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章 石頭引發的血案(三)

長安,太極宮。

自大明宮新修,政治中心轉移,這大唐開國立府所在,也成了附帶的城中之城。

可有幾處特殊的建築,雖然經年不用,卻經常修繕,小心保存,這些地方被稱爲“國脈”,一個國家起搏的脈搏寄託在建築上,雖然聽起來有些可笑,但試想後世某些東西何嘗不是如此。

太極宮闈身處有一毫不起眼的樓閣,樓閣不大,僅有兩層,比不得大明宮的金碧堂皇,可門前院後,片葉不沾,極爲整潔。

一高大銅鼎,上刻篆文,爐內香灰滿盆,爐上香火不斷,無論颳風下雨,塵霧雨露,這香是斷不得的。

這小樓比起周圍舊建尚獻低矮,爲何得到如此妥善保存?

原因無他,因爲它的名字叫“凌煙閣”。

內奉二十四位開國神將,家喻戶曉者有之,百姓不解者也有,其中程知節,秦瓊,尉遲敬德皆魂歸於此。

隋末大世,唐冠雖然篤定隋煬帝不是昏君,可也不否認他好大喜功之下給百姓帶來的傷害。

各地義軍逐鹿中原,唐皇得鼎執天下牛耳,自此奠定了大唐盛世基業,後世那被歷史教材描述成典範明君的唐太宗,他到底是什麼樣的人,唐冠不敢去下結論。

因爲他親眼目睹到了那被稱爲“上承貞觀,下啓開元”的武曌心理到底複雜到了什麼地步,有時她讓唐冠心中憐惜,有時卻又恨不得將其碎屍萬段

我們在前言中講過於娛與玉的道理。說的是人與人對比不在強弱,而在疏忽。姑且將前言總結爲人無完人的話,那唐太宗作爲武曌曾今服侍過的男人。卻有了如今的武曌,那是不是也應了這個道理?

其實不是的,唐太宗就像很多開國皇帝一樣,都是馬上的江山,手下強將如雲,智者如林,甚至能幹出將遊牧民族打的毫無還手之力的壯舉,他靠的當然不是自己披甲上陣,而是隨他征戰多年的強將。

那拿武曌這個千古女帝與唐太宗這種開國雄主想比的話。當然,我們是姑且將他稱爲開國之君,因爲國成不久便易主他手,大唐在其手上煥發出了比李淵更強大的活力。

現在的武曌自然是帝王心術爛熟於心,信手拈來,裴炎這等差一步便將其打翻的權臣都只能被陰謀陽謀逼到舉棋那一刻便自知已經輸了,只能默默走一步算一步的地步。

那幾十年前那個小心翼翼入宮的小女孩呢?

毫無疑問,那時的她除了相貌和骨子裡的一些狠辣外,她什麼都沒有。她與太宗的第一眼,就已經輸了,我們不去說些佛言道家那些神叨叨的紫薇一世只歸一人的話。

只說唐太宗是如何對待這個並不起眼的女孩,便能看出一二。至於唐太宗到底有沒有看出武曌的潛力,這我們不去議論。

但是可以肯定的是他莫名的不喜歡武曌,可除了武曌偶爾顯露的剛烈性格外。又找不到什麼理由。

這種下意識的排斥,我們暫且將它歸結爲帝王的直覺。以至於武曌歷經人情冷暖,一步步都是因緣巧合。人就是這樣,每個人都在造就另一個人的一生,而後相互關聯下去。

但唐太宗至入土也萬萬沒想到,鹹魚翻身不是故事,也不是笑話,武曌這條鹹魚真的翻了身,還是踩着他親子李治翻上了他李家的江山。

值得一提的是唐太宗在位期間,正是武曌最困難時期,也是她性格徹底顛覆時期,到底發生了什麼,我想沒有人知道,包括偶爾自詡對這個時代無所不知的唐冠。

說了那麼多往事來對比兩個個性鮮明的皇帝,唐太宗畢竟已魂歸幽冥,那在拿如今相比較起來,只差一個名分的武曌與其相比,其實還是什麼都沒有。

初蹬皇位,甚至稱得上一窮二白,這窮指的不是國家,而是她自己,她沒有多麼多可用之人,武週一朝名將如數隕落,與新生代名將薛仁貴同期的老將也老的老,死的死。

這也造成了大唐強盛外表下一個很有趣的現象,那就是對外戰爭鮮少勝利,排除個別軍閥擁兵自重不提,單憑能直接調動的中央軍的軍力也不至於連敗。

自古文人常將軍人比作爲狼羣,狼是一種很兇猛的動物,擇羣而居,善於配合,狼羣之中有頭狼,頭狼的強弱,就關係到狼羣的強弱,同理,有些將領同樣身經百戰,可卻屢戰屢敗,這不能說明這是個不懂兵法的人。

