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0章 上黨戰役(十二)

五千燕軍如潮水般殺來,氣勢壯觀,燕軍大軍中鼓聲如雷,一下子將氣息奄奄的燕軍精神振奮起來,他們跟着嘶聲竭力地吶吶,忘記了頭頂上火辣辣的太陽,也忘記了令人喘不過氣來的悶熱。

燕軍主陣距離唐軍大營約七裡左右,但五千燕軍衝過五里後,速度便漸漸地慢了下來,兩唐軍大營還有兩裡,他們已經很清晰地看見大營內的防禦,營柵內站滿了黑壓壓的唐軍弓弩手,至少在萬人以上。

前排是弩手,半跪在地上,端起着一支支軍弩,冷冷地瞄準着他們,後排是弓手,他們張弓搭箭,引而不發。

如此密集的弓手和弩手,着實令進攻的燕軍一陣陣膽寒,進攻主將牛介庭也知道不能再向前了,他們只是來虛攻虛打,可不是真的進攻,若是真的進攻,他這五千人一個活不成。

“慢慢前進!”牛介庭一揮戰刀喊道。

五千步兵是跳蕩軍,也就是刀盾兵,他們舉起巨盾,列隊一步步地前行,按照燕軍的經驗,唐軍最強勁的弩箭,射程在三百步,但殺傷距離在一百五十步左右,所以牛介庭既要唐軍射箭,但又不能傷到士兵,所以他不能真讓士兵進入到一百五十步內,而是在一百八十步左右吶喊辱罵,逼唐軍出戰。

五千刀盾步兵分列成五支千人隊,拉長了戰線,在震天的戰鼓聲中一步步前進,小心翼翼,剛剛進入兩百步內,唐軍的第一輪弩箭便射出了,箭如密雨,在空中布成一道箭網,向燕軍步兵鋪天蓋地射去。

燕軍步兵一聲吶喊,同時舉起盾牌,陣前響起一片‘噼噼啪啪!’的盾牌擊打聲,箭雨幾乎都射中了盾牌,但都是強弩之末,力道不大,很多箭矢甚至連盾牌都釘不住,反彈落地。

第一輪箭雨,燕軍沒有一人死傷,緊接着第二輪箭矢又呼嘯而至......

李慶安坐在高臺上,望着數百步外燕軍的虛張聲勢,嘴角不由浮現出一陣淡淡的笑意,李歸仁雖然狡詐,但他手下的大將卻不聰明,容易陷入一種思維定勢之中,難道唐軍不接戰,就一定是閉門不出嗎?

“傳我的命令,命第三衛騎兵從左右側門殺出,全殲這五千步兵!”

高臺上旗手用旗語下達李慶安的命令.....

李歸仁在七裡之外,一直便注視着高臺的情形,事實上,那麼一個橫空突起巨大怪獸般的高臺,誰也會注意它,正如李慶安可以隱隱看見他,他同樣也能看見高臺上的一點情形。

高臺上坐着一個男子,雖然李歸仁的眼力沒有李慶安好,看不清那那男子的模樣和裝束,但他還是能大致猜出一點端倪。

男子坐的是椅子,這是西域胡人的習慣,若是朝廷來的尚書相國之類,應該是坐榻,其次他的後面站着七八名侍衛,高臺上這個男子除了李慶安,不會是別人。

李歸仁並不關心他的步兵怎麼樣進攻唐營,他只關心李慶安的舉動,在唐軍射出兩輪箭後,他忽然見高臺上的旗幟開始揮動了,儘管他看不懂唐軍旗語,但他能猜到唐軍肯定有變化了,他一轉念,忽然明白過來,頓時大喊:“傳令收兵,快!”

軍中轟隆隆的進攻鼓聲忽然變成了鳴金收兵的鑼聲,但已經來不及了,只見從唐營兩邊奔騰出來兩支騎兵,各有五千人,他們揮舞着戰刀,如風馳電掣,如海潮奔涌,悶雷般的馬蹄聲驚得所有人大驚失色。

五千燕軍步兵更是嚇得魂飛魄散,不等牛介庭下令,他們調頭便逃,五千燕軍一潰塗地,但逃回不到一里,他們便無路可退了,每個燕軍都嚇得膽寒心裂,亂作一團。

唐軍一萬騎兵皆是大宛駿馬,馬速極快,兩支騎兵一左一右,如兩支鐵鉗,迅速超越了燕軍,兩支鐵鉗合攏,截斷了他們的退路。

領軍大軍賀婁餘潤下達了屠殺的命令:“全部殺死,一個不留!”

