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節 重返大理

蕭峰走出座位,向那鄰桌的人拱手一揖道:“請問大理失守是什麼時候的事?”

那人道:“大概是十天之前的事吧,忽必烈率領的蒙古大軍幾乎已經佔領了大理北面所有的城市,消息已經傳到我們這兒了,不知道臨安收到消息沒有。”

另一個人嗤嗤鼻道:“臨安知道又能怎樣?賈似道封鎖消息,皇上根本就無法知道真相!”

蕭峰向他們道了一聲謝,回到自己的座位上,向柳如浪道:“我們才離開大理二十天,想不到大理已經被蒙古軍攻下了。一燈大師雖向大理報了警,奈何實力懸殊,還是於事無補。”

柳如浪劍眉緊皺,道:“蒙古久攻襄陽不下,如今攻下大理,必是想從西南方繞道進軍臨安,如此一來,襄陽兩面受敵,很快就會成爲一座孤城,再想支撐就難了,唯今之計,必須馬上讓皇上知道這件事,派軍死守西南各省,若還是像我們在江陵所見到的情況,不用半年,蒙古大軍就會打到臨安。”

蕭峰沉吟半晌,道:“蒙古內部各系的鬥爭還沒有平息,雖然腦忽和失烈門被處死了,但窩闊臺系的子孫還有不少人,察合臺汗國一向也是窩闊臺系當大汗的,他們蠢蠢欲動,招兵屯糧,越來越讓蒙哥和忽必烈頭疼。此次他們若想取大宋,除非有把握能在短時間內一舉攻下襄陽,直搗臨安,若是不然,蒙古內部叛亂一起,他兩面受敵,局面就難以控制了。繞道西南進攻臨安,行軍路線十分之長,若後方叛亂,無法及時回軍反擊,所以在當今的形勢下,繞道西南並不是十分妥當的法子。蒙哥和忽必烈都是精明絕頂的人,現在的時機還沒有成熟,他們想來不會冒然急進。”

柳如浪聽了蕭峰一番話,舒了一下眉頭道:“聽大哥一席話,小弟也放心一些,但形勢還是很嚴竣,我想還是趕緊回臨安,想辦法見皇上,向西南增派援兵。”

衆人吃過飯,出了店門正要上馬,忽見一中年書生迎面飛馳而來,待到跟前,郭襄大聲叫道:“朱伯伯!”蕭峰定睛一看,正是幾度與他交手的朱子柳。

朱子柳也已看見了蕭峰和郭襄他們,牽轉馬頭奔過來,翻身下馬向蕭峰等人一抱拳道:“蕭將軍、柳少俠,兩位姑娘有禮!我們已收到碧雲宮的傳信,說蕭將軍與林姑娘親自送郭二小姐回桃花島,郭大俠與黃幫主對蕭將軍深表感激。”

蕭峰道:“小事一樁,何足掛齒,朱先生匆匆忙忙地要往哪裡去?”

朱子柳神色焦急,道:“大理北面已經被蒙古攻下,想來不日大理即會全面被佔領,段家子孫全數落入蒙古人手中,我身爲大理的臣民,不能坐視不管,我這正要趕往大理去。”

阿紫奇道:“你一人前去?這不是送死嗎?”

朱子柳傲然道:“縱然明知是送死,我也要去!救出一個算一個。”

蕭峰豎起拇指來道:“好!朱先生赤膽忠心,蕭某好生佩服!”

朱子柳急於趕去救人,翻身再次上馬,向蕭峰道:“蕭將軍在鄂州有意相讓,保全了鄂州城,別人不明白,但是黃幫主和郭大俠是明白的,咱們都感激你的恩德,朱子柳若是有命回來,必與將軍痛飲三碗!”他仰頭看看天,“若是沒命回來,將軍就朝天敬朱某三碗吧。”說畢,雙手一拱,拍馬而去。

“等等!”蕭峰忽然叫道。

朱子柳回過身來,問道:“蕭將軍還有什麼吩咐?”

