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5章 朝會之爭(中)

李隆基坐在高高的龍榻上,從朝臣的角度遠遠看去,只看見他氣度威嚴,高貴雍容,可如果近前細看,便會發現他臉上塗了一層淡淡的油彩,儘管做了特別的裝扮,但還是難以掩飾他精神的疲憊,這也難怪,他昨晚一連含了三粒助情花香,一直盡興到了半夜方眠,到現在他的梅妃還起不了牀榻。

這種助情花香效果極好,但後果也很嚴重,李隆基年事已高,身體遠不能和年輕時候相比,他昨晚一夜風流,精力嚴重透支,就算用大補之藥也只能補十之二三,至少還要昏昏沉沉五六天,一個月再不能行房事。

此刻李隆基的頭腦昏沉之極,眼前的數千羣臣使他感到一陣頭暈目眩,想到早朝繁雜的事情,他心中不禁厭煩之極,可今天的早朝他將有重大事件宣佈,他也只得強打精神應付今天的早朝。

“早朝開始吧!”李隆基有氣無力低聲令道。

“陛下有旨,早朝開始!”

按照早朝的順序,先是兵部進行宣佈表彰,這次早朝主要是表彰劍南軍平定南詔叛亂,高仙芝是在去年十月攻克姚州,閣羅鳳徹底投降,交出軍權和府庫,唐軍在十一月進駐南詔都城,圓滿完成平叛,按理應該在今年正月初五的早朝上進行表彰,但由於高仙芝來不及返回,只能延遲到今天和安西一併表彰,而隴右軍在去年九月的攻打吐蕃取得的勝利,已經正月初五表彰了,今天將不再提及。

“按照順序開始吧!”李隆基淡淡地吩咐了一句,隨即微微閉上眼睛,用耳朵聽兵部宣讀。

崔平高聲喝道:“聖上有旨,由兵部開始!”

兵部侍郎吉溫站了出來,他懷中捧着兩本厚厚的表彰冊,按照順序是先表彰劍南軍,再表彰安西軍。

他站在玉階前,輕輕咳嗽一聲,將其中一本冊子放在旁邊宦官的盤子中,開始宣讀劍南軍的表彰。

“南詔藩國久沐聖恩,不思回報,背信棄義,亂我大唐,以致生靈塗炭,南疆浩劫,天寶十年六月,大唐天軍二十萬出劍南,歷時數月,終平南詔之患,其間幾經激戰......”

表彰主要是宣佈功績,僅南詔表彰便有洋洋灑灑上萬字,吉溫用抑揚頓挫的語氣讀出,速度極慢,僅劍南軍的表彰便讀了半個時辰,很多人都昏昏欲睡了,站着的官員們更是疲累不堪,不停地左右腳互換,以減輕腿的壓力。

這時,站在李隆基身後的魚朝恩忽然發現一件要命的事情,大唐天子李隆基竟然坐在龍榻上歪着半個身子睡着了,還微微打起了呼嚕,聖上在早朝中睡着了,在他記憶中這還是從來沒有過的事情。

他不由又慌又亂,眼看吉溫要讀完了,下面便是聖上表態,那時被羣臣發現聖上睡着,問題可就嚴重了。

“賞錢五十萬貫,絹二十五萬匹,所奏將官升遷,皆批准.....”

吉溫已經唸到了尾聲,下面最多還有二十個字就結束了,魚朝恩再也等不下去,便向李隆基身後移了移,輕輕在他肩膀上捅了一下,小聲喊道:“陛下!陛下!”

吉溫讀完了,下面將由李隆基表態,但李隆基還是沒有醒來,魚朝恩一咬牙,用盡掐了一下。

“啊!”地一聲低呼,李隆基終於醒了,儘管他低呼的聲音不大,但還是被坐在前排的一些大臣聽見了,重臣們面面相視,他們都看出來了,聖上居然睡着了。

李隆基微微睜開眼,眼中還有些茫然,似乎還沒有反應過來,就在這時,忽然在大臣中傳來了雷鳴般的呼嚕聲,所有人一起扭頭望去,只見安祿山歪倒在地上,鼾聲如雷。

“安帥!安帥!”幾名大臣拼命地推動他,大殿內頓時一片竊竊私語聲,有人捂嘴偷笑,但更多人卻是不滿,這可是莊重肅穆的朝堂,在進行軍國大事的討論,安祿山居然睡着了,這簡直是公然蔑視聖上。

