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節 兵臨城下(四)

忽必烈朗聲對蕭峰道:“蕭兄,你救過舍妹的命,你我又惺惺相惜,爲何一定要兵戎相見?”蕭峰凝神運氣,並不答話。忽必烈又道:“蕭兄即使戰勝了國師,但我幾萬大軍,一樣可以踏平臨潢城。我們何不化干戈爲玉帛呢?”他的弦外之音很明顯,就算你蕭峰打敗了金輪法王,但你蕭峰可以打敗我幾萬大軍嗎?

蕭峰一面催動掌力,一面道:“你們一直以來,把我們契丹人逼得沒有活路,如何化干戈爲玉帛?”他一面說話,一面與金輪法王比拼內力,而金輪法王的額頭已汗水涔涔,很顯然,兩人武功高低已分。忽必烈道:“從前我無暇顧及這裡,手下的一些人在這裡燒殺搶奪,給契丹人帶來了痛苦,是我治軍不嚴。”蕭峰道:“今日休戰,明日你們同樣來犯,逼得臨潢城裡民不聊生,人被逼急了,總是要反抗的,到時你我還是敵人。”忽必烈忽抽出一支箭來,一折而斷,大聲道:“我忽必烈今天對天發誓,從今往後,我蒙古與契丹永世交好,彼此以兄弟之禮相待,在我有生年,保證不起戰端,如有所違,保佑我就和這支箭一樣!”蕭峰喝了一聲“好”,心想:“今日形勢,我們完全沒有還手之力,忽必烈突然求和,不知葫蘆裡賣些什麼藥,他帶了幾萬大軍來,不可能就是爲了求和。可是他在幾萬人面前如此承諾,必定要言出必行。不管如何,今日他的一句話,避免了一場生靈塗炭,這或許是最好的結局。”當下朗聲道:“王爺一言九鼎,救了臨潢城裡幾萬百姓,蕭峰感激不盡,王爺讓國師與我一同撤掌,雙方纔不致受傷。”

忽必烈大喜,忙叫道:“國師,你與蕭兄一同撤掌,不許再鬥了。”金輪法王點點頭,蕭峰道:“我數一二三,就一齊收掌,如何?”金輪法王又點點頭,蕭峰數道:“一二三……”猛地將力道一收,可是就在此時,他覺察到對方的掌力洶涌地壓了過來,原來金輪法王並沒有收回掌力,很明顯,他是想趁機將蕭峰擊成重傷,以除去一個勁敵。蕭峰心如電轉,大喝一聲,掌上猛地用了十成功力。金輪法王以爲此次偷襲必定成功,沒想到蕭峰反彈回來的力道如此迅猛巨大,他立時被震得後退幾步,胸口一陣氣悶。蕭峰也往後躍開,以卸力道。這其中的變化,除了高手,一般人是極難看出來的。

忽必烈當然也沒看出來,他跳下馬,走到蕭峰跟前,執着蕭峰的手,笑道:“蕭兄,你雙箭連發射殺兩頭猛虎的事已經傳遍草原了,我們蒙古以騎射起家,最敬佩你這樣的英雄,而且你又救過舍妹。此次前來,我汗兄吩咐一定要招撫到你,我知道蕭兄爲了臨潢城裡幾萬生靈,一定會答應的。”蕭峰道:“我契丹本就沒有實力與蒙古抗衡,只是被逼得沒有活路,纔起來反抗。現王爺承諾兩族和平相處,是再好不過了。不僅我蕭峰感激你,臨潢城裡幾萬百姓都會感激你。”忽必烈道:“你放心,我汗兄親手御筆寫了聖旨,保證以後將契丹人當作蒙古人一樣看待。待到進了城,我再宣讀聖旨。”忽又笑道:“說實在的,一個小小的臨潢城我還用不着如此興師動衆,這裡的幾萬將士,都是來恭迎蕭兄的。”

蕭峰心下驚疑,拱手道:“不敢當,蕭峰何德何能,竟勞王爺親自帶幾萬大軍來迎,實在是慚愧。”心裡卻想:“他帶了幾萬人馬來,絕不會只爲了招降我,而沒有別的條件。在幾萬人馬的面前,他提出任何條件,我爲了臨潢城裡的百姓,都得應允。”忽必烈一招手,示意隨從牽過一匹與自己的坐騎一樣的馬來,笑道:“蕭兄有萬夫不當之勇,何必太謙?今日你我化敵爲友,我既射死了你的坐騎,就將這匹汗血寶馬送給你,寶馬配英雄,相得益彰啊。”蕭峰也是識馬之人,擡頭只看了一眼,就知道那是天下罕有的良駒。當下也不推辭,抱拳道:“謝王爺,蕭峰就收下了,請王爺上馬,咱們一同就進城去。”

忽必烈喜道:“好,就請蕭兄前頭帶路。”蕭峰皺皺眉頭道:“這幾萬人馬進了城,必定驚擾百姓。如果王爺信得過在下,可否只帶幾千人進城?其餘的人在城外安營紮寨。”忽必烈一拍手掌道:“好,就這麼辦,如果蕭兄我都信不過,天下還有誰是可信的?”蕭峰甚是感動,暗想:“此人豪氣千丈,胸懷大略,他天下一統的野心多半會實現。”當下飛身上馬,與忽必烈並駕而行,朝臨潢城門走去。金輪法王、瀟湘子和尹克西緊跟其後,尾隨的只有幾千蒙古將士。其餘的蒙古大軍後退十里,安營紮寨。

