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節 醉仙閣遇伏

蕭峰壓低聲音對阿紫道:“走慢些,等後面幾個丐幫長老過去,我們跟着他們去瞧瞧熱鬧,看這樣子,幫中必是出了大事。”

阿紫點點頭,小聲道:“姐夫,隔了一百多年,你還記掛着丐幫,那些什麼吳長老、陳長老早死光了。現在的幫主就是那個在木屋裡和你交過手的黃蓉,武功也稀鬆平常,比起姐夫你來差遠了,其餘人有多少本事也就可想而知。”她撇着嘴搖搖頭,道:“真是一代不如一代,這般草包,不看也罷……”

“阿紫!”蕭峰低聲喝斷她的話,沉聲道:“丐幫數百年基業,豈容你隨意污辱!丐幫歷來以替無家可歸的窮苦兄弟謀福利爲宗旨,以保家衛國爲己任,武功強弱倒在其次,只要這種浩氣長存,丐幫就永遠不會沒落,也絕不容人污辱!”

阿紫伸伸舌頭,道:“我只是信口說說,你這麼認真幹嘛?你不高興我以後不說就是了。”

兩人將腳步放慢,不時在各個小攤檔前停留,裝着買年貨的樣子,想等後面的丐幫長老過去後,再悄悄跟着他們。但奇怪的是,只要蕭峰阿紫一停,後面尾隨的丐幫長老也停下,始終遠遠地跟在兩人身後。蕭峰恍然大悟,對阿紫道:“看來他們是盯上咱們了,你跟着我,別走散了。”他想起剛纔還在尋思着出手相幫丐幫抗衡強敵,沒想到丐幫的強敵就是自己,不禁微微苦笑。心想阿紫得罪了黃蓉,而自己又是蒙古的將軍,丐幫與自己爲敵,也在常理之中。想起一百年前,丐幫以己爲異類,不容於中原武林,想不到一百年後,與自己有着深厚淵源的丐幫依然視自己爲敵人,莫非真是宿命難逃?

回想往事,蕭峰頗爲感慨,但轉瞬豪氣頓生,心道:“縱使天下英雄皆不容我,蕭峰又有何懼!”他一生經歷的風險不計其數,從來沒有退縮過,只是這幾個人都是丐幫的長老,蕭峰實在不想與他們爲敵。

當下蕭峰也不理會跟在身後之人,只是一路信步走去。已是中午時分,蕭峰在一門前寫着“醉仙閣”的酒樓前停下,對阿紫道:“醉仙閣,好大的口氣!咱們就在這兒吃午飯,我也想當一回醉仙。”阿紫笑道:“好!只是你要當醉仙倒不容易。”在她心裡,只要有蕭峰在身旁,再強的敵人也不足爲懼。

兩人上了酒樓,剛一坐下,蕭峰即感到危機四伏,前面的一張四方桌上,兩個男子頭戴頂笠,遮住了半邊臉,偶爾微微擡頭,從頂笠下射過來的目光直掃蕭峰和阿紫,然後又趕緊收回目光,將頭低下。坐在左側角落的是一個頭戴方巾的書生,他漫不經心地喝着茶,眼睛餘光卻打量了一下蕭峰。坐在右側角落的是一個滿臉虯髯的漢子,他大口大口地喝着酒,眼睛毫不避諱地看着蕭峰和阿紫,滿臉兇狠之色。坐在後面的,蕭峰不必回頭去看,也感覺到幾雙眼睛在盯着他。蕭峰微微冷笑,也不動聲色。他一拍桌子道:“小二,拿酒來!”小二忙跑過來陪着笑臉問:“客官要喝什麼酒?”蕭峰道:“把你們店裡最好的酒拿上來就是。”他頓了頓,又道:“但不要女兒紅。”他想起趙飛燕,知道這女兒紅可是不能隨便喝的。那小二道:“本店最好的酒是剛從山西運來的汾酒,我這就去打一壺來。兩位客官請稍等。”那小二說完轉身就走。

“等等!”蕭峰叫道:“打十斤上來,再來五斤牛肉,六碗素面,一盤餃子。”那小二伸了伸舌頭,瞪着眼睛道:“十斤汾酒?客官您是說要十斤汾酒?”阿紫又忍不住罵道:“我姐夫說得清清楚楚是十斤,你是不是不長耳朵?”

