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午,二人來到了一家名爲西湖之美的網紅店,這家店的特色是所有菜品都是江浙名菜,而且就算客人是外行也不要緊,上菜的服務員會熱情地介紹每一道菜。
兩人坐下後不久。服務員小姐就走了上來,只見小姐姐身穿青藍色蘇繡,中長髮大方地束成一股,從右肩垂到胸口,下半身是一條帆布色的裙子,腳上踩的是黑色的布鞋,再加上店裡隱隱約約的古箏聲音,服務員小姐姐的髮絲被空調風輕輕吹起的瞬間,那是要多江南有多江南。
兩人當場就看傻了,服務員小姐姐看兩人愣住了,似乎明白了什麼,急忙把頭別過去偷笑了一下。這下週言蔡逸辰兩人才反應過來。急忙紅着臉故掩尷尬地開始點菜,因爲心裡想着別處,兩人就沒經大腦地啪啦啪啦點了一堆。
第一道菜是西湖醋魚,看着通條燒得紅豔豔的魚,二人馬上感覺餓了。服務員也很專業地爲二人介紹這道菜;西湖醋魚,又名“叔嫂傳珍”“宋嫂魚”,前身爲“宋嫂魚羹”,杭州市傳統風味名菜。西湖醋魚主以草魚等食材用料烹製,色澤紅亮,肉質鮮嫩,酸甜清香,口感軟嫩,帶有蟹味。
據清代《兩般秋雨庵隨筆》記載,爲宋代名廚宋五嫂創制,時名“宋嫂魚”;另據載“西湖醋魚”名稱是始於清代。
宋五嫂爲南宋著名民間女廚師,高宗趙構乘龍舟西湖,曾嘗其魚羹,讚美不已,於是名聲大振,奉爲膾魚之“師祖”。從此,宋嫂魚羹揚名世界;其後又經名手整治,乃成西湖醋魚與宋嫂魚羹兩種名菜,流傳至今。
相傳宋朝杭州西子湖畔,有宋姓兄弟兩人,滿腹文章,很有學問,隱居在西湖以打魚爲生。不料哥哥被官府迫害慘死,弟弟也因爲哥哥報仇得罪了官府。
宋弟避難臨行前,宋嫂特意燒了一條魚,加糖加醋,燒法奇特。宋弟問宋嫂爲何魚怎麼燒成這個這般,宋嫂說:“魚有甜有酸,我是想讓你這次外出,千萬不要忘記你哥哥是怎麼去世的,你的生活若甜,不要忘記老百姓受欺凌的辛酸,也不要忘記你嫂嫂飲恨的辛酸。”
可惜後來,宋弟考取功名回到杭州,報了殺兄之仇,可這時宋嫂已經音信全無。
有一次,宋弟出去赴宴,宴間吃到一道魚,就是他當年離家時宋嫂燒的味道,於是連忙追問是誰燒的,才知道正是他嫂嫂所做。
宋弟找到了嫂嫂很是高興,就辭了官職,把嫂嫂接回了家,重新過起捕魚爲生的漁家生活。
在服務員小姐姐的講解中,二人不知不覺就把魚吃完了。彷彿計算好一樣,第二道菜叫花雞馬上端上了餐桌。
服務員再次用她柔和清冽的聲音開始介紹:叫花雞又稱常熟叫化雞、煨雞,是江蘇省常熟市的一道傳統名菜,其做法是先給處理好雞刷上料汁,再用荷葉、豬網油及黃泥土層層包裹,最後丟進柴火堆中煨熟。
叫花雞的製法與周代“八珍”之一的“炮豚”相似,“炮豚”就是用粘土把乳豬包裹起,加以燒烤,然後再進一步加工而成的菜。其色澤棗紅明亮,芳香撲鼻,板酥肉嫩,入口酥爛肥嫩,風味獨特。