蕭峰翻身上馬,來到朱子柳的前面道:“我去大理救人,你留下!”

衆人俱是一愣,朱子柳當即滾鞍下馬,拜伏在地上,大聲道:“朱子柳替大理所有臣民多謝蕭將軍!”說畢,即叩下頭去,他知道,蕭峰既然出手相助,當不僅是保全段家人的性命,大理所有人民的性命他都會盡力去保全。

蕭峰忙躍下馬來,伸手扶起朱子柳,道:“朱先生放心,只要蕭峰還有一口氣在,必會竭盡所能!”

林煙碧不語言,默默地讓郭襄下了馬,拉着她到朱子柳的身旁道:“朱先生,郭襄就勞煩你送回桃花島了。”

朱子柳向林煙碧一揖道:“林姑娘,朱某對不起你,在這裡向你陪不是了。”

林煙碧自然明白他的意思,本來蕭峰好不容易從兩國相爭的苦惱中解脫出來,和她一起回到中原,如今又要因大理重新捲入旋渦中去。但林煙碧明白,蕭峰此舉不僅僅是因爲朱子柳,還因爲段家子孫是他二弟段譽的後人。

只聽得朱子柳又道:“本來朱某想與蕭將軍一同前往,但想想我若跟在將軍身旁,反而會引起蒙古諸將的懷疑,對將軍不利,所以我還是不去了。”他拉過郭襄的手,又道:“蕭將軍一人的作用頂千萬個朱子柳,若連蕭將軍也救他們不得,那就是命該如此,也怨不得人了。”

郭襄一手一個,拉着林煙碧和蕭峰的手道:“蕭大俠、林姐姐,我什麼時候才能再見到你們?”說話間,小臉上已淚流滿面。

林煙碧掏出潔白的手絹,替她擦去臉上的淚水,輕聲道:“很快,別難過,我們有空了會到桃花島或襄陽看你……”她邊說着,眼裡也不禁閃爍着淚花,這個小女孩與她朝夕相處了差不多一個月,如今分別在即,甚覺不捨。而郭襄的依依之情,更是溢於言表。

柳如浪過來握着蕭峰的手,也是依依不捨,道:“大哥,我本應該陪你一起到大理去的,但西南告急,我不能不先去面見皇上。”

蕭峰拍拍他的肩膀道:“自家兄弟,何必如此見外?四弟的心思,爲兄很明白,天下興亡,匹夫有責,你是該出一分力的!”

柳如浪用力地點點頭,牽過繮繩,向阿紫笑道:“阿紫妹妹,你是跟我回臨安呢,還是跟大哥去大理?”

阿紫秀眉一剔道:“自然是跟着我姐夫!”

柳如浪道:“好,但我大哥如今有要事在身,希望阿紫妹妹你能以大局爲重,莫要再使小性子讓大哥操心。”

阿紫與柳如浪相處了半年,他對她無微不至的照顧以及言笑無忌的性格都甚得她的好感,當下笑着應道:“知道了!我又不是小孩子,會分輕重的,四哥哥你放心好了。”

柳如浪笑道:“好!”飛身上馬,向朱子柳道:“朱先生,在下事情緊急,先走一步!”他向蕭峰、林煙碧和阿紫揮揮手,朗聲道:“大哥,林妹妹,阿紫妹妹,保重!”說畢,牽轉馬頭就走。

“四弟等等!”蕭峰將自己的汗血寶馬牽過來,把繮繩遞給柳如浪道:“你騎我的馬,快一些。”

