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邀戰

龐大的軍帳內,面對一張碩大的軍用地圖,大將軍王翦面色有些陰鬱的開始親自給扶蘇講解起來:“目前,我秦軍和趙軍在戰場上的態勢頗類似於上次的番吾之戰:李牧以廉頗之子廉越率兵五萬拒楊端和將軍於漳水南岸;而其則親率主力十五萬人在番吾和灰泉山一線與我對峙!

而在整個戰場之內,李牧則發動邊民和民兵遍設烽火臺,一旦我軍稍有異動便會立即被趙軍探知.李牧因此對我軍的任何舉動都瞭如指掌,不僅指揮如臂使指,甚至每每出擊都能擊我之虛,屢破我軍。而我軍面對趙軍的烽火聯防體系以及飄忽遊騎卻是苦無良策,雖有萬千計謀卻是無處可施,完全處於被動挨打的境地!

無奈之下,老夫和衆將也曾想過拔除這些烽火臺,但是兵少則不足用,易被趙軍遊騎所殲;兵多則敵軍放起烽煙後必望風而遠遁,待我大軍撤回後,烽火臺又會死灰復燃.而我大軍如要留小股兵力留守烽火臺,又會被神出鬼沒般的趙軍遊騎和民兵會而殲之;欲留大股兵力鎮之,卻又易分散兵力,恐被用兵飄忽的李牧各個擊破.

所以,目前戰場之上,我軍兵力雖衆卻是守勢,雖然不情願,但趙軍卻是在李牧的率領下佔了上風!”

衆位秦兵將領聞言也是一時有些默然,顯然是對李牧的狡詐和難纏深有感觸,人人臉上都不禁露出了欽佩和尊敬的神色.

扶蘇聞言心中暗道:“這李牧的確厲害,烽火聯防體系組織得這般嚴密,真是甚得現代戰爭‘情報第一’的取勝精要!而且再輔以大量遊騎和居民點互相配合聯合防禦,這一套防禦體系在秦代的確可以堪稱完美!不過對於擁有現代戰爭智慧的我來說,要破之確也不難!”

佩服的扶蘇面現凝重之色,微微點了點頭道:“李牧作戰守如銅牆鐵壁、飛鳥難渡,攻若水銀泄地、所向披靡,的確是一個可敬而且可怕的對手,當今世人恐怕沒人能夠在正面戰場上將他擊敗。而李牧的諸兵種聯防體制雖是難纏,但只要扶蘇想要破它,卻也不是什麼難事!只要能夠破了李牧的聯防體制,李牧不僅便失去了最有效的情報來源,而且也失去了對後方的有效保護,我軍將盡挽目前頹勢、至少和趙軍維持一個不勝不敗之平局!”

衆秦將聞聽駭然,王翦則眼睛一亮道:“公子有何良策?”扶蘇沒有直接回答,只是笑笑道:“李牧是個可敬的對手,擊敗他並非是最好的選擇,我想親書一封與其勸降,若其冥頑不靈的話,再破之不晚!”衆將聞言面上頓時露出了一種古怪的神色!

蒙恬忍不住搖頭道:“恐怕公子要白費心機了,李牧向以忠義聞名,對趙國是忠心耿耿,肯定是不會理解公子一番好意的!”扶蘇則慨然一笑道:“這一點扶蘇不是不知,然而我終究不忍見這位千古名將爲一位暈君而赴死,他這樣的奇才不應該是這樣的死法!我之所以這樣做,不過是憐其忠勇,使某日後心中無憾罷了!”諸將聞言默然,原本對扶蘇欲勸降李牧還有一絲嘲諷的意味,現在卻立時變成了一種尊重!畢竟李牧的確是一個值得敬畏的對手!

於是,扶蘇立即動筆親書一封,交與王翦道:“老將軍,請速派得力人等送與李牧!請他務必回覆!”王翦苦笑一聲道:“好吧,雖知無用,但也略盡仁心而已!”當下王翦便喚過一名親侍,交待下去.親侍領命出帳,打馬而去,直奔灰泉山李牧主營而來.