一萬騎兵發出一片怒吼,戰馬狂奔,騎兵揮動長矛和橫刀,殺進了燕軍步兵羣中,騎兵的優勢不僅在於它的機動姓,同時也在於它單兵作戰的強勢,霎時間燕軍人頭滾滾,血流成河,橫刀劈飛頭顱,長矛刺穿胸膛,步兵被戰馬踢翻,鐵蹄之下,步兵們骨斷筋折,哀號遍野。

牛介庭眼睛都急紅了,他大吼大喊:“結成方陣,衝出去!”

但他的聲音太渺小,被唐軍的喊殺聲、馬蹄悶雷聲和士兵哀嚎慘叫淹沒了.......

燕軍被殺得節節敗退,退到唐營邊時,唐營內忽然萬箭齊發,將亂作一團的千餘燕軍步兵射翻在地,慘叫聲響徹唐營陣前。

前有騎兵壓迫殺戮,後有弓弩手的無情射擊,被包圍的燕軍已經走頭無路了,牛介庭已經絕望,他見西北角地唐軍騎兵人數不多,便一咬牙大喊:“跟我來!”

他身邊的千餘步兵跟着他向西北角殺去,能不能殺出一條血路,就在此一舉了......

突來的變化只在兔起鶻落間,還沒有等燕軍主陣反應過來,五千燕軍步兵便已被包圍殺戮了,主陣中剛纔還在呼喊喧囂的燕軍士兵頓時安靜下來,每個人都被驚得目瞪口呆,茫然地望着唐軍肆意殺戮自己的軍隊。

巨大的壓力使李歸仁難以平靜下去,他立刻下令道:“曳落河部前去接應!”

爲了挽回士氣,他不惜派出了自己最精銳的騎兵,令如山倒,一萬曳落河騎兵發動了,他們雖只有一萬騎兵,但氣勢卻如數萬騎兵般奔騰強勁,連高臺上的李慶安也不由點了點頭,難怪衛伯玉的軍隊會被這支騎兵擊敗,確實很犀利,被稱爲安祿山的第一精銳,果然是有點道理.

李慶安立刻下令道:“收兵回營!”

“當!當!當!”收兵的鐘聲敲響了,安西軍軍令如山,唐軍騎兵沒有半點戀戰,迅速從兩邊撤離戰場,他們救起受傷的弟兄,帶上陣亡弟兄的屍體,如退潮般撤離了,霎時間退得乾乾淨淨,只留下一地的殘肢斷臂和痛苦呻吟的燕兵。

五千燕軍步兵,最後站立未倒地的,只剩下五百餘人,每一個人都受了傷,包括主將牛介庭,他身中三槍,伏在馬上,已經氣息奄奄了。

曳落河騎兵呼嘯而至,救回了最後的殘兵,但他們也不敢靠近唐軍軍營,一陣風似的來,又一陣風似的撤回去了,在離唐軍軍營一百五十步內,躺着一百多名受傷未死的燕軍士兵,他們痛苦地呻吟着,見騎兵不管他們,他們開始掙扎着要爬回自己的陣地。

這時,弓弩手主將趙崇節一揮手,數百支又粗又長的大箭射出了,在空中劃出一道道拋物線,將地上的傷兵全部釘死,唐軍大營前變得一片寂靜,一陣風吹來,帶來了刺鼻的血腥之氣。

高臺上的李慶安望着燕軍一萬曳落河騎兵返回,他忽然下達了命令,“命荔非元禮、賀婁餘潤和趙崇玼各率一萬騎兵,趙崇節率一萬弩騎兵,李嗣業率八千陌刀軍,出戰!”

........

燕軍大陣內,曳落河騎兵返回了,他們最後只帶回了數百殘軍,這個結局讓燕軍上上下下都寒了心。

李歸仁也感到萬分沮喪,說是去虛攻虛打,結果最後卻幾近全軍覆沒,看似他們主動進攻,可實際上,主動權完全掌握在唐軍手上。

“卑職.....牛介庭....向將軍請罪!”

牛介庭被幾名士兵扶上來,他渾身是血,推開扶他的士兵,跪倒在地上。

李歸仁呆望了他半晌,忽然他長嘆一聲,對左右令道:“傳我的命令,撤......”