第六節 鄉村老婦第四節 情義深重第二節 淚訴往事第七節 獨闖賈府第三節端午守靈第三節 推心置腹第六節 故國今何在(六)第六節 大理奇遇第五節 英雄相惜(五)第三節 英雄無覓處(三)第二節 彎弓射大雕(二)第十節 脣槍舌劍第四節 情義深重第二節 英雄無覓處(二)第三節 半世情仇(三)第三節 故國今何在(三)第三節 兵臨城下(三)第六節 按兵不發第三節 銀耳環第四節 生日大宴(四)第六節 柳莊鬧鬼第五節 計取金牌第一節 生日大宴(一)第九節 水落石出第二節 小鏡湖畔第十二節 島上兇險第六節 叛師之人第四節 英雄相惜(四)第四節 生日大宴(四)第六節 出宮第三節 推心置腹第十一節 設計擒賊第四節 南院故地第四節 設計出逃第八節 三日之期第八節 棋逢敵手第五節 重遇阿紫第八節 故國今何在(八)第六節 渡船夜話第七節 重返大理第五節 湖畔驚鷺第十一節 設計擒賊第六節 英雄相惜(六)第八節 半世情仇(八)第五節 半世情仇(五)第九節 段家後人第八節 英雄惜別第五節 計取金牌第十一節 設計擒賊第五節 襄陽城下第一節 夜藏閨房第四節 巧言試探第十二節 夜探採菱館第二節 生死茫茫(二)第七節 今日送君須盡醉第六節 故國今何在(六)第八節 一陽指第八節 前世的約定第五節 英雄相惜(五)第五節 錦繡谷中第十四節 願賭服輸第五節 初踐盟約第六節 鄉村老婦第五節 初踐盟約第八節 畫裡玄機第五節 兵臨鄂州第八節 段家獲救第一節 彎弓射大雕(一)第三節 情義兩難全第五節 辜負美人恩第十節 脣槍舌劍第六節 撲朔迷離第二節 英雄相惜(二)第五節 逃離陸家莊第一節 生日大宴(一)第一節 英雄相惜(一)第二節 淚訴往事第十四節 死而後已第四節 英雄無覓處(四)第五節 醉仙閣遇伏第三節 情義兩難全第九節 出城第二節 丹桂失蹤第七節 碧雲宮主第十二節 生死相隨第五節 故國今何在(五)第五節 懲奸罰惡第五節 蒙古大汗第十二節 夜探採菱館第八節 半世情仇(八)第十節 路旁小店第五節 計取金牌第一節 北上信陽第八節 畫裡玄機第五節 生日大宴(五)第二節 樹林救郭襄第六節 撲朔迷離第五節 兵臨城下(五)第八節 攻克京兆第七節 柳暗花明
第六節 鄉村老婦第四節 情義深重第二節 淚訴往事第七節 獨闖賈府第三節端午守靈第三節 推心置腹第六節 故國今何在(六)第六節 大理奇遇第五節 英雄相惜(五)第三節 英雄無覓處(三)第二節 彎弓射大雕(二)第十節 脣槍舌劍第四節 情義深重第二節 英雄無覓處(二)第三節 半世情仇(三)第三節 故國今何在(三)第三節 兵臨城下(三)第六節 按兵不發第三節 銀耳環第四節 生日大宴(四)第六節 柳莊鬧鬼第五節 計取金牌第一節 生日大宴(一)第九節 水落石出第二節 小鏡湖畔第十二節 島上兇險第六節 叛師之人第四節 英雄相惜(四)第四節 生日大宴(四)第六節 出宮第三節 推心置腹第十一節 設計擒賊第四節 南院故地第四節 設計出逃第八節 三日之期第八節 棋逢敵手第五節 重遇阿紫第八節 故國今何在(八)第六節 渡船夜話第七節 重返大理第五節 湖畔驚鷺第十一節 設計擒賊第六節 英雄相惜(六)第八節 半世情仇(八)第五節 半世情仇(五)第九節 段家後人第八節 英雄惜別第五節 計取金牌第十一節 設計擒賊第五節 襄陽城下第一節 夜藏閨房第四節 巧言試探第十二節 夜探採菱館第二節 生死茫茫(二)第七節 今日送君須盡醉第六節 故國今何在(六)第八節 一陽指第八節 前世的約定第五節 英雄相惜(五)第五節 錦繡谷中第十四節 願賭服輸第五節 初踐盟約第六節 鄉村老婦第五節 初踐盟約第八節 畫裡玄機第五節 兵臨鄂州第八節 段家獲救第一節 彎弓射大雕(一)第三節 情義兩難全第五節 辜負美人恩第十節 脣槍舌劍第六節 撲朔迷離第二節 英雄相惜(二)第五節 逃離陸家莊第一節 生日大宴(一)第一節 英雄相惜(一)第二節 淚訴往事第十四節 死而後已第四節 英雄無覓處(四)第五節 醉仙閣遇伏第三節 情義兩難全第九節 出城第二節 丹桂失蹤第七節 碧雲宮主第十二節 生死相隨第五節 故國今何在(五)第五節 懲奸罰惡第五節 蒙古大汗第十二節 夜探採菱館第八節 半世情仇(八)第十節 路旁小店第五節 計取金牌第一節 北上信陽第八節 畫裡玄機第五節 生日大宴(五)第二節 樹林救郭襄第六節 撲朔迷離第五節 兵臨城下(五)第八節 攻克京兆第七節 柳暗花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