柳如浪也不推辭,躍起下自己的馬背來,拉了汗血寶馬的繮繩,重新上馬,他伸出手來握着蕭峰伸過來的手。

“保重!”蕭峰低聲道。

“大哥也保重!”柳如浪用力將手搖了搖,然後鬆開手,向東急馳而去。

蕭峰站在原地,目送着他的背影瞬間遠去,心裡忽然有些不安,但到底爲什麼不安,他卻說不清楚。

蕭峰三人與朱子柳和郭襄道別,各奔東西而去。

蕭峰因爲急於救人,騎了另一匹汗血寶馬往大理而來,林煙碧將柳如浪的坐騎讓給阿紫,自己在大市鎮裡花重金買了一匹千里馬,隨後往大理趕來。

蕭峰的馬快,日夜兼程之下,只用了幾天,就趕到了大理。進入大理北面,處處可見流離失所的百姓以及燒殺搶奪的場面,一片悽慘景象。蕭峰抓了一個蒙古兵,問他忽必烈在哪裡,那士兵說不知道,蕭峰又抓了一個官軍模樣的人,那官軍告訴他忽必烈駐軍在大理五華樓。

蕭峰催馬急奔,又奔了近千里,來到大理五華樓。五華樓的守軍有不少是從京兆過來的,都認得蕭峰,衆將士齊聲歡呼,向蕭峰行禮致敬,五華樓前跪在地上的人黑壓壓一片,蕭峰翻身下馬,奔上大理石鋪就的臺階,朗聲道:“諸位請起!”腳下卻不停留,飛快地往樓裡奔去。

蕭峰奔進樓裡,迎面見忽必烈從裡奔出來,蕭峰連忙止步下拜,忽必烈一把拉着他的手臂,將他扶起,笑道:“蕭將軍,什麼風把你吹來了?”

蕭峰亦笑道:“我從東趕來,一路東風相送,只花了幾天就到了。”他見忽必烈神采奕奕,心裡也不由驚歎,這個長年累月南征北戰的最高統領,無論何時都精神飽滿,英氣勃發。

忽必烈哈哈大笑,攜着蕭峰的手走進大廳,衆人一一過來和蕭峰見了禮,阿藍答兒和也速對蕭峰的態度尢爲親熱。

衆人分次序落了座,忽必烈向坐在左首的蕭峰道:“蕭將軍,還記得前年本王遇刺之時所說的話嗎?我說要讓大理滿路的茶花被我們蒙古鐵騎踐踏成泥!我從來說到做到,今日終於讓大理見識了我們馬上民族的威風!”