相傳,很早以前,有一個叫花子,沿途討飯流落到常熟縣的一個村莊。一日,他偶然得來一隻雞,欲宰殺煮食,可既無炊具,又沒調料。他來到虞山腳下,將雞殺死後去掉內臟,帶毛塗上黃泥、柴草,把塗好的雞置火中煨烤,待泥幹雞熟,剝去泥殼,雞毛也隨泥殼脫去,露出了熟的雞肉。
有個傳說,當年乾隆皇帝微服出訪江南,不小心流落荒野。有一個叫花子看他可憐,便把自認爲美食的“叫化雞”送給他吃。乾隆困餓交加,自然覺得這雞異常好吃。吃畢,便問其名,叫花子不好意思說這雞叫“叫花雞”,就胡吹這雞叫“富貴雞”。乾隆對這雞讚不絕口。叫花子事後才知道這個流浪漢就是當今皇上。這“叫花雞”也因爲皇上的金口一開,成了“富貴雞”。流傳至今,也成了一道登上大雅之堂的名菜。
話音落下,服務員小姐姐又從一旁拿出香油、蔥白、甜麪醬。示意周言和蔡逸辰可以蘸着吃。兩人吃着皮色金黃橙亮、肉質鮮嫩酥軟、風味獨特的叫花雞,香味濃郁,原汁原味,營養豐富,感覺活着真是太好了。
第三道菜,這一次端上的是兩個小碗,碗內是黃燦燦的湯。
“西湖藕粉!”蔡逸辰驚呼。
“客官您認得啊,這正是西湖藕粉,給您清口用的。”
然後服務員小姐姐開始了西湖藕粉的介紹:西湖藕粉是浙江省杭州市的一種名優特產,屬於浙菜系;其風味獨特,富含營養,舊時是爲皇家提供“貢粉”。 藕是荷花在地下的莖,經特別加工製成的藕粉,呈薄片狀,質地細滑,色澤白中透紅。服用時只需先用少量冷水調和,再用開水衝調成糊狀即可,沖泡後的藕粉晶瑩透明,口味清醇,有生津開胃,養血益氣的功效,是極好的滋補品。
西湖藕粉是杭州的名產,是藕粉中的名牌,歷史上曾作“貢粉”進入皇室。藕粉是呈薄片或粒狀的,色澤白裡透紅。衝好的藕粉,呈透明略紅色,質地細膩,易於消化,又有生津清熱,開胃補肺,滋陰養血的功效,是極適用於嬰孩、老人、病人的滋補品。西湖藕粉已成爲招待賓客,饋贈親友的珍品。
藕有個特點,它既可當水果,又可作佳餚,生啖熟食兩相宜。藕雖生長在污泥中,但一出污泥則潔白如玉。其肉質脆嫩,營養豐富,除了含有大量的碳水化合物外,蛋白質和各種維生素及礦物質的含量也很豐富。
藕的另一個特點是,藕不論生熟,都具有很好的藥用價值。中醫認爲,生藕性平味甘,可消瘀涼血、清煩熱,止嘔渴。適用於煩渴、酒醉、咳血、吐血等症。婦女產後忌食生冷,惟獨不忌藕,就是因爲藕有很好的消瘀作用,故民間有“新採嫩藕勝太醫”之說。熟藕,其色由白變紫,有養胃滋陰,健脾益氣的功效,是一種很好的食補佳品。而用藕加工製成的藕粉,更是別有風味,既富營養,又易於消化,有養血止血,調中開胃之功效,實爲老幼體虛者理想的營養佳品。藕粉健脾養胃、增強食慾。具有生津、清熱、潤肺、滋陰等功效,是極適用於嬰孩、老人、病人的滋補品。它除含澱粉,葡萄糖,蛋白質以外,還含有鈣,鐵,磷以及多種維生素,易於消化。
兩人吃着這晶瑩透明,口味清醇,風味獨特,富含營養的現做藕粉,不由在心裡感慨世界的美好起來。
第四道菜也帶湯,二人面前都被端上一個大煲,服務員小姐姐小心翼翼地爲他們揭開煲蓋,裡面居然是配料豐富的面!
