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節 破伏魔陣

蕭峰心中的悲痛,全宣泄在了雙掌上,降龍十八掌一招緊接着一招地使出來,掌力驚天動地,那一夥人的的伏魔陣雖然佈陣嚴密、攻守呼應,但在蕭峰的狂怒之下,用盡了生平的力氣,雙掌所過之處,飛沙走石,有如龍吟虎嘯一般,那些平日自恃武功了得的江湖人物,在掌力壓迫之下,根本無法按陣法呼應,那日他們擒柳如浪的時候,柳如浪的劍法雖然高明,但卻沒有蕭峰的深厚內力,鬥了半日,被這三十餘人以前後左右攻守呼應之法擒住。今日他們作夢也想不到世上竟有如此高深掌力之人,令他們的陣法威力無從發揮。

蕭峰怒喝聲連連,雙掌擊出之處,血肉橫飛,他就像一個帶刀的輪子一樣,從裡向外轉,一層層地把敵人砍殺,這些武林高手在他手裡,就像切青菜一樣,他一心要殺絕他們而後快,在連連的慘叫聲中,他沸騰的熱血裡流露出了契丹人的野性。他想起與柳如浪相識的一幕幕,想起浮香亭裡他捨命相救,想起慶元的小島上他挺身而出,明知打不過黃藥師,卻拼死也要護着自己……如今兄弟死別,永不能相見,蕭峰眼前又現出柳如浪那黑髮覆面被吊在高高柱子上的身影,心裡就像被大錘猛擊一般疼痛,他大喝一聲,手上抓着一正舉刀砍來之人的手臂,他用力一擰,那人的手臂就像豆腐一樣被擰得稀爛,偏偏又還有一些筋骨連着,蕭峰鬆手之後,那手臂上不住地掉下滴着血的肉來,露出白森森的骨頭,那人呆了呆,即如夢初醒般地厲聲慘叫,倒在地上。

四處裡都是鮮血與殘肢,有些一時沒死的,倒在地上呻吟不絕,混着不斷被蕭峰掌力擊中的人的慘叫聲,彷彿人間煉獄一般。

賈府裡的丫環奴僕四處逃竄,無一人敢近前。

伏魔陣外圈的人見此情形,知道不逃今日只有死路一條,雖然懼怕蕭峰的神威,但也顧不得這許多了,無論如何都要搏一搏,當下外圍的幾個人拼命地向四處逃去。蕭峰哼了一聲,雙臂一攬,把刺過來的刀劍全數收下,他大喝一聲,雙臂一振,那被他收於臂中的刀劍激射而出,向四面八方射過去,彷彿長了眼睛一般,直追着那些逃散的人而去。只聽得四處連聲慘呼,逃散的人悉數被擊中,無一倖免,縱使他們已經覺察到有刀劍射來,但來勢太急,未等躲避已一命嗚呼。

那些沒有逃竄的見此情形,面如死灰,知道今日逃不逃都是死路一條。蕭峰殺紅了眼,雖是鬥了近半個時辰,掌力卻絲毫不減,反而越來越強。那和尚看看自己的同夥,已死傷大半,只剩下幾個人,伏魔陣是擺不成了,他一心只想着如何逃命,當下縱聲大喊道:“大家衝啊,橫豎是死,和這魔頭拼了!”

誰知那幾個人面面相覷,已駭得半步都挪不動,他們知道衝上去和逃跑都是速死之途,所以均站在原地不動。那和尚本想趁亂一個人偷偷溜走,暗忖以自己的武功或許能僥倖逃脫,不想大家已不聽他指揮,在蕭峰面前,他又不敢堂而皇之地逃走。見蕭峰渾身是血地立在中間,雙手握拳垂下,一時竟沒有動靜,他咬咬牙,走上前去,向蕭峰道:“大俠是爲柳公子報仇而來?”

