龐文瀾說出的這句話是有一定背景的,那就是他與李沉木兩人在政治理念上的分歧,這種分歧也是李沉木當年拒絕幫助龐文瀾的原因之一。
龐文瀾一生堅定的篤信三民主義,而李沉木與他不同,是北方政權的堅定擁護者。
當年,中央某位領導人發表談話,號召東南亞華人加入所在國家的國籍,爲所在國家多做貢獻之後,李沉木毅然放棄了家族保持了一百多年國人身份,成爲了緬甸國家的正式公民。
其父爲了這件事與他徹底決裂,直到逝世前,再沒跟這個兒子說一句話。
李沉木接管了家族的事務後,利用家族的影響力號召華人徹底緬甸化,其中既有避免緬甸政府猜忌的用心,也是因爲當年的這個談話。
哪怕是遭受了很多的失敗和挫折之後,李沉木仍然不後悔,堅信自己的理念是正確的。
只是到了今時今日,李沉木不得不面對一個問題,那就是過去幾十年來,自己可能真的錯了。
李沉木聽到這句話,總算鬆了一口氣:“過去的事情就不要再提了,時代在變,我們大家都在變,你所謂的‘北方政權’更是在變!我相信如今的北方政權對待龐將軍的態度,恐怕比起幾十年前也是大不相同了!”
聽龐文瀾一再出語刁難,華人代表中有個人就有些按捺不住了,跳出來對龐文瀾表示不滿:“我們千辛萬苦的來到長箐山,就是爲了加入你們果敢共和軍,你們不歡迎倒也罷了,竟然拿出這樣的一種態度來,還有同胞情誼嗎?龐將軍一直宣稱要全力維護華人的利益,難道就是這麼一個維護法嗎?”
“閉嘴!”李沉木不想激怒龐文瀾,立即出語呵斥這個華人青年,只不過語氣並不嚴厲。
這個華人青年的言行固然讓李沉木反感,此時卻等於幫了李沉木,而且這些話也說出了李沉木心裡所想。
李沉木目光復雜的看向龐文瀾,替那個青年道歉:“年輕人,不懂事,龐將軍您大人有大量……”
龐文瀾打斷了李沉木的話,驚訝地問:“他說要加入果敢共和軍?”
李沉木點點頭:“是啊!而且不止他,很多華人青年都想要加入,我這次只是帶來了其中的精英!”
聽到李沉木的這句話,不止是龐文瀾,在場的所有人都感到十分的震驚。
剛開始的時候,大家以爲華人代表是來興師問罪的,一番交談下來卻又感覺不像,於是又以爲華人終歸沒有忘掉同胞情誼,跑來像模像樣的安慰一番,或許還會給點捐款什麼的,誰都沒有想到他們要直接參加戰鬥。
龐文瀾指着華人青年,問李沉木:“李先生可是在說笑?”
李沉木此時總算恢復了常態,沉穩的笑了笑,反問:“龐將軍覺得我像是在開玩笑嗎?”
龐文瀾又問:“這可是得到李先生你允許的?”
“不僅是我允許的,還是我鼓勵的,否則我會親自帶他們來嗎?”
龐文瀾長嘆一口氣,看着李沉木困惑的搖了搖頭:“李先生可真是性情大變,竟然和當初完全不同了!”
李沉木又是一笑,擺了擺手:“我說過,一切都在變!”
龐文瀾馬上接到:“如何變的,又怎麼樣變的,我願聞其詳!”