趁羣臣注意力都被引到安祿山身上的時機,魚朝恩低聲對李隆基道:“陛下,劍南軍的表彰已經宣讀完了,現等陛下表態。”

李隆基微微點了點頭,他也知道自己失態了,不過好像有人替他掩蓋住了,他的目光向殿下望去,他很想知道是誰這麼善解聖意。

“陛下,臣有罪!”

安祿山已經醒了,他一骨碌爬起身,連滾帶爬地起身,向大殿正中跑去,他跪在地上連連磕頭道:“臣身子肥胖,居然睡着了,有辱朝堂,請陛下懲處!”

李隆基緩緩道:“兵部的宣讀是冗長一點,但愛卿是老臣,怎能在朝堂失態,朕革你一年俸祿,以示警戒。”

羣臣頓時一片譁然,安祿山就因朝堂失態,竟被罰俸一年,這也太不值得了,頓時議論聲四起。

李慶安忍不住暗暗讚歎,難怪安祿山這麼受李隆基恩寵,果然不同凡響,能在關鍵時刻替李隆基背黑鍋,從這點小細節便看出來了,他坐在安祿山旁邊,看得清清楚楚,安祿山根本就沒有睡着,直到李隆基的低呼聲傳來,他才立刻倒地鼾聲大起,分明是假裝,替李隆基掩飾,雖然罰俸一年,但他將得到的收穫,遠遠不是一年俸祿所能比。

“臣謝陛下輕饒!”

安祿山磕一個頭,慢慢回到座位上,對李慶安苦笑一聲道:“李將軍不知我們這種胖人,實在難以控制自己,哎!在大庭廣衆之下丟了面子,慚愧啊!”

李笑了笑道:“雖然丟了面子,卻得了裡子,安帥也不虧了。”

兩人對望一眼,皆心知肚明,安祿山小眼一眯,嘿嘿地笑了起來。

這時李隆基小睡一覺,精神好了一點,他點點頭道:“準兵部之奏,即刻頒行!”

吉溫又接過另一本奏摺,展開來朗聲讀道:“自大食東侵,昭武九國失大唐已久,碎葉不在,嶺西皆如霧靄雲罩.....”

高仙芝和哥舒翰坐在一處,他幾次想和哥舒翰說話,但哥舒翰卻陰沉着臉,始終一言不發,高仙芝心中鬱悶之極,他想不通哥舒翰怎麼會變得如此冷淡,當安祿山出列請罪時,高仙芝又低聲對哥舒翰道:“哥舒將軍,這個安祿山睡得倒頗是時機。”

“哼!一個跳樑小醜罷了,除了這些伎倆,他還會什麼?”

儘管哥舒翰對高仙芝心中有些不舒服,但比起對安祿山的惱恨,他對高仙芝的一點嫉妒算不上什麼。

高仙芝見哥舒翰開口,便又笑道:“哥舒大帥今天將榮升郡王,爲何這般不悅?”

“高帥弄錯了吧!榮升郡王,那是你們,幾時輪得到我哥舒翰?”

高仙芝愕然,他聽張筠說過,哥舒翰也將同時升爲郡王,怎麼會變了?高仙芝不由向張筠望去,恰好張筠也正向他這邊望來,向他笑着點了點頭,表示對他的支持。

高仙芝最早是找了李林甫爲靠山,但他被調離安西后,恰好李林甫也遭遇到楊國忠的強勁挑戰,偏偏高仙芝又出任楊國忠主政的劍南節度使,在高仙芝上任之初,正逢鮮于仲通被南詔軍擊敗,劍南軍損失大半,剩下不足兩萬人,李隆基命他就地募兵,可他卻得不到了蜀中地方官員的支持,募兵異常艱難,他幾次向李林甫求救,皆沒有效果,萬般無奈之下,高仙芝求助於戶部尚書張筠,結果在張筠的支持下,不僅楊國忠改變了態度,李隆基也下令關中十萬府兵南下劍南,這樣高仙芝得以在蜀中募兵八萬,再加上十萬關中軍和兩萬剩下的劍南軍,一共二十萬大軍,高仙芝與南詔吐蕃聯軍激戰近五個月,終於在安戎城一戰大敗南詔吐蕃聯軍,殺死吐蕃神川都督,奪回了極具戰略地位的安戎城,逼吐蕃軍退回神川,而南詔軍也損失慘重,閣邏鳳最終走投無路,被迫向唐軍投降。