“是……是是,小人該死。”那小二不敢再問,急忙跑開去,大聲朝廚房裡叫道:“十五號桌,十斤汾酒!五斤牛肉!六碗素面!一盤餃子!”他叫完後,連自己都在疑心,究竟有沒聽錯,或者這兩人腦子有毛病,竟要了十斤汾酒!還要吃這麼多東西。

店裡靜靜的,所有的人都在看着蕭峰,包括那坐在四個方向的江湖中人,他們也沒見過一下子喝十斤汾酒的人。

酒菜端上來,蕭峰獨自一碗接着一碗地喝着醇而烈的汾酒,他知道敵人早已設下陷井,埋伏在此,而且看來敵人人數衆多,今日難免一場惡戰。他想起在聚賢莊大戰天下英雄的情景,其時的形勢更比今日兇險百倍,但他連眉頭都沒皺過一下,他一生經歷的惡戰不計其數,每次身犯險境,他都是泰然處之,處變不驚。和往常一樣,每次惡戰前他總要痛飲一番,這次也不例外。

蕭峰若無旁人地大吃大喝,對四周虎視眈眈的敵人視而不見。坐在右側的虯髯漢子首先按耐不住,忽然開腔,聲若洪鐘般道:“這位爺,在下想討碗酒喝!”他右手一揚,一隻碗平平地朝蕭峰疾擊過去。蕭峰頭也不擡,道聲:“好!”左掌擊出,那碗立時停在空中,再也飛不到他面前,只見他右手執壺,眼睛也不看那碗,運氣將壺嘴倒出的酒在空中逼成一股酒線,徑直落在那懸在半空的碗裡,那酒線就像長了眼睛一樣,半點也沒濺出來。衆人哪裡見過這種場面,當下都瞪圓了眼睛,像看戲法般新奇。轉瞬間,那碗已倒滿酒,蕭峰左袖一拂,道:“閣下請!”話音未落,那碗“砰”地一聲落在那虯髯漢子的桌子上,也是半點沒濺出來。那漢子呆了半晌,面如死灰,站起身來忽然從右側的窗口飛身躍出,左側的書生叫道:“洪兄,請留步。”那漢子的聲音從窗外傳來:“我技不如人,愛莫能助,在下告辭了!”

那書生嘆了口氣,緩緩地坐回原位,施施然地向蕭峰拱手道:“在下不才,想與閣下把酒論詩,不知閣下可否賞臉?”

蕭峰微微一笑,道:“在下乃一介粗人,於詩詞歌賦一竅不通,只怕要掃兄臺的雅興了。”

那書生搖搖頭笑道:“閣下太謙了,只怕是我這等小人物,閣下不屑理會罷了。”

坐在蕭峰前面一桌的兩人將帽子一掀,一齊一拍桌子站起來道:“和他囉嗦什麼!大夥兒一起上啊!”這兩人同時站起同時說話,動作整齊,異口同聲,竟像一個人一樣,阿紫看了兩人一眼,拍手笑道:“哎呀,你們倆長得真像!是雙胞胎兄弟吧?我聽說雙胞胎心意相通,行動一樣,說話也一樣,連上茅廁的時間都一樣,不知是也不是?”那雙胞胎臉色一變,同時喝道:“臭丫頭!竟敢對我們黃河雙煞無禮,訥命來吧!”說畢兩人同時躍出,兩柄長劍直指阿紫要害。與此同時,蕭峰感到後面有掌風逼近,還有兵器在空中劃過的輕微聲響,知道是坐在身後的幾個人出手偷襲,他頭也不回,左手抓了一把筷子,右手一拉阿紫,兩人驀地飛身躍起,蕭峰左手的筷子出手,只聽得驚呼連連,從兩邊夾攻的幾個人均已被筷子擊中,有些兵器脫手,有些虎口流血,都受了輕傷,蕭峰顯然是手下留情,沒有將筷子擊向他們的要害。經過聚賢莊一役,蕭峰深知自己雙手染的鮮血太多,所以不到萬不得已,他不會再大開殺戒。從躍起到出手,只是鶻起兔落之間的事,等到衆人回過神來,蕭峰與阿紫已穩穩地坐回了原位上,蕭峰正端着碗喝酒,彷彿剛纔的事根本就沒發生過一樣。

