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節 簽訂和約

阿藍答兒應道:“我贊成!如此形勢,當速作決定,簽訂和約後,咱們迅速北撤,莫要被宋軍探聽到咱們大夥兒已中了毒。”

也速道:“我也贊成!即使不中毒,圍城太久,也容易造成兵困馬乏,軍心渙散。”

兀良合臺皺着眉頭道:“這病倒不像是中毒,若是宋軍做的手腳,斷不會如此輕微,按咱們現在這種狀態,要真是打起來,宋軍還未必是咱們的對手!”

也速大聲道:“說宋軍下毒的是你,說不是宋軍下毒的也是你,你腦子是不是出了問題了?你到底是贊成還是不贊成?”他和兀良合臺、阿藍答兒長年累月在忽必烈帳下同事,互相說話早已養成了直來直去的習慣。

兀良合臺沉默了一會兒,擡起頭來道:“一切聽大將軍作主,我贊成講和,但咱們這麼千里迢迢而來,總不能這樣兩手空空回去,對四王爺也難以交待。而且宋軍求和在先,那個宋使者也說了,有什麼要求儘管提,那咱們也不必客氣。”

也速和阿藍答兒笑道:“這個自然!簽訂和約的條件要與賈似道面談,狠狠地敲他一筆纔是!”

蕭峰目光又向座下一掃,道:“還有誰有異議的嗎?”

衆將見元帥和先鋒都已同意講和,當然沒人再提出異議。而且大家想着可以回家和家人團聚,人人心裡倒是頗爲歡喜。

蕭峰朗聲道:“好!既然大家都同意,那就這麼定了,與宋軍言和!至於簽訂和約的條件,就依諸位將軍之見,和賈似道面談!”他手一揮,叫道:“拿筆來!”

侍衛給蕭峰呈上筆墨,蕭峰提筆在紙上寫了幾個字:“同意言和”,落款爲蕭峰。然後接過侍衛遞過來的帥印,蓋了上去。他於文法不通,也許久沒執筆,所以能寫多簡單就寫多簡單。衆蒙古將領因佔領了中原跟在忽必烈帳下的緣故,所以大都會講漢語,但卻不會寫漢字,甚至有些一輩子都沒抓過筆,見蕭峰提筆就寫,眨眼就寫成,均不由佩服得五體投地,暗想大將軍武功蓋世,不想還通文法。

蕭峰寫畢,命人傳劉一恆進來,將那只有幾個字的信交給他,道:“我們同意言和,這封信上已蓋了我的帥印,你拿回去給賈似道看,請他於明日巳時出城,我們在城外面議簽訂和約的條件。”

劉一恆大喜,恭恭敬敬地接過那封信。

蕭峰拱拱手道:“劉將軍請回,明日請賈相必務出城,我蕭峰一言九鼎,決不會反悔,若是你們不守信約,錯過了機會,那後果你們就自負了!”

劉一恆點頭哈腰道:“那是當然,蕭將軍乃威震天下的人物,我們豈有信不過之理?”

侍衛將劉一恆送出帳外,劉一恆來到城邊,宋軍將他吊了回去不提。

翌日,蕭峰只率五百士兵出營,也速與部分將領留守軍中,楊過、林煙碧、阿紫、兀良合臺和阿藍答兒等將領隨蕭峰同行。柳如浪因認識賈似道,蕭峰爲免他日後回臨安有麻煩,讓他迴避一下,不隨同一起去。

一行人馳到離城兩裡左右停下,蕭峰吩咐就地紮營,支起一個帳篷,五百士兵分列兩旁,蕭峰與諸將騎馬立於中間,看看太陽,已快到巳時,夏日的陽光,特別猛烈,衆人站了一會兒,還未見宋軍到來。阿紫撇撇嘴道:“我看這賈似道貪生怕死,大概是不來了,姐夫,咱們爲什麼要站在這兒等他?他算什麼東西嘛!”