蕭峰凝立不動,目光忽掃上他的臉,厲聲道:“不錯,我四弟武功極好,若不是你這夥人助紂爲虐,他斷不會死於臨安!”他說完這句話,心頭又怒火中燒,雙掌猛然提成,雙是一招“亢龍有悔”,這一招他今天用了不下五次,但其無窮的威力,這些人即使再看上五百次,也沒辦法躲閃,更別說還手了。那和尚畢竟機靈,武功又高於別人許多,見蕭峰雙掌一提起,連忙像箭一樣沖天躍起,向蕭峰身後掠去。站在和尚身後的人被蕭峰呼嘯的雙掌擊中,如秋風掃落葉一樣悉數倒下,蕭峰也不轉身,向後就是一掌,那剛逃到幾丈開外的和尚忽聞耳後掌風逼來,連忙使個墜身法向下墜落,以避過蕭峰這一招。蕭峰這一掌漫不經心,彷彿並不是要取他性命。

蕭峰迴過身來,眼睛並不看那和尚,而是盯着另一個渾身抖得像篩糠一樣的人,他看起來很年輕,只有十幾歲的年紀,圓圓的臉上稚氣未脫,此時卻害怕得牙齒格格直響,他向四周看看,所有人都死光了,只剩下他和那和尚。蕭峰急着要去找賈似道,本想一掌結束了這人的性命,誰知手掌剛提起來之時,才發現這竟是一個十五六歲的少年,他充滿恐懼的眼神睛瞪得大大的,臉上已沒半點血色,和紙一樣白。蕭峰忽然又想起柳如浪那張蒼白如紙的臉,心裡一酸,手掌舉在半空中,再沒擊出,他沉聲道:“你小小年紀,爲什麼和他們混在一起?”

那少年哆嗦着道:“昨……昨日劉……劉大哥帶我來的,我……我不知道這是什麼地方。”

蕭峰目光如電,停在他的臉上,道:“那日殺我四弟柳如浪,你不在場?”

那少年搖搖頭,幾乎要哭出聲來,“我昨日來的,我不知道誰是柳如浪。”

蕭峰霍地放下手掌,道:“你走罷!我不殺你。”

那和尚趁着蕭峰和那少年說話的當兒,腳下提氣,悄無聲息地向後退去。忽然耳後一陣疾風擦來,他連忙斜步側身躲避,虧他武功不錯,而蕭峰也不是要一招取他性命,他腦袋一側之下,避過了蕭峰的從後抓來的手,他知道逃不掉,唯有回過身來,手掌成爪,閃電般朝蕭峰抓去。

“龍爪手?”蕭峰低喝一聲,右手探出,向上一格,左手就勢一捋,用的乃少林派的擒拿功夫,那和尚的手臂被蕭峰一格,他縮手不及,只覺整條手臂一震,痛得失去了知覺,蕭峰反手一抓,已捏住了他的脖子,喝道:“帶我去見賈似道!”

那和尚要害被蕭峰捏住,全身動彈不得,他生怕蕭峰找到賈似道以後就一把捏死了他,他顫聲道:“好,但找到賈似道以後,求你不要殺我。”

蕭峰微一冷笑,手上稍一用力,那和尚即殺豬般叫了起來,蕭峰喝道:“快帶我去,再囉嗦立即殺了你!”

那和尚知道蕭峰說到做到,不敢再討價還價,連忙答應了。蕭峰提着他大步向賈府深處走去,所過之處人人驚慌躲避,賈府太大了,很多丫環僕役聞訊已經躲起來,但還有一部分人剛剛聞訊,來不及躲避,此時見蕭峰渾身鮮血,提着平日不可一世的賈似道的心腹殺氣騰騰而來,丫環僕役們抱頭鼠竄,亂成一團。

蕭峰也不理他們,徑自按着那和尚的指向,穿廳過廊,往後園而來。蕭峰忽然向那和尚道:“賈似道要是聞訊逃了,我要你死得很難看!”

