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節 兵臨城下(五)

來至臨潢城下,城頭上的士兵見蕭峰帶着幾千敵軍回來,正自驚疑不定,不知該不該放箭。忽聽得蕭峰向城頭揮手叫道:“耶律將軍,請開城門,我已與蒙古講和,他們答應休戰了。”耶律英和蕭明陽大喜,正要指揮開城,卻聽得耶律懷遼一聲斷喝道:“且慢,恐防有詐!”蕭明陽急道:“蕭將軍不會騙我們的!他不是那種人!”耶律英也道:“對!我也相信他。”耶律懷遼跺跺腳道:“他當然不是那種通敵賣國的人,要不,我也不會將將軍之位讓給他,看這勢形只怕他是被蒙古大軍逼着來叫城門,等城門一開,蒙古幾萬鐵騎必將蜂涌而入,那時臨潢城裡就血流成河了!”

耶律英大聲道:“不,蕭將軍是鐵崢崢的漢子,絕不會做這種卑躬屈膝的事!”耶律懷遼喝道:“英兒!現在不是意氣用事的時候!忽必烈帶了幾萬大軍來就是爲了講和的嗎?他的精明天下聞名,那會幹這種蠢事?!你用心想想是不是?”耶律英雖然堅信蕭峰不是這樣的人,但一時也無言以對。

蕭明陽卻趁着他們爭吵之時,一溜煙似地跑下城頭,喝道:“蕭將軍在外叫門,趕緊開門出迎!”衆將士也清楚地聽到了蕭峰的說話聲,只是事情變化得太突然,又未得到上級的命令,一時不敢擅自開門。此時聽了蕭明陽的命令,連忙將城門打開。耶律懷遼發覺時,要阻止已來不及,蕭峰和忽必烈等人已進了城門。

耶律懷遼率領衆契丹將士擋住蕭峰的去路,耶律懷遼手一揮,喝道:“放箭!一定要生擒忽必烈。”蕭峰擋在忽必烈跟前,喝道:“你們幹什麼?不是告訴你們咱們兩族講和了嗎?”耶律懷遼指着蕭峰罵道:“我真是看錯了你!竟然引狼入室,現在還幫着他們!”又喝道:“放箭!今日一定要擒住忽必烈!”蕭峰喝道:“有我在,誰也別想動他一根毫毛!”耶律懷遼怒極,喝道:“把這叛徒也給我射死!”蕭明陽衝到兩軍之間,連連搖着手道:“不要放箭,蕭將軍絕不會騙我們,更不會賣友求榮!”衆契丹將士面面相覷,也不知聽誰的好,只有一些耶律懷遼的心腹朝忽必烈射了幾箭。蕭峰袖袍一揮,已將幾支箭全收了下來,只見他將袖袍一拂,幾支箭“嗖”地一聲,齊刷刷地插入地中,只剩了半截箭尾露在外面。

衆人倒吸一口冷氣,只聽得蕭峰朗聲道:“諸位兄弟,蕭峰雖然不才,但還不是貪生怕死之輩!蒙古確是與我講和了,你們看看,他們只帶了幾千人馬,其餘的都退到了離城十里之外。”忽必烈忽然微笑着道:“蕭將軍講得沒錯,本王確是來講和的,如要攻打臨潢,現在還會和你們在兒閒話家常嗎?”契丹將士聽了,均覺有理。

耶律英縱馬奔出,大聲道:“爹,蕭將軍是何等英雄人物,怎麼會受人威逼?我和明陽兄弟一樣,誓死追隨蕭將軍!”衆契丹將士中絕大部份的人都十分敬佩蕭峰的爲人,經耶律英一呼,衆人立時高呼:“誓死追隨蕭將軍!”耶律懷遼指着耶律英,氣得臉都紫了,一句話也說不出來,忽然長嘆一聲,掉轉馬頭跑開了去。耶律英叫道:“傑弟,你陪爹回府休息吧。”耶律傑應了一聲,忙催馬跟上。

其時蕭明陽已指揮衆契丹將士退在兩旁,讓出一條道來,蕭峰向忽必烈引見了耶律英和蕭明陽,雙方分別見過禮。忽必烈傳命道:“凡進城的蒙古將士,要嚴守軍紀,不得擾民,違者以軍法處置。”衆蒙古將士齊聲答應。耶律英和蕭明陽見忽必烈如此,心下大喜,忙請衆人入城。

衆人一直來至宣政殿前,蕭峰請忽必烈上座,忽必烈也不推辭,等衆人均入座後,他從懷裡掏出聖旨,高舉過頭,道:“蕭峰接旨。”蕭峰起身跪下,只聽得忽必烈念道:“契丹與蒙古原是一家,從前舊惡應盡棄,從此兩族以兄弟之禮相待。本汗聞契丹第一英雄蕭峰神勇無敵,甚愛之,賜封蕭峰爲東遼大將軍,歸四王爺忽必烈帳下管屬,其接旨後即日跟隨忽必烈到任。欽此。”衆契丹人聽後,知道從此戰亂平息,好不歡喜。