可以說正是張筠在關鍵時刻助了高仙芝一臂之力,使高仙芝最後大勝,奠定他在劍南的地位,高仙芝也由此對張筠充滿了感激,張筠也對他多加籠絡,在相國黨即將分裂之際,高仙芝便慢慢向張筠靠攏了。

高仙芝心中充滿了疑惑,張筠明明告訴他,哥舒翰也將被封爲郡王,現在怎麼會有變故,哥舒翰的語氣也不像是開玩笑,這裡面到底出了什麼事?

或許是吸取了宣讀前一本的教訓,吉溫在宣讀安西軍的表彰決定時,速度明顯加快了,不到一刻鐘他便宣讀完畢,但滿朝文武對安西的封賞引起了一陣驚歎。

‘賞錢八十萬貫,絹三十萬匹!’這些還是次要,關鍵是對安西有功將士的升職,僅中郎將便有四百一十五人,郎將更是一千二百人,荔枝守瑜、荔非元禮、李嗣業、段秀實四人更是被封爲節度副使,自中唐以來,似乎沒有哪支軍隊能這樣大量封官。

安祿山也大吃一驚,他一直關注李慶安的封賞,卻沒有去關心安西軍的賞賜,在他想象中,無非就是多給一些賞錢,而這些賞錢也是個額度,最終還是要安西自己拿出來,他卻萬萬沒想到,安西軍的軍官們竟能如此廣泛提升,令他嫉妒不已,若早知道,他一定會大加阻撓,無論如何,他纔是大唐第一節度使,他怎麼能容許李慶安凌駕於他的頭上呢?

可是現在已經晚了,安西軍已經獲得了巨大殊榮,安祿山的心中如貓抓似的難受,臉色陰沉如雲,連最起碼的恭喜話也沒有了。

兵部的表彰宣讀完畢,大殿中一片嗡嗡之聲,大家還在議論安西軍得到的榮耀,這時殿中少監崔平高喝一聲道:“殿中安靜!”

大殿裡霎時安靜下來,下面是要封賞主將了,劍南軍的主將高仙芝和安西軍的主將李慶安,兩人應由李隆基親自封賞。

李隆基看了看手中的封賞順序,道:“高仙芝!”

“陛下有旨,高仙芝受封!”

高仙芝連忙起身,走到大殿中間躬身道:“臣高仙芝參見陛下!”

李隆基微微點頭道:“高愛卿忠勇爲國,平定南詔之亂,收復雲南,有功於社稷,你已爲劍南節度使、姚州都督、安南都護,朕再封你爲安南郡王,開府儀同三司,校檢工部尚書,實封五百戶。”

崔平又將李隆基的任命大聲重複了一遍,儘管這是在很多人的意料之中,但高仙芝正式被封爲安南郡王,還是使含元殿中響起了一片低微的驚呼聲,哥舒翰更是嫉妒得眼中冒火,拳頭捏得嘎巴響,這個刺激對他太深了。

安祿山心中也一陣不舒服,他雖然被封爲東平郡王,但他卻沒有得到開府儀同三司一職,一般而言,封了爵位或職事官,也要封一個相應的文散官或武散官來對應,郡王是從一品,那就應該封同樣從一品的開府儀同三司,或者驃騎大將軍來對應,安祿山封的便是驃騎大將軍,而高仙芝卻封了開府儀同三司,按照文高武低的慣例,高仙芝也就比他安祿山稍稍高了那麼一點點。