後面的話沒有說完,只聽見唐軍大營內的鼓聲轟隆隆的敲響了,鼓聲震天動地,數支黑壓壓的唐軍大隊從軍營兩邊出現了,足足有近五萬人。

唐軍大營的突然變化令燕軍將士們面面相覷,等了快一個上午沒有出戰,現在該回去吃午飯了,唐軍卻出來了。

李歸仁的臉色霎時變成慘白,李慶安竟然在這個時候出兵了,他的將士體乏飢餓,剛因步兵大敗而士氣低落,李慶安卻把這個機會抓住了,此人實在是太狠毒了。

他擡頭向高臺望去,只見坐着李慶安已經站了起來,他也在望着這邊,李歸仁彷彿看見了他臉上得意的笑容,李歸仁的拳頭不由捏緊了。

“將軍,不如撤回去,我們也按兵不出。”一名將領在身後低聲勸道。

“撤回去已經來不及了。”

李歸仁一咬牙道:“既然來了,那就決一死戰吧!”

........

雖然李歸仁損失五千步兵,但還是有七萬五千人,而且還有三支戰鬥力很強的騎兵,另外蔡希德的軍隊雖然軍陣不整,但他們的戰鬥力實際也不弱,當然,如果唐軍使用震天雷,可以很輕易地擊敗燕軍。

但在戰前會議上,李嗣業卻堅決反對使用震天雷,他的理由很簡單,如果靠震天雷來擊敗這支燕軍,他們勝之不武,李嗣業的反對得到了在場大將的一致支持,安西軍的天下第一軍不是靠震天雷得來的,靠的是他們一場場硬戰打出來的,如果靠震天雷打贏這一戰,那他們如何向天下人證明,安西騎兵要強悍於幽州鐵騎。

儘管李慶安明白李嗣業其實是帶有一點私心,因爲李光弼是靠震天雷才實現了二千人殲滅三萬人的奇蹟,如果這一戰也使用震天雷,那他李嗣業豈不是永遠也無法超越李光弼。

李嗣業的心思被李慶安看透,他只是笑了笑,沒有說用震天雷,也沒有說不用,只有一句話,看情況而定,他李慶安要的是絕對勝利,而不是逞一時虛榮,如果沒必要用,他就會滿足大家的虛榮,可如果形勢不利,他便會毫不猶豫使出自己的殺手鐗,爲此,李慶安特地從安西調來了十輛霹靂車和一百五十枚震天雷。

大戰的序幕已經徐徐拉開了,雙方的戰場是兩座大營之間約五里長的一片平原上,極爲適合騎兵作戰。

中原的戰鬥方式和西域略有不同,很多時候不是全軍壓上一場混戰,打得你死我活,誰的兵力多,誰的實力強,誰就獲勝,不完全是這樣,中原的兩軍作戰比較講究章法,就像雙方出題一樣,你出一題我來破,我出一題你來攻,所以就有連勝或連敗數陣的說法。

但也不是三國時以武將單挑爲勝,似乎打仗就成了兩個武將之間的單挑,一方武將敗了,士兵也跟着大敗而逃,那樣打戰也未免有些兒戲了,此時中原軍隊之間作戰,更多講究的是佈陣,講究軍種之間的配合。

歷史上,李歸仁就在渭河邊上用八千曳落河騎兵擺下了一字長蛇陣,唐軍攻打蛇身,結果被首尾夾擊,唐軍大敗。

隨即郭子儀用硬弩破了李歸仁的長蛇陣,賊軍大敗,李歸仁最後泅水過河逃命。

一般而言,雙方都不會全軍壓上,如果一戰失敗,失敗方會敗退十幾裡,整兵再打第二戰,如果連敗數陣,士氣喪盡,那就是全軍潰敗的時刻到來。

這是中原軍隊打戰的規矩,李歸仁是個中規中矩之人,他也準備用這種戰法和唐軍較量。

但李歸仁卻沒有意識到,他面臨的這支軍隊並不是真正意義上的唐軍,而是安西邊軍,這支軍隊所有的將領,包括主帥李慶安在內,都是長年和突騎施人、阿拉伯人、吐蕃人作戰,他們作戰的意識和思路,和中原軍隊完全不同。

他們根本就沒有要和燕軍連打數陣的想法,而是想着一戰將燕軍徹底殲滅。

李歸仁派出大將張忠志打第一陣,張忠志手下兩萬人都是奚人,一萬騎兵,一萬步兵,他在德州時曾經對支奚人軍隊進行了簡單的陣形演練,張忠志用這兩萬步騎兵排出了一條一字長蛇陣,從北向南長約七裡,橫亙在唐軍面前。

李慶安在高臺上見了,不由有些驚訝,他打了這麼多年仗,還是第一次見到敵方使用這種一字長蛇陣,這是在演義小說中才看到的。

身後的席元慶走上前笑了笑道:“這一字長蛇陣其實和打蛇是一個道理,要打七寸,七寸一般就是敵軍的指揮中心,不過這支長蛇陣的七寸卻不在軍陣中,大將軍請看!”

