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護手刺劍運動剛開始流行的時候,並沒有嚴格的花劍佩劍以及重劍的分別,所有的刺劍基本上都是同一種規格的。在後期,護手刺劍就逐漸有了各種各樣的規定,分化出了現代擊劍運動的三劍規則。”
安納拿起一枚碎劍的碎片,似是感嘆的嘆了一口氣,然後對鄭北說道:“這把劍,從規格上來說更接近佩劍,但是和目前我們所見到的擊劍運動中的佩劍是有很大的差別的。這把劍就是護手刺劍運動處於萌芽階段的時候,第一批用來進行正式的刺劍運動中的其中一把。從時代意義上來說,這是一個時代的開端。”
看着安納的話頭將將的要斷了,鄭北連忙接話道:“非常感謝安納先生您的講解,我現在已經明白了……請繼續吧。”
鄭北的心思壓根就沒在前兩個選擇上,說實在的,他連聽一聽的興趣都沒有,他真正在意的是第三個桌子上放着的東西。可是安納擺明了是一副不好好合作的態度,想讓他直接說第三個桌子上的東西幾乎沒有可能,所以鄭北只能讓安納儘快解說第二個桌子上的那堆玩意兒,好讓他快點爲自己講解第三個桌子上的東西的來歷。
“哦,鄭先生對這個有興趣麼……”安納看了看第二個桌子上的那些個碎渣,點點頭,說道:“不知道鄭先生對琥珀和水晶有多少了解呢……”
和解釋那把刺劍的時候的開場白差不多,但是安納好像對自己剛纔的表現不太滿意,說這個的時候有意無意的拖長了一些時間。這也真得佩服安納,愣是能把廢話說上十分鐘,離題萬里但是好像又是那麼一回事,而且這廢話連連翻篇,壓根就沒重過。
絮叨了十五分鐘之後,鄭北已經是頭大如鬥了。安納的廢話好像說了個差不多了,這才用一句話做了總結:“……這些看起來是碎渣的東西,其實是琥珀和水晶。一塊水晶和一塊琥珀因爲未知的原因牢牢的結合在一起,形成了一個天然的形狀。可惜後來出了一些意外,就成了現在我們看到的樣子了。”
聽了安納這如同總結的一句,鄭北總算是長長的鬆了一口氣,他這可算是說完了啊……說了幾句場面上的客套話,早就心急的跟什麼似的的鄭北說道:“安納先生,請說說這個桌子上的東西是什麼吧……我實在是弄不清楚,這些東西該如何拼接在一起。”
鄭錚最爲在意的第三張桌子上,放着一些爛乎乎的羊皮紙,從那些零邊碎角上可以勉強看的出來,這應該是一個圖紙之類的東西。而除開這些羊皮紙碎片,桌子上還放着一堆薄薄的金箔,以及碎成了一段段的金質藤蔓和葉子。
要是單將這些金質藤蔓和葉子粘合在一起,倒也不是很難。關鍵是剩下的那些羊皮紙和金箔,這些東西該如何處理,又該怎麼跟這些金質藤蔓和葉子拼接在一起?就算是想破了腦袋,鄭北也琢磨不出來這三樣到底該用一種什麼樣的辦法去拼接成一個東西。
也正是因爲這個,鄭北纔對這個極爲感興趣。如果自己看不出來這能拼成一個什麼東西的話,那旁人也是看不出來的。如果能將這個給琢磨透了,然後在晚會上當着衆人的面拼起來,那這效果也是相當的亮眼的。
“嗯……這些東西的來歷是很有趣的。鄭先生對米開朗琪羅有多少了解?”安納語調頗有些隨意的問道。
鄭北迴答的很謹慎:“有一些瞭解。”
站在遠處的鄭錚看着兩人說到了第三個桌子上的東西,尤其是看着鄭北似乎對這個很感興趣的樣子,他心裡有點想笑了。
倒不是說鄭錚在這裡給鄭北留了什麼圈套,而是這第三張桌子上的東西,即便是鄭錚一開始用青銅天平去看,也差點沒弄明白這是怎麼一回事。
對於米開朗琪羅而言,最爲重要的一座雕像應該就是那座“大衛像”了。雖然在此之前米開朗琪羅也有些名氣,但是二十六歲的米開朗琪羅正是憑着這座雕像,纔將自己名聲提高到了另一個高度。而這座“大衛像”,其實也並不全是米開朗琪羅的功勞。
146....4年,雕刻家多那太羅簽約完成一座雕像,作爲舊約中的12個英雄雕像羣的一部分。他在一塊阿爾卑斯山卡拉拉採石場出產的白色大理石上刻出了下肢、軀幹和衣着的大概形狀,但不知爲何,他沒有繼續雕刻下去。1466年,多納泰羅去世,留下了未完成的雕像。