那和尚欲哭無淚,顫聲道:“他要逃我也沒法子啊……”

“我不管!只要他一逃,你立刻得死!”蕭峰喝斷他的話道。

那和尚定了定神,道:“大俠放心,他住的地方在西湖之上,前不近大門,後不近小門,房屋之間以曲橋相連,騎不了馬,這府大得很,他在這麼短的時間內逃不出去的,肯定是躲在密室裡。”

蕭峰道:“很好!要是他不在密室裡,你的腦袋立刻搬家!”

那和尚連忙叫道:“即使他不在密室裡,我也知道他在哪裡,我帶你去找他,你不要殺我!”

“如此說來,你倒是賈似道的心腹。”蕭峰邊提着他大步前行,邊喝道:“我問你,他爲什麼要殺我四弟柳如浪?”

那和尚道:“因爲柳公子在皇上面前說賈似道在鄂州城與蒙古的東遼將軍簽過和約,卻瞞着皇上說是打了勝仗,還說賈似道暴斂錢財,虧空國庫,欺壓百姓,要求皇上嚴懲他,再加上賈似道看上了柳公子的家產,想佔爲己有,所以就以柳公子通番賣國、誣告忠臣的罪名在皇上面前反咬一口,你知道皇上從來沒有主意,全是聽賈似道的擺佈,當即下令將柳公子斬首。柳公子聞訊大怒,提了劍闖入賈府,說要與賈似道同歸於盡。後來……後來……”後來柳如浪提劍闖入賈府,被伏魔陣所困,苦鬥良久,終於被擒,然後被賜死,這些那和尚怕蕭峰一怒之下捏斷他的脖子,當然不敢再往下說。

蕭峰聽罷,心裡大慟,後面那和尚不說,他也已在剛纔入府時與那和尚的對話中得知。他虎目含淚,牙齒咬得格格作響,心道:“四弟,你忠心爲國,卻遭奸賊昏君陷害,換來如此下場!爲兄從前竟也與你一樣執迷不悟,未能勸阻於你,讓你含恨而逝!”他越想越恨,心裡對大宋朝已無半分留戀。他決意殺了賈似道,再闖皇宮去殺了那姓趙的狗皇帝。