“蝦爆鱔面。”
服務員小姐姐又開始了講故事般的介紹:蝦爆鱔面是浙江省杭州市的一道特色名菜,屬於浙菜系;該菜品在烹調時,應選用粗壯的鮮活黃鱔,斬頭截尾剔骨後切成鱔片,用素油爆,葷油炒,麻油澆,直至鱔片黃脆;取鮮活大河蝦洗淨加蛋清上漿清炒至白嫩;精製麪條下鍋燒後,不粘不糊;用原汁煮麪,使麪條吸入鱔魚的香味,汁濃面鮮。蝦爆鱔面爲奎元館的寧式名面。
蝦爆鱔面是奎元館的傳統風味名面,它選用精白麪粉、出骨鱔魚、鮮河蝦仁作原料,經“素油爆、葷油炒、麻油澆”等多道上序精巧烹調而成,具有面條柔滑、蝦仁潔白、鱔魚香脆的特色,是深受廣大消費者喜愛的特色名面。不少國內外的旅遊者來到杭州,都要慕名尋覓到奎元館品嚐此面,以不在此一遊。我們店是請了奎元館的師傅來做這面的。
麪條的主要營養成分有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等;麪條易於消化吸收,有改善貧血、增強免疫力、平衡營養吸收等功效。
鱔魚富含DHA和卵磷脂它是構成人體各器官組織細胞膜的主要成分,而且是腦細胞不可缺少的營養;鱔魚特含降低血糖和調節血糖的“鱔魚素”,且所含脂肪極少是糖尿病患者的理想食品;鱔魚含豐富維生素A,能增進視力,促進皮膜的新陳代謝。鱔魚具有補中益氣、養血固脫、溫陽益脾、滋補肝腎、祛風通絡等功效,適用內痔出血、氣虛脫肛、產後瘦弱、婦女勞傷、 子 宮脫垂、腎虛腰痛、四肢無力、風溼麻痹、口眼歪斜等症。
蝦仁營養豐富,肉質鬆軟,易消化,對身體虛弱以及病後需要調養的人是極好的食物;蝦肉中含有豐富的鎂,能很好的保護心血管系統,它可減少血液中膽固醇含量,防止動脈硬化,同時還能擴張冠狀動脈,有利於預防高血壓;蝦肉還有補腎壯陽,通乳抗毒、養血固精、化瘀解毒、益氣滋陽、通絡止痛等功效。
二人感覺這道面面條柔滑,蝦仁鮮嫩,鱔魚香脆,味道鮮美。有種說不出的好吃。
吃完麪不久,第五道菜也上來了。
“龍井蝦仁!”周言瞬間認了出來。
“是的,這道是招牌菜之一的龍井蝦仁.客官好眼力呢。”服務員小姐姐微微笑。
“我小時候吃過一次,真想不到還有機會再次嚐到這道菜!”
看着二人開始動筷,龍井蝦仁的介紹也隨之開始。
龍井蝦仁,是中國浙江省杭州市傳統風味名菜,爲浙江菜系。爲浙江省十大經典名菜之一
龍井蝦仁將茶飲與蝦仁融合,整體清新軟嫩,蝦仁玉白,鮮嫩,芽葉清香,色澤雅麗,蝦中有茶香,茶中有蝦鮮,食後清口開胃,回味無窮。
相傳,乾隆皇帝微服私訪,在杭州茶農家喝到一杯龍井新茶,深感清香可口,趁人不備,暗抓了些茶葉離去,後來在市內餐館用膳,叫店夥計用此泡茶。
店夥計看到乾隆內着的龍袍外露一角,急忙告訴店主。店主正值烹調蝦仁,驚慌中竟把店夥計手中的茶葉當作蔥末撒到鍋內。 想不到這道茶葉蝦仁色澤雅麗,滋味獨特,吃得乾隆點頭稱好。
此後,這道菜餚便成了杭州名菜而流傳至今。
也有傳說裡說,杭州廚師受蘇東坡詞《望江南》“且將新火試新茶,詩酒趁年華”的啓發,選用“色綠、香郁、味甘、形美”的明前龍井新茶和鮮河蝦仁烹製而成這道龍井蝦仁。
龍井蝦仁特徵是整道菜清新軟嫩,蝦仁玉白,鮮嫩,芽葉清香,色澤雅麗,蝦中有茶香,茶中有蝦鮮,食後清口開胃,回味無窮。美國總統尼克松訪華時,周恩來總理在杭州設宴招待,菜單上就有龍井蝦仁。
龍井蝦仁營養豐富,且有補腎、壯陽、解毒功效,其中蝦仁含有豐富牛磺酸和鎂,能保護心血管系統,減少血液中膽固醇含量,防止動脈硬化,同時還能擴張冠狀動脈,有利於預防高血壓及心肌梗死,蝦仁肉質鬆軟,易消化;內含豐富的鉀、碘、磷等微量元素和維生素A等對身體虛弱及病後需要調養的人是很好的補益食物。
龍井茶含氨基酸、兒茶素、葉綠素、維生素C等,具有生津止渴、降血壓、抑制血小板凝集、抗菌、抗過敏、抗癌抗氧化作用,茶中含的氟還能提高牙齒防酸抗齲能力。
吃完這道菜,二人已經漸漸覺得飽了,但是要上的菜似乎還有不少。
第六道菜可太厲害了,大名鼎鼎的東坡肉!