李慶安心中也略略有些緊張起來,雖然他嘴上說並不在意什麼郡王,可實際上他很在意,他現在的身份是李建成的後人,這個郡王的封號對他來說是極爲重要,在某種程度上,這個郡王的封號也就可以視同他爲李氏宗室,這是一種很微妙的冊封,向安祿山、高仙芝都只能被稱爲異姓王,那李慶安叫什麼呢?同姓王?沒有這種稱呼,偏偏他又姓李,那隻能是默認他李慶安爲李氏宗室了,否則,李氏怎麼能有兩王呢?當然,或許李隆基也沒有意識到這一點。

高仙芝激動得淚水盈眶,他離開安西時,是以一種悲涼的心情黯然離去,他原以爲自己在吐火羅一戰失利,也就意味着他仕途的終結,但沒想到,他今天竟然被封爲了郡王,唐初,如此多的開國名將都沒有得到這一殊榮,而他高仙芝得到了。

他跪了下來,哽咽道:“臣謝陛下隆恩!”

這時,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到了李慶安身上,下一個應該就是他了,朝堂上寂靜無聲。

李隆基遠遠瞥了一眼李慶安,卻淡淡道:“朝會時間太久,暫時休息一刻鐘,傳朕旨意,各位相國在棲鳳閣開會。”

“陛下有旨,休朝一刻鐘,各位相國在棲鳳閣開會!”

羣臣紛紛走出了含元殿,殿外天色已經大亮,空氣清新,讓所有人的精神都爲之一振,大殿中的昏昏睡欲被驅趕得無影無蹤。

李慶安也緩緩走出大殿,李隆基的突然剎車讓他心中有一點不安,按理,就算要臨時休息,也應在一個議題結束後才進行,可是偏偏在封賞議題在最後到他之前卻停了下來,讓李慶安隱隱感覺到,李隆基的臨時相國會議,是針對他。

“大將軍!大將軍!”

有人在他身後連喊兩聲,李慶安仍茫然不知,他仍在沉思之中。

“李將軍!”

這下他聽見了,他轉過身,見是一名胡人將軍在叫他,此人約五十歲上下,身材瘦高,長着一雙鷹一般的眼睛,李慶安只覺得有些面熟,卻一下子想不起在哪裡見過他。

“李將軍,你忘了嗎?在石堡城之戰中,我們一起開過會。”

李慶安猛地想起來了,此人是朔方節度副使阿布思,當年在石堡城之戰中他代表朔方軍參戰。

“原來是阿布思將軍,你怎麼也在長安?”李慶安施禮笑道。

阿布思上前拱手施禮道:“我是來京城辦事,朝會要求在京七品以上官員皆要參加,所以我也來了,我先要恭喜李將軍了。”

“何喜之有?”

阿布思笑道:“現在只是暫時休會,一刻鐘後就輪到大將軍了,所以我先表示祝賀。”

李慶安剛要謙虛幾句,他忽然看見哥舒翰走了出來,他便連忙道:“我還有事情,我們改天再聊。”

“好啊!我明天來請大將軍喝酒,可否賞光?”

李慶安見哥舒翰要下臺階了,他便點點頭,“沒問題,那我先走一步。”

“大將軍請便!”

李慶安告一聲罪,便匆匆向哥舒翰追去,阿布思望着他的背影,眼中露出了一絲憂慮之色,他一轉身,卻見安祿山和慶王李琮走了出來,他嚇得一激靈,連忙低頭向一旁匆匆而去。

哥舒翰的心情鬱悶到了極點,若不是今天大朝,他早就拂袖而去了,他本來不想出來,但他旁邊的高仙芝周圍擠滿了祝賀的人羣,他心中更加激憤,大步走了出來,一路不少人叫他,他都不理睬。

“哥舒兄請留步!”

後人有人在追趕着喊他,這下他停住了腳步,是李慶安在叫他,他嘆了一口氣,轉身道:“我要恭喜賢弟了。”

李慶安暫時還沒有得封,哥舒翰的語氣也和緩很多,雖然談不上同病相憐,但至少他面子上也略略過得去。

“哥舒兄,早上楊國忠和你談過了?”