第二節 計出襄陽第十一節 簽訂和約第三節 英雄相惜(三)第六節 以詩論武第三節 緩兵之計第一節 與老頑童比試第二節 燈火闌珊處(二)第六節 大理奇遇第三節 彎弓射大雕(三)第七節 老頑童與一燈大師第十二節 第一場比試第九節 直闖襄陽第三節 銀耳環第六節 英雄相惜(六)第六節 英雄相惜(六)第九節 水落石出第八節 前世的約定第一節 兵臨城下(一)第節 林煙碧失蹤第七節 夜走襄陽第六節 大理奇遇第一節 在水伊人第五節 計取金牌第六節 攻城之戰第十一節 兄弟失蹤第十四節 願賭服輸第十節 半世情仇(十)第五節 湖畔驚鷺第三節 兵臨城下(三)第五節 彎弓射大雕(五)第五節 十五之約第二節 生日大宴(二)第十三節 肝膽相照第七節 失心瘋第七節 飛越城牆第六節 大理奇遇第十三節 肝膽相照第十節 禦敵對策第二節 英雄無覓處(二)第三節 推心置腹第一節 燈火闌珊處(一)第四節 放虎歸山第一節 北上信陽第六節 出宮第七節 失心瘋第四節 巧言試探第三節 險象環生第五節 計取金牌第一節 兵臨城下(一)第三節 生死茫茫(三)第一節 靈鷲宮傳人第八節 故國今何在(八)第十一節 設計擒賊第七節 柳暗花明第十節 禦敵對策第一節 生死茫茫(一)第四節 被吊在樹上的人第八節 丐幫毒蛇陣第四節 英雄相惜(四)第六節 以詩論武第一節 燈火闌珊處(一)第十二節 夜探採菱館第四節 被吊在樹上的人第二節 喜得解藥第八節 段家獲救第五節 蒙古大汗第四節 情義深重第一節 在水伊人第三節 酒逢知己第四節 英雄相惜(四)第一節 風雪夜愁人(一)第九節 直闖襄陽第一節 彎弓射大雕(一)第八節 一陽指第十四節 願賭服輸第十節 挑戰城下第六節 玉足晶瑩第九節 身陷囫圇第九節 直闖襄陽第一節 段家貴妃第四節 燈火闌珊處(四)第五節 辜負美人恩第三節 突生變故第八節 竹林救人第八節 出寺第十三節 彌天大謊第一節 撤軍北迴第九節 醋海翻波第一節 北上信陽第十節 半世情仇(十)第四節 設計出逃第五節 計取金牌第十三節 第二場比試第三節 推心置腹第三節 兵臨城下(三)第一節 北上信陽第二節 決定南征第十節 禦敵對策第十二節 第一場比試第五節 兵臨城下(五)
第二節 計出襄陽第十一節 簽訂和約第三節 英雄相惜(三)第六節 以詩論武第三節 緩兵之計第一節 與老頑童比試第二節 燈火闌珊處(二)第六節 大理奇遇第三節 彎弓射大雕(三)第七節 老頑童與一燈大師第十二節 第一場比試第九節 直闖襄陽第三節 銀耳環第六節 英雄相惜(六)第六節 英雄相惜(六)第九節 水落石出第八節 前世的約定第一節 兵臨城下(一)第節 林煙碧失蹤第七節 夜走襄陽第六節 大理奇遇第一節 在水伊人第五節 計取金牌第六節 攻城之戰第十一節 兄弟失蹤第十四節 願賭服輸第十節 半世情仇(十)第五節 湖畔驚鷺第三節 兵臨城下(三)第五節 彎弓射大雕(五)第五節 十五之約第二節 生日大宴(二)第十三節 肝膽相照第七節 失心瘋第七節 飛越城牆第六節 大理奇遇第十三節 肝膽相照第十節 禦敵對策第二節 英雄無覓處(二)第三節 推心置腹第一節 燈火闌珊處(一)第四節 放虎歸山第一節 北上信陽第六節 出宮第七節 失心瘋第四節 巧言試探第三節 險象環生第五節 計取金牌第一節 兵臨城下(一)第三節 生死茫茫(三)第一節 靈鷲宮傳人第八節 故國今何在(八)第十一節 設計擒賊第七節 柳暗花明第十節 禦敵對策第一節 生死茫茫(一)第四節 被吊在樹上的人第八節 丐幫毒蛇陣第四節 英雄相惜(四)第六節 以詩論武第一節 燈火闌珊處(一)第十二節 夜探採菱館第四節 被吊在樹上的人第二節 喜得解藥第八節 段家獲救第五節 蒙古大汗第四節 情義深重第一節 在水伊人第三節 酒逢知己第四節 英雄相惜(四)第一節 風雪夜愁人(一)第九節 直闖襄陽第一節 彎弓射大雕(一)第八節 一陽指第十四節 願賭服輸第十節 挑戰城下第六節 玉足晶瑩第九節 身陷囫圇第九節 直闖襄陽第一節 段家貴妃第四節 燈火闌珊處(四)第五節 辜負美人恩第三節 突生變故第八節 竹林救人第八節 出寺第十三節 彌天大謊第一節 撤軍北迴第九節 醋海翻波第一節 北上信陽第十節 半世情仇(十)第四節 設計出逃第五節 計取金牌第十三節 第二場比試第三節 推心置腹第三節 兵臨城下(三)第一節 北上信陽第二節 決定南征第十節 禦敵對策第十二節 第一場比試第五節 兵臨城下(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