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節 小戰一燈

一燈又唸了句佛,將僧袍掖於腰間,躍到草地上,雙手合什道:“蕭施主請!”蕭峰名震天下,他一生雖罕逢敵手,但這次要救郭襄,也不敢疏忽大意,右手手指上凝了八成的功力,朝蕭峰凌空點去。

蕭峰雙掌自外向裡轉了個圓圈,迎着一燈的指力推去,指力與掌力相交,嗤嗤有聲,一燈微微退了一步,心下不由暗驚,知道今日遇到前未有的敵手,蕭峰的內力深不可測,當下手指陡然用至十成功力,將大理一陽指的精妙招式全數使將出來。蕭峰雖知一燈乃中原武林頂級的高手,一生久負盛名,但見他白髮蒼蒼,終是老了,又想將大理段家如今最有代表性的武功看清楚,所以掌上只用了成的內力,但一燈的一陽指真是非同小可,指力穿石裂土,在空中嗤嗤有聲,蕭峰側身躲避時,身後的樹木石頭被一燈的一陽指凌空擊得塵土飛揚。

郭襄從馬上躍下來,小聲問林煙碧道:“林姐姐,這和尚與蕭大俠有仇嗎?爲什麼一見面就打起來?”

林煙碧攜了她的手,走到路旁的草地上,小聲道:“這是一燈大師,你媽媽和你說過罷?”

郭襄瞪圓了眼睛,道:“他是一燈大師?我媽媽說他以前救過我媽媽的性命,還是朱伯伯的師父,快叫他們停手,大家都是好人!”

林煙碧伸出一個指頭來放在嘴邊“噓”了一聲道:“先別作聲,一燈大師是來救你的,他以爲我們要抓了你去要挾你爹爹,蕭大哥久仰他的大名,想和他切磋切磋武功。”

郭襄急道:“一燈大師很厲害的,他要是傷了蕭大俠怎麼辦?”

林煙碧笑道:“不會的,你放心好了,蕭大哥的武功不在一燈大師之下,咱們靜靜地看一會兒,要是一燈大師爲了救你要拼命,你就大聲叫住手,說出真相好了。”

郭襄將信將疑地看着蕭峰和一燈大師各站一邊,無形的指力與掌力在空中相交,兩人均凝神聚氣,兩人身上的衣袂向後飄飛,自是被對方的內力鼓動所致。

蕭峰見一燈大師的指力已達裂金碎石之境界,招式也越來越快,已不容他閃身躲避,當下雙腳用力一踩,掌上陡然加至十成內力,一招“亢龍有悔”推出,掌力未到,一燈已感胸口呼吸不暢,頃刻之間,蕭峰的掌力如怒潮般洶涌而至。

一燈凌利的指力被蕭峰的掌力化了去,還逼得他向後躍開一步,才卸了亢龍有悔這一招的餘力。蕭峰在一燈全力的一擊之下,身形也微微一晃,他此掌推出,即收力不發,向一燈抱拳施禮道:“大理一陽指,果然名不虛傳,蕭某佩服。”

一燈見蕭峰並未乘勝出招,心裡不由多了一分敬意,他舉目看着蕭峰,雙手合什道:“蕭施主手下留情,老衲心領了。你認識北丐洪幫主麼?”

蕭峰搖搖頭道:“不認識。”

一燈奇道:“那蕭施主的降龍十八掌從何而學得?招式之精妙、掌力之雄厚,猶勝洪幫主在世之時。”

蕭峰眉頭微皺,一時不知該如何向一燈解釋。

林煙碧一推郭襄,笑道:“該你出場了。”

郭襄何等聰明,當即奔到一燈大師面前,跪下便拜,口裡道:“一燈大師,我是郭襄,給您叩頭了。”

一燈伸手拉起郭襄,細細看了她一眼,點頭笑道:“不錯,和黃幫主有幾分相像,確是郭靖的女兒。”他想起當日在風雪裡見小龍女抱着她時,還只是一個小小的嬰孩,不由嘆道:“沒想到一晃十二年,你已經長得這般大了。”

