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千五十一章 撲朔迷離

李孝恭眉峰一挑,略有詫異的看着李勣,奇道:“素來以爲懋公你沉着冷靜、胸有溝壑,最是能在任何情況下穩坐如山,卻不想今日這般直白,若被外人知曉,怕是難以置信。”

朝野上下皆知李勣爲人澹薄,即便身爲宰輔之首也一直低調沉穩,等閒不願發表意見以免被認作以勢壓人,甚至就連軍中地位這幾年受到房俊挑戰也素來一聲不吭、不屑一顧。

今日這般毫無轉圜的當面逼迫李孝恭表態,的確大異尋常……

李勣面無表情,與李孝恭對視,緩緩道:“今時不同往日,以往不過是些利益糾葛,多一些、少一些,吾自不會放在心上,誰願意搶奪,便讓他幾分又何妨?但眼下乃帝國危急之秋,萬一陛下有任何不測,一場爭儲大戰幾乎勢不可免,吾等不僅是陛下臣子,更是帝國樑柱,斷不可視若無睹、聽之任之。”

李孝恭心中浪濤翻騰,直視李勣雙眼,抿着嘴脣良久,才問道:“懋公已經心有定見?”

身份、地位到了他們這個層次,一言一行都不可能隨意爲之,因爲所有人都會仔細觀察他們任何細節以揣摩其中深意,故此必須情緒表達自己的想法、意見,以免被旁人有所誤會。

所以李勣口中這一句“吾等不僅是陛下臣子,更是帝國樑柱”已經展示了李勣的態度。

於國有益者,縱然違背陛下之心意,亦要爲之。

相反,若與帝國無益,即便是陛下之旨意,也有可能予以違背……

李勣默然無語,神情堅定。

良久,李孝恭方纔緩緩吐出一口氣,揉了揉發脹的額頭,輕嘆着道:“懋公乃帝國宰輔,首重帝國利益,此乃職責所在,無可厚非。但吾乃宗室郡王,自應將宗室利益、陛下旨意放在首位,縱然粉身碎骨,亦是在所不辭……”

說到此處,他忽然話鋒一轉:“……吾不知陛下是否留有遺詔。”

李勣依舊沉默。

遺詔……在這一刻顯得極爲重要,但卻也不那麼重要,因爲它的存在與否能夠影響很多事,但阻止不了一些註定會發生的事。

李二陛下雄才偉略,當年於絕境之中帶着麾下虎賁自玄武門下殺出一條通天血路,坐上皇位之後更知人善任、勤政愛民,尤其是優待麾下文臣武將使其獲得無與倫比的尊敬與支持,古往今來得臣下擁戴程度之高,屈指可數。

所以一旦李二陛下留有遺詔,無數人會爲了他的意志一往無前、甘心赴死。

但是與此同時,無論太子亦或晉王,在面對只差一步便可君臨天下的機會之時,又豈會因爲一封遺詔便畏縮不前?

晉王對儲位虎視眈眈、銳意進取,山東世家、江南士族皆圍繞其周圍羣策羣力,希望能夠取太子而代之,立下從龍之功,封妻廕子奠定家族百年榮耀。

東宮署官早已與太子利益糾葛難分彼此,縱然太子願意讓出儲位,那些人又豈能願意放棄即將到手的大權,轉而淪爲殘兵敗將等着晉王一系上位之後一一打壓、剪除?

就如同當年“玄武門之變”一樣,當局勢發展至那一步,所有人都被大勢所裹挾,只能前進、不能後退。

單個人在浩浩蕩蕩的大勢面前無足輕重,即便這個人是太子,亦或晉王,甚至是雄才偉略的李二陛下……

李勣端起面前茶几上已經溫涼的茶水淺淺喝了一口,問道:“郡王乃陛下心腹,爲何卻不知陛下有否留下遺詔?”

