

而皇室的開銷,往往也是朝廷財政支出的很大一部分,現在朝廷沒了這部分壓力,便可以將更多的資金用於別的地方。

除此之外,皇家商業集團還是大唐最大的納稅單位,去年一年就納稅三萬多貫,按照三十稅一的比例來計算,他們去年營業收入就有三十多萬貫。

可賬目不是這麼算的,三十稅一,看的不是你的利潤,而是整體的營業額度,除去各項成本,實際上商業集團去年的總利潤大約在十萬貫左右。

再除去交給皇室的將近六萬貫開銷,實際上自留的資金僅有四萬貫左右。

“所以,朕覺得在這些開放的技術領域裡,最好的辦法就是免稅,以此來提高百姓的創業熱情。”李元吉毫不猶豫的祭出了後世的招商大法。

“免稅?”在座的諸位紛紛一愣,旋即臉上便是一臉震驚的模樣,如果免稅的話,那還玩個什麼啊?辛辛苦苦給別人做了一鍋飯?最後自己只能看着?連口湯也喝不着?

這算不算是賠了夫人又折兵?

“對,免稅!”李元吉將大臣們的震驚置之不理,繼續點頭確定了自己所說的話:“確切的說,應該被稱之爲退稅更合適一些。在這些產業裡,實行三年免稅的政策。但考慮到現如今朝廷的問題,這個政策可以做出一定的改動,比如說稅費每年都要按照規定進行繳納,但是到了第四年的時候,可以一次性退還前一年半的稅費,第五年的時候退還剩下一年半的稅費。”

房玄齡在認認真真的思考着李元吉說的話,馬周也同樣在思考着。

接受了李元吉思想的馬周,在這方面顯然要比房玄齡更具優勢一些,而且切入點也不同。

不大會兒的功夫,馬周便想明白了其中的好處,當即附議道:“臣附議!”

瞧見其他的大臣依舊一臉的懵逼,馬周不得不詳細的解釋道:“這種政策的好處很明顯,而壞處卻幾乎是了了的。其最大的好處在於,每年都可以收到稅費,即便是要退還,那也是在第四年的時候纔會開始。

而那個時候,朝廷的收入必然會大增,也完全可以支撐得起這筆支出。

當然,更重要的是,任何事情的運作,也包括商業的運作,都有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而大多數的作坊,在第一年的時候,他們的精力主要在於摸索階段,處於累積經驗,開拓市場這一階段,所以這一時期的盈利是有限的。甚至不排除要用幾年的時間去積累,去摸索。

不管這個時間是多久,每一個作坊的前幾年,都不可能出現大幅盈利的情況,也就是說,即便沒有免稅政策,前幾年朝廷能收到的稅費也是了了的。而再往後,他們每年繳納的稅費幾乎都是比前幾年成倍增長的,如果運作得當的話,我們只需要做好第四年和第五年稅收減半,或者只少三四個月的準備就可以了,而這個代價,我們完全可以接受。

同時這個政策也會讓投資者咬牙堅持下去,可既然要堅持,就要吃不不斷的投資支撐,可只有投資而沒有收益,顯然是不行的,他們必然會想盡辦法去打開銷路,增加自己的營收,從而可以保證自己撐到第四年,第五年。

甚至,爲了保證這些企業的存活率,我們可以做出一些保護性的政策,即每個地區相同產業限定規模,以確保有足夠的市場可以養活他們,如此一來,既可以最大限度的保證他們能夠存活下來,也可以保證市場的競爭力。”

馬周的話倒是讓衆人忽然眼前一亮,仔細的琢磨琢磨,好像的確是這麼個理。

一個企業的開始,絕不可能直接就能賺錢,這中間必然會有一個過程的,而這個過程是真空的,是沒有收入,或者有很少收入的,而等到他們真正的成長起來了,朝廷才能收到真正的大錢,而所需要付出的,只是前面幾年那少的可憐的稅費而已。