這一日,李牧和司馬尚正在灰泉山主營中商議近日軍情,忽然間有親兵入帳稟報:“啓稟大將軍,帳外有一名秦軍信使說要求見大將軍.請大將軍定奪!”“噢!”李牧聞言想了想道:“兩軍交戰不斬來使,請他進來!”“喏!”親兵退下.

不一會兒,幾名親兵領着一名秦軍信使入得帳來.秦使微一躬身道:“小人奉我大秦王長子扶蘇和王老將軍之命,有一封親書送到,請大將軍看後回覆!”說着信使便將扶蘇親書呈上.

李牧有些納悶地展帛一觀,便見書帛上說曰:末學後進大秦王長子扶蘇拜上趙國李牧大將軍:中國大地,三千年風liu,名將如雨,智將如雲,但扶蘇獨敬將軍.將軍以一已孤單力,拳拳報國心,屢敗我大秦鐵軍,可謂智謀天縱,古今罕有.我秦軍諸將皆不及將軍也!但將軍可曾想過:六國腐朽日久,君暈臣庸,早已是外強中乾之軀,不堪我大秦奮力一擊.雖趙國有將軍在,尚可苟延殘喘片刻,但將軍獨臂又焉能擎天!?須知將軍年已五旬,又操勞日久,一旦將軍故後又有何人可以擋我秦國大軍!?故扶蘇斗膽請將軍順應天命大勢歸降我軍,以使七國歸一,早平戰亂!這樣將軍雖數十年內不能得名,但千古之下必然留芳!是抗天命而遭橫死,還是順天命而福蒼生,請將軍定奪!”

李牧見信一時默然,雖然俊秀英武的面容沒有什麼變化,但儒雅修長的臥蠶眉卻不禁輕輕一抖,顯示出內心也是極不平靜。良久,李牧微微一笑道:“久聞貴國公子扶蘇自小聰慧過人,頗有大志.今日觀其所書,果不負盛名!然秦國雖好卻不是李牧故國,趙國雖庸卻是李牧家鄉!雖天下有一統之大勢,但焉知不是我趙國所爲!?所以,請貴使回報,就說:扶蘇公子好意,李牧心領了,只是李牧生爲趙國人,死爲趙國鬼,恕不能從命!”秦使早知如此,聞言苦笑一聲道:“好,小人一定帶到,告辭!”“不送!”

秦使去了,一直在旁冷眼旁觀的司馬尚慨然一笑道:“大將軍真的認爲我趙國能夠統一七國?”李牧也苦笑一聲道:“此言騙自己都騙不過,如何可以瞞得過他人!?目下秦國國勢之強,當世已無敵手,而我趙國朝野之形勢不說也罷,但我等身爲趙國臣子,理當盡人臣之責而已!”

司馬尚長嘆一聲道:“你我這把老骨頭不知還能撐得幾年,你我二人故後,還有何人可以阻擋秦國大軍橫掃六國!?而看起來,這位扶蘇公子年紀雖小,未來卻也可能是極爲精明的一代英主啊!”李牧聞言默然,一時無語!

不久,信使回報扶蘇和王翦等人,將李牧言語轉述,衆將聞言一臉早知如此的表情.王翦撫須一語道:“李牧,忠義之士也,不可說!”扶蘇也長嘆一聲道:“心意已盡,既然不受,便該動手了!”

都尉羌隗道:“公子欲如何破之?”扶蘇想了想道:“欲破趙軍,當先破其勢.趙國遊騎精於天下,屢破我軍,趙軍倚爲干城.若能大敗其遊騎,必然能夠滅敵之威,長我之氣.王老將軍,我再書信一封與李牧,約他三日後,在灰泉山下,雙方各引三千精騎交戰!”王翦有些皺眉道:“自對峙以來,李牧向不肯與我軍正面大規模應戰,恐怕公子雖有此意,李牧卻未必肯應!”扶蘇笑笑道:“李牧此人表面謙和,內心裡卻是十分自負其用兵之能,只要激將得法,李牧必出!”衆秦將聞言面有疑慮之色.