李慶安沒有迂迴,見面便直奔主題,剛纔吉溫在長篇宣讀時,李慶安便一直在考慮哥舒翰之事,他慢慢地悟到了一點端倪,李隆基恐怕是在挑撥哥舒翰和他的關係,以防止他們二人因兩線作戰而結盟,所以派楊國忠來告訴他此事。

哥舒翰默默點了點頭,道:“楊國忠給我轉述了聖上的意思,今天的朝會不準備冊封我了。”

這是在李慶安的意料之中,但他想得還更深一層,道:“哥舒兄以爲楊國忠會把聖上的意思完全不漏地轉述給你嗎?”

哥舒翰也愣住了,半晌,他才道:“大將軍的意思是說,聖上還有別的話?”

“一定有!楊國忠有沒有告訴哥舒兄,聖上爲什麼不冊封?”

“這個...”哥舒翰也想起來了,當時楊國忠只告訴他今天只封兩人,沒有他的份,確實沒有告訴他願意,當時自己一時激憤,竟也忘記問了。

“他沒有說。”

“這就對了!”李慶安冷笑一聲道:“楊國忠爲什麼不說,他無非是想借機挑撥你我的關係,所以他把聖上更重要的話刻意隱瞞了,哥舒想一想,多封一個郡王又有何不可?這會有什麼影響?難道會是哥舒兄不夠資格,但我想若連哥舒兄都不夠資格,那安祿山就更不夠資格了,哪裡還輪得到我和高仙芝,大唐之危,吐蕃爲最,又幾時輪得到南詔和契丹,聖上不冊封你,肯定是有他的想法。”

李慶安的這番話讓哥舒翰心中大爲舒服,他對李慶安的一點點不滿也隨之飛得無影無蹤。

“賢弟能猜到會是什麼原因嗎?”

李慶安微微笑道:“如果我沒猜錯的話,聖上是在等!”

“等什麼?”

“等哥舒兄兩線戰役的捷報傳來。”

哥舒翰恍然大悟,心中的糾結驀地解開了,他拍了拍李慶安的肩膀道:“多謝賢弟開導,此事我會向聖上去印證,那楊國忠居心叵測,我也不會放過他。”

棲鳳閣是緊靠含元殿的一座向外延伸的閣樓,在東面相對的另一座閣樓叫名翔鸞閣,殿閣之間以迴廊相互連接。

此刻,棲鳳閣內正在召開一場緊急的政事堂會議,由李隆基親自主持,中書令兼兵部尚書李林甫、門下侍中兼刑部尚書陳希烈、吏部尚書兼工部尚書楊國忠、戶部尚書張筠、禮部尚書楊慎衿、吏部侍郎韋見素等六名相國依次在座。

李隆基忽然中斷封賞,臨時召開政事堂會議,令人在座的相國們都感到疑惑不已,這是從來沒有過的事情,衆人都略略猜到了一二,一定是有重大事情將要發生了。

這時,李隆基咳嗽了一聲,緩緩對衆人道:“叫諸位愛卿來臨時開會,是朕有三件重大事情想在今天大朝上宣佈,各位是相國,所以朕想事先對大家說清楚,第一件事,朕決定擴相。”

