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以往數次大會中,歐佩克成員國曾分別確定提高或是減少該組織的總體石油產量,以便維持石油價格的穩定,爲消費國提供穩定的短期、中期乃至長期的石油供應。歐佩克組織在近年曾多次使得石油價格暴漲來抗衡美國等西方發達國家。爲平衡世界力量有不可小覷的作用。
組織成員國共控制約全球三分之二的石油貯備,約共佔世界石油蘊藏78%以上的石油儲量並提供40%以上的石油消費量,它們佔全球產油量的40%和出口量的一半。由於石油銷售被美元所主導,美元兌其他貨幣的匯率會直接影響歐佩克對石油的定價。當美元對其他貨幣下跌,歐佩克成員國會收取較少的其他貨幣。因爲它們持續以美元出售石油, 這將導致購買力直接的下降。當歐元引入後,歐佩克就決定以歐元代替美元作爲出售石油的交通貨幣。
此次的歐佩克大會因爲牽扯到華夏跟龍丹的利益,就把華夏代表跟龍丹也特邀了進來。大會討論的焦點無非就是壓縮伊朗的石油產量。因爲華夏的龍丹對於伊朗的投資實在太大了,先期投入就是一萬多億華夏幣,那就是2000億美元,後期再投入2000多億美元的話,將會極大的刺激伊朗的原油產業,那個時候,伊朗的原油產量將是全世界原油價格的晴雨表了。最後吵吵鬧鬧,也沒有達成一致協議,就在會議將要擱置的時候,龍丹就說道:“事情總得有個商量,我覺得有一個辦法可以解決這個紛爭”。
幾個國家的石油部長就亟不可待的想知道龍丹提的是什麼建議,因爲他們都知道,要是這次會議談崩了,龍丹就會不顧一切的在伊朗開採石油,得到利益的就是伊朗跟龍丹,還有華夏了。就算是歐佩克組織制裁華夏,華夏也不會吃那一套的。現在的華夏已經不是以前的華夏了,在口頭上喊喊制裁還可以,要是真的實施起來就難了。何況,伊朗方面好不容易找到了這麼一個大買家,也不會輕易的放棄的。
於是就有人問龍丹,龍丹就解釋道:“我覺得有兩個問題可以解決這個問題,一是我們可以給予伊朗方面一個最低的保護價,比如50美元一桶,或者是多少美元,要是原油漲錢了,就按照新的價格,要是原油跌價了,就按照這個最低價支付伊朗,這樣就沒有衝擊國際原油價格之嫌了;第二個就是,歐佩克的原油結算要以華夏幣結算,這樣的話,華夏的利益就跟歐佩克組織綁在一起了,我想華夏方面也會同意的”。
整個歐佩克的石油部長們聽了這個計劃以後都說不錯,特別是第二個計劃,要以華夏幣結算,確實是個好主意,現在美元跟歐元明顯不如華夏幣堅挺。前一段日子的歐元跟美元都是華夏的龍丹出面救市的,要是以後國際石油價格綁定在華夏幣上,強大的華夏**也會出面幫忙的。因爲,大家都知道華夏民族可是比歐洲跟黴國有情誼的,出錢購買黴國的國債就是一個明證。
但是,第一個問題就有點麻煩了,這個保護價是不好制定的。要是定高了,華夏肯定不願意,要是定低了歐佩克受衝擊,可是要好好的商討一番。最後,還是龍丹跟華夏的高層商議了以後,就按照目前的價格作爲保護價最爲合適,摺合華夏幣300元,以後就按照華夏幣結算所有的歐佩克石油業務。當華夏代表說出這個價格後,歐佩克組織的各個成員國都高興了。都說華夏是個講情義的國家,這個價格很是適中,既不影響伊朗的收入,又不會衝擊歐佩克的價格,但歐佩克還是給龍氏在伊朗的企業限定了最終產量,每天的原油產量不能超過2000萬桶,要是超過了這個數量,除非得到了整個歐佩克成員國的同意。就這樣,華夏跟整個歐佩克石油組織簽訂了一個對賭的協議,不過,後來時間證明,華夏的對賭還是對的,因爲,最後的原油價格到了每桶500元華夏幣。
這次的歐佩克大會開的非常好,整個歐佩克組織都積極稱讚華夏**作出的姿態,尤其是除伊朗以外的幾個石油輸出國,都對華夏伸出了橄欖枝,都表示在適當的時候,邀請華夏的石油部長訪問自己的國家,並有意將自己國家的原油出售給華夏。在此後的幾個月內,華夏的石油公司就造訪了這些國家,跟這些石油大亨們簽訂了一系列的石油進口指標,一下子就從根本上緩解了華夏的油荒。