扶蘇也不多話,當下再書一封,也未示與衆人便交與信使再次送往趙營而去.

是時,已至傍晚時分,李牧和司馬尚等將正在進行每日間例行議事時,忽然間親兵又報秦信使復來求見.李牧聞言眉頭一皺,雖頗有些詫異,但仍然保持着儒雅謙和的神態,微一點頭道:“請入!”

不一會兒,秦使再入,見李牧和諸將俱在,信使微微一笑道:“見過諸位將軍.李大將軍,我大秦扶蘇公子聽聞將軍回覆後,心生敬意,有心與將軍在沙場一決雌雄.現有戰書在此,請大將軍過目!”說着便呈上了書信.

李牧接過一看,原本秀氣的臥蠶眉頓時立了起來,眼神裡激射出一股怒氣,儒雅的面孔也立時變成了殺氣騰騰的模樣,整個人猶若一尊戰意劇烈燃燒的戰神一般散發出巨大的氣勢和壓力,直逼得帳中諸將呼吸頓時明顯一促,而秦使也不禁心神劇震,雙膝禁不住微微地發軟。

‘戰神’就是‘戰神’,微微一怒的壓力竟也是如此的嚇人!

趙國衆將納悶:難道秦軍在書中用言辭污辱大將軍不成?衆將憤怒,互視一眼,一齊拔劍而起,劍光一閃處,就要將秦使斬殺.

李牧一眼看見,急伸出右手,沉聲喝止道:“諸將休得無禮,還不各自歸座!”諸趙軍將領見李牧沉顏發令,不敢不從,只得紛紛歸座,而險險一腳踏進鬼門關裡的秦使卻禁不住嚇出了一身冷汗!李牧的面色也很快恢復了平靜,淡淡地道:“信使暫且退下,待我和諸將商議後再與你回覆.來人,將秦使待下去好生款待,不得有誤!”“喏!”幾名親兵搶上,將秦使請了出去.

看着衆將領們一臉疑惑的模樣,李牧微微一笑,將書信傳示衆人.衆人接信一看,書曰:“扶蘇久聞貴國騎兵飄忽輕捷,勇悍無敵,爲七國之首,但竊以爲不然.古語云:‘山中無老虎,猴子稱大王’,我秦國鐵騎方纔是天下之一,可笑世人皆不識耳.但究竟孰強孰弱,不比難以分曉,難服人心.扶蘇年紀雖小,卻也練有三千‘破軍’鐵騎,自以爲強,欲與李大將軍親自比試一下.若大將軍懼我一個黃口孺子,或願將‘鐵騎無敵’之名拱手讓與我秦國,那麼此試便作罷.若大將軍要捍衛趙騎榮譽,就請三日後午時前兩軍各只遣三千鐵騎於灰泉山下決一雌雄.此次比試出自誠心,全以實力說話,決無詭計,天地爲證.----秦國王長子扶蘇拜上!”

諸將看完大怒道:“扶蘇小兒欺人太甚,區區一黃口孺子也敢小視我趙國鐵騎!比就比,難道真還怕了他們不成!”諸人一齊向李牧請命道:“請大將軍准許未將出戰,振我軍威!”李牧撫了撫額下的三縷長鬚,眼中精光閃動,卻不置可否地問司馬尚道:“司馬將軍,以你之意該當如何?”

司馬尚也是面露怒容道:“我趙騎威名甲於天下,豈是胡吹而來.那扶蘇不服,要來比試,分明是藉機尋釁,要來挫我軍威。但即便如此,又有何懼!?我等諸將論騎戰決不會怕了秦國!”