按理說,君王自感命不久矣之時,都會預先留有遺詔將心志書於其上,以便驟然離世之後能夠昭告天下,而不是被繼位之人隨意擺佈,導致人亡政息、徒留遺憾。

而這樣的遺詔都會交由自己最爲信任之人掌管,起碼也要將遺詔的存在告知,否則自己忽然死了,卻無人知曉遺詔之存在,豈非鬧了笑話?

河間郡王李孝恭自幼跟隨李二陛下身邊,堂兄弟一道恣意妄爲,一道衝鋒陷陣,感情甚篤。且作爲如今宗室當中還排在大宗正韓王李元嘉之上的第一領袖,身份、地位、情感、信任,只要有遺詔的存在,都必然交由其掌管。

但李勣想不出李孝恭欺騙自己的理由,他說不知遺詔存在與否,那就一定不知道……

但李二陛下英明神武,此前已經驟然暈厥一次,差點導致長安戰火燃起,豈能沒有預作準備?易儲詔書遲遲未曾刊發也就罷了,若連遺詔都不留下,絕非李二陛下之風格。

可是若有遺詔,李二陛下不交給李孝恭還能交給誰?

李孝恭揉了揉臉,苦笑道:“若說之前陛下對吾頗爲信任是有的,但是這些年來,陛下對吾之猜忌遠在信任之上。當然,不獨是吾,朝中所有大臣都未必能夠得到陛下十足信任,這方面,陛下反倒更信任身邊的宦官。”

李勣微愣。

宦官?

漢朝之亡,實亡於宦官之手,之後各朝皆吸取教訓,嚴禁宦官干政,以陛下之睿智英明,又豈能重蹈覆轍,將遺詔交付於宦官之手?

就算當真如此,是王德,亦或是王瘦石?

這兩人一爲陛下掌管大內,一爲陛下培植死士當年玄武門之變軟禁高祖皇帝立下大功……

但無論是這二人其中任意一個,陛下一日未曾殯天,都絕無可能將遺詔交出。

麻煩啊……

以李勣之心若磐石,此刻也忍不住有些煩躁,愈發不願兜圈子,遂問道:“若當真有遺詔存在,郡王該當如何?”

李孝恭道:“自是尊奉遺詔行事。”

李勣又問:“若遺詔之內並不符合帝國利益呢?”

若陛下不死,易儲幾乎是勢在必行,其中不僅有寵溺晉王的關係,更在於歷經關隴兵變之後東宮勢力強橫,已經隱隱危及皇權。

皇帝希望自己的儲位有能力、有出息,如此將來才能更好的掌管國家;但皇帝更忌憚自己的儲君太有能力、太有出息,因爲無人能夠面對皇權之誘惑澹然處之,自古以來哪一個太子不想着老皇帝趕緊殯天,以便上位大展宏圖?

陛下在時還好,能夠以無上之威望壓制各方,縱使太子再是不甘也只能俯首聽命。可若是陛下不在,單憑一封遺詔便讓太子以及東宮上下放棄利益淪爲魚肉,怎麼可能?

故而,李勣看似詢問,實則言語之中未盡之意乃是“一旦陛下不在,無論有無遺詔,皆當擁立太子登基”,如此,才符合帝國利益。

當然,這絕對不符合晉王以及其背後江南、山東各地門閥的利益。

但如此一來,即便爭儲之戰依舊不可避免,卻總能穩住帝國根基,使得損失在最小範圍之內。

反之,將一個太子逼得造反,則動搖國本,深遠影響不僅延續有唐一朝,甚至綿延百世、無休無止……

李孝恭再度陷入沉默。

茶水溫涼,兩人相對而坐,具是緘默。

好半晌,李孝恭喊人進來重新沏了一壺茶水,親手執壺給李勣斟茶,斟酌着道:“此事幹系重大,懋公你身份特殊,不該輕易妄下決斷,既然陛下暫且無事,想來也無人敢冒天下之大不韙,不妨多做考量,儘量周全些。”

李勣微微俯身謝過,雙手捧起茶杯,湊在脣邊呷了一口,而後笑道:“郡王智謀出衆,素來是吾輩執開模,在下今日貿然前來,的確是唐突了一些。”

他意識到李孝恭的立場有些不對勁,按理說這位郡王平常與太子、房俊素來親近,若陛下殯天且未曾留有遺詔,自然應當站在太子一邊。可如今看來,卻未必如此。

是受到宗室力量的左右麼?