能證明的事蹟也有很多,不提後世之事,只提已經發生過的,隋末揭竿而起聚攏在唐皇旗下的將領,大多都是些或是爲了謀一世榮華,或是爲了其他原因,可他們都有一個相同點,他們大多都是些目不識丁的草莽,對於書籍兵法自然一竅不通。

可還有一點也是相同的,他們不怕死,也就是我們常說的玩命之徒,比起江湖亡命更加可怕,征服者都是不盡相同的,那就是簡單,有效,不怕死。

這也是遊戰鬥民族的作戰方式,沒有什麼排兵佈陣,就是在你殺我之前,我殺你兩個這麼簡單,?漢人在亂世之中這種方式偶爾會驚鴻一瞥,而後迅速腐化,恢復本性。

烽火連天歲月早已悄然逝去,剩下的是一片太平,和表面繁榮。

將軍往事不提,這平日冷清的凌煙閣此時卻有一人佇立在此。

看背影這是一個女人,一襲鳳袍未褪,左右無人,只餘此女靜靜佇立。

即將打翻李氏江山的武曌竟然在此時前來這幫助李氏定住王朝的“將軍廟”中。

說這是廟,也是可取的,畢竟這凌煙閣雖然被欽點國脈。可其性質和一些古將所立的將軍廟宇無異。

只不過這廟成了現如今軍人心中聖地,人人嚮往。但卻無人覬覦,畢竟戰功彪炳如薛仁貴也未能擡進這開國聖地、

凌煙閣雖然被戲稱爲“將軍廟”。可其中也不盡然全是武夫,只見武曌環顧左右,在這小小閣中四處柱上掛着長副畫像,像上描繪有人物畫像,有幾幅便是身上沒有甲冑着身,而是謀臣打扮的文人。

這畫寬大,立在柱上竟然有真人大小,武曌左右一瞥,收回目光。直直望向其中一幅。

這裡的人,其實她大多都是沒有見過真人的,但有一人卻是她的故人,而且其中往事,也值得細究,不過畢竟都是往事,我們就不再去詳談。

但武曌所望的那一副,上面幾個小篆字體,念出來。恐怕大家也都心中瞭然。

“長孫無忌。”武曌望着畫中人先是喃喃自語,美眸中閃過一絲追憶,而後由茫然轉爲冷冽。

“哼。”良久後,武曌冷哼一聲。挪開視線,高宗在位時,這凌煙閣她還是時常隨其來參觀一二。自二聖臨朝便鮮少來此。

這裡是他老李家的榮耀,與她無關。

武曌像是漫無目的的四處掃量。在其中幾幅畫像上停頓一下,而後輕嘆搖頭。又轉到另一幅上,周而復始。

看這樣子倒是像在尋找什麼,凌煙閣內奉神將謀臣畫像,諸如房玄齡,房玄齡、杜如晦、長孫無忌、魏徵,這些都是有名的文臣。

可武曌觀望良久,只是臻首搖動不止,偶爾伴隨着可惜的輕嘆,她要攀登到權力的巔峰,必然需要能幫忙保住她所擁有一切的人。

“哎。”一聲幽嘆迴響,武曌遲遲不轉身,就那麼靜靜站着,她大網撒下,卻沒能捉到一條魚兒,也發不出唐太宗一般的意氣風發之言“天下英雄盡入我甕中”。

“唐冠。”武曌回首望向房玄齡的畫像,口中喃喃自語,像是想從自己目前最得意的臣子身上看出與李世民最得意的宰相身上有沒有相同一般。

但很顯然,一點相同都沒有,武曌搖搖頭,直接忽略了一干武將畫像,逐一掃視着一干文臣的肖像,默默不語。

而此時凌煙閣外,幾個身着紫袍的官員,正扎堆於此。

其中有幾個面孔格外熟悉,一個頗帶猥瑣之感,捋着山羊鬍須,不參與身邊同僚的私語,而是默默望着不遠處,像是在等待什麼。

此人正是武承嗣,而其餘之人看服色便知道都是些閣中之人,其中還有一熟人,卻是刑部尚書張紹雲。

“周公,周公。”

張紹雲見武承嗣下神不止,開口呼喚,呼喚兩聲,武承嗣還是一副沉吟模樣,不由上前拍打一下。

武承嗣這纔回神,轉首道:“哦,在。”

“哈哈,古言周公乃是夢神,不料國公也是如此。”

其餘人見二人模樣,其中一人笑出聲來,武承嗣也不以爲意,這些人大多都和張紹雲一般,乃是各部主事之人,他們一早得到消息,說是宣召入宮。

除了右相武三思未來,閣中六部主事者基本都已侯在此地,而武承嗣卻心不在焉,難得沒有與這些人寒暄。

張紹雲見這關係並不怎麼融洽的老同事模樣,心中有些疑惑,但叫他也不是爲了別的,當即開口道:“周公可知...”