蕭峰沒有想到他一直擔心的條件就是要他做蒙古的將軍,他已經有了做南院大王的前車之鑑,對做官實是厭惡之極,更何況是做鐵騎踏遍四方的蒙古國的將軍。蕭峰跪在地上,一時“接旨”二字竟說不出口,但他心裡十分清楚,如果不接旨,蒙古幾萬大軍必將血洗臨潢城,忽必烈明擺着是要逼他答應。想到這裡,蕭峰一咬牙,緩緩地道:“蕭峰接旨。”衆蒙古兵均見識過蕭峰的驚人武功,無人不佩服;而契丹人見蕭峰做了蒙古的大將軍,蒙古大汗又答應從此不起戰端,衆人也好不歡喜,一時間人人歡呼聲雷動。蕭峰聽着衆人的歡呼聲,心裡百感交集,暗想:“人人都盼着我做大將軍,但卻不知我心裡的苦處。不過能給這許多人帶來和平,我蕭峰他日粉身碎骨又何懼!”

其時天色已晚,蕭峰安排蒙古將士住在開皇、宣政、五鑾三殿,忽必烈命蒙古軍自己開鍋煮飯,不許驚擾城裡百姓。蕭明陽將昨日捕的一隻鹿宰了,命人做了一頓全鹿宴,招待忽必烈。席間,忽必烈興致很高,談笑風生,耶律英和蕭明陽也是開懷暢飲,衆人頻頻舉杯,耶律懷遼推說身體不適,並未出席。忽必烈道:“今日我蒙古與契丹結好,忽必烈得見衆位高賢,心裡很是高興。從前我只顧着南征,無暇顧及這裡,使管轄這裡的官兵爲所欲爲,給臨潢城裡的百姓帶來了痛苦,我在此深表歉意。”耶律英和蕭明陽見忽必烈治軍嚴厲,又謙虛有禮,完全沒有盛氣凌人的王爺架子,心裡對他頗有好感,耶律英道:“過去的事就由它過去吧,重要的是將來咱們兩族能和平共處。”忽必烈道:“諸位放心,我蒙古雖然好戰,但最講信用,我們大汗說過的話,別說我們做臣子的不敢違背,就是千秋萬代以後的蒙古子孫,也是不敢違背的。”蕭峰道:“好,爲了咱們以後的和平共處,乾杯,不,換上大碗來,我們用大碗喝。”

金輪法王一直陪坐在忽必烈身旁,不喝酒也不吃肉。忽必烈道:“國師,你也去吃些東西,我這裡不用你陪了。”金輪法王垂首道:“王爺,在下不餓也不累。”忽必烈道:“去吧,咱們千里迢迢趕到這裡,你也該歇歇了。”金輪法王小聲道:“我確是不累,還是留下來保護王爺吧。”忽必烈忽大笑起來,道:“有蕭大將軍在此,國師何用擔心?去吧,我今夜和蕭將軍同睡,國師可自行安歇了。”金輪法王見忽必烈已有煩意,唯有答應着退了出去。契丹衆人實是佩服忽必烈的膽量,蕭峰卻在心裡暗暗嘆息:“如此人物,爲何竟是手握百萬大軍的蒙古王爺!要是隻是一個尋常的武林中人,那該多好。”

衆人酒量均不錯,直喝到三更,忽必烈才微有醉意,笑道:“酒逢知己千杯少,今晚喝得真是痛快!明日我和蕭將軍就要啓程回去,希望來日有機會我們再痛喝一場!”蕭明陽道:“王爺遠到而來,何不多住幾天?”忽必烈笑着搖搖頭道:“不了,我來時,舍妹新月一再叮囑,要和蕭將軍儘快趕回,我再多住幾天,她在家裡可等得心焦了。”說完看着蕭峰微微地笑,耶律英和蕭明陽會意,也低頭而笑。蕭峰將手中的碗一伸,道:“喝酒,喝酒,明日我走後,很久都不能一塊兒喝酒了!”三人只道蕭峰對兒女之情靦腆,都舉起碗來一飲而盡,哈哈大笑。