郭襄道:“我媽媽時常念着您老,問您老安康,我從小就對您老的大名如雷貫耳,今日纔有幸見着,我回去對媽媽一說,她肯定歡喜得緊。”她眼珠一轉,道:“要不,您跟我回桃花島,再過一個月,就是我外婆的祭日,我媽媽和外公都會回島拜祭的,還會住上幾天,到時您就可見着他們了。”

一燈看看郭襄,又看看蕭峰,搖搖頭道:“慚愧,我無力把你從蕭施主手上救回來……”

郭襄奔到蕭峰跟着,拉着他的手格格笑道:“大師,您誤會了,是蕭大俠把我從壞人手裡救出來的,他和林姐姐正要把我送回桃花島去呢。”

一燈聽罷,滿臉愕然,隔了半晌才道:“蕭施主不是蒙古的大將軍麼?”

蕭峰執着郭襄的手,走近一燈面前,道:“是的,但我和郭大俠有一面之緣,甚是佩服他爲國爲民的俠義精神,所以郭襄的事我不能袖手旁觀。”

林煙碧此時也走了過來,向一燈盈盈施了一禮,道:“碧雲宮林煙碧見過一燈大師。”

一燈還了一禮,道:“原來是名動天下的神醫林姑娘,老衲有禮了。”他瞧着面前的三人,道:“你們這是要到桃花島去嗎?蕭施主身爲蒙古的將軍,不在蒙古領兵,到大理來所爲何事?”

蕭峰道:“是的,我們要送郭襄回桃花島,我在蒙古的大將軍之職其實是虛設,我不會領兵打仗也不想領兵打仗,我已向忽必烈王爺告假,要休養一段時間。”

一燈道:“原來如此,我還道你是到大理來打聽軍情的呢。”

蕭峰一怔,道:“打聽軍情?蒙古要打大理麼?”

一燈輕輕嘆息一聲,道:“蒙古要攻打大理是遲早的事,只是前一陣子我得到消息,說蒙古大軍久攻襄陽不下,準備繞道大理,取下大理後,從西南進攻大宋,所以趕來報個口信。”一燈剛與蕭峰交完手,被他的凜然正氣和剛強的掌法所感染,不知不覺中已把他視爲同道中人。

蕭峰眉頭微皺,道:“忽必烈從前也曾數次說過要滅大理,但過了一年了,也沒有動靜,這一次會不會也是空穴來風?”

一燈點點頭道:“是的,我亦曾數次聽聞此類消息,但當時身在遠方,回不來報信,過了一段時間,也沒見蒙古對大理有動作,這次我在湖南,聽到了消息,又聞郭靖的女兒被擒,才趕到大理來報信。”他垂首合起手來又唸了一句佛,道:“我身爲出家人,本應看破紅塵,四大皆空,但無奈心繫故國,聽聞這消息,總是坐立不安。”

蕭峰想起自己的身世,對大宋那份永遠扯不清的感情,擡起頭來看着東方道:“國家興亡,匹夫有責,誰人能置身事外呢?”

一燈見蕭峰如此神情,問道:“聽說蕭施主是大宋長大的契丹人,如今身爲蒙古大將軍,是否常覺左右爲難?”

蕭峰迴身向一燈一揖道:“大師慧眼,一見便看穿蕭峰的心事。”

一燈呵呵笑道:“鄂州之戰,大宋和蒙古未損一兵即簽訂和約,我道這其中必有緣故,今日老衲終於明白了。”

郭襄一手拉着蕭峰,一手拉着一燈,笑道:“大師與大俠相談甚歡,咱們四人就一起上桃花島去,我媽媽見了,肯定高興得緊。”

忽然身後的樹叢裡一陣輕響,一人如旋風般奔了過來,向四周看看,見空曠不已,忽然一把拉住蕭峰就往他身後鑽,嘴裡道:“好兄弟,你長得高大,先借個地方躲躲。”