所以,這個好處很明顯,似乎讓人找不到拒絕的理由,特別是馬周隨後提起的保護性政策,這幾乎就是爲這些企業送了道護身符。

當然,護身符也不是萬能的,如果有人作死的話,那誰也攔不住。

緊接着,附議的大臣越來越多,沒人可以拒絕這種好處,特別是已經處於思想轉變初期的大臣們,這個時候因爲對整個事物的瞭解並不透徹,所以期待感也更強烈一些,這是人之常情,誰也無法避免的。

“至於提高糧食保護價格,這個朕覺得暫時不必擔憂,也有些不太現實,如果真的出現了無人耕種的情況,朕倒是還有個別的法子可以緩解,只是現在還用不上!”至於最後一個問題,李元吉則是搖了搖頭。

士農工商,雖說這個階級已經被打破了,但是要讓百姓放棄耕種,這顯然是不可能的,而且就業崗位有限,餘下的人不種地還能幹啥?

加上作坊招募的多爲年輕人,年紀最大的也不會超過四十歲,那麼四十歲以上的人,不種地又能幹啥?

所以,這個擔憂顯然是多餘的,而且提高保護價格,也意味着糧食售賣價格會提高,顯然並不划算。

第五三八章:罪己詔第六三七章:確定第三六四章:變了的觀音婢第五七七章:暗箱操作?第一五五章:黑火藥第七十七章:大殺四方第四六五章:新的作戰方式第二四五章:登基、開戰第一六一章:妻妾成羣第二三九章:活該你倒黴第一三六章:生命不休,折騰不止第五三三章:盛世之下無愛國?第五二三章:說好的戰鬥呢?第二六五章:是可忍,孰不可忍!第三二三章:算錯了吧?第二六八章:歸來第三章:總有刁民想害孤第五九二章:內部瓦解第三一四章:有一種命運叫人家的第一七七章:騙騙就有了第五三四章:亂世禍根第六五六:三年第一七四章:本王仁至義盡了第二三六章:程妖精,惹事精第三七四章:震驚:涇陽之變!第一七五章:蕭皇后第三七一章:涇陽初夜第二二二章:若不投降,片甲不留!第三九七章:放手去做第五五六章:事故?第六零六章:又要胡來?第一六四章:現在,隨你!第六零四章:一個時代的結束第三一七章:水師都督第五七九章:非常之人需非常對待第一五二章:泥人還有三分脾氣呢第六十一章:夜戰第四零六章:你也來唱反調?第九十三章:信則有,不信則無!第六零零章:李承光的感悟第四六五章:新的作戰方式第六八八章:你可以幻想一下第二四零章:洛州突變第六九三章:從裡爛到外第二十四章:你的王霸之氣呢?第二零七章:逼上絕路第一七零章:臨陣反戈第五六九章:墓第五五二章:風景線之大科學家第四三五章:太子人選第五十五章:賠錢吧第二一三章:從軍制開始第五二九章:死了?第五六一章:真真假假之軍事任務第三七零章:嚴格遵守跟皇帝走路線第六七一章:事情總要有人去做第五一七章:油紙第四一四章:陛下說的可是拋物線?第六六六章:牛掰轟轟的鐵王八第二零五章:李靖夜襲鎮北城第六九六章:難怪你要爲他走後門第四三三章:侯君集之死第六九三章:從裡爛到外第五九八章:特權第四四三章:忽略的地方第二一九章:吾欲入朝題金榜第二八三章:一羣沒卵子的傢伙第五十章:老鐵,入夥不?第一六二章:欺人太甚第九章:俺齊王又回來啦第五五八章:刺殺?呵呵!第五六三章:閒中訓子第二二二章:若不投降,片甲不留!第六四七章:不夠徹底第六五六:三年第七零一章:李承光的堅定第二三七章:老夫跟你沒完第四零六章:你也來唱反調?第四九四章:亂搞……第一零七章:本王又有一個想法第三六三章:絞肉機已部署第四八六章:令人頭疼的案件第十七章:最佳導演第六五七章:開啓盛世第四三五章:太子人選第六十章:後手第五章:就沒本王不知道的第五五三章:匆匆第六四四章:模式混合體第一八八章:笑死人不償命第二八零章:唐人要亡吾國啊第五九三章:破釜沉舟?第二九八章:這裡是大唐的領土了第一六九章:打土豪第四三一章:殺?不殺?第五九二章:內部瓦解第一四六章:發財之道第二八五章:安逸與離別第一七四章:本王仁至義盡了第六一零章:我叫薛仁貴