李牧聞言,威嚴的鳳目輕輕地閉合在一起,雖然面孔上神色平靜,但儒雅修長的臥蠶眉輕輕抖動的一幕卻顯示出李牧正在進行認真的思考。諸將知道李牧的這個習慣,一時間都大氣不敢出地靜靜地等待着李牧的決定。不一會兒,李牧的鳳目突然睜開,閃現出一縷威嚴的寒光,冷冷地道:“扶蘇以蔑辭邀戰,若我等仍然縮而不出,非但國威盡喪,軍威也會盡失,傳言出去恐爲他國恥笑.灰泉山下一望無垠之地,絕無可能有詐,便是一戰卻也無妨大局!”

諸將聞聽大喜,紛紛搶令道:“請大將軍發言,由未將出戰!”李牧想了想,微微一笑道:“不用爭搶,那扶蘇既然敢來邀戰,想必是定有一番所恃,爲免意外,當小心應對.三日後,由我和龐玉都尉出戰,司馬老將軍留守主營,以便策應.龐將軍,此戰務必要狠挫秦軍聲威,讓世人知道一下誰纔是真正的‘鐵騎無敵’!”“喏!”接令的龐玉聞言興奮地大叫一聲(他也是趙國名將之後,是趙軍的悍將之一).

於是,出戰主意已定,李牧便回覆秦使,令其迴轉相告.秦使大喜,連忙謝過便回營而去!

秦信回營後,將李牧答應親自出戰的消息轉達,一時間衆秦將大爲驚訝,顯然是不知道李牧此次爲何這般爽快.只有扶蘇心知肚明:“依照情報所示和祖師爺爺對李牧的瞭解,李牧是一個骨子裡相當好強的人,視榮譽勝過生命,所以此次以書中無理言語相激,李牧必然動怒.但李牧平素極爲冷靜,雖怒亦不會莽撞行事,而灰泉山下主戰場卻是一望無際的平原,不可能暗藏伏兵,所以在又給了李牧一個安全的比試環境下,也不由得李牧不心動!最重要的是此次比試只是小股軍隊接戰,無論勝敗都無傷大局,所以李牧必會籍此良機來打擊我大秦士氣,以振趙軍威風.不過,李牧,這次你恐怕要失算了!”

看看衆人一臉疑慮的樣子,扶蘇笑笑道:“諸公不必憂慮,三日後扶蘇親自領兵出戰,必可破李牧而返!若能一戰將其生擒,大勢定矣!”王翦聞言大驚道:“公子萬金之體,萬萬不可親臨戰陣!不由由老夫親領公子所部出戰如何?”驍將李信也一臉擔憂地勸道:“王老將軍所言甚是,李信也對公子鐵騎頗有了解,不如讓李信領兵出戰如何?未將必然不負公子厚望!”諸將也一齊力勸!

開玩笑,要是扶蘇有個三長兩短,這些人估計全得棄軍跑路!

扶蘇搖了搖頭道:“諸公放心吧,扶蘇心中有素.三日後由扶蘇親率‘狼牙.破軍’,應戰,接戰時,‘破軍’上陣,我則和‘狼牙’在後觀戰.若戰況順利,那便罷了;若戰況不利,扶蘇必會迅速撤回.而王老將軍則可事先在營中安排好接應兵馬,若我戰況不利,便火速增援,這樣可保無虞!”諸將知道扶蘇年紀雖小,但脾氣卻是倔強,而且極有主見,又知其所部戰力超強,估計妥善安排之下應該不會有什麼大問題,於是也只好應允!

就這樣,秦趙兩軍立即開始緊鑼密鼓的準備起來,都攢足了勁要在正面戰場上狠狠教訓下對方,捍衛國家和軍隊的榮譽!於是,一支劃時代的真正鐵騎將要開始正式踏上歷史舞臺,而且它的第一個對手,就是足以令天下軍人聞風而色變的的趙國‘軍神’李牧,這一塊試金石可是堅硬得很呢!

