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atcounter code invalid. Insert a fresh copy.

第613章 微服私訪(下)

馬車在緊靠西市的西嶺巷內停下,李慶安進了熱海居,不久,一名中年胡人男子攜帶兩名年輕胡姬從熱海居另一面的後門出來了,中年胡人自然是李慶安裝扮,熱海居內有幾個胡姬是很高明的化妝師,她們給李慶安貼了鬍子,粗了眉毛,眼睛裡帶一種碧色,連膚色都變了,無人再認識他是李慶安。

明珠也化妝成了胡姬,變化頗大,頭髮變成栗色,眼睫毛變長,鼻子也微微墊高,她不停取出小銅鏡打量自己容顏,一會兒皺眉,一會兒偷偷地笑,她簡直變成了另一個人。

另一名胡姬也是漢人改扮,她名叫李蓉,隸屬於安西軍內衛情報堂,武藝極高,是趙王府內二十七名女保鏢的隊正,今天她扮作李慶安的情婦,做他的貼身保鏢。

不僅如此,十八名親衛保鏢還在不遠處跟着,警惕地注視着周圍的情形。

熱海居的房屋結構極爲特殊,西嶺巷是死巷,穿過熱海居從前門到後門只要一百餘步,但如果從巷子裡出來,再繞去熱海居後門,那至少要走半個時辰了,正是這種特殊房屋結構,可以保證熱海居遭遇危機時,裡面的人員能迅速撤離,今天也能保證李慶安不被跟蹤發現。

李慶安帶着兩個美女胡姬在西市裡慢慢悠悠地走,西市內胡商很多,至少佔了三成,李慶安這個胡商根本就不足爲奇了,倒是他身邊的兩個姬妾還偶然吸引人的注意力。

“黛麗絲,我們先去米行看看!”

李慶安說的是突厥語,李蓉化名黛麗絲,給明珠做翻譯,“明珠,老爺說先去米行看看。”

明珠笑靨如花,她親暱地挽着李慶安的胳膊,臉上露出甜蜜,但心中卻恨得牙癢,明明那麼多胡商都說漢語,他一個假胡人還偏偏說胡話,明珠悄悄地在李慶安胳膊上狠狠地掐了一下,低聲道:“我的大哥,你就不能說漢語嗎?”

李慶安回頭眨眨眼笑道:“小娘子,你在說什麼?我聽不懂。”

說得還是突厥語,明珠氣結,見李慶安笑容的曖昧,她也不好意思問李蓉,只得扭過頭去不理會他......

西市主要是以民生貨物爲主,茶米油鹽,布匹、普通絲綢、牛羊豬禽、筆墨紙硯等等貨物,有數百種之多,以批發爲主,進入量都極大,有店鋪數千家,少數店鋪是私人買下的產業,大部分還是租賃,光每年東西兩市的房租就是朝廷一塊不菲的收入。

物以類聚,某種貨物的店鋪都會集中在一處,叫做行,如米行、絹行、布行、油行、茶行、生鐵行等等,而且部分大宗商品還細分,光米行就有五熟行、白米行、大米行、粳米行等四個行業,位於西市的中間部位。

自古以來,糧食就是各個朝廷所關注的焦點,它的價格漲幅甚至關係到一個朝代的興衰,大唐最繁盛的開元中期,米價只有鬥米十文,因此,杜甫在《憶昔》一詩中寫道:開元全盛日,小邑猶藏萬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倉廩俱豐實。

但自從天寶年後,關中水利漸漸荒蕪,災害頻發,土地兼併,米價也開始一步步走高,河東饑民涌入關中那一年,米價最高時甚至漲到了鬥米三千錢,後來又反覆高低漲落,一直沒有平穩過。

西市的米店有一百餘家,都是日出千石以上的大店,基本上壟斷了長安的糧米供應,各個坊市的米店都要來這裡批發,當然,常平倉那邊還有十幾家官店,但平時一般都不買賣,只有遇災年須平抑糧價時,官店纔會開門以低價賣糧。

米店一般是前面交錢買米,後門提貨,後面還有一條小河,很多人家都是用船來運米,進貨也主要是用船,所以從大門口不怎麼看得出米店的規模,都是清一色的小門深院。

李慶安一連走過幾家,最後他找了一家看起來比較乾淨的米店,匾牌上寫着‘湖杭老店’,牌匾有些陳舊了,至少有五十年以上的歷史。

“我們去看看這家吧!”

這一次,李慶安卻是用漢語說了,突厥語只是一時掩人耳目罷了,當親衛告訴他,沒有發現人跟蹤,沒有異常情況時,他也不想卷着舌頭說突厥語了。

明珠大喜,她終於聽得懂了,連忙笑道:“好啊!我們瞧瞧去。”

李蓉走在前面,他們剛進大門,一名夥計便熱情地迎了上來,可等他看清是來的是胡人,熱情便立刻減了七八分,懶精無神問道:“你們要買多少米?”

“我想先看一看!”

夥計聽他說一口流利的漢語,立刻又熱情起來,“我帶你們看。”

李慶安見他像變色龍似的,一會兒冷,一會兒熱,不由笑罵道:“你這個夥計,若沒有睡醒,就換一人來!”