依然是服務員小姐姐勤勤懇懇的介紹:東坡肉又名滾肉、紅燒肉是江南地區漢族傳統名菜,屬於浙菜系,以豬肉爲主要食材。
東坡肉的主料和造型大同小異,主料都是半肥半瘦的豬肉,加入配料燜制而成,成品菜都是碼得整整齊齊的麻將塊兒,紅得透亮,色如瑪瑙,夾起一塊嚐嚐,軟而不爛,肥而不膩。
東坡肉相傳爲北宋詞人蘇東坡所創制,最早發源地是四川眉山。原型是徐州回贈肉, 爲徐州“東坡四珍”之一。相傳宋神宗熙寧十年(1077年)四月,蘇軾赴任徐州知州。七月七日,黃河在澶州曹村埽一帶決口,至八月二十一日洪水圍困徐州,水位竟高達二丈八尺。蘇軾以身卒之,親荷畚插,率領禁軍武衛營,和全城百姓抗洪築堤保城。經過七十多個晝夜的艱苦奮戰,終於保住了徐州城。全城百姓無不歡欣鼓舞,他們爲感謝這位領導有方,與徐州人民同呼吸、共存亡的好知州,紛紛殺豬宰羊,擔酒攜菜上府慰勞。蘇軾推辭不掉,收下後親自指點家人制成紅燒肉,又回贈給參加抗洪的百姓。百姓食後,都覺得此肉肥而不膩、酥香味美,一致稱他爲“回贈肉”。此後,“回贈肉”就在徐州一帶流傳,併成徐州傳統名菜。這在《徐州文史資料》、《徐州風物誌》、《徐州古今名饌》中都有記述。
元豐三年(公元1080年)二月一日,蘇軾被貶到黃州任團練副使。他自己開荒種地,便把此地號稱“東坡居士”。這就是“東坡肉”的由來。在黃州期間,他親自動手烹飪紅燒肉並將經驗寫入《食豬肉詩》中。蘇軾在徐州及黃州時烹製的紅燒肉,只是在當地有影響,在全國並沒有多大名氣。真正叫得響並聞名全國的紅燒肉,是蘇軾第二次在杭州時的“東坡肉”。
宋哲宗元祐四年(1089年)一月三日,蘇軾來到闊別十五年的杭州任知州。元祐五年五、六月間,浙西一帶大雨不止,太湖氾濫,莊稼大片被淹。由於蘇軾及早採取有效措施,使浙西一帶的人民度過了最困難的時期。他組織民工疏浚西湖,築堤建橋,使西湖舊貌變新顏。杭州的老百姓很感謝蘇軾做的這件好事,人人都誇他是個賢明的父母官。聽說他在徐州、黃州時最喜歡吃豬肉,於是到過年的時候,大家就擡豬擔酒來給他拜年。蘇軾收到後,便指點家人將肉切成方塊,燒得紅酥酥的,然後分送給參加疏浚西湖的民工們吃,大家吃後無不稱奇,把他送來的肉都親切地稱爲“東坡肉”。
追本窮源,蘇軾的這種紅燒肉最早在徐州的創制,在黃州時得到進一步提高,在杭州時聞名全國。
我們的東坡肉是一般選用半肥半瘦的豬肉,切成約二寸許的方正形豬肉做食材。
成菜後,薄皮嫩肉,色澤紅亮,味醇汁濃,酥爛而形不碎,香糯而不膩口。