第7章 復仇第7章 章邯出關第5章 狙殺第25章 穎川灌氏第8章 縱火第2章 出生第1章 皇帝第6章 破襲一第13章 忠魂二第2章 中央集 權第9章 國破(下)第18章 伏兵第16章 突襲第11章 美人二第18章 扶蘇變法第14章 忠魂三第15章 恐慌第11章 抽薪第5章 心戰第2章 淮陰第22章 楚國之變第7章 遲到的更新聲明第13章 全殲第1章 會稽道歉聲明第13章 全殲第1章 更新聲明第7章 章邯出關第2章 烽起第4章 蛇戰第21章 秦楚雙雄鬥第6章 伏擊二第3章 潛入第5章 雄第2章 奇謀第9章 國破(上)第9章 統一第7章 刺客第1章 盛大加冕第3章 象戰第4章 賢士第7章 悲情第8章 圍城第9章 統一第3章 耐力第9章 定甌第5章 美人計一第4章 比試第12章 背水一戰第8章 成仁第9章 國破(上)第8章 千古忠烈第5章 墨門二第2章 奇謀第4章 封禪一新書隱龍變已經上傳第3章 諸葛連弩第15章 恐慌第7章 比武二第9章 反擊二第3章 象戰第4章 蛇戰第4章 逃出咸陽第14章 忠魂三秦代戰國大兵團作戰之謎第7章 復仇第9章 張跡歸來第4章 草原雄鷹第10章 決戰匈奴第2章 立威二第2章 出生第5章 出發新書公告第7章 蒙恬的智第5章 劍訓第7章 嫉恨第15章 恐慌第3章 謀算第7章 悲情第12章 滅閩第1章 破曉第4章 墨門一第2章 中華絕代名將王翦生平第9章 滅魏第8章 博浪沙(下)第5章 伏擊一第5章 雄第9章 器械第8章 駐屯第4章 蛇戰第11章 章邯遭忌第1章 大亂是福第1章 南侵第7章 炸塔第4章 洛陽遇刺第1章 更新聲明第28章 狡狐戲虎第8章 楚殤第27章 義丘血戰
第7章 復仇第7章 章邯出關第5章 狙殺第25章 穎川灌氏第8章 縱火第2章 出生第1章 皇帝第6章 破襲一第13章 忠魂二第2章 中央集 權第9章 國破(下)第18章 伏兵第16章 突襲第11章 美人二第18章 扶蘇變法第14章 忠魂三第15章 恐慌第11章 抽薪第5章 心戰第2章 淮陰第22章 楚國之變第7章 遲到的更新聲明第13章 全殲第1章 會稽道歉聲明第13章 全殲第1章 更新聲明第7章 章邯出關第2章 烽起第4章 蛇戰第21章 秦楚雙雄鬥第6章 伏擊二第3章 潛入第5章 雄第2章 奇謀第9章 國破(上)第9章 統一第7章 刺客第1章 盛大加冕第3章 象戰第4章 賢士第7章 悲情第8章 圍城第9章 統一第3章 耐力第9章 定甌第5章 美人計一第4章 比試第12章 背水一戰第8章 成仁第9章 國破(上)第8章 千古忠烈第5章 墨門二第2章 奇謀第4章 封禪一新書隱龍變已經上傳第3章 諸葛連弩第15章 恐慌第7章 比武二第9章 反擊二第3章 象戰第4章 蛇戰第4章 逃出咸陽第14章 忠魂三秦代戰國大兵團作戰之謎第7章 復仇第9章 張跡歸來第4章 草原雄鷹第10章 決戰匈奴第2章 立威二第2章 出生第5章 出發新書公告第7章 蒙恬的智第5章 劍訓第7章 嫉恨第15章 恐慌第3章 謀算第7章 悲情第12章 滅閩第1章 破曉第4章 墨門一第2章 中華絕代名將王翦生平第9章 滅魏第8章 博浪沙(下)第5章 伏擊一第5章 雄第9章 器械第8章 駐屯第4章 蛇戰第11章 章邯遭忌第1章 大亂是福第1章 南侵第7章 炸塔第4章 洛陽遇刺第1章 更新聲明第28章 狡狐戲虎第8章 楚殤第27章 義丘血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