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atcounter code invalid. Insert a fresh copy.

第547章 河東時局

郭子儀是一個極爲講信用之人,他在紫宸殿親口應允李慶安,他將率主力出兵河東,他立刻趕回朔方整兵東進,就在李慶安出潼關的一刻,郭子儀的八萬大軍也渡過了黃河。

朔方軍是從定胡縣的孟門關過河,這裡是石州地界,屬於李慶安的控制範圍,一支約千人的軍隊駐守在石州,目前李慶安所控制的一府八州有駐軍一萬五千人,由大將雷萬春統帥。

雖然兵力不多,但雷萬春卻訓練了十萬人的團練兵,這也是李慶安給他的主要任務,藏兵於民。

雷萬春已經接到了李慶安的命令,命他服從於郭子儀的軍事部署,這天下午,他率五千軍從太原一路疾奔,趕到了太原府西南的文水縣。

“雷將軍,你看!”有士兵指着遠處的官道大喊。

雷萬春勒住戰馬,打手簾向西望去,只見在遠方官道旁,駐紮着一座巨大的營盤,延綿數裡,從營盤的規模來看,至少駐紮了十萬大軍,這應該就是郭子儀的主力了。

這時,對面奔來一隊騎兵,在他們面前停住,爲首校尉老遠便抱拳道:“請問是雷將軍嗎?”

雷萬春縱馬出列道:“我正是!郭老將軍何在?”

“郭老將軍已在大營等候,請將軍隨我們前去。”

雷萬春明白郭子儀的意思,他派人前來迎接就是不希望自己的騎兵靠大營太近,他便回頭對自己的騎兵隊令道:“大家原地等候,不得懈怠!”

這時一名心腹將領上前對他低聲道:“當心郭子儀有詐,將軍最好不要去對方軍營,在第三處會談較好。”

雷萬春沉吟片刻,他表面粗魯,卻心細如髮,精明無比,這個道理他焉能想不到,他搖搖頭對手下道:“既然大將軍命我聽從郭子儀的部署,那我們就不要有異心,該見還得見,不過謹慎一點沒有問題,你可率騎兵退出十里外,如果我半天內不歸,你立刻率軍返回太原,緊閉城門向大將發信,明白嗎?”

“末將明白了!”

雷萬春吩咐完畢,便帶着十幾親兵手下向郭子儀的大營疾奔而去,他的五千騎兵則退後到十里之外,並派出大量斥候監視朔方軍大營的動靜。

朔方軍的大營前,郭子儀已經率領數百人列隊出營門了,郭子儀身着全副盔甲,腰挎戰刀,白髮銀鬚,更顯得老當益壯。

雖然郭子儀知道自己是被李慶安用計趕出了關內道,但他並不怨恨,事實上安西軍的兵力不多,需要他出兵策應,從大局考慮,郭子儀也願意放下個人恩怨,配合李慶安對付安祿山。

另一方面,李慶安下令雷萬春服從他的部署,也就是說李慶安已經把河東讓給他,用河東換取關內道,從戰略上看,郭子儀能理解李慶安的苦心,畢竟朔方的戰略位置對安西而言太過於敏感,如果是他,他也不願意一支軍隊扼駐在自己的咽喉附近。

郭子儀雖然不支持李慶安,但他效忠於唐廷,他對大唐王朝忠心耿耿,對安祿山這種反叛之賊,他同樣也不能容忍,這也是他最終決定出兵河東的真正原因,扼住安祿山東犯,他責無旁貸。

“老將軍,他來了!”

遠方一隊騎兵飛馳而至,爲首大將身材雄壯魁梧,胯下一匹大宛寶馬,渾身黑盔黑甲,那種威壓的氣勢儼如黑塔從天而降,令郭子儀不由暗暗喝彩一聲,果然是一員猛將。

“散開!”

他低令一聲,隨即催馬迎了上去,這時雷萬春已經至三丈外,他一眼便認出了老將郭子儀,雙手抱拳道:“雲州都督、大同軍使雷萬春參見郭老將軍!”

他聲如悶雷,儼如張飛再世,許多郭子儀的親兵都心生畏懼,不由自主地將手按住了刀柄,郭子儀卻沒有一點驚慌,他微微一笑,抱拳還禮道:“久聞雷將軍是安西第一猛將,今天一見,果然名不虛傳。”

雷萬春咧嘴一笑道:“在我家大將軍的神箭面前,俺算什麼?兩百步外,他可一箭取俺性命。”

衆朔方將聽他還在提李慶安之勇,心中都不由生出一絲輕視,果然是個莽將,連最起碼的帥不言勇都不懂,郭子儀卻深深看了他一眼,捋須笑道:“李大將軍神箭天下人皆知,倒是雷將軍萬人敵,更讓老夫敬佩。”

雷萬春哈哈大笑,抱拳道:“老將軍過獎了,我家大將軍有令,讓俺一切聽郭老將軍調遣,老將軍儘管下令,俺會一一遵循!”

“這樣最好不過了,兩軍一心,其利斷金,來!雷將軍請進大帳談。”

“老將軍請!”