席元慶一指遠處的羅宋峰,李慶安這才注意到,羅宋峰上居然也搭了座旗臺,上面有旗語指揮,從他這個位置看去,似乎有點遙遠,但從戰場上看去,卻不遠,可以看得很清楚。

席元慶輕輕搖頭道:“正因爲七寸不在軍陣中,所以這條長蛇陣不太好破。”

李慶安卻冷笑一聲道:“李歸仁想要我講規矩,一陣對一陣,我爲什麼要跟着他,誰說這支長蛇陣不好破,看我如何破它。”

他立刻下令道:“傳我的命令,趙崇玼攻打蛇頭!”

旗語揮起,唐陣中一支騎兵奔騰而出,這是趙崇玼的第四衛一萬騎兵,席元慶的臉色立刻變得凝重起來,趙崇玼與他久在劍南,情同手足,他並不看好李慶安打蛇頭,如果是那樣,蛇尾就會掃來,前後夾擊,趙崇玼形勢堪憂,他臉上憂慮不自覺地表露出來,李慶安瞥了他一眼,不由冷笑了一聲,看來這個席元慶久在中原,中毒也頗深了,誰說一定要一對一打。

趙崇玼的一萬騎兵如旋風般席捲而來,又像一隻迅猛且力道強勁的鐵拳,對準蛇頭一拳狠狠砸去,一萬鐵騎瞬間便殺進了敵軍的長蛇陣中,果然,蛇尾敵軍迅速卷掃而來,就像巨蛇一樣,一旦被它碰上,就會一圈圈將唐軍纏繞起來。

席元慶‘啊!’地一聲,緊張地注視着戰場上的情形,李慶安哼了一聲,又下令道:“趙崇節部出擊,賀婁餘潤部助戰!”

席元慶忽然明白過來,李慶安的策略其實就是三打一,就像一人被蛇纏住,另外兩人用刀砍,用石頭砸一樣,雖然有點不符合規矩,但卻是也是個破長蛇陣的辦法。

李慶安又瞥了他一眼,淡淡道:“用木棍殺人也是殺,用劍殺人也是殺,只要把對方殺了,又何必在意用什麼手段?”

席元慶臉一紅,他躬身施禮道:“卑職受教了!”

“你受教就好,你可率三千軍繞到羅宋峰後面,一把火燒了敵營,有問題嗎?”

這下不是理念問題,是他遵不遵守軍令的問題,難道他還可以和主帥討價還價嗎?

這一點席元慶很清楚,他立刻躬身施禮道:“卑職遵令!”

他快步走到樓梯口,從高臺上下去了。

.........

長蛇陣已經發生了異變,蛇尾纏卷而來,卻遭遇了趙崇節的弩騎兵和賀婁餘潤騎兵的攔截,趙崇節的弩騎兵使用的正是‘犀牛望月弩’,速度快,力道強勁,透甲效果更好,百步外,一萬弩騎兵左右伏擊,弩箭儼如鋪天蓋地的雨點迎面呼嘯射來,蛇尾的燕軍措不及防,士兵慘叫着中箭,戰馬長嘶,轟然摔倒,數千名蛇尾燕軍被射翻摔到一大片,死傷慘重。

戰場上的泥濘已被太陽曬乾,只見塵土漫天,黃塵滾滾,賀婁餘潤的一萬軍勢如奔雷,從中間殺入了蛇身,將長蛇陣衝得七零八落。

李歸仁氣得渾身發抖,他萬萬沒想到唐軍竟如此不守規矩,那擺陣還有何用?眼看長蛇陣已經被唐軍殺亂,敗相紛呈,他心急如焚,立刻令道:“阿史那從禮部前去援助!”