豬肉富含銅,對於血液、中樞神經和免疫系統,腎等內臟的發育和功能有重要影響。富含脂肪,維持體溫和保護內臟,提供必需脂肪酸,促進這些脂溶性維生素的吸收,增加飽腹感。含有豐富的優質蛋白質。提供血紅素(有機鐵)和促進鐵吸收的半胱氨酸,能改善缺鐵性貧血。
宋朝文學家蘇東坡,他雲遊四海來到永修境內一個叫艾城的地方。三伏天,蘇東坡救了一箇中暑的小孩。作爲農夫的父母,買了兩斤豬肉,用一束稻草捆着提了回來,想問蘇先生的口味。恰巧,蘇東坡正在賦詩填詞,口中朗朗念着:“禾------草-------珍---------珠-------透心香......”。農夫聽了一楞,仔細琢磨,認爲是讓他把肉和着稻草整煮,並要煮透心。吃飯時,菜端上桌來,蘇東坡見一塊整肉,沒斫沒切,還用稻草捆着,不知什麼原因,又不好意思開口。農夫挺奇怪,就對蘇東坡說:“早上我去問你,你不是說‘和草整煮透心香’嗎?我是按照你的意思給弄的,先生怎麼不吃呢?”蘇東坡恍然大悟,也只好順坡下驢。沒想到豬肉摻雜着稻草香味,十分清香可口。吃完飯,農夫夫婦出門去了。東坡想:主人如此盛情款待,打擾幾天了,十分過意不去。幾次要走,主人都不肯,今天還是走了吧。主意一定,從包袱裡取出五兩紋銀,放在桌子上,留下一張字條,上寫着:“主人盛情難卻,東坡不辭而別。”農夫夫婦回來,看見條子大吃一驚,原來救自己孩子的恩人竟是鼎鼎大名的蘇東坡先生。
這事一傳十,十傳百,大家都學着用稻草扎肉煮着吃,果然香酥可口。鄉親們便把這種肉稱作“東坡肉”。因其味道鮮美,做法別緻,所以一直流傳。
據傳蘇東坡在杭州做官時,組織民工在西湖築了一道堤,爲老百姓做了一件好事。爲了感謝蘇東坡,那年過春節,城裡男女老少擡豬擔酒來給他拜年。盛情難卻,蘇東坡便收下了豬肉。後來,他叫人將豬肉切成方塊,燒得紅酥酥的,然後按民工的花名冊,挨家挨戶把肉分送給他們過年。老百姓看到蘇東坡不忘民工,越發愛戴他,把他送來的肉叫“東坡肉”。吃起東坡肉來更覺味道鮮美。
那時杭州有家大菜館,菜館老闆見人們誇說東坡肉好,就和廚師商量,也把肉切成方塊,燒得紅酥酥的,掛出“東坡肉”的牌子。牌子一掛出來,那家菜館的生意就興隆極了,從早到晚,顧客不斷。每天殺十頭大肥豬都不夠賣。別的菜館看得眼紅,也都學着做了起來。一時間,大小菜館家家上市東坡肉。
再說蘇東坡爲人正直,不畏權貴,朝廷中的一班奸臣對他恨得咬牙切齒,聽說他受到杭州老百姓愛戴,心裡更不舒服。他們當中有個御史,喬裝打扮到杭州,存心來找蘇東坡的岔子。御史到了杭州,在一家飯館吃飯。堂倌遞上菜單請他點菜。他接過來一看,頭一樣菜就是“東坡肉”。於是他皺起眉頭想了想,不覺高興得拍着桌子大叫:“我就要點這個菜。”他吃過東坡肉,覺得味道真是不錯,向堂倌一打聽,知道東坡肉家家菜館都有。