更爲高興的是歐佩克成員國了,有了華夏這個巨大的市場,自己的原油還真是不愁賣了。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有了每桶300元華夏幣的保護價,歐佩克成員國就可以賺的盆滿鉢滿了。但是,有高興的就有犯愁的,歐盟國家到還罷了,黴國的幾大財團就不高興了。黴國雖然是產油大國,但同時也是消耗大國,進口原油僅次於華夏,也是一個巨大的消耗市場。要是華夏限定了每桶300元華夏幣,漲錢了還好說,要是國際石油降價了,黴國的幾大財團可就每年會有幾千億的損失了,當然,唯利是圖的黴國人是不會按照華夏制定的最低保護價的。於是,黴國的幾大財團就想出了一個壞主意,聯合起來,不惜一切代價,加大國際原油的產量,來壓低油價,人爲的降低國際原油價格,讓華夏自己單獨實行保護價格,每年賠上幾千億美元,也就是上萬億的華夏幣。
於是,黴國幾大財團又迫使黴國**對伊拉克動武,對伊拉克進行軍事打擊,企圖一舉滅掉這個國家,來控制整個伊拉克石油業,以圖來影響整個世界的原油價格。黴國爲什麼要對伊拉克動武那?這裡面有三個原因:一是伊拉克也是產油大國,儲藏量達到1500億桶,僅次於伊朗,位居世界第四;二是,伊拉克是個小國人口不足4000萬,尤其是國土面積,還不抵伊朗的4分之一大,要是發動戰爭,很快就能見分曉;三是華夏既然已經跟伊朗建立的聯盟關係,對於伊拉克就不會再次出手了。
黴國進攻伊拉克的理由很簡單,就是爲了保護科威特。科威特是個更小的國家,比伊拉克更小,是個彈丸小國,伊拉克曾對科威特發動過戰爭,黴國就找了這個理由。黴國在一個晚上,突然的就對伊拉克宣戰,對伊拉克進行了全方位的空中打擊。由於伊拉克國土面積太小,一夜之間,黴國就把伊拉克炸了一個底朝天,很快的就把薩達姆控制的伊拉克政權就給推翻了。在此期間,黴國的軍方還製造了一起軍事事故,用一顆啞彈擊中了華夏駐伊拉克大使館,對華夏造成了很大的經濟損失和政治影響。狡猾的黴國人連忙給華夏道歉,說是由於黴國軍方的**是失誤造成的,還賠償了華夏6000萬華夏幣的損失。
龍丹在知道了以後,就曾向親自出手懲罰黴國,還是華夏的高層給勸阻了,認爲此事沒有造成過大的損失,現在不要輕言戰事,既然黴國已經認錯了,就將錯就錯算了。等以後華夏的軍事力量真正強大了,再算這筆賬不遲,這件事情就這樣給瞞了下來。
黴軍佔領伊拉克以後,黴國的幾大財團就接管了伊拉克的全部原油產業,完全不顧歐佩克石油組織的警告,拼命的開採伊拉克的石油,使伊拉克的原油產量達到了一個不可思議的地步,幾個月後,就把國際石油的價格壓到了每桶200元華夏幣的以下,最低的時候,曾經到了100元華夏幣一桶。這樣一來,華夏每天進口幾千萬桶原油,每天就會多花40多億華夏幣,每年就會多花1萬多億華夏幣。一時間,龍丹的伊朗採油企業和華夏的進口原油的公司就受到了國內各行各業的詬病,華夏高層的臉上也不好看了。黴國的幾大財團就暗地裡笑了,黴國總統就趾高氣揚的宣佈:國家石油價格還是由黴國人說了算的,歐佩克的規定對於黴國是不適應的,黴國還是世界各國的領袖。
龍丹再看了這個情況以後,就主動找到華夏的高層,就想擅自把原油的價格給降下來,可是,華夏的高層考慮到以後要跟伊朗和歐佩克的長期合作,就沒有同意,就咬着牙根繼續以高價接受伊朗的原油。這就使伊朗跟歐佩克組織成員國看到了華夏人的真誠,同時也看到了黴國人的陰險。同時,歐佩克組織就再次召開歐佩克大會,就是否給及華夏原油降價的問題再次展開討論。
就在這時,被推翻的伊拉克國民,看到的不是黴國人帶來的福利,而是瘋狂的掠奪伊拉克的石油資源。於是,很大一部分人覺醒了,就連曾經給黴軍帶路一塊剿滅薩達姆軍隊的叛徒也紛紛掉過頭來,加入了反對以黴國人爲利益的伊拉克**的新**軍。反抗的怒火很快就傳遍了伊拉克,到處都是反**軍隊,伊拉克的僞**就搖搖欲墜了,大部分的伊拉克油田很快的就被反**武裝控制,黴國瘋狂開採伊拉克石油的計劃落空了。國際原油很快的就恢復到了正常的價格,美國人攪亂國際石油價格來打擊華夏的計劃失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