軍令下達,一萬曳落河騎兵和一萬幽州騎兵在大將阿史那從禮的率領下,撲向唐軍的弩騎兵,荔非元禮的騎兵也出擊了,率領的一萬唐軍騎兵攔截住了一萬幽州騎兵,兩方展開了激烈的廝殺。

但一萬曳落河騎兵卻沒有理會荔非元禮的騎兵,他們從斜刺裡衝過,直向弩騎兵撲去,他們有燕軍最快的戰馬,有燕軍最堅固的盔甲,有最犀利的橫刀,大將阿史那從禮充滿了自信,他可以迅速擊潰唐軍弩騎兵。

但這支燕軍最強的騎兵卻沒有想到,李嗣業率領地八千陌刀軍早已等候他們多時,李慶安派李嗣業的陌刀軍出戰,就是爲了對付這支燕軍最犀利的騎兵,據說是號稱天下第一騎兵。

曾幾時,安西陌刀、幽州鐵騎,已經成爲了大唐軍中的神話,也有很多人想到過,假如這兩支軍隊狠狠拼鬥一場,會是怎樣的結果,但是沒有人會真的相信這種事情會發生,一個在西北,一個在東北,相距萬里,又同屬於一個帝國,這簡直是不可思議,但今天,它卻是真真實實地發生了。

高臺上,李慶安的目光也閃過一絲興奮,這也是他久盼的戰役,他目光緊緊地盯着陌刀軍和曳落河騎兵的較量,這兩支軍隊的戰果,直接關係到今天這場戰役的最終結局。

一萬曳落河騎兵如一支銳利無比的長矛,戰馬奔騰,疾如閃電,它可以刺穿一切、撕裂一切、掃蕩一切,他們驕狂已久,在他們看來,天下沒有任何一支軍隊可以和他們抗衡。

他們以一種排山倒海的氣勢,向八千陌刀軍猛衝而去,他們的馬蹄將踏出一條血路。

八千陌刀也是安西的最精銳,每個人都身高在八尺以上,身材雄偉,身披重甲,手執三丈長的陌刀,他們迅速排成一個大方陣,前後左右,皆由陌刀軍正面迎對,就儼如一尊三頭六臂的天神。

他們以一種穩如泰山般的凝重,一步一步向兇猛殺來的曳落河騎兵迎戰而去,如果說曳落河騎兵是天下最銳利的矛,那他們就是天下最堅實的盾。

陌刀在他們手中閃着寒光,每個陌刀士兵的眼中都射出了無比堅毅的目光,如海浪如何洶涌咆哮,他們就是礁石,巍然不動,還要將海浪撕成碎片。

李嗣業就在陌刀軍中的第一列,他位於正中,一丈的身高使他如天神般屹立,他就是陌刀軍的中流砥柱,只要有他在,陌刀軍的神勇就將天下無敵。

越來越近,騎兵奔如疾風,銳利的前鋒已經漸漸形成了錐形,只聽見儼如大地撕裂般的一聲悶響,狂濤巨浪和泰山礁石轟然相撞了,一股充滿了血腥的殺機沖天而起,陌刀軍被撞開了一個五丈寬兩丈深的大口子,險些被撕裂,數十名重甲士兵被撞得粉身碎骨,重甲破碎,扭曲成了麻花,與此同時,一百多騎兵和戰馬也巨大的慣姓撞成了肉醬,甚至有幾匹戰馬和士兵被撞得騰空而起,在空中翻滾,摔出十幾丈外。

陌刀軍牆被撞開的缺口迅速被填補了,李嗣業大吼一聲,陌刀強勁揮出,將一名衝來的奚人騎兵大漢連人帶馬劈爲兩段,血液狂噴,長刀隨即反挑,又將一名騎兵從腰到肩劈成兩段,刀刃一擺,橫掃而去,三名騎兵躲閃不及,被削掉了天靈蓋,腦漿流滿一地。

李嗣業一刀三式,便有五名騎兵慘死在他刀下,他周圍的數十名士兵士氣大振,吼聲連連,刀光揮舞,肢體橫飛,霎時間,便有兩百餘騎兵慘死在他們刀下。

陌刀原本就是漢軍爲了對付突厥騎兵而發明,在唐初便已出現,只因造價太高而漸漸在內地消失,由於安西長期和胡人騎兵作戰,因此陌刀軍一直保留着,再加上安西本土人種中有貴霜人和雅利安人的血統,身材都普遍高大,爲選取陌刀士兵提供了豐富的兵源,這才使得安西陌刀軍漸漸地聞名天下。

安史之亂中,眼看安祿山大軍將橫掃關中,正是由於從安西趕來的李嗣業率領陌刀軍神勇無比,將安祿山叛軍殺得血流成河,叛軍望風而逃,一戰便扭轉了關中戰局。

而今天,這八千陌刀軍再一次在上黨戰役中大放異彩,兩個多時辰過去了,陌刀方陣前已是屍山血海,曳落河騎兵已傷亡過半,另外一支圍殺陌刀軍的契丹騎兵也死傷數千人,而陌刀軍至今只損失了四百餘戰士,幽州鐵騎再犀利,也難敵安西陌刀的神威。

慘烈的殺戮依然在繼續,曳落河騎兵絕不甘心失敗,他們不斷地尋找陌刀軍的薄弱部位進行猛烈衝擊,但換來的卻是更多的死亡和失敗。

........

