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學藝二

扶蘇鄭重地點了點頭,將老人的一番金玉良言牢牢地記在心裡。忽地扶蘇想起了一個問題,問老人道:“祖師爺爺,現在已經不是可以用鐵來做兵器了嗎,爲什麼我大秦仍然還是用青銅做兵器呢?這樣不是比用鐵作兵器的關東六國落後了嗎?”

老人讚許地點了點頭道:“你提得很好,很善於從不經意的小事中尋求大的道理!現在雖然各國已經可以用鐵製造兵器,不過由於鐵開採和冶煉都比較困難,而且強度和韌度不夠,所以關東六國現在雖然已經採用了一定的鐵兵器,但軍隊中仍然是以青銅兵器爲主!而在青銅兵器的製造方面,大秦擁有七國中最爲優秀的鑄劍師,所鑄青銅兵器的質量居天下各國之首,所以秦國目前並沒有採用工藝仍未成熟的鐵兵器,而仍採用技術先進而且成熟的青銅兵器。大秦之所在過去的百年裡戰無不勝,正是因爲比起關東六國來,秦的兵器是最先進的!但是秦劍和其它青銅兵器究竟爲何比關東六國領先一大截,這個秘密就只有你自己到兵器坊裡面去找了,老夫身爲外人是不能隨便進ru這等軍事重地的!”

扶蘇聞言恍然大悟,總算對秦軍爲何能夠以青銅兵器便橫行天下有了一點初步瞭解。以前總認爲爲什麼秦軍會以落後的青銅兵器對抗關東六國的鐵兵器而感到困惑,但是現在終於瞭解到原來事實的真相是:秦是以將工藝水平發揮到極致的青銅兵器去對抗關東各國仍未成熟的鐵兵器和較拙劣的青銅兵器,兵器的先進與否竟然完全掉了個個!

老人手指手中的青銅長劍道:“扶蘇,你看,老夫手中的長劍和一般青銅劍有何不同?”扶蘇看了看,馬上察覺出來了老人所執長劍的異常,探詢地道:“祖師爺爺,孩兒好像聽說關東六國鑄造的青銅劍一般來說不說超過兩尺六寸(約合六十釐米),名劍‘越王勾踐劍’便只有不到二尺五寸!只是我看您現在所用的所使用的青銅長劍竟然長達有近四尺(約合九十釐米),好像明顯超出了一般青銅劍工藝所能達到的長度範圍,這是怎麼回事?”

老人笑道:“孰話說‘一寸長一份強’,在近身格鬥中,劍長的自然比劍短的佔便宜、更容易刺殺對方!秦兵就是靠使用着這樣加長的青銅劍才能縱橫沙場的!但是這種加長的青銅劍卻只有秦國能製造,可見秦國兵器之先進!但是具體爲何秦人能夠將青銅兵器發揮到如此極致便不是老夫可以知道的啦!這同樣要等到你以後自己去找答案!”扶蘇一臉震驚的點了點頭,心中暗暗驚訝:秦,這個偉大的王朝,究竟還有多少驚人的秘密湮滅在歷史的長河中!!!

老人看扶蘇在發呆,忽地笑笑道:“好了,扶蘇,你現在對劍的瞭解應該來說比較深刻了,下面老夫便教你劍法。劍法其實是有多種,適合於帝王的有兩種:一爲‘霸者之劍’,其劍法氣勢剛猛、咄咄逼人、凌厲異常,是以力服人;另一種爲‘王者之劍’,其劍法氣勢磅礴、大開大闔、威嚴無比,是以度服人!你要學哪一種?”

扶蘇頭腦一暈:娘嗯,竟然劍法還有這麼多選擇!不竟耍了個滑頭,笑道:“祖師爺爺,我父王和屠狗者前輩習得是什麼劍法?”老人笑笑道:“你父王生性剛烈、像你曾祖父,學的是‘霸者之劍’,而‘屠狗者’是市井遊俠,自然學的是縱橫於民間的‘俠者之劍’!”