第十節 風雨同舟第四節 兵臨城下(四)第十三節 第二場比試第四節 巧言試探第六節 兄弟重逢第五節 重遇阿紫第一節 半世情仇(一)第十二節 島上兇險第二節 丹桂失蹤第二節 彎弓射大雕(二)第七節 重返大理第四節 英雄相惜(四)第四節 兵臨城下(四)第一節 惡鬥東邪第十三節 彌天大謊第十四節 真情流露第八節 棋逢敵手第五節 湖畔驚鷺第五節 兵臨鄂州第二節 半世情仇(二)第七節 飛越城牆第六節 鄉村老婦第十節 脣槍舌劍第九節 峰迴路轉第五節 辜負美人恩第七節 重返大理第八節 出寺第十二節 第一場比試第七節 失心瘋第五節 醉仙閣遇伏第六節 渡船夜話第二節 瞞過黃蓉第五節 懲奸罰惡第五節 兵臨鄂州第四節 南院故地第八節 段家獲救第一節 在水伊人第三節 緩兵之計第一節 再訪江夫人第五節 半世情仇(五)第五節 故地遇故人第十一節 簽訂和約第七節 老頑童與一燈大師第八節 出寺第四節 生日大宴(四)第三節 突生變故第七節 半世情仇(七)第三節 緩兵之計第一節 燈火闌珊處(一)第七節 阿朱墳前第一節 半世情仇(一)第六節 攻城之戰第六節 小鏡湖畔第九節 疑團叢生第七節 故人來訪悼念天國的女孩第三節 酒逢知己第九節 峰迴路轉第一節 萬人膜拜第一節 新月得釋第五節 湖畔驚鷺第七節 情人交鋒第一節 靈鷲宮傳人第十二節 島上兇險第二節 殺賊祭墳第十節 夢斷雁門關第二節 生日大宴(二)第十四節 真情流露第二節 英雄相惜(二)第九節 醋海翻波第五節 彎弓射大雕(五)第八節 一陽指第一節 生死茫茫(一)第一節 故國今何在(一)第十一節 簽訂和約第二節 英雄無覓處(二)第三節 詐死之計第五節 生日大宴(五)第十三節 肝膽相照第一節 萬人膜拜第八節 豪放不羈第五節 爭風吃醋第二節 黑夜的燈光第二節 強敵追至作者的話第八節 段家獲救第二節 半世情仇(二)第二節 燈火闌珊處(二)第五節 英雄相惜(五)第四節 英雄相惜(四)第三節 燈火闌珊處(三)第十節 夢斷雁門關第十節 風雨同舟第一節 靈鷲宮傳人第三節 情義兩難全第八節 破伏魔陣第一節 北上燕京第二節 樹林救郭襄第九節 峰迴路轉第一節 在水伊人
第十節 風雨同舟第四節 兵臨城下(四)第十三節 第二場比試第四節 巧言試探第六節 兄弟重逢第五節 重遇阿紫第一節 半世情仇(一)第十二節 島上兇險第二節 丹桂失蹤第二節 彎弓射大雕(二)第七節 重返大理第四節 英雄相惜(四)第四節 兵臨城下(四)第一節 惡鬥東邪第十三節 彌天大謊第十四節 真情流露第八節 棋逢敵手第五節 湖畔驚鷺第五節 兵臨鄂州第二節 半世情仇(二)第七節 飛越城牆第六節 鄉村老婦第十節 脣槍舌劍第九節 峰迴路轉第五節 辜負美人恩第七節 重返大理第八節 出寺第十二節 第一場比試第七節 失心瘋第五節 醉仙閣遇伏第六節 渡船夜話第二節 瞞過黃蓉第五節 懲奸罰惡第五節 兵臨鄂州第四節 南院故地第八節 段家獲救第一節 在水伊人第三節 緩兵之計第一節 再訪江夫人第五節 半世情仇(五)第五節 故地遇故人第十一節 簽訂和約第七節 老頑童與一燈大師第八節 出寺第四節 生日大宴(四)第三節 突生變故第七節 半世情仇(七)第三節 緩兵之計第一節 燈火闌珊處(一)第七節 阿朱墳前第一節 半世情仇(一)第六節 攻城之戰第六節 小鏡湖畔第九節 疑團叢生第七節 故人來訪悼念天國的女孩第三節 酒逢知己第九節 峰迴路轉第一節 萬人膜拜第一節 新月得釋第五節 湖畔驚鷺第七節 情人交鋒第一節 靈鷲宮傳人第十二節 島上兇險第二節 殺賊祭墳第十節 夢斷雁門關第二節 生日大宴(二)第十四節 真情流露第二節 英雄相惜(二)第九節 醋海翻波第五節 彎弓射大雕(五)第八節 一陽指第一節 生死茫茫(一)第一節 故國今何在(一)第十一節 簽訂和約第二節 英雄無覓處(二)第三節 詐死之計第五節 生日大宴(五)第十三節 肝膽相照第一節 萬人膜拜第八節 豪放不羈第五節 爭風吃醋第二節 黑夜的燈光第二節 強敵追至作者的話第八節 段家獲救第二節 半世情仇(二)第二節 燈火闌珊處(二)第五節 英雄相惜(五)第四節 英雄相惜(四)第三節 燈火闌珊處(三)第十節 夢斷雁門關第十節 風雨同舟第一節 靈鷲宮傳人第三節 情義兩難全第八節 破伏魔陣第一節 北上燕京第二節 樹林救郭襄第九節 峰迴路轉第一節 在水伊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