衆人呆立原地,他們在河北武林中原也不是無名小卒,但竟被蕭峰一招擊敗,此等神勇讓人驚駭之餘又不能不心服口服,衆人都明白,適才蕭峰實是手下留情,以他的武功要取這幾人性命實是易如反掌。這幾個原也不是什麼奸惡之徒,只是受人之託,前來助陣而已,此時人人臉有羞愧之色,那號稱黃河雙煞的雙胞胎率先道:“閣下武功,我們再練一百年也趕不上,我們輸得心服口服,閣下手下留情,我們會永遠記住。從今往後,如果在路上遇着閣下,我們會繞道而行,不敢與閣下爭道。”說畢又朝那書生拱手道:“此人神勇蓋世,不是我輩所能匹敵,此等人物,我們也不想與其爲難,請恕我們無能爲力,就此告辭了。”那站在蕭峰身後的三個人也垂頭喪氣地道:“告辭了。”也不等那書生回答,五人徑直朝門外走去。

那書生站起身來,朝五人的背影躬身道:“謝謝各位出手相助,在下感激不盡,各位請慢走,在下不便相送,日後有用得着在下的地方,諸位只管吩咐就是。”那五人幾乎走出了店門,他還尤自囉嗦不停,看樣子竟是迂腐透頂之人。阿紫“哧”地一聲輕笑,道:“真是書呆子!”蕭峰卻沉聲不語,他知道這個書生是所有人裡武功最強的一個,剛纔衆人羣起而攻之時,此人自恃身份,並未出手,看來此人在武林中應當是個響噹噹的人物。

