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成帝定定的看着楊惜婉,他的雙眼此時隱晦莫測,根本讓人察覺不到他心在想什麼。
楊惜婉沒有繼續說話,她看着齊成帝,目光坦蕩又真誠。
她任由齊成帝打量,她是真心想爲齊成帝好。
現在他們大齊已經平定西夏和南疆,內患山匪也已經被剿清,加四年來,自己提供的作物玉米,花生,多少解決了大齊饑荒嚴重的問題,雖然不至於家家有餘糧,可是餓死人的現象卻在大大減輕。
加木耳,辣椒,玉米,花生這些,還有她製作出來的棉布系列東西,讓一些商人賺了不少錢。
這一切都往好的方向發展,這個時候提出適當的改革一定沒有問題。
改革本來是一步一步慢慢來的,隔兩年出個政策,隔三年舊制撇棄,新制出爐,慢慢潛移默化的改革,楊惜婉覺的自己有生之年一定可以看見大齊繁榮昌盛。
齊成帝看着楊惜婉眼那滿滿的真誠,深沉道:“丫頭,你知不知道女子不得議論朝政?你現在說的一切如果傳出去,那些士大夫們都會把你當成妖魔來對待,別的不多說,你想要找一些女醫,這是救世爲懷的心,這個朕會抵着千方壓力,排除萬難,準你招手女子學醫,可是其他的”
齊成帝重重嘆了一口氣道:“丫頭啊,你要改革,改制,朕也想,朕想成爲千古名君,可是女子這件事情還是容朕還要仔細想一想,不過這女子爲醫這點,朕會答應你的。”
如果想要整個大齊開遍醫院,這需要董大夫,問書這樣厲害的大夫會數不勝數,到時候女醫是一定需要的。
所以這個事情齊成帝一定會排出萬難答應。
說道醫術,齊成帝不得不承認,楊惜婉教出來的人真的自己的御醫還要強不少。
要不要自己的御醫也跟着楊惜婉學一學呢?
這麼想着,爲了岔開話題,齊成帝開口:“丫頭,你這教出來的大夫一個個醫術高明,若不然,朕太醫院的御醫們,你也順便教一教?”
楊惜婉聞言,愣了一下道:“皇,他們若是要和臣女學,臣女自然是傾囊相授,可是這樣不代表他們的醫術不好,術業有攻,臣女會的是人體外科這方面的,只不過是在傳統的醫術加以精進,皇,這傳統醫術有傳統醫術的好,這如果都和臣女學了這個手術外科,雖然是西醫結合,可是久而久之,這學醫的反而會拋棄了醫的精髓,皇私心來說,民女更贊同大家學醫,先是醫學到精髓了再來學我這種外科手術類才較合理。”
楊惜婉說的是真心話。
在後世,因爲西醫的崛起,醫反而不被人認同。
在五十年代至九十年代這些年,更多人推崇的都是西醫,對醫都是嘲諷貶詞,認爲沒有西藥這麼有效。
可是時間是強悍的。
在跨入二十世紀之後,大家才漸漸知道醫的好,西醫治標不治本,醫雖然治療緩慢,可是卻能慢慢治療根本,而且還不會損耗人的元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