此時整個戰場上已是一片混戰,雙方的軍旗命令都已失效,長蛇陣早已經被殺亂消失了,唐軍三萬騎兵和八千陌刀軍正面作戰,抗擊七萬燕軍,而趙崇節的一萬弩騎兵已經化整爲零,他們以百人爲一隊,在外圍對燕軍進行獵殺,他們並不正面和燕軍作戰,當燕軍追殺他們時,他們立刻撤離,當燕軍放開他們時,他們又再次返回。

趙崇節縱馬如飛,他箭無虛發,箭箭奪人姓命,他手下的數百唐軍弩騎兵跟隨着他從外圍射殺敵軍,這時,他們繞到了陌刀軍的西南角,忽然,他們見一羣曳落河騎兵落荒逃來,約三百餘人,唐軍弩騎兵頓時興奮異常,箭如急雨,將這羣曳落河騎兵無情地射殺。

曳落河騎兵中藏着一名大將,正是曳落河騎兵主將阿史那從禮,他眼看燕軍即將敗亡,便準備逃回去找李歸仁商量撤軍一事,不料正好遇到了唐軍趙崇節和他的弩騎兵。

眼看親兵們都死在箭下,阿史那從禮勃然大怒,提刀向唐軍弩騎兵劈殺而去。

“頭!這好像是曳落河騎兵的主將。”

副將蘇渝忽然認出了阿史那從禮,他興奮地大喊起來,“要不要捉活的?”

趙崇節冷冷地看了他一眼道:“你想被杖一百軍棍嗎?”

蘇渝嚇得不敢吭聲了,李慶安昨晚有過嚴令,‘抓生俘者,杖一百軍棍!”

這就是不接受這支燕軍投降。

趙崇節見阿史那從禮困獸猶鬥,不由一聲厲喝道:“亂箭射死他!”

數百唐軍亂箭齊發,阿史那從禮一聲聲慘叫,從馬上跌落下來,他渾身被射成刺蝟一般。

..........

戰鬥已經從中午打到了黃昏時分,勝利的天平已經漸漸向唐軍傾斜了,李歸仁心如火燒,他已經看出來,就算唐軍不用震天雷,他們實力還是遠在自己之上,尤其那支令人恐怖的陌刀軍,在他們面前,任何軍隊都不堪一擊,燕軍最精銳的曳落河騎兵也被它殺得幾近全軍覆沒了。

儘管燕軍敗局已定,但李歸仁卻絲毫沒有退兵的意思,他只有一個信念,血戰到底,哪怕只剩一兵一卒,哪怕他自己也死在戰場,事實上,他很清楚,他已經無路可退了,唐軍從四面八方已將他包圍,糧食已盡,晚上的軍糧都已經沒有了,與其窩囊地被唐軍圍殲,不如在戰場血戰一死。

“將軍,快撤軍嗎?再不撤軍我們就崩潰了。”

一名大將帶着哭腔勸道:“現在撤軍是我們唯一的希.....”

話沒有說完,他的人頭便已經被李歸仁一刀劈飛了。

“擂鼓!”

李歸仁厲聲喝道:“鼓舞三軍士氣,殺一名唐軍者,賞黃金一百兩!”

沉寂已久的進攻鼓聲再次轟隆隆敲響,卻難以振奮燕軍的士氣,誰都知道,他們敗局已定了,他們面對的不是普通唐軍,而是安西軍,從一場場戰役中殺出的安西軍。

就在這時,山頂上的旗號變了,可誰也沒有注意到,但李慶安卻看到了,他們知道這是山頂上發現了席元慶從後面殺來的三千騎兵,李慶安也不由佩服席元慶沉得住氣,竟然等了兩個時辰後才發動攻勢,而且選中了最好的時機,這不是巧合,這是席元慶對戰局的判斷,難怪高仙芝說他可爲劍南節度使,確實是有大將之才。

“傳我的命令!”

李慶安也下令了,“留第一衛三千陌刀軍守營,其餘士兵準備全部全軍殺出!”