第八節 一陽指第十四節 死而後已第一節 與老頑童比試第三節 兵臨城下(三)第七節 老頑童與一燈大師第三節 燈火闌珊處(三)第二節 風雪夜愁人(二)第二節 淚訴往事第七節 故國今何在(七)第一節 北上信陽第八節 畫裡玄機第四節 英雄相惜(四)第十二節 第一場比試第一節 英雄相惜(一)第六節 兄弟重逢第十一節 伊人渺渺第四節 生日大宴(四)第六節 玉足晶瑩第七節 碧雲宮主第五節 湖畔驚鷺第八節 竹林救人第八節 虛實陸家莊第四節 驚聞惡訊第四節 大徹大悟第十四節 死而後已第五節 醉仙閣遇伏第六節 玉足晶瑩第十節 依計而行第一節 夜訪唐府第七節 重逢第十一節 兄弟失蹤第二節 半世情仇(二)第十節 依計而行第四節 彎弓射大雕(四)第四節 節外生枝第六節 攻城之戰第二節 計出襄陽第四節 半世情仇(四)第六節 攻城之戰第一節 生死茫茫(一)第八節 段家獲救第四節 橫渡長江第一節 英雄相惜(一)第八節 故國今何在(八)第三節 緩兵之計第八節 段家獲救第一節 在水伊人第五節 爭風吃醋第二節 喜得解藥第二節 計出襄陽第十四節 真情流露第九節 身陷囫圇第三節 小戰一燈第八節 竹林救人第一節 靈鷲宮傳人第一節 段家貴妃第三節 險象環生第一節 與老頑童比試第二節 再遇楊過第六節 陰陽陌路第十一節 廢立宮主第三節 生日大宴(三)第十一節 伊人渺渺第二節 計出襄陽第六節 陰陽陌路第十節 半世情仇(十)第八節 畫裡玄機第二節 燈火闌珊處(二)第一節 北上燕京第一節 與老頑童比試第二節 丹桂失蹤第十節 半世情仇(十)第一節 把酒相送第八節 段家獲救第八節 出寺第五節 兵臨鄂州第八節 竹林救人第一節 惡鬥東邪第四節 重返臨潢第十二節 島上兇險第四節 燈火闌珊處(四)第十一節 廢立宮主第五節 十五之約第六節 撲朔迷離第六節 半世情仇(六)第三節端午守靈第節 林煙碧失蹤第八節 畫裡玄機第八節 前世的約定第四節 生日大宴(四)第十三節 彌天大謊第二節 喜得解藥第一節 彎弓射大雕(一)第七節 故人來訪第五節 初踐盟約第二節 生日大宴(二)第十節 奇兵突現第四節 半世情仇(四)第四節 半世情仇(四)
第八節 一陽指第十四節 死而後已第一節 與老頑童比試第三節 兵臨城下(三)第七節 老頑童與一燈大師第三節 燈火闌珊處(三)第二節 風雪夜愁人(二)第二節 淚訴往事第七節 故國今何在(七)第一節 北上信陽第八節 畫裡玄機第四節 英雄相惜(四)第十二節 第一場比試第一節 英雄相惜(一)第六節 兄弟重逢第十一節 伊人渺渺第四節 生日大宴(四)第六節 玉足晶瑩第七節 碧雲宮主第五節 湖畔驚鷺第八節 竹林救人第八節 虛實陸家莊第四節 驚聞惡訊第四節 大徹大悟第十四節 死而後已第五節 醉仙閣遇伏第六節 玉足晶瑩第十節 依計而行第一節 夜訪唐府第七節 重逢第十一節 兄弟失蹤第二節 半世情仇(二)第十節 依計而行第四節 彎弓射大雕(四)第四節 節外生枝第六節 攻城之戰第二節 計出襄陽第四節 半世情仇(四)第六節 攻城之戰第一節 生死茫茫(一)第八節 段家獲救第四節 橫渡長江第一節 英雄相惜(一)第八節 故國今何在(八)第三節 緩兵之計第八節 段家獲救第一節 在水伊人第五節 爭風吃醋第二節 喜得解藥第二節 計出襄陽第十四節 真情流露第九節 身陷囫圇第三節 小戰一燈第八節 竹林救人第一節 靈鷲宮傳人第一節 段家貴妃第三節 險象環生第一節 與老頑童比試第二節 再遇楊過第六節 陰陽陌路第十一節 廢立宮主第三節 生日大宴(三)第十一節 伊人渺渺第二節 計出襄陽第六節 陰陽陌路第十節 半世情仇(十)第八節 畫裡玄機第二節 燈火闌珊處(二)第一節 北上燕京第一節 與老頑童比試第二節 丹桂失蹤第十節 半世情仇(十)第一節 把酒相送第八節 段家獲救第八節 出寺第五節 兵臨鄂州第八節 竹林救人第一節 惡鬥東邪第四節 重返臨潢第十二節 島上兇險第四節 燈火闌珊處(四)第十一節 廢立宮主第五節 十五之約第六節 撲朔迷離第六節 半世情仇(六)第三節端午守靈第節 林煙碧失蹤第八節 畫裡玄機第八節 前世的約定第四節 生日大宴(四)第十三節 彌天大謊第二節 喜得解藥第一節 彎弓射大雕(一)第七節 故人來訪第五節 初踐盟約第二節 生日大宴(二)第十節 奇兵突現第四節 半世情仇(四)第四節 半世情仇(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