夥計苦笑一聲道:“客官所有不知,朝廷嚴禁販米出境,一旦被查獲,米店也要連帶遭殃,所以我們一般都不敢做胡商生意。”

“等等!”

李慶安打斷了他的話,“西域不也是唐境嗎?我從石國來,包括石國和河中九國,現在都是唐境,我賣米過去,也不犯法啊!”

李慶安覺得很奇怪,他只知道不準賣米給安祿山,嚴禁販米出境這個規定他竟然不知,夥計向門外看看,指了指北面,壓低聲音道:“其實朝廷也沒有這個規定,是米行的行規,主要是害怕賣米給回紇,三個月前羅記米店賣了千石糧食給一名胡商,結果在居延海被查獲了,那名胡商被殺頭,羅記米店被罰一萬貫錢,幾十年辛苦賣米攢下的財產一夜賠光,米店也關門了,大家都怕了,所以定下行規不準賣米給胡商。”

李慶安這才恍然大悟,這件事他看過崔乾佑的報告,是有一名粟特商人想秘密運米給回紇,被巡哨邊軍抓住了,沒想到朝廷居然罰錢一萬貫,這應該是兼任太府寺卿的劉晏所爲。

李慶安點了點頭,笑道:“那現在怎麼又熱情了?”

夥計也笑道:“我們見人多了,客商能說一口流利的漢語,一定是在中原呆久的,估計買米也是在中原做生意,所以行規下又有變通,唐人胡商除外。”

所謂唐人胡商,就有點像今天的‘美籍華人’,只不過反過來,叫‘華籍美人’,長安至少有數十萬長期呆在唐朝的胡人,他們有的因爲故國戰亂,有的是羨慕唐朝繁榮,都不願回去,長期滯留唐朝,也取得了唐朝戶籍,大多能說一口流利的漢語。

“好吧!我是要買米去河南,你先給我介紹一下米價。”

“好嘞!客商請跟我來。”

夥計帶着他們走進了中間的大堂,李慶安從外面看這家‘湖杭老店’冷冷清清,可進了正堂他才知道自己錯了,大堂裡竟有百人之多,大部分都是來買米的商人,其他都是店裡的夥計,人聲喧雜,頗爲熱鬧。

大堂是方形,長寬各十丈,靠牆壁擺滿了竹篾高筐,裡面都是各種米樣,李慶安大概看了看,米價大概都在鬥米四百文左右,這讓他暗吃了一驚。

年初時他看了一份戶部的報告,當時的米價是鬥米八十文,怎麼才十個月,米價便上漲了四倍,難道是因爲移民,因爲戰爭嗎?

李慶安心中有些緊張起來,要知道鬥米四百文,他李慶安肯定要被老百姓罵祖宗八代了,而裴遵慶給他的報告中,全部是長安民衆對他歌風頌德,如果真是歌風頌德,那是鬥米四十文才可能。

“這麼米價這麼貴?”李慶安眉頭一皺,問夥計道:“今年隴右不是糧食大豐收嗎?”

夥計苦笑一聲道:“隴右多大地方,若隴右豐收就能解決長安糧食,那還要漕運做什麼?”

話聽似有理,但李慶安知道並不完全對,從前隴右的糧食主要是供隴右軍和河西軍,所以基本上不調長安,但現在不同,吐蕃被唐軍佔領後,隴右河西基本上無兵了,居延海的兩萬唐軍也主要是關內道供糧,所以今年隴右道糧食基本上都調關中了,而且今天關中雖然比去年略有減產,但兼併土地的大田莊已被一掃而光,剩下一些合法小田莊也正常交租賦,官倉糧草儲備充足,應付戰爭綽綽有餘,也不會影響糧價,如果漲到四百文,那朝廷也應該放糧平倉了,怎麼一點動靜都沒有。

李慶安心中充滿了疑惑,這時,旁邊一名買米的商人道:“不是糧價高了,而是錢賤了。”

李慶安一怔,他似乎隱隱有點明白了,他連忙拱手道:“這位大哥,怎麼個錢賤糧貴?”

那商人見他蠻懂禮客氣,便點點頭笑道:“不光是糧貴,其實什麼東西都貴,絹原來是五百文一匹,現在漲到三貫了,肉原來是八十文一斤,現在也漲到兩百文了。”

“就是!”旁邊另一名商人插口道:“原來喝一次酒,一貫錢便可以喝到正宗的高昌葡萄酒,還有四五盤好菜,現在同樣的東西,至少要三貫錢,你瞧!”