衆人簇擁着雷萬春和郭子儀向大帳而去,進了帥帳,雙方分賓主落坐,郭子儀命人上茶,又擺了幾盤點心,雷萬春看樣子似乎有些餓了,只見他雙手齊動,風捲殘雲般將點心一掃而空,又將茶水一飲而盡,這才一抹嘴道:“老將軍請說吧!讓俺做什麼,俺會堅決服從。”

郭子儀欠身笑道:“雷將軍不用着急,我已有定計,自會安排妥當,只是我想先問一句,雷將軍有沒有接到趙王殿下的命令,對付這個董秦,我們怎麼打?”

雷萬春大手一揮,爽朗笑道:“還能怎麼打,俺率五千鐵騎爲先鋒,踹平他孃的敵軍大帳,俺早就憋足勁了,就等老將軍前來。”

“不!不!”郭子儀搖頭道:“對安祿山的軍隊纔是那樣,對董秦的軍隊,我們要全部收編,不用廝殺。”

“這....那好吧!我聽老將軍的安排,叫俺殺俺就殺,叫俺編俺就編。”

郭子儀見他很好說話,十分爽快,心中倒也喜歡,便笑道:“那我就不多留將軍了,從我大營向東北七裡有一座土城,雷將軍不妨率軍駐紮在那裡,若有需求,儘管向我開口。”

“沒問題,那俺就先告辭了。”

雷萬春起身施一禮,又向帳中大將團團抱拳,“各位,俺走了。”

他大步流星而去,郭子儀率領衆將一直將他送到營門外,這才停步,望着雷萬春雄壯的背影,朔方諸將皆暗暗搖頭,副將程千里也嘆道:“勇則勇矣,可惜無謀!”

“不!你們都看錯他了。”

郭子儀回頭對衆人道:“這個人看似粗魯,實則精明無比,他的軍隊駐紮在十里外,就是防備我們殺人後突襲,只看他營中一談,他露了什麼口風了嗎?他帶多少軍,帶多少糧?太原是怎麼防守,他一概未說,你們想想看,李慶安會讓一個頭腦簡單的人駐守北都太原嗎?他不過是在迷惑我們,你們都上當了。”

衆人一琢磨,確實如此,程千里又皺眉道:“不過他這樣又有什麼意義?”

“防人之心不可無,若我是他,我也一樣裝糊塗。”郭子儀嘆了口氣,怎麼天下人才都到了李慶安哪裡?

“那老將軍,我們該怎麼辦?”

“休整一天,我們明天向南出發!”

.........

郭子儀是一個有準備的人,他說的南方指的是潞州,事實上渡河已經四天了,四天都是緩緩而行,他需要了解情況,對症下藥,他得到的第一個情報是董秦的兩萬軍都在潞州,他並沒有北上越界,也沒有因爲朔方軍大軍到來而東撤河北,這說明他很猶豫,一時難以作出決定。

郭子儀的自信來自於他對董秦的瞭解,此人年少從軍,一直在范陽軍中,先後跟隨張守珪和安祿山兩任節度使,去年安祿山自稱燕王,反意初露,不少漢將漢兵紛紛棄他而去,董秦就是其中之一,他逃到河東,收集逃亡的范陽漢軍兩萬餘人,南撤至蒲州,被朝廷任命蒲州太守,其間雷萬春幾次招攬他,他只是不肯,後來李亨登基,派使臣拉攏他,董秦便效忠了李亨,被封爲蒲絳節度使。

這次李亨南逃成都,董秦也進關不及,被孤立在河東,這次李慶安出兵洛陽,郭子儀出兵河東,令董秦異常惶恐,他便放棄了蒲州,退兵到潞州,觀望局勢。

董秦也是中唐的時期的藩鎮之一,安史之亂中,他跟隨郭子儀與安祿山大戰,戰敗後詐降史思明,隨即又歸唐,被朝廷賜名李忠臣。

此時,董秦率兩萬軍駐兵在潞州最北面的石會關,這裡太嶽山北麓,山勢峻峭,連綿不絕,石會關是雄關之一,用巨石砌成,扼守住了太嶽山的源河河谷通道,可謂一夫當關,萬夫莫開。

整整兩天,董秦心中焦躁不安,他極好漁色,尤好婦人,心腹替他從周圍州縣找來幾十美婦人,給他晝夜宣泄,但女人還是不能讓他內心平靜,他擔心自己的兩萬軍一旦戰敗,他將無路可走。

董秦年約四十餘人,長得身材魁偉,驍勇異常,也是一員猛將,他算是大半個胡人,父親是平盧胡人,但母親卻是漢女,在他十三歲母親病逝,他不堪族人羞辱,跑到范陽從軍,從此開始了他近三十年的軍旅生涯,南征北戰,累功到將軍。

他原本以爲自己將在范陽軍中戎馬一生,不料安祿山要造反,使他不齒,便率本部南逃,被朝廷接納,可現在,他又將無路可走了。

就在他急得如熱鍋上螞蟻之時,他親兵忽然來報:“稟報將軍,郭子儀單槍匹馬,在關下求見將軍!”

........

