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基本邊城每一個村都造上了暖氣,更別說那些富貴人家,基本人人家裡都有暖氣。
當然了,這造暖氣也不是白造的。
你要用暖氣就必須要煤炭吧,加上邊城基本只有四個月的春夏日子,其他日子基本都是白雪,這需要煤炭的多了,趙辰煜那口袋的錢源源不斷的鼓起來。
還有京都裡的齊成帝,看着私人小金庫那錢不斷多起來,整天都是眉開眼笑的。
更別說那些大棚蔬菜了。
由原來的十幾個已經發展成了三十幾個。
三十幾個大棚蔬菜供着整個邊城百姓們冬天的新鮮蔬菜,現在基本都不愁冬天沒有蔬菜吃了。
因爲蔬菜有了,除了賣給富商權貴們,楊惜婉還會每天拿出二十斤贈送給那些窮苦的百姓們,讓他們也能嘗一嘗那蔬菜。
因爲前方太子殿下打着西夏,讓邊城百姓們,因爲生活硬件條件變好,連心態都變的慢慢的幸福滿足起來。
更別說士兵們了!
楊惜婉來邊城第二年的時候,又一次拿出了五萬棉衣底價賣邊城士兵們,所以現在邊城的士兵們,幾乎人人都有棉衣穿呢。
因爲楊惜婉的棉產品開始布遍全國各地,一些有錢的士兵還特地問楊惜婉買棉被。
這有錢的士兵買了,也是和帳篷裡的士兵們一起睡。
這冬天有棉衣棉被,加上屋裡有暖氣誰會還冷啊!即使天寒地凍的出去,身體在也不會因爲瑟瑟發抖而舉步維艱了。
這一切都是楊惜婉帶來的變化。
最重要的是,問書,董大夫,溫川,碧玉,殷智仁,謝園,嚴遠,就連杜昊軒都紛紛從出師了。
雖然醫術還沒有楊惜婉高明!
卻能夠獨立一個人完成相對比較難的手術。
比如闌尾炎啊,盲腸切割什麼的,他們一個個都能獨立完成了。
這纔是三年中楊惜婉覺的最有成就的事,她帶了一批好徒弟,而且一個個醫術高明,走出去就是人人稱羨的神醫。
這三年中,楊惜婉還做到了一件她必須做的事。
那就是她完成了青黴素的研究,真的製造出青黴素了。
在邊城裡,有一個製藥基地。
基本只有楊惜婉的親信才能進去。
裡面都是楊惜婉辛辛苦苦花了銀子培育出來的青黴素能夠治療七日瘋還有一些列細菌感染疾病的青黴素終於被製造出來了。
製造出來青黴素後,基本士兵們的七日瘋在也不用爲之發愁了。
有了青黴素,何愁破傷風!
三年啊!
三年的邊城真的發生了太大的變化。
邊城變的越來越好!
這戰事也看也要結束了!
玉淵就快回來了!
玉淵從要打西夏開始,一年前離開邊城後,就一直在西夏國土上對戰西夏士兵,差不多足足一年時間沒有回來了。
她後方這裡藥材和炸彈紛紛送上去,軍醫有溫川和殷智仁,她一點都不需要操心。
唯一讓她牽掛的就是趙辰煜在前方的安全。
她思念着玉淵!
發瘋似的想!
楊惜婉感嘆着時間過的太快,一眨眼就三年過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