張紹雲話沒說完,其餘幾人也望了過來,他們知道張紹雲這是想問今日何事,要知閒暇時幾部聚首也是很難見到的,天后宣召,卻似乎無事,而是來這凌煙閣前,確實讓人費解。

誰知張紹雲話音還沒落下,武承嗣便擺手道:“不知。”

這倒是實話,武曌要幹什麼他不知道,不過他自己要幹什麼,卻清楚的很。

轉首望了一下眼前幾人,心中暗喜,本來他還覺得不到時機,沒想到姑母似乎心有靈犀一般,提供了這麼好的機會。

他本想獨自來操持那事,如今更好,想到這,武承嗣又不着痕跡的望了一眼不遠處轉角。

“來了!”武承嗣定睛一看,那邊有幾人走過,心中大喜,可當看清來人,又微微一愣。

張紹雲等人也停下談話,望向這邊。

“怎麼是他?”武承嗣望向來人,眉頭一皺,張紹雲等人也齊齊愣住。

“程將軍。”好在一人打破沉默,上前拱手一聲。

來人看到凌煙閣前這一幫人,也止住腳步,有些驚訝,只見此人身披甲冑,腰間懸着一空鞘,料來死進宮時歇下了腰刀。

看甲冑樣式,最低也是有正八經將軍稱呼的武將,與朝中其他正值壯年的將軍不同,此人略顯老態,雙鬢斑白,頭髮也是黑白不接,一雙大手上滿是老繭。

不過相貌倒也英武,可以看出年輕時也是一個意氣風發的驍將,他楞的片刻,迎上前來,一一見禮。

“程將軍,你怎麼回來了?”張紹雲看到此人,大感稀奇,此人無他,正是一直鎮守前線的程務挺!

“昨日。”程務挺聞言迴應一聲,不着痕跡的望了眼在場衆人,心中一凜。

其中幾人雖然回禮,卻對其並不熱絡,當程務挺看到武承嗣身上服飾後,眼神一冷,好在武承嗣心不在焉,對其到來雖然有些疑惑,卻也不怎麼放在心上。

“務挺兄,寶刀未老啊。”武承嗣雖然心不在焉,可見該來之人還未來,心中着急之餘也不忘與其攀談。

程務挺聞言似笑非笑的迴應道:“多年未見國公,末將有禮了。”

“嘿嘿。”武承嗣乾笑一聲,不再說話,程務挺也不再理會他,轉首佇立。

似乎他的到來沒有讓這些人感到驚訝,一時間衆人沉默下來,只有武承嗣不時望向轉角。(未完待續。。)