第二天,蕭峰和忽必烈與衆人道別,帶着幾萬大軍絕塵而去。

第九節 直闖襄陽第五節 逃離陸家莊第一節 北上信陽第一節 與老頑童比試第二節 黑夜的燈光第五節 辜負美人恩第九節 峰迴路轉第一節 在水伊人第八節 虛實陸家莊第八節 破伏魔陣第七節 碧雲宮主第七節 失心瘋第四節 英雄無覓處(四)第一節 燈火闌珊處(一)第十節 挑戰城下第三節 險象環生第六節 鄉村老婦第六節 渡船夜話第十二節 蕭郭之戰第六節 玉足晶瑩第二節 英雄無覓處(二)第十節 半世情仇(十)第五節 湖畔驚鷺第三節端午守靈第十節 依計而行第十四節 真情流露第三節 情義兩難全新書《風月雙驕》打廣告啦!第七節 失心瘋第三節 兵臨城下(三)第四節 惡鬥浮香亭第二節 殺賊祭墳第一節 英雄相惜(一)第六節 攻城之戰第九節 兵臨襄陽第六節 叛師之人第五節 醉仙閣遇伏第六節 柳莊鬧鬼第五節 兵臨鄂州第三節 銀耳環第一節 夜訪唐府第五節 初踐盟約第四節 故國今何在(四)第五節 湖畔驚鷺第七節 重逢第三節端午守靈第六節 故國今何在(六)第三節 趙家皇帝第一節 半世情仇(一)第九節 出城第一節 半世情仇(一)第三節 推心置腹第二節 生日大宴(二)第三節 以毒攻毒第一節 萬人膜拜第十四節 死而後已第三節 英雄相惜(三)第十節 半世情仇(十)第三節 塞上牛羊第八節 生死決戰第五節 彎弓射大雕(五)第四節 故國今何在(四)第二節 小鏡湖畔第七節 夜走襄陽第一節 段家貴妃第十節 風雨同舟第一節 北上燕京第一節 兵臨城下(一)第四節 兵臨城下(四)第八節 半世情仇(八)第十節 依計而行第八節 生死決戰第六節 半世情仇(六)第六節 出宮第十二節 島上兇險第四節 燈火闌珊處(四)第一節 惡鬥東邪第三節 推心置腹第二節 生死茫茫(二)第十節 奇兵突現第五節 蒙古大汗第七節 惺惺相惜第六節 渡船夜話第一節 彎弓射大雕(一)第四節 風雲突起第二節 小鏡湖畔第三節 情義兩難全第十一節 打賭三場第四節 風雲突起第十節 奇兵突現第一節 夜藏閨房第六節 出宮第三節 酒逢知己第七節 老頑童與一燈大師第三節 以毒攻毒第十節 風雨同舟第十節 夢斷雁門關第四節 半世情仇(四)第七節 惺惺相惜第四節 信裡乾坤
第九節 直闖襄陽第五節 逃離陸家莊第一節 北上信陽第一節 與老頑童比試第二節 黑夜的燈光第五節 辜負美人恩第九節 峰迴路轉第一節 在水伊人第八節 虛實陸家莊第八節 破伏魔陣第七節 碧雲宮主第七節 失心瘋第四節 英雄無覓處(四)第一節 燈火闌珊處(一)第十節 挑戰城下第三節 險象環生第六節 鄉村老婦第六節 渡船夜話第十二節 蕭郭之戰第六節 玉足晶瑩第二節 英雄無覓處(二)第十節 半世情仇(十)第五節 湖畔驚鷺第三節端午守靈第十節 依計而行第十四節 真情流露第三節 情義兩難全新書《風月雙驕》打廣告啦!第七節 失心瘋第三節 兵臨城下(三)第四節 惡鬥浮香亭第二節 殺賊祭墳第一節 英雄相惜(一)第六節 攻城之戰第九節 兵臨襄陽第六節 叛師之人第五節 醉仙閣遇伏第六節 柳莊鬧鬼第五節 兵臨鄂州第三節 銀耳環第一節 夜訪唐府第五節 初踐盟約第四節 故國今何在(四)第五節 湖畔驚鷺第七節 重逢第三節端午守靈第六節 故國今何在(六)第三節 趙家皇帝第一節 半世情仇(一)第九節 出城第一節 半世情仇(一)第三節 推心置腹第二節 生日大宴(二)第三節 以毒攻毒第一節 萬人膜拜第十四節 死而後已第三節 英雄相惜(三)第十節 半世情仇(十)第三節 塞上牛羊第八節 生死決戰第五節 彎弓射大雕(五)第四節 故國今何在(四)第二節 小鏡湖畔第七節 夜走襄陽第一節 段家貴妃第十節 風雨同舟第一節 北上燕京第一節 兵臨城下(一)第四節 兵臨城下(四)第八節 半世情仇(八)第十節 依計而行第八節 生死決戰第六節 半世情仇(六)第六節 出宮第十二節 島上兇險第四節 燈火闌珊處(四)第一節 惡鬥東邪第三節 推心置腹第二節 生死茫茫(二)第十節 奇兵突現第五節 蒙古大汗第七節 惺惺相惜第六節 渡船夜話第一節 彎弓射大雕(一)第四節 風雲突起第二節 小鏡湖畔第三節 情義兩難全第十一節 打賭三場第四節 風雲突起第十節 奇兵突現第一節 夜藏閨房第六節 出宮第三節 酒逢知己第七節 老頑童與一燈大師第三節 以毒攻毒第十節 風雨同舟第十節 夢斷雁門關第四節 半世情仇(四)第七節 惺惺相惜第四節 信裡乾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