於是,就把杭州所有菜館的菜單,統統收集來,之後,便興沖沖地回京去了。御史回到京城,馬上就去見皇帝,說:“皇上呀,蘇東坡在杭州貪贓枉法,壞事做絕,老百姓恨不得要吃他的肉!”皇帝問:“你怎麼知道?可有什麼證據?”御史就把那一大沓油膩膩的菜單呈了上去。皇帝本來就是個糊塗蛋,他一看菜單,也不分青紅皁白,立刻傳下一道聖旨,將蘇東坡革掉官職,發配到海南去。
蘇東坡革職充軍之後,杭州的老百姓忘不了他的好處,仍像過去一樣讚揚他,把他疏浚西湖築的堤稱爲“蘇堤”,還把東坡肉公推爲杭州第一道名菜。
雖然已經有點飽了,但是這東坡肉是真的好吃,二人依然是風捲殘雲般把這道東坡肉吃完了。
第七道菜是一道藥膳,名字叫做冰糖甲魚。
服務員知道這道菜二人應該都不認識,就向他們更加細緻地介紹道:冰糖甲魚是以甲魚爲主料製作的藥膳。口感鮮美肥腴,有入口甜、收味鹹的特點。寧波十大名菜之首,吃來軟糯潤口、香甜酸鹹,風味獨特。此菜是一種滋補品,甲魚與冰糖同燉,具有滋陰、調中、補虛、益氣、祛熱等功能。
它是以甲魚爲主要原料,加以冰糖等佐料,具有色澤黃亮,綿糯潤口,甜酸香鹹俱全,滋味鮮美,並由於烹製時用芡汁熱油裹緊甲魚,能保持較長時間的熱度。含有豐富的蛋白質、碘、鐵質等多種營養成份。
甲魚的食用價值很高,甲魚肉味道特別鮮美,營養十分豐富。甲魚肉及其提取物能有效地預防和抑制肝癌、胃癌、急性淋巴性白血病,並用於防治因放療、化療引起的虛弱、貧血、白細胞減少等症。甲魚亦有較好的淨血作用,常食者可降低血膽固醇,因而對高血壓、冠心病患者有益。甲魚還能“補勞傷,壯陽氣,大補陰之不足”。食甲魚對肺結核、貧血、體質虛弱等多種病患亦有一定的輔助療效。甲魚肉性平、味甘,具有滋陰涼血、補腎健骨、散結消痞等作用。
冰糖甲魚是浙江寧波地區最著名菜餚。每年四五月間,江南地區菜花盛開,正值甲魚最爲肥美,故有菜花甲魚之稱,此時是烹製冰糖甲魚的最佳時期。冰糖容易使滷汁濃稠,加上甲魚的膠汁,是上海傳統的火功名菜。
相傳,在100多年前,在寧波江北岸臨江有一家小酒鋪,掌櫃以燒冰糖甲魚著稱。他燒的這道菜,清香、綿糯、鹹甜兼有,滋味可口,有獨到功夫。
一天,外地來了兩位舉人,正欲赴京趕考,途徑寧波相約到這家酒樓飲酒,觀賞江景。夥計見是書生,便問:“相公欲嘗何菜?”
兩位舉人都是富家子弟,便說:“凡是名菜,俱都上桌品嚐便是。”
於是,夥計陸續送上各道名菜,兩位舉人見最後端上來的冰糖甲魚,鰲頭上翹,晶瑩透亮,清香撲鼻,便挾起品嚐,一到嘴裡:綿糯香甜,滋味非同凡響。讚不絕口,便問掌櫃:“此菜何名?”