第258章 入城風波(下)第19章 死地後生第340章 各懷心思第195章 兩姓突騎第145章 胡人酒肆第694章 南洋築城第193章 兵臨五城第678章 南唐覆滅(上)第226章 突胡異動第674章 風雨南唐第145章 胡人酒肆第548章 老將出馬第371章 慶安有後第457章 成都來信第423章 迎戰安賊(上)第77章 皇帝召見第461章 以彼之道(中)第292章 大唐大食第610章 隱龍財富第270章 引君入甕第544章 理順官場第549章 南唐之爭第300章 慶安成婚(下)第630章 碩鼠露面第104章 風聚雲會第260章 夜遇貴妃第6章 太陽寶石第270章 引君入甕第482章 粉墨登場(上)第329章 雪夜來客第200章 太子之危第666章 營救家眷第350章 五條策略第97章 慶王李琮第116章 齊人之福第418章 無可妥協第585章 視察戰備第575章 獵鷹行動(完)第663章 灞上軍營第669章 東宮爭嫡第470章 獨孤家宴(上)第389章 回到安西第379章 血戰月氏(中)第169章 初到北庭第599章 血戰相州(三)第229章 突胡內訌第337章 河中暴亂第622章 哥舒之死第224章 說服大將第152章 清月詩社(一)第683章 戰役部署第406章 血洗火尋第154章 清月詩社(三)第26章 紫宸決策第639章 上黨戰役(一)第174章 天山春獵(下)第330章 西遷之禍第357章 廟堂斷裂第396章 致命一擊第600章 血戰相州(四)第461章 以彼之道(中)第439章 殺人立威第183章 初學騎馬第136章 石堡大戰(下)第397章 楚河淘金第207章 衝冠一怒第151章 楊家有事第357章 廟堂斷裂第24章 老兵遺孤第378章 血戰月氏(上)第118章 恩生仇起第248章 怛城決戰(上)五十八章 一封請帖第177章 回紇特使第62章 安楊之交第128章 短兵相接第233章 曲池壽宴(下)第272章 棣王李琰第110章 隔山打牛第542章 入城洛陽第103章 初到揚州第330章 流水有意第72章 花府大宴(五)第154章 清月詩社(三)第626章 江南初平第517章 吐蕃棋局(上)第346章 李豫之憂第282章 楊家之患第406章 血洗火尋第271章 李王結盟第226章 突胡異動第167章 馬匪現蹤第678章 南唐覆滅(上)第461章 以彼之道(中)第298章 攜美遊莊(下)第146章 誰是兇手第629章 驚聞碩鼠第185章 葛胡王子第160章 芝麻變瓜第692章 渤海計劃
第258章 入城風波(下)第19章 死地後生第340章 各懷心思第195章 兩姓突騎第145章 胡人酒肆第694章 南洋築城第193章 兵臨五城第678章 南唐覆滅(上)第226章 突胡異動第674章 風雨南唐第145章 胡人酒肆第548章 老將出馬第371章 慶安有後第457章 成都來信第423章 迎戰安賊(上)第77章 皇帝召見第461章 以彼之道(中)第292章 大唐大食第610章 隱龍財富第270章 引君入甕第544章 理順官場第549章 南唐之爭第300章 慶安成婚(下)第630章 碩鼠露面第104章 風聚雲會第260章 夜遇貴妃第6章 太陽寶石第270章 引君入甕第482章 粉墨登場(上)第329章 雪夜來客第200章 太子之危第666章 營救家眷第350章 五條策略第97章 慶王李琮第116章 齊人之福第418章 無可妥協第585章 視察戰備第575章 獵鷹行動(完)第663章 灞上軍營第669章 東宮爭嫡第470章 獨孤家宴(上)第389章 回到安西第379章 血戰月氏(中)第169章 初到北庭第599章 血戰相州(三)第229章 突胡內訌第337章 河中暴亂第622章 哥舒之死第224章 說服大將第152章 清月詩社(一)第683章 戰役部署第406章 血洗火尋第154章 清月詩社(三)第26章 紫宸決策第639章 上黨戰役(一)第174章 天山春獵(下)第330章 西遷之禍第357章 廟堂斷裂第396章 致命一擊第600章 血戰相州(四)第461章 以彼之道(中)第439章 殺人立威第183章 初學騎馬第136章 石堡大戰(下)第397章 楚河淘金第207章 衝冠一怒第151章 楊家有事第357章 廟堂斷裂第24章 老兵遺孤第378章 血戰月氏(上)第118章 恩生仇起第248章 怛城決戰(上)五十八章 一封請帖第177章 回紇特使第62章 安楊之交第128章 短兵相接第233章 曲池壽宴(下)第272章 棣王李琰第110章 隔山打牛第542章 入城洛陽第103章 初到揚州第330章 流水有意第72章 花府大宴(五)第154章 清月詩社(三)第626章 江南初平第517章 吐蕃棋局(上)第346章 李豫之憂第282章 楊家之患第406章 血洗火尋第271章 李王結盟第226章 突胡異動第167章 馬匪現蹤第678章 南唐覆滅(上)第461章 以彼之道(中)第298章 攜美遊莊(下)第146章 誰是兇手第629章 驚聞碩鼠第185章 葛胡王子第160章 芝麻變瓜第692章 渤海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