第303章 勇敢的心(二)第190章 暗流第318章 唐冠懷弼識奸計第352章 贈人虎鞭手有餘香(一)第294章 三生少年冠軍候(二十八)第364章 此去泉臺招舊部(一)第367章 深井密室窺唐門第214章 小寶執意討真金第132章 犧牲第322章 百般皆下策第238章 承嗣得子第235章 血統原罪第121章 殺人誅心(三)第303章 勇敢的心(二)第一百八十八 掌宗室謀反九第94章 雄兔腳撲朔第191章 聽雷第43章 下馬問前程舊言不再提新書五月一有緣江湖再見第63章 生或死的抉擇第157章 武郎三好第174章 燕啄皇孫(四)第393章 封狼居胥第79章 美人一釀絕千古第362章 請君入甕宴周興第127章 將軍廟中落地生根第58章 飛入尋常百姓家第106章 陌上人如玉(三)第108章 暴雨梨花第214章 小寶執意討真金第209章 出乎意料第327章 烽煙燃盡兄弟在第15章 二詩動朝野,無意救裴炎第59章 春風得意馬蹄疾第157章 武郎三好第162章 石頭引發的血案(二)第258章 苟利國家生死以(二)第4章 吃書狂魔唐冠第259章 苟利國家生死以(三)第186章 宗室謀反(七)第一百八十八 掌宗室謀反九第15章 二詩動朝野,無意救裴炎第353章 贈人虎鞭手有餘香(二)致歉可能太監暫留第278章 三生少年冠軍侯(十二)第108章 暴雨梨花第143章 佛言三皈依第91章 翰林惡少(三)第211章 靜候黎明第21章 鋃鐺入獄第142章 爲伊消得人憔悴第341章 撲朔迷離議生死第318章 唐冠懷弼識奸計第340章 從此君王不早朝(三)第191章 聽雷第154章 怒火攻心第93章 封禪往事第343章 天下熙熙皆爲利往(一)第182章 宗室謀反(三)第207章 何棄療與馮小寶(三)第339章 從此君王不早朝(二)第105章 陌上人如玉(二)第356章 小寶嗜賭生是非(一)第228章 知己難逢幾人留(二)第170章 石頭引發的血案(十)第40章 戎袍老相第63章 生或死的抉擇第189章 唐門必殺令第8章 林唐淵源,雙喜臨門第396章 招投兩戶入翁來第58章 飛入尋常百姓家第170章 石頭引發的血案(十)第39章 落魄尋裴炎第68章 武家哥倆好,殿前見睿宗第222章 桃花源中一時爽第274章 三生少年冠軍侯(八)第299章 古羅馬鬥獸場第16章 小扒手與放牛郎第215章 唐冠宮中會北門第113章 沒心沒肺第111章 半醉半醒鼓中殺第31章 落地爲兄弟,何必骨肉親第21章 鋃鐺入獄第249章 喪心病狂唐去病(四)第294章 三生少年冠軍候(二十八)第65章 阡陌紅塵大雁塔第148章 人無再少年第223章 老僕口中識唐冠第327章 烽煙燃盡兄弟在第232章 史上最搞笑造反(三)第309章 貪狼(二)第295章 三生少年冠軍候(二十九)第162章 石頭引發的血案(二)第31章 落地爲兄弟,何必骨肉親第321章 怕死鬼倒黴蟲第36章 殺機四溢第385章 好人惡人行道難(二)第71章 黥面女相第283章 三生少年冠軍候(十七)第25章 不作死就不會死
第303章 勇敢的心(二)第190章 暗流第318章 唐冠懷弼識奸計第352章 贈人虎鞭手有餘香(一)第294章 三生少年冠軍候(二十八)第364章 此去泉臺招舊部(一)第367章 深井密室窺唐門第214章 小寶執意討真金第132章 犧牲第322章 百般皆下策第238章 承嗣得子第235章 血統原罪第121章 殺人誅心(三)第303章 勇敢的心(二)第一百八十八 掌宗室謀反九第94章 雄兔腳撲朔第191章 聽雷第43章 下馬問前程舊言不再提新書五月一有緣江湖再見第63章 生或死的抉擇第157章 武郎三好第174章 燕啄皇孫(四)第393章 封狼居胥第79章 美人一釀絕千古第362章 請君入甕宴周興第127章 將軍廟中落地生根第58章 飛入尋常百姓家第106章 陌上人如玉(三)第108章 暴雨梨花第214章 小寶執意討真金第209章 出乎意料第327章 烽煙燃盡兄弟在第15章 二詩動朝野,無意救裴炎第59章 春風得意馬蹄疾第157章 武郎三好第162章 石頭引發的血案(二)第258章 苟利國家生死以(二)第4章 吃書狂魔唐冠第259章 苟利國家生死以(三)第186章 宗室謀反(七)第一百八十八 掌宗室謀反九第15章 二詩動朝野,無意救裴炎第353章 贈人虎鞭手有餘香(二)致歉可能太監暫留第278章 三生少年冠軍侯(十二)第108章 暴雨梨花第143章 佛言三皈依第91章 翰林惡少(三)第211章 靜候黎明第21章 鋃鐺入獄第142章 爲伊消得人憔悴第341章 撲朔迷離議生死第318章 唐冠懷弼識奸計第340章 從此君王不早朝(三)第191章 聽雷第154章 怒火攻心第93章 封禪往事第343章 天下熙熙皆爲利往(一)第182章 宗室謀反(三)第207章 何棄療與馮小寶(三)第339章 從此君王不早朝(二)第105章 陌上人如玉(二)第356章 小寶嗜賭生是非(一)第228章 知己難逢幾人留(二)第170章 石頭引發的血案(十)第40章 戎袍老相第63章 生或死的抉擇第189章 唐門必殺令第8章 林唐淵源,雙喜臨門第396章 招投兩戶入翁來第58章 飛入尋常百姓家第170章 石頭引發的血案(十)第39章 落魄尋裴炎第68章 武家哥倆好,殿前見睿宗第222章 桃花源中一時爽第274章 三生少年冠軍侯(八)第299章 古羅馬鬥獸場第16章 小扒手與放牛郎第215章 唐冠宮中會北門第113章 沒心沒肺第111章 半醉半醒鼓中殺第31章 落地爲兄弟,何必骨肉親第21章 鋃鐺入獄第249章 喪心病狂唐去病(四)第294章 三生少年冠軍候(二十八)第65章 阡陌紅塵大雁塔第148章 人無再少年第223章 老僕口中識唐冠第327章 烽煙燃盡兄弟在第232章 史上最搞笑造反(三)第309章 貪狼(二)第295章 三生少年冠軍候(二十九)第162章 石頭引發的血案(二)第31章 落地爲兄弟,何必骨肉親第321章 怕死鬼倒黴蟲第36章 殺機四溢第385章 好人惡人行道難(二)第71章 黥面女相第283章 三生少年冠軍候(十七)第25章 不作死就不會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