掌櫃見兩位隨身都帶有趕考的行頭,便靈機一動,暗送彩頭,道:“相公,此乃‘獨佔鰲頭’是也!”舉人聽了,連呼“妙哉!”盡歡而去。
事有湊巧,待到秋季揭榜,其中一位舉人果然中了狀元。他衣錦還鄉,春風得意,特地重登甬江這座小酒樓,指名要吃“獨佔鰲頭”!說是吃了此菜,身健神旺,金榜高中乃此菜之功也。幸在畫說,便又精心製作一道“冰糖甲魚”,讓狀元公品嚐,並捧上文房四寶,展開宣紙,恭請狀元爲酒樓題名。
狀元老爺正在興頭,也不推卸,端起筆來,寫了“狀元樓”三個大字。
從此以後,狀元樓名噪浙東。狀元樓名菜冰糖甲魚,也名揚海外。後來上海也開起了兩家狀元樓;一名“甬江狀元樓”,一名“四明狀元樓”並都以善烹冰糖甲魚著名。
周言和蔡逸辰已經飽到聽不見服務員小姐姐在講什麼了,全身的血液此時應該都聚集在兩人的胃部。二人悶頭吃完這道冰糖甲魚,好在分量不是特別大。
當第八道菜端上來的時候,周言和蔡逸辰瞳孔裡似乎有一絲絕望閃過。
“二位客官,這是你們最後一道菜了,希望直到最後,都能讓你們滿意。”
揭開盤子上的蓋子,在一陣繚繞的蒸汽散去後,出現在二人眼前的是一個用荷葉包住的菜品。
服務員小姐姐用公筷輕輕打開荷葉,裡邊白瑩瑩的菜品立刻香味四溢。
“浙江十大名菜之一,荷葉粉蒸肉。”
服務員小姐姐開始了她對這道荷葉粉蒸肉的介紹:荷葉粉蒸肉是浙江省嘉興市的一道特色傳統名菜,屬於浙菜系。在清末,相傳其名與“西湖十景”的“麴院風荷”有關。它是用當時杭州的鮮荷葉,將炒熟的米粉和經調味的豬肉裹包起來蒸制而成,其味清香,鮮肥軟糯而不膩,夏天食用很適合胃口。荷葉粉蒸肉易碼盤整齊美觀、荷葉可涼血解毒、肉酥爛米粉軟糯、味清香肥而不膩。用大碗或盆一隻,底上放鮮荷葉一張,將拌好粉的肉排放在上面,覆蓋一張荷葉,上籠用旺火蒸2小時至酥熟,再用小張鮮荷葉將塊肉分別包好,吃前再上籠用文火燜蒸30分鐘即成。
相傳,“荷葉粉蒸肉”與周倉有關。周倉何許人也,說明白一點,是三國時蜀漢大將關羽的“馬伕”,關羽之所以成爲常勝將軍,除了他有青龍偃月刀和赤兔馬兩件寶物外,更有他得力的“馬伕”周倉的功勞。所以關羽能橫刀,得心應手,還全憑周倉的配合。他有一種特殊的功能能手抓熱菜飯不怕燙手,疾步如飛的本領能與赤兔馬試比跑,是因爲他的手腳上長有一層厚厚的茸毛,不怕燙,又能快步行走,人稱“飛毛”。
關羽聽了之後感到奇惑,爲了探知虛實,對周倉說:要與他同牀共眠,而周倉不知是計,周倉一躺下就呼呼大睡,而周倉手腳上的毛扎得關羽一夜不得好宿。第二天一早起來,要周倉把手腳上的毛剃去,主子一聲令下,周倉只好把手腳上的毛剃得精光,但關羽出征,周倉還得在人前馬後的跟着,手腳上沒有了毛,抓熱菜就燙手,疾走腳上發熱,這如何辦呢?於是周倉摘了路邊的荷葉把手腳包起,這樣抓熱飯菜也不燙手了,腳上也不熱了。後來民間根據這一傳聞創制出“荷葉粉蒸肉”這一雅俗共賞的夏令絕妙佳餚,一直流傳至今。
周言和蔡逸辰看着這麼鮮美的荷葉粉蒸肉,也算是捨命陪君子了,把眼睛一閉,一人點了一杯可樂,開始吃這一道大份荷葉粉蒸肉。
當兩人吃完最後一塊荷葉粉蒸肉的時候,已經飽到動彈不得。
在癱倒在椅背上前,周言說:“今天,我是真的體會到了江浙菜的魅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