扶蘇想了想:“作爲一國的王長子,自然不能學那些市井無賴好勇鬥狠的劍法,又不願學父親贏政的那種‘霸者之劍’,那麼便只有‘王者之劍’了!”想到此,扶蘇便道:“祖師爺爺,父王脾性過於剛烈,所以才選擇了‘霸者之劍’。不過孩兒擔心父王霸道過重,想用王道補之,所以孩兒想學‘王者之劍!”

老人聽了心下大悅,其實以老人的智慧,問扶蘇選擇何種劍法便是在測試扶蘇日後的治國之道。對於秦國的實際強弱情況老人都已用睿智的眼睛看出:以大秦之強盛、統一六國自然毫無問題,是水到渠成之事。不過秦一向實行的是以‘霸道’治國,而以‘霸道’治理一諸侯國自然尚可,但若以‘霸道’治理整個天下,秦必然短期內力竭而亡!

而老人不忍心看到百姓們一統後很快便再度陷身於戰火之中,也在竭力設法幫助百姓們能夠度過這個危機。只可惜秦王贏政習性已定,老人無力迴天,現在聽聞扶蘇力主以‘王道’治國,不由心下大喜道:“天下蒼生得其主,有救矣!”

喜悅的老人定了定神,整理了一下心服,鄭重的對扶蘇道:“扶蘇,‘王者之劍’共有三十六路劍法,我馬上演示一遍,你要看清了!”扶蘇趕緊睜大了眼睛,眨也不眨的看着老人舞劍。

老人劍指向天,鼻間吐濁納清,忽地大吼一聲道:“王者劍,重氣勢、以度勝、以威壓……”一邊念着劍決一邊舞動着手中的長劍。

霎那間,竹林間劍風四起,無數竹葉被劍風一激,紛紛從天而落、飄搖而下。老人矯健的身影越閃越快、漸漸都似裹在一團青光之中,無數落葉被劍風引動,隨着劍氣四處飄散!幽雅的竹林、鶴髮的老人、絕世的劍法,構成了一副唯美、唯壯的絢麗的圖畫,現在如果有人可以將這一幕畫下來的話,那麼一定會是一幅不朽之作。

當老人三十六路劍法舞畢,已經被威嚴的‘王者劍法’帶來的龐大威勢壓得幾乎跪地膜拜的扶蘇良久才愣愣的回過神來。已然初學會一點古代劍術皮毛的扶蘇不禁有些癡癡地道:“好、好劍法!好劍法!”忽地蹦了起來,大叫道:“祖師爺爺,這劍法太好了,我要學,你趕快教我吧!”

老人畢竟已經年近百歲,身體再好,舞完一套劍法也不禁微微氣喘。當下喘了幾口氣,擦了擦額頭的汗珠,笑道:“怎麼樣,看祖師爺爺舞了一遍,有何心得?”

扶蘇想了想,認真地道:“祖師爺爺,孩兒看‘王者劍’主要便是以氣勢壓服敵方、取得勝利。剛纔祖師爺爺舞劍的時候,孩兒被嚇得差點就跪下了!”

老人聞言笑道:“扶蘇,其實世界無論何種劍法首先得用‘心’,如果不能用‘心’去練劍,那麼你就不能真正地掌握劍的精髓。而‘王者之劍’正如你所說,最重氣勢,尤其是正大光明、浩然磅礴的王者之氣。只有你真正能夠做到德育萬民、以天下安危爲已任,那麼你的‘王者之劍’將所向而無敵!”

扶蘇知道老人在借劍育人,當下恭敬地道:“謝祖師爺爺教誨,孩兒會謹記在心的!”老人開心的大笑,便細細將三十六路劍法教給扶蘇!

就這樣,對‘王者之劍’癡迷十足的扶蘇每天都是精神抖擻的瘋狂練習、進境真可謂是一日千里,讓‘中隱老人’心裡不禁暗自嘀咕:“嗯!看來扶蘇這孩子的確是個‘王者之才’,我的眼光沒有錯啊!”