“這是以示兩國平等的禮儀,你小孩子家當然不懂!”蕭峰迴頭看看兀良合臺,道:“兀良合臺將軍,你身上有病,你到帳篷裡坐着,不必和我們一起等候。”兀良合臺的病最重,蕭峰本叫他不要來,但他執意要來,蕭峰也不好勉強。

“不,我沒事。”兀良合臺笑道,“今天好像好一點了,也許是知道這仗快打完了,要回家了,上天憐憫我,讓我快些好起來。”他哪裡知道林煙碧這兩天沒再往井裡下藥,他的乏力症正漸漸好起來。雖然若是換了他,未必會頂着烈日等宋軍使者到來,但蕭峰身爲元帥在等,他是斷不會獨自躲在帳篷裡的。

一行人裡只有楊過和林煙碧明白,蕭峰立馬翹首在等,不是因爲賈似道,而是他心中對大宋的眷戀與尊敬,那片養育了他三十年的土地,他至今依然深深地愛着。

正在此時,前方煙塵揚起,一隊人馬漸漸馳近,當先卻是張勝!

張勝向蕭峰一抱拳,道:“有勞蕭將軍相候,我們來遲了一點,還望海函!”

蕭峰拱手還禮道:“無妨,你們賈太師呢?”

張勝和當先的幾員將領閃開,露出當中一匹馬來,馬上之人全身盔甲,卻掩不住猥瑣之相。他在馬上向蕭峰一揖,道:“在下賈似道,見過東遼大將軍!”他見蕭峰虎威凜凜,身旁的將士個個精神抖擻,讓他幾乎不敢逼視。昨晚他想了一晚上,在衆將衆口一詞的勸說中,又帶了五千人馬,纔敢來赴約,但他自出孃胎以來,哪裡到過這種場合,一見蕭峰如此氣勢,又禁不住心驚膽戰起來。

蕭峰左手一伸,道:“太師與諸位請!”衆將立時向兩旁閃開,讓出一條道來。賈似道無法,只好硬着頭皮往裡走。

衆人在帳篷前翻身下馬,走進帳篷裡,只見兩列座位排列整齊,賈似道也曾聽說過蕭峰的名頭,知道他是蒙古第一猛將,所以心裡一直髮慌,雖聽程英說蒙古有意言和,但實不知這個蒙古第一將軍是如何的兇悍,當下停住腳步,就近找了個座位就要坐下。蕭峰已在左首的座位上坐下,見他如此不識大體,毫無大國使臣的風範,當下沉聲道:“太師請在右首的座位上座!”

賈似道被他一喝,連忙走到右首的座位坐下。侍衛斟上馬奶酒,蕭峰先舉碗一繞道:“今日言和,先喝一碗酒,以表誠意!”他一仰脖子將酒喝了,衆將也一起喝了,宋朝的軍官除了鄂州的守將平日還喝些烈酒外,賈似道帶來的一干人等平常養尊處優,喝的都是甘醇的美酒,當即被嗆得咳嗽不已。

蕭峰放下酒碗,向賈似道道:“太師可曾擬了和約前來?”

賈似道被馬奶酒嗆了一下,正捂着嘴咳得眼淚都出來了,聽蕭峰一說,連忙示意劉一恆呈上草擬的和約,道:“請大將軍過目,只要貴方有言和的誠意,條款可以再商量。”

蕭峰接過草案,只見上面洋洋灑灑地寫了長篇大論的兩國和好的好處,言辭華麗,極盡修飾之能事,蕭峰看得不太懂,他也不再細看,目光下移,終於看到蒙古若肯講和,宋朝答應的條款,羅列了幾條,其中兩條是宋朝每年向蒙古進貢白銀40萬兩,絹40萬匹,蕭峰一看,心裡微怒,暗想這個賈似道爲了求和,竟將百姓的血汗錢如此亂花,大宋經過長年戰亂,已經民不聊生,再要賠這多麼財物,趙家王朝定會更加變本加厲地搜刮民脂民膏。蕭峰擡起頭來,目光如電,慍然道:“賈太師,你擬的這個和約經過深思熟慮了嗎?”

