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 聞佳音,得喪信

(後四十八小時,

馬車裡,劉萬山問起道癡的功課與將來的打算。

好的出路,莫過於科舉,以道癡現下的年紀,就過了童子試,前途可期。可是現下道癡入了王府做了世子伴讀,要是求安逸的話,舉後就可以王府補屬官。

因王青洲與王家大郎之死,多少都與科舉有干係,劉萬山怕王寧氏心有餘悸,攔着道癡不讓科舉。

他看來,道癡是個讀書種子。

想着自己年將半,不過是正品,又是因不是正途出身,想要升遷極爲不易。像臨洮府時那樣的機遇,可遇不可求。“俸兩升”熬滿,也不過是正五品。若是沒有其他成績,多半是正五品上熬到致仕。

幾個兒子雖已經讀書,可資質有限,即便是長子,也要再過五、年才能下童子試。隨後鄉試、會試都是不保準的。就像自己當初弱冠年紀就過了鄉試,可是會試四次不第。自己兒子,除了四子目前還看不出,其他三子,並無殊才。

等到兒子出仕,少說也要十五、年,那時自己都退下來。即便現下上面還有舅丈人,可年紀比自己還長,再過幾年也到了致仕之時。

要是趁着自己還官場,幫扶道癡一把,以後也算給兒子們添個助力。

道癡說了自己明年想要去國子監求學之事,劉萬山聞言,疑惑道:“明年你才十四歲,進京求學是不是早了些?何不試了後年的鄉試再說。”

若是鄉試能過,進京入監,就是舉貢,比尋常貢生要體面,同窗的水平也高些。要是鄉試不過,年紀不過十五歲,再謀拔貢也不遲。

道癡露出幾分靦腆道:“姐姐、姐夫京,甥兒想要早些帶祖母進京。”

至於其他打算,解釋起來囉嗦,還是這一條容易被人接受。

劉萬山很是意外,人離鄉賤,上了年歲的人有幾個肯輕離故土:“你想要奉你祖母一道進京?你祖母曉得此事嗎?”

道癡點點頭,道:“已經同祖母商議過,祖母心裡也記掛姐姐。”

這就是肯了,劉萬山有些動容。不過想着妹妹、妹婿故去多年,王寧氏守着孫子孫女相依爲命,捨不得孫女也是情理之。

劉萬山去王家拜訪前,對於王家的事情也打聽的七七八八,對於道癡典賣生母嫁妝,爲姐姐置辦了一份體面嫁妝之事也有耳聞。

他看來,妹婿、妹妹既、不了,看顧外甥與外甥女本就是他這個舅舅當做的。若不是高家隱瞞了劉氏病故的消息,他絕不會只准備銀錢送過來,其他的不再過問。即便礙於王寧氏,不將外甥、外甥女接到身邊,也會心安置。

至於外甥女的嫁妝,自然也是他這個孃舅置辦。

赴任之前,他打算安陸置辦些良田,畢竟葉落歸根,總有一日他還是要攜家眷回來。

現下想到順孃的嫁妝,劉萬山就覺得對道癡有所虧欠,心已經打定主意,自己置辦產業的時候,也給道癡置上些田產,算是彌補他典賣生母嫁妝的損失。

舅甥兩個,都想要買地上,倒也不算心有靈犀,而是世情如此。家過的如何,全看田畝數多寡。經商者鄙,手有餘銀的,多是置辦田產……

因帶了女眷幼童,馬車跑得不快,四十里路,行了將近兩個時辰。

已故房老太爺與八老太爺、十老太爺是叔伯兄弟,外房葬的墳頭,有太爺父母,太爺,王青洲夫婦,王大郎四個墳頭。

老太爺父母的墳頭居住,子孫以昭穆序列。

墓地雖建的平實,可墳頭上清清爽爽,並無枯枝敗草。

劉萬山見狀,望向道癡,目露詢問。

道癡指了指遠處依稀可見的屋子,道:“這一片都是王家墓地,那裡住着守墓人。甥兒不方便常來,就託了守墓人時常過來照應一二。”

劉萬山聽了,摸着鬍子,面露讚許。

以道癡的年紀,能照應的這樣周全,實爲不易。

想着道癡不僅僅是外房的嗣子,還有個顯達生父,到底有些見識,不比尋常少年。

即便道癡已出繼,可骨肉天倫,父子之情哪裡就那麼容易捨棄。說不定因出繼之事,王青洪對這個兒子愧疚偏疼幾分。

王青洪比自己還年輕好幾歲,想要拉扯兒子,又有什麼難事?