就在每天扶蘇開始癡迷於劍法、甚至多日未見王瑕的時候,宗正給扶蘇帶來了秦王讓扶蘇開始學習刑名之學的王命!扶蘇於是無可奈何的每天抽出半日到趙高處學習刑名之術。

趙高,歷史上其來歷有諸多版本,甚至有人認爲趙高根本不是宦官!但可以肯定的是趙高是一個十分有心計之人。從小伴隨着秦王一起長大的趙高,受盡了貧賤之人在人世間的冷暖和欺詐,爲了能夠更好的活下去,深知秦王性格特點的他用最恭順、最虔誠的態度迎合着秦王的一舉一動、一說一笑,但事事卻又做到恰到好處,不過也不缺,所以深得秦王的喜愛!更可怕的是,由於大秦以法制國,所以爲了能夠接近國家的最高權力中心,趙高竟然在每天少得可憐的休息時間裡硬是擠出了大量的時間用‘頭懸樑、錐刺骨’的精神通讀了所有的秦法,成了秦未最爲精通秦法的專家,使得秦王贏政更加的離不開這個陰險狡詐的宦官!從種種跡象可以看出,趙高此人心機之深!

雖然扶蘇對趙高這個小人恨得是咬牙切齒,但是早已在老人的教導下和血一般的宮庭爭鬥中學會了隱藏自己的感情,所以扶蘇表面上對趙高這個太監仍然是盡到了師徒之禮。雖然扶蘇心裡一直暗地裡算計着如何如何學到趙高的刑名之術,又如何如何要讓趙高以後嚐嚐自己創造的諸般毒刑!

就這樣,一年時間過去了,接受力極強的扶蘇不僅將趙高掌握的刑名之術學了個是乾乾靜靜,而且‘王者之劍’也已經小有所成、等閒三五個壯漢都已經不是小小的扶蘇對手!

這一日,扶蘇剛到‘中隱老人’的田園小居要和老人出外練劍時,老人卻叫住了他。這一年裡老人的臉色變了很多,十分的蒼老起來,顯然是大限將近,但是每日裡老人的精神仍是十分的好,顯然是扶蘇的存在給他帶來了很大的欣慰!

老人平靜地對扶蘇道:“扶蘇,六年來你跟我學了不少東西,祖師爺爺現在已經沒有什麼東西可以教給你了,你要想再進一步就要靠自己的努力了。從明天起,你就不用再來了,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去吧!”扶蘇聽罷,放聲大哭道:“這麼多年來,扶蘇深受祖師爺爺的厚愛,心中實是感激!日後一定謹記您老人家的教誨,以王道行天下。爺爺放心,孩兒一定會常來看你的!”

老人卻搖了搖頭道:“不用了,孩子。祖師爺爺時日已經無多,只想靜靜地走完人生這最後一斷旅程。你能夠救天下萬民於水火中便已經是對爺爺最大的孝心啦。你一定要記住:爲了天下萬民在一統後能夠不再苦於戰火,你一定要排除萬難、取得王位。這樣的話,祖師爺爺便在九泉之下也含笑了!”

扶蘇淚如泉涌地大哭道:“祖師爺爺放心,孩兒對天立誓,一定做到。爺爺珍重!”扶蘇重重地爲老人磕了三個響頭,拜辭而別!

臨行前,扶蘇默默地看着呆了多年的小院,仍然是那麼的清靜、那麼的芳香。但是自己以後卻再也不能聆聽老人的教誨,想到這裡扶蘇的心裡真的是難過極了!

本章蘊藏大秦知識點:

一、扶蘇的老婆是王翦的愛女王瑕(野史)

二、秦國所用的青銅兵器在七國是最先進的,秦軍一支裝備最爲精良的部隊,而非人們一般認爲的秦軍是一支裝備落後,只靠野蠻和悍勇打仗的軍隊。(來源於正史和蒐集的史料)

三、青銅劍的長度謎題:除秦以外的六國一般青銅劍只能做到60釐米以內,‘越王勾賤劍’便只有55.6釐米,而秦人通過特定的工藝及精湛的製造技術可以使青銅劍長達九十釐米以上!