李沉木沉思片刻,終於把事情的原委緩緩道來。
由於華人性情比較溫和,又普遍不關心政治,因此李沉木當年所持那種思想,在華人當中很有市場。
可獅子從不會因爲羚羊溫和而不去獵殺,正相反,羚羊因爲溫和成了獅子最佳的食物來源。
李沉木的這種鴕鳥政策沒給華人帶來任何的和平與安定,結果在奈溫排華髮生後,很多華人就開始隱隱的有些後悔,意識到應該去掌握政權。
在後來的歲月中,一大批華人進入了緬甸政府高層,但這時發生了一個讓人悲哀的現象,華人領導對待華人反而不如緬族領導,華人的這個希望又破滅了。
在這種情況下,很多華人對原來的思維進行了徹底反思,認爲一切的根本都在於沒有掌握槍桿子,於是把目光落到了北方的果敢共軍,只是這種思想在當時還只能私下流傳。
在和平年代,華人既沒有必要、也沒有勇氣去參加果敢共和軍的戰鬥,只能在心中默默的予以支持,直到九八年的印尼排華事件發生。
華夏人不團結,海外華人也一樣,同一個地區的華人尚且熱衷內鬥,同一國家的華人更是互不關心。
而不同國家的華人之間,彼此幾乎就像是莫不相干的人。這種情況在這些年來纔算有些好轉,原因則華人終於意識到團結的重要性,而且中國的綜合國力和國際影響力不斷增強,給了海外華人以很大的信心。
終歸是血脈相連的同胞,都有着相同或是類似的遭遇,因此印尼華人的悲慘遭遇讓其他國家的華人不免兔死狐悲。
任何一個東南亞地區的華人都有這樣的擔心,那就是今天發生在印尼華人身上的事,可能明天就會發生在自己所在的國家。
相比之下,緬甸華人是幸運的,因爲他們在撣邦有一個自治區,更有堅持戰鬥的果敢共和軍,儘管果敢人與華人之間的分裂很早就凸顯出來了。
在奈溫排華時期,果敢地區的各支武裝力量都沒有爲其他華人做任何事,而華人也從來沒有支持過果敢人。
因此從這一層面上來說,果敢人所擁有的力量似乎與其他華人無關,但全世界的華人社會都開始走向團結,緬甸華人自然也不能例外。
尤其果敢共和軍接管了整個果敢地區後,明確提出了捍衛全體華人同胞的利益,這讓華人開始關注這些遠在緬北的同胞。
不過儘管如此,果敢地區的全面戰爭爆發之初,緬甸華人社會的主流,還是對果敢共和軍怨言居多。
如果龐文瀾當時出現在他們面前,恐怕難免要被痛揍一頓。
這是一個讓人啼笑皆非,也很難過的局面,究其原因則是,華人社會普遍認爲在強大的緬甸政府軍面前,果敢共和軍最終將會遭遇慘敗。
而果敢共和軍的這種“反叛”行爲,必然會導致緬甸政府對華人進行殘酷報復。
然而,出乎這些華人意料之外的是,果敢共和軍不但沒有被消滅,反而取得了一連串的勝利,迫使緬甸政府不斷的投入了幾批軍隊。
先前,緬甸政府嚴密封鎖消息,華人仍通過各種渠道獲得了一些情況,雖然消息中真假參半,但都說明了果敢共和軍的強悍。
更加讓這些華人意外,同時又有些驚喜的是,意料之中的全面排華並沒有發生。
其實,緬甸政府並非不想排華,貌埃大將甚至想借這個機會清除緬甸境內的全體華人。
只不過,考慮到中國政府可能做出的反應,他們卻不敢。
雖然中國的外交作風並不強硬,可隨着國家實力不斷增強,所帶來的巨大影響不容小覷。
中國政府如今是緬甸軍人政權的唯一支持者,這使得緬甸政府萬萬不敢輕易開罪。
中國對於果敢地區的局勢,目前只是發表了兩個折中的聲明,沒有任何實際舉動,這也是緬甸政府所想要的。
但如果發生排華,那麼中國政府的態度就很難說了,緬甸政府的高層認爲,這可能會讓中國政府明裡暗裡的支持果敢共和軍。
此外,排華必將進一步激發果敢共和軍的士氣和鬥志,並導致華人社會的態度全面傾斜向進行武裝鬥爭。
通萊在滾弄地區的所作所爲,導致各民族民衆加入果敢共和軍,就是一個近在眼前的例子。
因此,本着秋後算賬的想法,緬甸政府就暫時沒打華人的主意。
這樣一來,緬甸華人理所當然的認爲,是果敢共和軍的鬥爭使得緬甸政府開始尊重乃至懼怕華人。
進一步的,果敢共和軍也不再是華人的麻煩,而是華人社會的英雄了。
在種種主客觀因素的作用下,緬甸華人的態度開始發生轉變。
這種轉變剛開始只存在於部分人,而且還不是很明顯,但最後變成了華人社會整體一百八十度的大轉向。
其中包括李沉木這樣的老鴕鳥,都認爲華人或許會借這個機會,從此在緬甸揚眉吐氣。
想要不成爲獅子的食物,就要自己成爲獅子,而不是盡力去做一隻兇悍的羚羊。
華夏人從來不是羚羊,否則不可能延續了幾千年的歷史,而且成爲全世界第一大民族。
當年,印尼華人在排華慘案後,組織起武裝保安隊伍,在華人社區進行巡邏,緬甸華人自認不應該做的更差。
緬甸華人會議正是在這種情況下召開的,會上以壓倒性多數通過一個提議,那就是全力支持果敢共和軍的鬥爭,有錢出錢,有力出力。
很多熱血沸騰的華人青年甚至躍躍欲試,要到北方尋找果敢共和軍,直接參與戰鬥。
於是,李沉木精心挑選出了三百名華人青年,親自帶着他們來到了長箐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