賈似道見蕭峰臉顯怒色,以爲他嫌賠得太少,當下戰戰戰兢兢地道:“大將軍息怒,和約您不滿意,可以再商量,要多少,您儘可以提出來,我會盡量想辦法辦到。”

蕭峰氣得將和約“啪”地一聲扔在座上,坐在一旁的兀良合臺伸過頭來,拿起和約一看,全是看不懂的漢字,當下遞給楊過,問道:“楊大俠,你看看這上面寫着賠多少錢?”

楊過粗粗一掃,目光停留在最後的條款上,他對宋朝現時的狀況比蕭峰還要了解,心頭不禁大怒,但當着蒙古將領的面,又不能明說,他立時明白了蕭峰的意思,見兀良合臺側着腦袋問他,當下強壓怒火小聲道:“和約上寫着每年進貢白銀10萬兩,絹10萬匹。”

阿藍答兒也坐在楊過身側,當下一拍桌子道:“那***,賠這麼點兒,當我們是好打發的麼!”

賈似道本來就心驚膽戰,冷不丁被那拍桌子聲嚇了一跳,當即全身發抖,他早已聽聞蒙古人強悍兇殘,如今自己身在敵營,他們一發怒,不知要如何炮製自己,當下顫聲道:“要……要多少?我……我賠……”

蕭峰見形勢不對,但又不能當着兀良合臺諸將的面明說,生怕賈似道一慌之下,說出更離譜的數目來,若是被蒙古將領聽了去,事情就更難辦了。情急之下,他伸出兩個指頭,道:“你莫要害怕,我們只要這個數。”他的意思是說20萬兩和20萬匹。

賈似道卻瞪圓了眼睛,結結巴巴地道:“兩倍?八……”

“啪!”蕭峰一拍桌子,把賈似道就要說出口的“八十萬兩”嚇得憋了回去。蕭峰真是哭笑不得,一揮手叫道:“你過來!”

賈似道連忙離座,湊到蕭峰跟前,蕭峰提筆將和約上的四十萬兩白銀改成二十萬兩,四十萬匹絹改成二十萬匹,然後在一旁寫道:“你知我知即可,不許聲張,若是不然,取你性命!”說完將手中之筆一擲,那徑直筆插入地下,只剩了一截黑色的筆頭在外面。

賈似道嚇得目瞪口呆,雖然不解,卻哪裡還敢聲張?