第5章 出發第6章 驚變第7章 炸塔第17章 燕趙風雲第21章 秦楚雙雄鬥第10章 鬥智一第4章 齊風第11章 劍技二第4章 秦軍第3章 兵器三第5章 出發第5章 劍訓第5章 霸王神威第9章 相持二第9章 反擊二第13章 帝國朝陽——終章第5章 強者二第9章 統一第4章 集中答書友問第7章 復仇新書預告火熱上傳新書隱龍變已經上傳第10章 鬥智一第8章 成仁第1章 大亂是福第4章 逃出咸陽第3章 邀戰第19章 趙亡一第3章 論政第23章 東征前奏第7章 革新第4章 燕丹第15章 忠魂四第1章 會稽第3章 象戰第11章 磨刀第6章 徐福第2章 運籌帷幄第11章 水戰第5章 誰是贏家第5章 誰是贏家第10章 毒泉第4章 此人是誰第11章 平越第9章 滅魏第13章 帝國朝陽——終章第7章 成軍第5章 美人計一第2章 豪俠第2章 東胡滅亡第5章 霸王神威第1章 皇帝第5章 伏擊一第3章 從軍第14章 入秦第4章 洛陽遇刺第10章 渡河一第8章 博浪沙(下)第17章 請降第9章 相持二新書預告火熱上傳第14章 入秦第1章 立威一第5章 強者二第3章 象戰第4章 拜師第2章 虎爭(一)第8章 毒計第3章 論政第5章 張良出世第16章 平定關中第4章 魚腹浦第7章 刺客第8章 千古忠烈第1章 兵器第9章 絕殺第11章 平越第5章 地下城第10章 裂盟第28章 狡狐戲虎第8章 楚殤第4章 集中答書友問第5章 霸王神威第17章 忠魂六第6章 回軍中原新書篡隋發佈第7章 使臣第1章 兵器第5章 墨門二第10章 裂盟第9章 反擊二第5章 美人計一第7章 反撲二第4章 強者一第4章 會聚第3章 通途第8章 雙殺第8章 博浪沙(上)第1章 序第7章 組織
第5章 出發第6章 驚變第7章 炸塔第17章 燕趙風雲第21章 秦楚雙雄鬥第10章 鬥智一第4章 齊風第11章 劍技二第4章 秦軍第3章 兵器三第5章 出發第5章 劍訓第5章 霸王神威第9章 相持二第9章 反擊二第13章 帝國朝陽——終章第5章 強者二第9章 統一第4章 集中答書友問第7章 復仇新書預告火熱上傳新書隱龍變已經上傳第10章 鬥智一第8章 成仁第1章 大亂是福第4章 逃出咸陽第3章 邀戰第19章 趙亡一第3章 論政第23章 東征前奏第7章 革新第4章 燕丹第15章 忠魂四第1章 會稽第3章 象戰第11章 磨刀第6章 徐福第2章 運籌帷幄第11章 水戰第5章 誰是贏家第5章 誰是贏家第10章 毒泉第4章 此人是誰第11章 平越第9章 滅魏第13章 帝國朝陽——終章第7章 成軍第5章 美人計一第2章 豪俠第2章 東胡滅亡第5章 霸王神威第1章 皇帝第5章 伏擊一第3章 從軍第14章 入秦第4章 洛陽遇刺第10章 渡河一第8章 博浪沙(下)第17章 請降第9章 相持二新書預告火熱上傳第14章 入秦第1章 立威一第5章 強者二第3章 象戰第4章 拜師第2章 虎爭(一)第8章 毒計第3章 論政第5章 張良出世第16章 平定關中第4章 魚腹浦第7章 刺客第8章 千古忠烈第1章 兵器第9章 絕殺第11章 平越第5章 地下城第10章 裂盟第28章 狡狐戲虎第8章 楚殤第4章 集中答書友問第5章 霸王神威第17章 忠魂六第6章 回軍中原新書篡隋發佈第7章 使臣第1章 兵器第5章 墨門二第10章 裂盟第9章 反擊二第5章 美人計一第7章 反撲二第4章 強者一第4章 會聚第3章 通途第8章 雙殺第8章 博浪沙(上)第1章 序第7章 組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