1501年,當局決定再找一位藝術家完成這件作品。26歲的米開朗基羅被選中,他用了四年多時間完成這項工作。1504年一月,雕像快完成的時候,人們對雕像的放置地點進行了討論,原計劃放在教堂頂樓,但雕像的美麗使人震驚,最終人們決定將其置於佛羅倫薩的市政廳舊宮入口,取代多納泰羅的一尊銅像,以代表弗洛倫薩不畏強權的精神。
而這座雕像,就是後來廣爲人所知的“大衛像”了。許多人在提起“大衛像”的時候都立刻想到了米開朗琪羅,但是客觀來說,這座“大衛星”得算是米開朗琪羅和多那太羅合作的結果。
作爲一個一絲不掛的男性,早期大衛像的裸露曾引起爭議。這座雕像被“穿”上28片銅製無花果樹葉來遮羞。雕像本體也曾經被貼上金箔葉子,頭上戴有金質花環。而最有意思的一點就是,這些無花果樹葉以及金箔、花環,都在後來遺失了,去向無人知曉。
現在擺在第三張桌子上的,正是當年遺失的那些無花果樹葉、金箔以及截斷了的金質花環。
對於這一點,鄭錚並不瞭解,也是後來跟安納瞭解這些古董的時候聽安納說的。至於那些羊皮紙的碎片麼……那是多那太羅在進行雕刻之前所做的設計圖。而他所做的這個設計圖,雖然因爲時間的流逝和保存的不善,上面的墨痕已經淡了很多,更不可避免的磨損掉了一些,不過依舊可以看的出來,他的設計圖和米開朗琪羅後來雕刻出來
的“大衛像”是完全不同的。
安納看的出來鄭北對這個極有興趣,所以他在說起這些的時候更是吊足了鄭錚的胃口,說三句話能有一句是正題就算是不錯了。一直說了有個將近二十分鐘左右,安納從吊鄭北的胃口這件事情中獲得了足夠的樂趣之後,才用幾句話將這事情的始末說給了鄭北聽。
聽完安納說這些之後,鄭北心裡是暗暗的搖頭。這一堆玩意兒,壓根就是個雞肋啊。
說實在的,這三樣東西的確是很能吸引別人的注意力,引起別人的好奇的,旁觀者都想知道知道,這三樣東西拼在一起之後會是個什麼樣子。可問題的關鍵是,這三樣東西都跟一個雕像有關係,但是本身卻沒有太大的關係,根本就拼不到一塊去。
如果在吸引了所有人的好奇心之後,鄭北拿出了沒什麼亮眼之處的一個金質花環,一堆得貼在大衛像上纔有效果的金箔,以及一副大衛像的原始設計圖……說鄭北在玩弄觀衆的感情這都不過分。
但是要說這些個東西沒用處吧,那也不對,畢竟初期亮眼的功能這些東西是具備的。可是真要是選擇了的話,鄭北可是要承擔相當大的風險的。萬一衆人覺得自己白期待了,或者說是被人愚弄了,那鄭北可就是偷雞不成蝕把米了。
思慮再三,鄭北覺得還是選擇放棄比較好。他要求穩,任何不穩定因素對於鄭北而言,都是需要儘量的去避免的。
安納在介紹前兩件鄭北根本沒興趣的古董的時候,鄭北一直在偷眼看剩下的那兩個桌子上放着的東西。那兩個桌子上一個放着一些個碎掉的石膏塊,拼起來的話這應該是一個石膏像,就是不知道這是以什麼爲藍本來做的;另一個桌子上放着一些殘破的小齒輪和錶盤之類的東西,鄭北琢磨着這應該是一個懷錶或者說是一個類似的機械指針產物。
這倆東西要是說來頭的話,估摸着那來頭是不小,不一定是哪位大師臨摹過的石膏像以及某個名人帶過的懷錶。不過這光來頭大這是沒用的,關鍵還得是能吸引外行的眼光,而且還得是在相對容易復原的情況下,能讓自己展現出來自己的水平。這兩件東西很明顯的無法達到這個要求,所以鄭北也只能放棄。
鄭北已經看過的五件東西里,除開那些安納稱是水晶和琥珀結合又碎裂之後的碎渣之外,其他四樣復原起來太簡單,達不到鄭北的要求。
那一堆碎渣的確是挺有難度的,如果能當着衆人的面將這個復原起來的話,至少能展示一下鄭北超乎想象的技術。但是這有一個前提,那就是鄭北“能復原”這些碎渣,做不到這一點的話一切都是空談。鄭北可不覺得單憑着自己在這看上幾眼,明天就能當着衆人的面將這實實在在碎成渣了的玩意兒給復原起來。
在決定放棄這五件古董之後,鄭北看了鄭錚一眼。他面兒上一點不露,但是心裡卻在暗罵:“用心好歹毒啊,鄭錚……”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