第八節 生死決戰第六節 鄉村老婦第十一節 打賭三場第十一節 簽訂和約第六節 撲朔迷離第十二節 夜探採菱館第八節 故國今何在(八)第五節 兵臨鄂州第五節 蒙古大汗第九節 段家後人第六節 故國今何在(六)第四節 惡鬥浮香亭第九節 夜闖皇宮第一節 北上燕京第五節 生日大宴(五)第五節 錦繡谷中第三節 小戰一燈第四節 風雲突起第四節 橫渡長江第三節 塞上牛羊第六節 柳莊鬧鬼第五節 兵臨城下(五)第七節 老頑童與一燈大師第十二節 蕭郭之戰第二節 丹桂失蹤第十二節 第一場比試第八節 三日之期第二節 生死茫茫(二)第十三節 襄陽失守第四節 被吊在樹上的人第四節 南院故地第九節 夜闖皇宮第五節 半世情仇(五)第十節 夢斷雁門關第六節 攻城之戰第一節 靈鷲宮傳人第四節 風雪夜愁人(四)第八節 虛實陸家莊第一節 再訪江夫人悼念天國的女孩第八節 一陽指第四節 重返臨潢第三節端午守靈第五節 初踐盟約第二節 殺賊祭墳第八節 故國今何在(八)第八節 豪放不羈第四節 設計出逃第二節 半世情仇(二)第六節 英雄相惜(六)第十二節 生死相隨第七節 柳暗花明第二節 殺賊祭墳第一節 小東邪第二節 再遇楊過第六節 渡船夜話第九節 直闖襄陽第八節 前世的約定第十四節 死而後已第九節 渡船夜話第三節 風雪夜愁人(三)第一節 生死茫茫(一)第十四節 願賭服輸第三節 詐死之計第四節 信裡乾坤第七節 故國今何在(七)第一節 英雄相惜(一)第八節 前世的約定第四節 兵臨城下(四)第二節 喜得解藥第二節 丹桂失蹤第四節 驚聞惡訊第十一節 簽訂和約第二節 瞞過黃蓉第十二節 島上兇險第一節 故國今何在(一)第五節 湖畔驚鷺第八節 段家獲救第四節 橫渡長江第三節 英雄無覓處(三)第四節 生日大宴(四)第三節 燈火闌珊處(三)第九節 醋海翻波第四節 英雄無覓處(四)第十三節 肝膽相照第一節 英雄相惜(一)第十四節 願賭服輸第十節 半世情仇(十)第七節 老頑童與一燈大師第三節 風雪夜愁人(三)第一節 生死茫茫(一)第一節 靈鷲宮傳人第一節 撤軍北迴第十五節 真假之言第二節 燈火闌珊處(二)第十二節 第一場比試第三節 故國今何在(三)第九節 疑是伊人輪迴第七節 故人來訪第五節 故地遇故人
第八節 生死決戰第六節 鄉村老婦第十一節 打賭三場第十一節 簽訂和約第六節 撲朔迷離第十二節 夜探採菱館第八節 故國今何在(八)第五節 兵臨鄂州第五節 蒙古大汗第九節 段家後人第六節 故國今何在(六)第四節 惡鬥浮香亭第九節 夜闖皇宮第一節 北上燕京第五節 生日大宴(五)第五節 錦繡谷中第三節 小戰一燈第四節 風雲突起第四節 橫渡長江第三節 塞上牛羊第六節 柳莊鬧鬼第五節 兵臨城下(五)第七節 老頑童與一燈大師第十二節 蕭郭之戰第二節 丹桂失蹤第十二節 第一場比試第八節 三日之期第二節 生死茫茫(二)第十三節 襄陽失守第四節 被吊在樹上的人第四節 南院故地第九節 夜闖皇宮第五節 半世情仇(五)第十節 夢斷雁門關第六節 攻城之戰第一節 靈鷲宮傳人第四節 風雪夜愁人(四)第八節 虛實陸家莊第一節 再訪江夫人悼念天國的女孩第八節 一陽指第四節 重返臨潢第三節端午守靈第五節 初踐盟約第二節 殺賊祭墳第八節 故國今何在(八)第八節 豪放不羈第四節 設計出逃第二節 半世情仇(二)第六節 英雄相惜(六)第十二節 生死相隨第七節 柳暗花明第二節 殺賊祭墳第一節 小東邪第二節 再遇楊過第六節 渡船夜話第九節 直闖襄陽第八節 前世的約定第十四節 死而後已第九節 渡船夜話第三節 風雪夜愁人(三)第一節 生死茫茫(一)第十四節 願賭服輸第三節 詐死之計第四節 信裡乾坤第七節 故國今何在(七)第一節 英雄相惜(一)第八節 前世的約定第四節 兵臨城下(四)第二節 喜得解藥第二節 丹桂失蹤第四節 驚聞惡訊第十一節 簽訂和約第二節 瞞過黃蓉第十二節 島上兇險第一節 故國今何在(一)第五節 湖畔驚鷺第八節 段家獲救第四節 橫渡長江第三節 英雄無覓處(三)第四節 生日大宴(四)第三節 燈火闌珊處(三)第九節 醋海翻波第四節 英雄無覓處(四)第十三節 肝膽相照第一節 英雄相惜(一)第十四節 願賭服輸第十節 半世情仇(十)第七節 老頑童與一燈大師第三節 風雪夜愁人(三)第一節 生死茫茫(一)第一節 靈鷲宮傳人第一節 撤軍北迴第十五節 真假之言第二節 燈火闌珊處(二)第十二節 第一場比試第三節 故國今何在(三)第九節 疑是伊人輪迴第七節 故人來訪第五節 故地遇故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