他手中還有三萬人,這三萬軍將給予燕軍最後,也是最致命的一擊。

.........

“走火了!”燕軍中有人指着營帳大喊起來,李歸仁最初還以爲是夕陽照在大營上,待看清時,他不由大吃一驚,只見大營內燃起了一片火海,很快濃煙滾滾,火勢沖天。

“不好了,唐軍從東面殺來了!”

燕軍士兵大喊起來,軍心開始混亂,燕軍開始崩潰了,崩潰最先從最北面的張忠志部開始,張忠志的三千軍率先脫離的戰場,向東北方向奔去,多米諾骨牌效應開始出現了,安太清也率五千騎兵向南奔逃,就在這時,唐軍營的三萬生力軍殺出了,霎時間,燕軍兵敗如山倒,數萬士兵互相踐踏,倉皇四散逃命。

“咚!咚!咚!咚!”

唐軍的戰鼓聲震天動地,這是追擊的鼓聲,這是將敵軍斬盡殺絕的命令,唐軍將士怒吼着,大軍在後面掩殺,殺得燕軍血流成河,伏屍累累,燕軍士兵跪下苦苦哀求,企圖以投降而得以活命,但李慶安在戰前已經下達了不受降這支獸軍的軍令,燕軍投降換來的是無情的殺戮,這支獸軍在殘殺漢人百姓,在凌辱漢人婦女時,死亡的命令便已經註定了。

“抓俘者杖一百,以人頭論功!”這是李慶安昨晚向全軍下達的命令。

.......

“將軍,快逃吧!”

數十名親兵死命地拉着李歸仁戰馬的繮繩,李歸仁卻死活不肯逃走,他不停地對奔逃而來的燕軍大喊:“不要逃,我們還有機會!”

可惜沒有一個人理會他,敗潰之軍將他的親兵衝散了,李歸仁拉拽着受驚的戰馬,企圖讓戰馬穩定下來,就在這時,他忽然感覺到什麼,一回頭,只見眼前一點星光閃過,不等他反應,他只覺眉間一陣劇痛,眼前開始變黑了,在他失去光明的瞬間,他看見了一個頭戴金盔的唐軍大將,在數十步外冷冷地看着他,手中拿着一把黑色的大弓。

“李慶安!”這是他摸到腦門上鐵箭的最後一個念頭。

........

無情地殺戮進行了兩天兩夜,潞州境內,八萬燕軍上天無門,下地無路,被俘的機會也沒有,這場羅宋嶺戰役堪稱中唐以來最殘酷和最慘烈的一戰,八萬兩千燕軍被斬殺了八萬一千餘人,無一俘虜,燕軍主將李歸仁被李慶安一箭射死,大將阿史那從禮死在弩騎兵亂箭之下,大將牛介庭死在亂軍之中。

但也有幸運者,張忠志帶着二十幾名親兵泅水渡過絳水,逃往河東北部,另一名燕將安太清也率數百名親兵向南逃跑,躲進了深山中,後來,他的士兵大多病餓而死,安太清在半年後孤身裝扮成農民,僥倖從白陘逃回了河北,重歸安祿山帳下。

上黨戰役的慘敗斷絕了安祿山及史思明走出河北的希望,一直到他們最後滅亡,他倆的軍隊再也沒有能入河東一步。

五天後,唐軍掩埋了所有的屍體,李慶安任命沁州長史韓志明爲潞州太守,命他招募流民重建家園,他又命大將席元慶爲潞澤都督,率軍兩萬鎮守潞州和澤州,他則親率五萬大軍向太原進發。

........

(未完待續)

請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薦本書,切記分享越多更新就越快哦!!!

小提示:

第315章 突發事件第568章 計賺南鄭(上)第438章 形勢突變第663章 灞上軍營第62章 安楊之交第289章 祿山所謀第328章 神秘商隊第478章 烽煙漸起第3章 凌山打獵第114章 十萬黃金第603章 撤兵河東第534章 裴家名份第355章 拒不交權第133章 大戰前夕第566章 兵發漢中第248章 怛城決戰(上)第689章 各有心思第284章 朝會之爭上第84章 人質綁架第221章 臨危受命第30章 發現敵情第564章 軟硬兼施(下)第364章 危機漸起第539章 槐樹鄉談第70章 花府大宴(三)第409章 圍城之戰(中)第597章 血戰相州(一)第174章 天山春獵(下)第510章 登基之戰(下)第629章 驚聞碩鼠第389章 回到安西第332章 玉奴風波第664章 豹皮風波第219章 攻陷月氏第374章 帝國合約(下)第468章 關中內訌第42章 權宦高翁第413章 太祖上皇第503章 雪域奇兵第609章 隱龍入地第198章 相國提親第425章 迎戰安賊(下)第595章 戰爭背後第346章 李豫之憂第195章 兩姓突騎第217章 鳥擇良木第146章 誰是兇手第588章 另起爐竈第693章 荔非選美第619章 勇烈不足第313章 賣官之案(下)第686章 兩國來使第279章 獨孤家宴第545章 將軍轉行第232章 曲池壽宴(中)第643章 上黨戰役(五)第500章 布兵河中第513章 激戰步師第487章 血戰且末(上)第175章 後軍之重第692章 渤海計劃第221章 臨危受命第528章 禍水南來第525章 急商對策第601章 血戰相州(五)第97章 慶王李琮第348章 出兵回紇第592章 雪夜殺人(下)第126章 軍旅嬌娘第519章 月圓之夜(上)第248章 怛城決戰(上)第407章 沙漠焦土第373章 帝國合約(中)第664章 豹皮風波第554章 河北大遷(中)第298章 攜美遊莊(下)第216章 隱龍新主第452章 重組千牛第667章 全城搜查第610章 隱龍財富第52章 慕名請客第703章 牧馬陰山第676章 人之弱點第244章 西曹之戰第468章 關中內訌第496章 危機加劇第211章 第三條計第480章 九曲之戰(上)第97章 慶王李琮第475章 平樓事件(上)第230章 收復碎葉第273章 借刀殺人(上)第524章 驅狼入蜀?第565章 婉兒進門第538章 明皇之死第643章 上黨戰役(五)第216章 隱龍新主第13章 內室密談第680章 陳留故人第360章 貴妃爲客
第315章 突發事件第568章 計賺南鄭(上)第438章 形勢突變第663章 灞上軍營第62章 安楊之交第289章 祿山所謀第328章 神秘商隊第478章 烽煙漸起第3章 凌山打獵第114章 十萬黃金第603章 撤兵河東第534章 裴家名份第355章 拒不交權第133章 大戰前夕第566章 兵發漢中第248章 怛城決戰(上)第689章 各有心思第284章 朝會之爭上第84章 人質綁架第221章 臨危受命第30章 發現敵情第564章 軟硬兼施(下)第364章 危機漸起第539章 槐樹鄉談第70章 花府大宴(三)第409章 圍城之戰(中)第597章 血戰相州(一)第174章 天山春獵(下)第510章 登基之戰(下)第629章 驚聞碩鼠第389章 回到安西第332章 玉奴風波第664章 豹皮風波第219章 攻陷月氏第374章 帝國合約(下)第468章 關中內訌第42章 權宦高翁第413章 太祖上皇第503章 雪域奇兵第609章 隱龍入地第198章 相國提親第425章 迎戰安賊(下)第595章 戰爭背後第346章 李豫之憂第195章 兩姓突騎第217章 鳥擇良木第146章 誰是兇手第588章 另起爐竈第693章 荔非選美第619章 勇烈不足第313章 賣官之案(下)第686章 兩國來使第279章 獨孤家宴第545章 將軍轉行第232章 曲池壽宴(中)第643章 上黨戰役(五)第500章 布兵河中第513章 激戰步師第487章 血戰且末(上)第175章 後軍之重第692章 渤海計劃第221章 臨危受命第528章 禍水南來第525章 急商對策第601章 血戰相州(五)第97章 慶王李琮第348章 出兵回紇第592章 雪夜殺人(下)第126章 軍旅嬌娘第519章 月圓之夜(上)第248章 怛城決戰(上)第407章 沙漠焦土第373章 帝國合約(中)第664章 豹皮風波第554章 河北大遷(中)第298章 攜美遊莊(下)第216章 隱龍新主第452章 重組千牛第667章 全城搜查第610章 隱龍財富第52章 慕名請客第703章 牧馬陰山第676章 人之弱點第244章 西曹之戰第468章 關中內訌第496章 危機加劇第211章 第三條計第480章 九曲之戰(上)第97章 慶王李琮第475章 平樓事件(上)第230章 收復碎葉第273章 借刀殺人(上)第524章 驅狼入蜀?第565章 婉兒進門第538章 明皇之死第643章 上黨戰役(五)第216章 隱龍新主第13章 內室密談第680章 陳留故人第360章 貴妃爲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