不算王青洪,就是王家宗房還有個侍郎老爺京,肯定也不吝扶持族子侄。

自己這個做舅舅的,對於道癡來說,反而可有可無。瞧着這孩子,自身不錯,外力也有了,要是沒出息,還真說不過去。

想到這些,劉萬山就放下爲官的架子,對道癡親近幾分。

道癡雖心有些訝然劉萬山態的變化,可依舊面不改色地受了。

劉萬山看了看幾個孩子,女兒居幼,表兄妹兩個年歲相差太大,否則的話,親上加親也不賴。

這會兒功夫,僕人將祭桌、祭品都搬下馬車。

劉萬山的注意力從道癡身上轉過來,不假人手,親自擺好祭桌。

他是劉氏之兄,王青洲大舅子,是尊長身份,因此帶着妻子,妹妹、妹婿墳前禱告一二後,便讓孩子們行叩拜之禮。

道癡爲嗣子,少不得跟着叩拜一番,又對錶弟表妹們回禮。

劉萬山想着妹妹生前,日子窮困,自己這個當哥哥的,口口聲聲說是心疼妹子,卻是半點沒幫上,不僅對不起妹妹,也愧對已故雙親的託付。

他雖沒有哭,可神情比哭還難看。

他蹲那裡,不停地燒着銀箔折的銀元寶,心底囈語道:“妹妹,大哥對不住你,讓你吃苦了。現下將銀錢燒給你,你莫要再苦了自己……”

見丈夫心情不好,任氏便攏着幾個孩子,不叫他們嬉鬧。野外風硬,大人還罷,小孩子到底有些受不住。劉萬山將銀元寶才燒了一半,大姐兒就響亮地打了個噴嚏。

任氏見狀,很是心疼,有些爲難地望了望丈夫。

劉萬山正滿心愧疚地燒紙錢,並沒有留意到。

道癡站任氏身邊,見個正着,便對任氏道:“舅母,舅舅還得等一陣子,外邊風大,表弟表妹還小,舅母先帶表弟表妹上車。正好我們舅甥兩個說話。”

任氏聞言,望向丈夫道:“老爺,您看……”

劉萬山已經聽到道癡先頭的話,衝妻子擺擺手,道:“你們先上車。”

任氏感激地道癡笑了笑,看他身上穿的也不厚,便吩咐婆子,取了個手爐塞給他,道:“你還小呢,也仔細些,小心吹了風頭疼。”

道癡謝了,看着任氏小聲招呼着幾個孩子去了馬車。等他轉身去看劉萬山,卻是愣住。

劉萬山面上水潤,不知何時,已是潸然淚下。

道癡腳下頓住,並沒有上前。

墓地上的氣氛沉痛帶了壓抑,道癡掃了眼那尺半高的銀箔元寶,心不無感慨。

王青洲當年進京,爲了省路費,搭載了客船,遇到江匪身亡;劉氏丈夫暴斃上,鬱鬱而終,未嘗不是對窮困生活的絕望。王大郎這裡,急功近利,對鄉試志必得,晝夜苦讀染病身損。

一件一件說起來,都同窮困脫不得干係。

劉萬山想到這些,心裡當然不好受……

回程的路上,劉萬山的話少了許多。

早先盼着道癡早入官場的心思也淡了,科舉之路,不是勤勉就能過的,半數看自身,半數看天命。

自己雖是親舅舅,可老一輩人總要故去,順娘那裡,往後還要多靠道癡這個孃家兄弟撐腰。道癡不管是穩紮穩打,還是脫穎而出,還是順其自然的好。

想到這些,他對於道癡又多幾分真心:“你舅母的兄弟是上一次會試的同進士,考了庶吉士,今年散館後入了國子監,爲五經博士。你舅母孃家長輩早年也有人國子監任職。你既是真想入國子監,我就往京去信打聽打聽。”