蕭峰認得他就是那日躲在桌子底下的周伯通,伸手想要把他從身後拉出來,誰知手剛一用力,周伯通也用力,兩人兩隻手掌“噼噼啪啪”如蝴蝶翻飛一般,快速地拆了幾招,蕭峰用的是少林擒拿手法,周伯通用的是獨創的空明拳,蕭峰只覺這老頭兒的內力比一燈還深厚,拳掌交加,靈活無比,不由來了興致,拉開架子,手掌猛然提起氣來,凝力於掌中,朗聲道:“周前輩,咱們來痛痛快快打一架。”

周伯陡然通向後一躍,擺手兼搖頭道:“不打不打,今天沒空,你武功很好,改日我再找你打。”他向四周看了看,跺着腳道:“這個鬼地方,連個藏身的草叢都沒有!”

“周施主,別本可好?”一燈本來攜着郭襄退在一旁,背向着周伯通,此時忽然轉過身來,向周伯通雙手合什,施了一禮。

周伯通情急之下,瞅準高大的蕭峰,一心只想躲到他身後去,於旁人毫不留意,此時定睛一看,嚇得像彈簧般跳了起來,二話不說,轉身就逃。

忽然樹叢裡又一個身影躍出,向周伯通徑直追去,嘴裡叫道:“周伯通,你站住!”蕭峰和林煙碧認得此人正是那日在方竹林外見着的黑衣婦人。

蕭峰猛提一口氣,朗聲叫道:“周前輩,郭襄我已找到了,準備送回桃花島,你不必再費心找了。”

周伯通腳下不停留,回頭答道:“我知道了!不要大呼小叫的!”說到後面那句話,他已經遙遙地去遠了。

那黑衣老婦眼見追不上,哭罵道:“周伯通,你這個沒良心的!挨千刀的!我找得你好苦,你爲什麼見着我就跑!幾十年了,你和我說一句話兒都不行嗎?”

一燈在一旁又向那黑衣老婦施了一禮道:“瑛姑,老衲有禮了。”

那黑衣老婦自然便是他從前的妃子瑛姑,她一心追着周伯通,於旁人也是毫不理會,此時聽得一燈的聲音,側過頭來看了他一眼,隨即掉轉頭去,尖聲冷笑幾聲,腳下也不停留,依舊循着周伯通的足跡追過去。風裡忽傳來她充滿怨毒的聲音:“你見死不救,害我孩兒送命,我不會原諒你的!”