大宗正韓王李元嘉、河間郡王李孝恭,這兩人幾乎是宗室之內權勢、地位、威望最高的兩人,前者與房俊乃是姻親,後者與東宮親近,誰還能令這兩人違背心意站在晉王一邊?

第九百七十三章 你摻和不起!【求票】第一千一百九十八章 功勳打折第六百五十四章 聲東擊西第二百三十三章 有錯也不認第八百一十一章 各爲其主第五百九十五章 好事上門第一千三百二十一章 威逼利誘第六百三十九章 大鬧平康坊(續)第九百七十四章 這纔是生活!第八百一十九章 驅逐【求月票】第一千零六十六章 甘爲鷹犬第一千九百二十三章 贊成與反對第兩千九十八章 局勢忽變第一百四十章 啼笑皆非第五百九十九章 令犬第九百一十四章 從天而降的唐軍!【求月票】第三百八十一章 銜尾追擊第一千零九十七章 姿態太低第一百九十五章 這個棒槌!第一千二百二十三章 重返長安第兩千四十二章 性情大變第一千二百二十九章 野心勃勃第四百四十五章 左右逢源第一千零六十六章 狀紙第七百八十三章 幼兒園水平的孔穎達(萬字求月票)第七百九十二章 佳期如夢第四百三十七章 極力說服第一千四百五十三章 摧枯拉朽第三百四十四章 出征第三千一百一十章 忠君?忠國?第一千七百九十六章 雪夜佳訊第一千九百五十七章 艱難的探險第四百三十一章 解救第一千六百一十四章 反對第三千三十三章 內訌第九百七十八章 何謂帥才?第一百七十四章 那宿命的相逢(下)第一千三百五十九章 晉王惜命第七百八十章 帝王有情第一千六百七十八章 這位御史不識數第一千五百三十一章 指點迷津第一千四百四十章 李治要舞劍第一千六百三十九章 左右爲難第五十九章 汝與皇家有仇乎?第一千一百六十二章 列陣拒敵第一千一百零一章 腥羶一氣第一千六百九十三章 滑不溜手第一千五百零二章 谷口破敵第一千三百二十六章 猜測第七百二十四章 民族傳承第一千四百章 帝王心思(上)第六百七十六章 未雨綢繆第九百八十五章 他不牛,他兒子牛第一千七百五十一章 求官不易第一千六百三十一章 錢幣本質第四百六十四章 御前對質(下)第一百九十七章 所見第四百一十四章 史上最驕傲數學家第一千八百二十四章 皇帝父子,一曲雙簧第一千二百二十二章 自以爲是第二百九十二章 神機營(下)第三千零九章 危機陡現第一千零五十六章 居心叵測第一千五百四十六章 針鋒相對第四十九章 幫倒忙第一千六百四十四章 少年志氣第一千零一十四章 長樂出馬(下)第一千八百九十四章 陛下有旨第一千四百三十六章 破敵第一千八百七十章 敬獻國璽第二百五十二章 精鋼第五百四十五章 咱倆單挑第一千零一十八章 不臣之心第一千七百五十五章 船塢裡的超級戰艦第八百三十章 倒黴的侯賽因第一千零八十八章 當你爹的面管我叫爸爸第三百零一章 長孫衝第一千五百三十八章 還有誰!(續)第五百三十六章 意在兵部第一千九百一十二章 君權危機第一千零七十一章 過年第七百零一章 風波惡(上)第一千八百二十二章 各方反應,瞠目結舌第三千四十章 嫌疑第一千八百六十五章 疑惑不解第4537章 皇宮夜宴第一百七十一章 全勝第七百四十章 少女心思第兩千三十二章 陣前倒戈第七百三十七章 內部裂痕第六百零五章 堅決不受第一千九百五十七章 態度強硬第三十七章 喪家之犬第六百二十七章 都是老狐狸第一千九百七十五章 死中求活第一百二十八章 搜查第六十四章 趙信城(中)第一千三百一十一章 天街踏盡公卿骨第一千一百七十三章 驪山農莊