道癡聞言大喜,忙躬身道:“甥兒謝過舅舅。”

如何“撥貢”之事,他一直拿不定主意。真要憑年考成績說話,沒有兩、兩年的功夫,他的成績很難從平轉到魁來。畢竟能過童子試的,都是十年苦讀熬出來的,道癡也不比旁人多什麼,哪裡是打個哈欠就能爬到前頭的。

若是找門路的話,就要求到湖廣提學副使張幫奇名下。張幫奇前兩年受興王所邀,曾到府學月講;等到興王薨,世子居喪,外頭的往來都減了,張幫奇才停了月講。

張幫奇對道癡來說,也算半師。

可張幫奇不僅是儒林名士,還是爲人十分方正。他有句名言:“學不孔、顏,行不曾、閔,雖如雄、褒,吾且斥之。”

要到他跟前走後門,實不易。

若是求王家宗房那邊,走提學門路的話,牽出與副使的關係,又很被動。說不得惹惱了正使,就斷了“拔貢”的門路。

地方官員,正官與副手的關係,多是微妙。

如今通過劉萬山能與京城國子監搭上關係,對道癡來說,真是意外之喜。

劉萬山雖沒說任家長輩早年國子監曾任什麼職務,可既是卸任之後,依舊有說話餘地,人脈依,可見分量不輕。

現下的官場,與幾年後的官場,管區別很大,可有一條不變,那就是京官重與外官。

提學負責是管理地方學子,選撥優異人才入貢。國子監則是接受貢生的地方,兩處即便沒有直接從屬關係,可也千絲萬縷相連。

若是自己走通京關係,就不用爲“拔貢”之事頭疼。京出面與地方提學打聲招呼,要個貢生,只要道癡不是差勁的沒譜,提學這裡就沒有攔着的道理。

道癡的成績生員雖只排流,可勝年紀小,勉強也算是優秀士子,提學那裡當不會太爲難。

見道癡歡喜,劉萬山的心情也舒展幾分,道:“我能爲你做的,也只有這個。不過即便順利入了國子監,也只是開頭,如何求學,如何結交同窗好友,還要看你自己努力。別的我也不羅嗦,只囑咐你一句,戒驕戒躁,常念不足。”

道癡肅容聽了,感激道:“謝舅舅教導……”

劉萬山見他上心,很是滿意,便將自己讀書時的一些心得體會講了。

舅甥閒話,只覺得時間飛快,不知不覺,馬車已經回城。

劉萬山說的口乾舌燥,依是意猶未見,尤有不捨地囑咐道癡:“若是得空,就來家裡。”