第33章 血戰險堡(上)第465章 婚姻如衣第420章 意外訪客第461章 以彼之道(中)第169章 初到北庭第454章 裴家大壽(上)第一百四十一章 皇帝接見第693章 荔非選美第664章 豹皮風波第700章 安心爲相第699章 西線備戰第644章 上黨戰役(六)第619章 勇烈不足第459章 抓捕奸細第385章 第一威脅第684章 胡商造反第399章 夜襲那城第110章 隔山打牛第320章 金蟬脫殼第118章 恩生仇起第585章 視察戰備第640章 上黨戰役(二)第475章 平樓事件(上)第390章 上兵伐謀第534章 裴家名份第39章 奉命東行第196章 金戈鐵馬第307章 漫天開價第676章 人之弱點第120章 史田生隙第557章 鄠縣偶遇第67章 意外收穫第504章 意外事件第137章 絕嶺屠鷹(上)第449章 同室操戈第336章 不速之客第296章 翁婿會面第449章 同室操戈第479章 高原烽煙第82章 金吾萬騎第460章 以彼之道(上)第40章 神秘少婦第314章 助情花香第二百二十二章 出發前夕第149章 貴妃做媒第79章 小崔請客(上)第635章 風雲急變第219章 攻陷月氏第335章 帝國公主(下)第101章 龍虎爭鬥(上)第704章 踏平胡都第633章 燕軍西寇第269章 先發制人第457章 成都來信第439章 殺人立威第629章 驚聞碩鼠第331章 初次談判第338章 雙管齊下(上)第209章 明月探監第384章 河西危機第582章 成都高案第255章 明珠相親第687章 河北風雲(上)第640章 上黨戰役(二)第299章 慶安成婚(上)第85章 細水長流第700章 安心爲相第562章 意外機會第111章 全城搜查第370章 天下六分第478章 烽煙漸起第169章 初到北庭第63章 殺楊保楊第289章 祿山所謀第386章 緊急應對第84章 人質綁架第706章 楚州異兆第13章 內室密談第332章 玉奴風波第245章 北城失守第707章 箭滅回紇第339章 雙管齊下(下)第240章 攻心奇兵第535章 子儀進京第431章 密集佈局第646章 上黨戰役(八)第621章 國有小人第608章 裴家弔孝五十七章 夜遊長安下第285章 朝會之爭(中)第251章 掌控河中(下)第453章 明珠來請第543章 太廟高輩第240章 攻心奇兵第371章 慶安有後第290章 有失有得第523章 家規國法第142章 冤家路窄第121章 江都弓騎第107章 連夜追殺
第33章 血戰險堡(上)第465章 婚姻如衣第420章 意外訪客第461章 以彼之道(中)第169章 初到北庭第454章 裴家大壽(上)第一百四十一章 皇帝接見第693章 荔非選美第664章 豹皮風波第700章 安心爲相第699章 西線備戰第644章 上黨戰役(六)第619章 勇烈不足第459章 抓捕奸細第385章 第一威脅第684章 胡商造反第399章 夜襲那城第110章 隔山打牛第320章 金蟬脫殼第118章 恩生仇起第585章 視察戰備第640章 上黨戰役(二)第475章 平樓事件(上)第390章 上兵伐謀第534章 裴家名份第39章 奉命東行第196章 金戈鐵馬第307章 漫天開價第676章 人之弱點第120章 史田生隙第557章 鄠縣偶遇第67章 意外收穫第504章 意外事件第137章 絕嶺屠鷹(上)第449章 同室操戈第336章 不速之客第296章 翁婿會面第449章 同室操戈第479章 高原烽煙第82章 金吾萬騎第460章 以彼之道(上)第40章 神秘少婦第314章 助情花香第二百二十二章 出發前夕第149章 貴妃做媒第79章 小崔請客(上)第635章 風雲急變第219章 攻陷月氏第335章 帝國公主(下)第101章 龍虎爭鬥(上)第704章 踏平胡都第633章 燕軍西寇第269章 先發制人第457章 成都來信第439章 殺人立威第629章 驚聞碩鼠第331章 初次談判第338章 雙管齊下(上)第209章 明月探監第384章 河西危機第582章 成都高案第255章 明珠相親第687章 河北風雲(上)第640章 上黨戰役(二)第299章 慶安成婚(上)第85章 細水長流第700章 安心爲相第562章 意外機會第111章 全城搜查第370章 天下六分第478章 烽煙漸起第169章 初到北庭第63章 殺楊保楊第289章 祿山所謀第386章 緊急應對第84章 人質綁架第706章 楚州異兆第13章 內室密談第332章 玉奴風波第245章 北城失守第707章 箭滅回紇第339章 雙管齊下(下)第240章 攻心奇兵第535章 子儀進京第431章 密集佈局第646章 上黨戰役(八)第621章 國有小人第608章 裴家弔孝五十七章 夜遊長安下第285章 朝會之爭(中)第251章 掌控河中(下)第453章 明珠來請第543章 太廟高輩第240章 攻心奇兵第371章 慶安有後第290章 有失有得第523章 家規國法第142章 冤家路窄第121章 江都弓騎第107章 連夜追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