第五三八章:罪己詔第六三七章:確定第三六四章:變了的觀音婢第五七七章:暗箱操作?第一五五章:黑火藥第七十七章:大殺四方第四六五章:新的作戰方式第二四五章:登基、開戰第一六一章:妻妾成羣第二三九章:活該你倒黴第一三六章:生命不休,折騰不止第五三三章:盛世之下無愛國?第五二三章:說好的戰鬥呢?第二六五章:是可忍,孰不可忍!第三二三章:算錯了吧?第二六八章:歸來第三章:總有刁民想害孤第五九二章:內部瓦解第三一四章:有一種命運叫人家的第一七七章:騙騙就有了第五三四章:亂世禍根第六五六:三年第一七四章:本王仁至義盡了第二三六章:程妖精,惹事精第三七四章:震驚:涇陽之變!第一七五章:蕭皇后第三七一章:涇陽初夜第二二二章:若不投降,片甲不留!第三九七章:放手去做第五五六章:事故?第六零六章:又要胡來?第一六四章:現在,隨你!第六零四章:一個時代的結束第三一七章:水師都督第五七九章:非常之人需非常對待第一五二章:泥人還有三分脾氣呢第六十一章:夜戰第四零六章:你也來唱反調?第九十三章:信則有,不信則無!第六零零章:李承光的感悟第四六五章:新的作戰方式第六八八章:你可以幻想一下第二四零章:洛州突變第六九三章:從裡爛到外第二十四章:你的王霸之氣呢?第二零七章:逼上絕路第一七零章:臨陣反戈第五六九章:墓第五五二章:風景線之大科學家第四三五章:太子人選第五十五章:賠錢吧第二一三章:從軍制開始第五二九章:死了?第五六一章:真真假假之軍事任務第三七零章:嚴格遵守跟皇帝走路線第六七一章:事情總要有人去做第五一七章:油紙第四一四章:陛下說的可是拋物線?第六六六章:牛掰轟轟的鐵王八第二零五章:李靖夜襲鎮北城第六九六章:難怪你要爲他走後門第四三三章:侯君集之死第六九三章:從裡爛到外第五九八章:特權第四四三章:忽略的地方第二一九章:吾欲入朝題金榜第二八三章:一羣沒卵子的傢伙第五十章:老鐵,入夥不?第一六二章:欺人太甚第九章:俺齊王又回來啦第五五八章:刺殺?呵呵!第五六三章:閒中訓子第二二二章:若不投降,片甲不留!第六四七章:不夠徹底第六五六:三年第七零一章:李承光的堅定第二三七章:老夫跟你沒完第四零六章:你也來唱反調?第四九四章:亂搞……第一零七章:本王又有一個想法第三六三章:絞肉機已部署第四八六章:令人頭疼的案件第十七章:最佳導演第六五七章:開啓盛世第四三五章:太子人選第六十章:後手第五章:就沒本王不知道的第五五三章:匆匆第六四四章:模式混合體第一八八章:笑死人不償命第二八零章:唐人要亡吾國啊第五九三章:破釜沉舟?第二九八章:這裡是大唐的領土了第一六九章:打土豪第四三一章:殺?不殺?第五九二章:內部瓦解第一四六章:發財之道第二八五章:安逸與離別第一七四章:本王仁至義盡了第六一零章:我叫薛仁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