第九百七十三章 你摻和不起!【求票】第一千一百九十八章 功勳打折第六百五十四章 聲東擊西第二百三十三章 有錯也不認第八百一十一章 各爲其主第五百九十五章 好事上門第一千三百二十一章 威逼利誘第六百三十九章 大鬧平康坊(續)第九百七十四章 這纔是生活!第八百一十九章 驅逐【求月票】第一千零六十六章 甘爲鷹犬第一千九百二十三章 贊成與反對第兩千九十八章 局勢忽變第一百四十章 啼笑皆非第五百九十九章 令犬第九百一十四章 從天而降的唐軍!【求月票】第三百八十一章 銜尾追擊第一千零九十七章 姿態太低第一百九十五章 這個棒槌!第一千二百二十三章 重返長安第兩千四十二章 性情大變第一千二百二十九章 野心勃勃第四百四十五章 左右逢源第一千零六十六章 狀紙第七百八十三章 幼兒園水平的孔穎達(萬字求月票)第七百九十二章 佳期如夢第四百三十七章 極力說服第一千四百五十三章 摧枯拉朽第三百四十四章 出征第三千一百一十章 忠君?忠國?第一千七百九十六章 雪夜佳訊第一千九百五十七章 艱難的探險第四百三十一章 解救第一千六百一十四章 反對第三千三十三章 內訌第九百七十八章 何謂帥才?第一百七十四章 那宿命的相逢(下)第一千三百五十九章 晉王惜命第七百八十章 帝王有情第一千六百七十八章 這位御史不識數第一千五百三十一章 指點迷津第一千四百四十章 李治要舞劍第一千六百三十九章 左右爲難第五十九章 汝與皇家有仇乎?第一千一百六十二章 列陣拒敵第一千一百零一章 腥羶一氣第一千六百九十三章 滑不溜手第一千五百零二章 谷口破敵第一千三百二十六章 猜測第七百二十四章 民族傳承第一千四百章 帝王心思(上)第六百七十六章 未雨綢繆第九百八十五章 他不牛,他兒子牛第一千七百五十一章 求官不易第一千六百三十一章 錢幣本質第四百六十四章 御前對質(下)第一百九十七章 所見第四百一十四章 史上最驕傲數學家第一千八百二十四章 皇帝父子,一曲雙簧第一千二百二十二章 自以爲是第二百九十二章 神機營(下)第三千零九章 危機陡現第一千零五十六章 居心叵測第一千五百四十六章 針鋒相對第四十九章 幫倒忙第一千六百四十四章 少年志氣第一千零一十四章 長樂出馬(下)第一千八百九十四章 陛下有旨第一千四百三十六章 破敵第一千八百七十章 敬獻國璽第二百五十二章 精鋼第五百四十五章 咱倆單挑第一千零一十八章 不臣之心第一千七百五十五章 船塢裡的超級戰艦第八百三十章 倒黴的侯賽因第一千零八十八章 當你爹的面管我叫爸爸第三百零一章 長孫衝第一千五百三十八章 還有誰!(續)第五百三十六章 意在兵部第一千九百一十二章 君權危機第一千零七十一章 過年第七百零一章 風波惡(上)第一千八百二十二章 各方反應,瞠目結舌第三千四十章 嫌疑第一千八百六十五章 疑惑不解第4537章 皇宮夜宴第一百七十一章 全勝第七百四十章 少女心思第兩千三十二章 陣前倒戈第七百三十七章 內部裂痕第六百零五章 堅決不受第一千九百五十七章 態度強硬第三十七章 喪家之犬第六百二十七章 都是老狐狸第一千九百七十五章 死中求活第一百二十八章 搜查第六十四章 趙信城(中)第一千三百一十一章 天街踏盡公卿骨第一千一百七十三章 驪山農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