第五節 錦繡谷中第一節 惡鬥東邪第八節 三日之期第六節 玉足晶瑩第九節 兵臨襄陽第三節 故國今何在(三)第七節 重提舊約第一節 故國今何在(一)第八節 丐幫毒蛇陣第九節 身陷囫圇第四節 放虎歸山第六節 大理奇遇第五節 蒙古大汗第五節 生日大宴(五)第六節 鄉村老婦第五節 故國今何在(五)第十節 風雨同舟第五節 英雄相惜(五)第五節 重遇阿紫第三節 故國今何在(三)第九節 段家後人第四節 一波三折第二節 故國今何在(二)第一節 燈火闌珊處(一)第三節 險象環生第五節 計取金牌第九節 醋海翻波第九節 出城第三節 塞上牛羊第三節 推心置腹第七節 重提舊約第十一節 深夜追蹤第四節 英雄相惜(四)第一節 英雄無覓處(一)第二節 燈火闌珊處(二)第八節 英雄惜別第四節 南院故地第八節 半世情仇(八)第四節 被吊在樹上的人第二節 計出襄陽第十節 脣槍舌劍第三節 故國今何在(三)第十一節 簽訂和約第四節 驚聞惡訊第一節 靈鷲宮傳人第二節 生死茫茫(二)第三節 險象環生第一節 半世情仇(一)第八節 破伏魔陣第五節 故國今何在(五)第二節 英雄相惜(二)第二節 風雪夜愁人(二)第四節 風雲突起第三節 生日大宴(三)第四節 彎弓射大雕(四)第三節 推心置腹第三節 緩兵之計第六節 陰陽陌路第四節 一波三折第三節 琴音寄相思第十三節 襄陽解圍第七節 重返大理第五節 生日大宴(五)第一節 北上信陽第七節 情人交鋒第五節 辜負美人恩第八節 英雄惜別作者的話第十一節 打賭三場第五節 初踐盟約第七節 今日送君須盡醉第六節 攻城之戰第十二節 生死相隨第三節端午守靈第十一節 兄弟失蹤第三節 英雄相惜(三)第二節 但聞人語響第二節 故國今何在(二)第七節 夜走襄陽第六節 叛師之人第一節 再訪江夫人第四節 英雄無覓處(四)第九節 兵臨襄陽第八節 虛實陸家莊第十一節 前世今生情第四節 一波三折第一節 小東邪第八節 段家獲救第三節 銀耳環第八節 豪放不羈第二節 丹桂失蹤第三節端午守靈第十一節 廢立宮主第九節 渡船夜話第九節 出城第十四節 死而後已第三節 酒逢知己第二節 風雪夜愁人(二)第十節 脣槍舌劍第一節 夜訪唐府
第五節 錦繡谷中第一節 惡鬥東邪第八節 三日之期第六節 玉足晶瑩第九節 兵臨襄陽第三節 故國今何在(三)第七節 重提舊約第一節 故國今何在(一)第八節 丐幫毒蛇陣第九節 身陷囫圇第四節 放虎歸山第六節 大理奇遇第五節 蒙古大汗第五節 生日大宴(五)第六節 鄉村老婦第五節 故國今何在(五)第十節 風雨同舟第五節 英雄相惜(五)第五節 重遇阿紫第三節 故國今何在(三)第九節 段家後人第四節 一波三折第二節 故國今何在(二)第一節 燈火闌珊處(一)第三節 險象環生第五節 計取金牌第九節 醋海翻波第九節 出城第三節 塞上牛羊第三節 推心置腹第七節 重提舊約第十一節 深夜追蹤第四節 英雄相惜(四)第一節 英雄無覓處(一)第二節 燈火闌珊處(二)第八節 英雄惜別第四節 南院故地第八節 半世情仇(八)第四節 被吊在樹上的人第二節 計出襄陽第十節 脣槍舌劍第三節 故國今何在(三)第十一節 簽訂和約第四節 驚聞惡訊第一節 靈鷲宮傳人第二節 生死茫茫(二)第三節 險象環生第一節 半世情仇(一)第八節 破伏魔陣第五節 故國今何在(五)第二節 英雄相惜(二)第二節 風雪夜愁人(二)第四節 風雲突起第三節 生日大宴(三)第四節 彎弓射大雕(四)第三節 推心置腹第三節 緩兵之計第六節 陰陽陌路第四節 一波三折第三節 琴音寄相思第十三節 襄陽解圍第七節 重返大理第五節 生日大宴(五)第一節 北上信陽第七節 情人交鋒第五節 辜負美人恩第八節 英雄惜別作者的話第十一節 打賭三場第五節 初踐盟約第七節 今日送君須盡醉第六節 攻城之戰第十二節 生死相隨第三節端午守靈第十一節 兄弟失蹤第三節 英雄相惜(三)第二節 但聞人語響第二節 故國今何在(二)第七節 夜走襄陽第六節 叛師之人第一節 再訪江夫人第四節 英雄無覓處(四)第九節 兵臨襄陽第八節 虛實陸家莊第十一節 前世今生情第四節 一波三折第一節 小東邪第八節 段家獲救第三節 銀耳環第八節 豪放不羈第二節 丹桂失蹤第三節端午守靈第十一節 廢立宮主第九節 渡船夜話第九節 出城第十四節 死而後已第三節 酒逢知己第二節 風雪夜愁人(二)第十節 脣槍舌劍第一節 夜訪唐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