道癡躬身應了,劉萬山不好再一家子去叨擾王寧氏,繞道將道癡送回王家後,就沒有下馬車,吩咐道癡替自己跟王寧氏道聲不是,就帶了妻兒回家去了。

道癡心情正好,不想剛進家門,就得了壞消息。

王夫人凌晨故去,今日王府開始治喪。

道癡論公,是王府伴讀;論私,是王氏子弟,且與七郎交好。不管怎麼說,也要出面。

道癡低頭看看自己,因去墓地祭拜的緣故,穿着就是素服,倒是不用再換裝。

同王寧氏說了幾句上午祭拜之事,道癡便帶了驚蟄匆匆出門。

今天已經是臘月十七,外頭已經有些年味兒。

街上的人來來往往,挑擔子的貨郎也比平時多了許多。

道癡想着王夫人,雖說他入王府兩年半,可見過王夫人的次數一個巴掌數的過來。王府衆人,對於王夫人,也只曉得她身體不大好,鮮少出現人前。

興王薨逝時,王妃病倒,王夫人出面,協助世子治喪,也多是幕後籌劃,並不人前招搖。

道癡對她的印象,是個身子孱弱、寡言的女子。相貌雖不及王妃明豔,可自有楚地女子的溫婉與柔韌。

還不知王琪會哭聲什麼樣。

進了王府一打聽,王家宗房的人早上就過來了,王夫人的靈柩停卿雲宮偏殿,王琪也那裡。

王府上下,又像興王大喪時似的服白。王夫人雖是興王之妾,可是得過朝廷誥封,名字上了皇家玉牒。王府下人從屬,爲其服喪,也是應當。

道癡身上有王府的腰牌,無需人通稟,便長驅直入。

可卿雲門後是內宮,不好輕進,道癡打聽着世子啓運殿,便先到啓運殿來。

走到正殿門口時,剛好黃錦從殿裡出來。

見到道癡,黃錦眼睛一亮,忙上前道:“二公子來了,殿下正爲夫人之逝難過,二公子快進去勸勸……”