商人將他隨身的布袋甩得嘩啦響,道:“這些都是銀元,兩百塊銀元,價值兩百貫錢,原來可是值兩百四十貫錢,現在多了,就便宜了,以前兩百貫錢重一千二百斤,要僱輛牛車來運錢,現在可好,隨身攜帶,方便是方便了,可銅錢卻不值錢了。”

“除了安西銀元,還有拜占庭金幣呢!我也有很多。”

。。。。。。。

第693章 荔非選美第689章 各有心思第557章 鄠縣偶遇第253章 迴歸正身第619章 勇烈不足第334章 帝國公主第541章 夜襲滎陽第8章 百步殺人第27章 背後發力第83章 人口販子第140章 我兒何在第543章 太廟高輩第512章 斬斷後路第122章 隴右備戰第543章 太廟高輩第644章 上黨戰役(六)第88章 軍政之爭第108章 有朋遠來第180章 如畫當壚第545章 將軍轉行第645章 上黨戰役(七)第435章 皇莊驚魂(下)第90章 古怪樂器第118章 恩生仇起第274章 借刀殺人(中)第508章 毒蛇之心第696章 談婚論嫁第484章 真兇是誰第569章 計賺南鄭(下)第235章 攻取石國(上)第354章 回紇撤兵第615章 家事國事第39章 奉命東行第112章 形勢急轉第84章 人質綁架第653章 營救人質第578章 何以爲報第49章 封賞前夜(下)第11章 馬球風波(上)第44章 雪夜幽夢第330章 流水有意第4章 拔煥之旅第73章 花府大宴(六)第585章 視察戰備第537章 裴旻辭職第444章 制裁哥舒第508章 毒蛇之心第144章 拜見太子第89章 各逞心機第372章 帝國合約(上)第41章 初見相國第463章 朝會之爭(上)第219章 攻陷月氏第32章 婆水之謎第324章 再行一棋第607章 真兇是誰第221章 臨危受命第176章 深谷藏胡第489章 血戰且末(下)第549章 南唐之爭第644章 上黨戰役(六)第72章 花府大宴(五)第416章 霍國公主(下)第165章 出發前夕第382章 遠征信德(上)第707章 箭滅回紇第17章 胡女多情第12章 馬球風波(下)第479章 高原烽煙第543章 太廟高輩第66章 縣令楊釗第449章 同室操戈第554章 河北大遷(下)第490章 且城決戰第314章 助情花香第376章 危機迫至第516章 以勢迫人第370章 天下六分第150章 韓國夫人第340章 再立規矩第146章 誰是兇手第697章 兵入河北第177章 回紇特使第324章 再行一棋第175章 後軍之重第485章 敵蹤初現第639章 上黨戰役(一)第370章 天下六分第138章 絕嶺屠鷹(中)第63章 殺楊保楊第439章 殺人立威第504章 意外事件第608章 裴家弔孝第662章 重洗朝權第204章 楊慶聯手第117章 神秘邀見第540章 光弼心機第603章 撤兵河東第284章 朝會之爭上
第693章 荔非選美第689章 各有心思第557章 鄠縣偶遇第253章 迴歸正身第619章 勇烈不足第334章 帝國公主第541章 夜襲滎陽第8章 百步殺人第27章 背後發力第83章 人口販子第140章 我兒何在第543章 太廟高輩第512章 斬斷後路第122章 隴右備戰第543章 太廟高輩第644章 上黨戰役(六)第88章 軍政之爭第108章 有朋遠來第180章 如畫當壚第545章 將軍轉行第645章 上黨戰役(七)第435章 皇莊驚魂(下)第90章 古怪樂器第118章 恩生仇起第274章 借刀殺人(中)第508章 毒蛇之心第696章 談婚論嫁第484章 真兇是誰第569章 計賺南鄭(下)第235章 攻取石國(上)第354章 回紇撤兵第615章 家事國事第39章 奉命東行第112章 形勢急轉第84章 人質綁架第653章 營救人質第578章 何以爲報第49章 封賞前夜(下)第11章 馬球風波(上)第44章 雪夜幽夢第330章 流水有意第4章 拔煥之旅第73章 花府大宴(六)第585章 視察戰備第537章 裴旻辭職第444章 制裁哥舒第508章 毒蛇之心第144章 拜見太子第89章 各逞心機第372章 帝國合約(上)第41章 初見相國第463章 朝會之爭(上)第219章 攻陷月氏第32章 婆水之謎第324章 再行一棋第607章 真兇是誰第221章 臨危受命第176章 深谷藏胡第489章 血戰且末(下)第549章 南唐之爭第644章 上黨戰役(六)第72章 花府大宴(五)第416章 霍國公主(下)第165章 出發前夕第382章 遠征信德(上)第707章 箭滅回紇第17章 胡女多情第12章 馬球風波(下)第479章 高原烽煙第543章 太廟高輩第66章 縣令楊釗第449章 同室操戈第554章 河北大遷(下)第490章 且城決戰第314章 助情花香第376章 危機迫至第516章 以勢迫人第370章 天下六分第150章 韓國夫人第340章 再立規矩第146章 誰是兇手第697章 兵入河北第177章 回紇特使第324章 再行一棋第175章 後軍之重第485章 敵蹤初現第639章 上黨戰役(一)第370章 天下六分第138章 絕嶺屠鷹(中)第63章 殺楊保楊第439章 殺人立威第504章 意外事件第608章 裴家弔孝第662章 重洗朝權第204章 楊慶聯手第117章 神秘邀見第540章 光弼心機第603章 撤兵河東第284章 朝會之爭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