第95章 柔弱女亦有犯擰時第121章 察行跡王妃遷怒第14章 論反王,傳大考第119章 啓運殿劉安點丹第2章 **少年初聚首(上)第2章 靈前誰誦《地藏經》(一)第85章 聞已逝道癡赴西山第119章 啓運殿劉安點丹第96章 因銀錢姐弟起疑意第1章 西山寺裡有老僧第121章 察行跡王妃遷怒第86章 手足情重,三王齊聚第26章 最憾情深轉情薄第12章 驚見淚郡主再援手第167章 見姻親,聞良言第9章 誰人夜半苦讀書第6章 樂羣堂裡接風宴(下)第27章 開山門,嗣事定第115章 事已定,平安歸第133章 利益當前親人惱第148章 欽差至,遺詔出第151章 世子溫言攏伴讀第143章 深思量,生惶恐第95章 柔弱女亦有犯擰時第86章 手足情重,三王齊聚第153章 千里路,今日行第28章 十分家產獻三分第127章 崔小舅,劉大舅(下)第139章 平靜第167章 見姻親,聞良言第62章 暴雨虐世子出行(二)第124章 謀後路,預人手第160章 察異常王琪心膽顫第17章 抓週宴抓破美人面(二)第65章 議水患士紳雲集(二)第121章 察行跡王妃遷怒第17章 小算計,大靠山第5章 樂羣堂裡接風宴(上)第96章 因銀錢姐弟起疑意第171章 端倪(二)第62章 暴雨虐世子出行(二)第149章 爲萬一王妃選侍從第162章 閣臣三拒嗣君意第25章 仗勢欺人,爽中之爽(一)第167章 見姻親,聞良言第117章 一句惡言斬親情第136章 世間多有稀奇事第11章 混小子唱作俱佳第71章 旦夕禍福,不測風雲(三)第78章 親不親老僧歸來第4章 蓬門突有貴客至第125章 分遠近,知榮辱第88章 別親人四小村遊第19章 不留爺處爺不留第80章 鬧府學誰是無辜人第147章 聰明人辦“聰明事”第111章 設攔卡嚴正以待第18章 抓週宴抓破美人面(三)第149章 爲萬一王妃選侍從第112章 爲世子道癡二建言第17章 抓週宴抓破美人面(二)第148章 欽差至,遺詔出第167章 見姻親,聞良言第83章 欽差到大喪倒計時第61章 暴雨虐世子出行(一)第104章 送彌勒手足作別第138章 出籍第65章 議水患士紳雲集(二)第94章 試深淺誰深誰淺第70章 旦夕禍福,不測風雲(二)第9章 小僧今日會親行(三)第162章 閣臣三拒嗣君意第12章 驚見淚郡主再援手第137章 王家窯速戰速決第4章 蓬門突有貴客至第15章 挑挑揀揀長命鎖第114章 邢百戶粗中有細第67章 牛刀小試,衆小立功第10章 人情到底,世子施恩第147章 聰明人辦“聰明事”第170章 端倪(一)第21章 無情兒,孝順子第3章 同窗少年初聚首(中)第168章 見骨肉,暗悔悟第25章 命硬嫗收命硬孫(下)第69章 旦夕禍福,不測風雲(一)第157章 千里迢迢抵良鄉第1章 西山寺裡有老僧第14章 攀權勢小人生祟第89章 生奢貪念老實人不老實第14章 攀權勢小人生祟第117章 一句惡言斬親情第12章 驚見淚郡主再援手第103章 衆子院試,三郎初隱第146章 驚弓之鳥,飄飄欲仙第122章 青洪起復經安陸第158章 兄弟聚前程可期第144章 王陳出府,傲客登門
第95章 柔弱女亦有犯擰時第121章 察行跡王妃遷怒第14章 論反王,傳大考第119章 啓運殿劉安點丹第2章 **少年初聚首(上)第2章 靈前誰誦《地藏經》(一)第85章 聞已逝道癡赴西山第119章 啓運殿劉安點丹第96章 因銀錢姐弟起疑意第1章 西山寺裡有老僧第121章 察行跡王妃遷怒第86章 手足情重,三王齊聚第26章 最憾情深轉情薄第12章 驚見淚郡主再援手第167章 見姻親,聞良言第9章 誰人夜半苦讀書第6章 樂羣堂裡接風宴(下)第27章 開山門,嗣事定第115章 事已定,平安歸第133章 利益當前親人惱第148章 欽差至,遺詔出第151章 世子溫言攏伴讀第143章 深思量,生惶恐第95章 柔弱女亦有犯擰時第86章 手足情重,三王齊聚第153章 千里路,今日行第28章 十分家產獻三分第127章 崔小舅,劉大舅(下)第139章 平靜第167章 見姻親,聞良言第62章 暴雨虐世子出行(二)第124章 謀後路,預人手第160章 察異常王琪心膽顫第17章 抓週宴抓破美人面(二)第65章 議水患士紳雲集(二)第121章 察行跡王妃遷怒第17章 小算計,大靠山第5章 樂羣堂裡接風宴(上)第96章 因銀錢姐弟起疑意第171章 端倪(二)第62章 暴雨虐世子出行(二)第149章 爲萬一王妃選侍從第162章 閣臣三拒嗣君意第25章 仗勢欺人,爽中之爽(一)第167章 見姻親,聞良言第117章 一句惡言斬親情第136章 世間多有稀奇事第11章 混小子唱作俱佳第71章 旦夕禍福,不測風雲(三)第78章 親不親老僧歸來第4章 蓬門突有貴客至第125章 分遠近,知榮辱第88章 別親人四小村遊第19章 不留爺處爺不留第80章 鬧府學誰是無辜人第147章 聰明人辦“聰明事”第111章 設攔卡嚴正以待第18章 抓週宴抓破美人面(三)第149章 爲萬一王妃選侍從第112章 爲世子道癡二建言第17章 抓週宴抓破美人面(二)第148章 欽差至,遺詔出第167章 見姻親,聞良言第83章 欽差到大喪倒計時第61章 暴雨虐世子出行(一)第104章 送彌勒手足作別第138章 出籍第65章 議水患士紳雲集(二)第94章 試深淺誰深誰淺第70章 旦夕禍福,不測風雲(二)第9章 小僧今日會親行(三)第162章 閣臣三拒嗣君意第12章 驚見淚郡主再援手第137章 王家窯速戰速決第4章 蓬門突有貴客至第15章 挑挑揀揀長命鎖第114章 邢百戶粗中有細第67章 牛刀小試,衆小立功第10章 人情到底,世子施恩第147章 聰明人辦“聰明事”第170章 端倪(一)第21章 無情兒,孝順子第3章 同窗少年初聚首(中)第168章 見骨肉,暗悔悟第25章 命硬嫗收命硬孫(下)第69章 旦夕禍福,不測風雲(一)第157章 千里迢迢抵良鄉第1章 西山寺裡有老僧第14章 攀權勢小人生祟第89章 生奢貪念老實人不老實第14章 攀權勢小人生祟第117章 一句惡言斬親情第12章 驚見淚郡主再援手第103章 衆子院試,三郎初隱第146章 驚弓之鳥,飄飄欲仙第122章 青洪起復經安陸第158章 兄弟聚前程可期第144章 王陳出府,傲客登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