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徐福

祭完泰山之後,始皇離開魯境,繼續東巡,來到了琅琊山。

琅琊山是齊長城的東起點,面對東海,風景秀麗,和泰山的巍峨雄偉又有所不同。

始皇登上山頂的琅琊臺,此臺爲越王勾踐二十五年徒都琅琊時所建。西有羣山疊障,東有大海怒濤,景色優美,風光無限。不禁看得始皇心曠神怡,再轉身看看身後,數萬虎賁軍齊集身後,旌旗飄揚,更讓始皇有了一種權掌天下的驕傲感覺。

忽地,始皇對琅琊太守齊魯道:“齊魯,朕看這裡風景優美,土地肥沃,而且靠山臨海,是個居住的好地方啊!這樣吧,齊魯,你回去後,三年內遷二十萬百姓在此居住,十年內此地必會成爲一個大都邑!”

齊魯聞聽吃了一驚:這不是大大的擾民嗎!一時有些猶豫。始皇見齊魯不應,頓時面有怒氣,便要發作。

扶蘇頭腦一暈,心知老爹好大喜功,做事喜歡大手筆的毛病又發作了,忙道:“父王,琅琊山之美在於景色蒼翠、自然,這種原始的美最能打動人的心魄,可是說是天下難得的美景!但是,若遷涉大量人口於此的話,百姓要生活,必然要開拓山地、毀草滅林,琅琊之美也許就將不復存在,如此豈不可惜!之所以以前那些越民會離開琅琊山,想必也是不忍破壞山之美景!所以,兒臣肯請父王,爲讓大秦後世子孫可以繼續欣賞此等美景,民衆遷涉之事還是隨其自然吧!不僅如此,父王還要命令齊大人對琅琊美景大力與以保護,這樣千年之後父王的子民們看到如此美景時一定會感念父王的恩德!”扶蘇聰明得很,知道若直言相勸始皇定然不允,但拐個彎再戴上一頂高帽就會容易多了!

始皇聞言果然愣了愣,想了想,笑道:“王兒所言頗爲有理!也罷,人太多的確會破壞了如此美好的景緻,那就隨其自然吧!”說着,意味深長的看了扶蘇一眼,扶蘇心裡那點小九九以始皇如此聰明怎會看不出來,只是覺得扶蘇說得有理,表面上又比較光彩,便順坡下驢了!

衆人鬆了口氣,扶蘇也一臉恭敬地笑了笑:“父王聖明!”

始皇遠眺大海,神情若有所思,過了一會兒,始皇忽然道:“朕從小說聽說,東海之外有仙島,上住仙人,他們長老不老,青春永駐,可有此事?”

馮劫聞言笑道:“陛下,這傳說可有很多年頭了,估計商周時就有這般傳說了。只可惜數千年來從來沒有人親眼見過!也不知道是真是假!臣認爲多是虛妄之言,陛下不可當真了!”

齊魯聞言卻笑道:“馮大人說的是!不過,我琅琊郡卻有一個人叫徐福的,現居於黃縣,他說他曾經到過東海仙島,甚至還親眼見過那些仙人,只是不知道是真是假!”

“噢,世上竟有如此奇人,竟有幸見過仙人!朕倒想見他一見。齊魯,明日傳徐福來見朕!”始皇雙眼發出熱切的光芒!

扶蘇大吃一驚,心中暗駭:“難道父王仍像原先歷史中的那樣對修仙成道之事癡迷不悟!這可糟了,這樣便會爲奸人所趁,那我多年來的努力豈非會功虧一簣!”扶蘇目光中不禁現出一抹殺意!

始皇在琅琊行宮召見術士徐福,扶蘇、馮劫、齊魯作陪。

徐福此人看上去大約四十多歲,身材修長、健壯,面色紅潤,留有五綹長鬚,看上去頗有幾分飄逸脫俗、仙風道骨模樣。

徐福突見始皇,例行大禮,但面色卻竟然鎮定自若,不禁讓扶蘇暗暗稱奇:“這個歷史上著名的大騙子想不到心理素質這樣好,不過,也難怪,一般人怎敢騙始皇,恐怕看到始皇都會嚇得瑟瑟發抖!”

始皇心情甚好地對徐福道:“朕聽郡守說,先生曾經到過東海仙島,想必定有奇遇,先生可否說與朕聽一聽,以慰今生?”

“這是臣的榮幸!”徐福恭恭敬敬地說道。

始皇向徐福示意落座,徐福又拱了拱手,方纔坐了下來。

徐福撫了撫額下的五綹清須,充分發揮他的那三寸不爛之舌,栩栩如生地說道:“在浩翰的東海之中,有一處仙島。這仙島並不十分寬大,周長大概只有百里左右。島上繁花似錦,泉水叮咚,無數珍禽異獸生活其中,端得是一個非常佯和的所在。

仙島主要有幾個神奇之處:一、仙島並不是生根在海面上的,他是一個飄浮體,由九十九隻巨大的神龜馱着,隨波逐流到處飄浮,所以非有緣之人不能近仙島!臣昔年也是十分的運氣,這才能偶逢仙島!

二、仙島中人不知寒署,不分老幼,人人都是二三十歲的青春容貌,他們既不會生病,也不會老死,因爲他們有神奇的‘青春之泉’,喝了這泉水,不僅可包治百病,而且可使人長生不老。

三、這些仙人們大多會有奇術:有人能飛天遁地,有人能點石成金,有人能呼風喚風,有人能化地爲牢,而且古時傳說中的很多瑞獸如狴犴、麒麟等都是這些人的坐騎,至於騎鶴、乘鳳之人更是數不勝數。”

始皇聽了悠然而神往道:“真是神奇啊,朕不求什麼法寶奇術,只求能得到那‘青春之泉’便心滿意足了!對了,先生還有什麼奇聞,再說與朕聽聽!”

“其實東海中還不止這一處仙島,據島上人說,相互有往來的即有三處,一曰蓬萊,二曰方丈,三曰瀛州,三島相去數千裡,也都是由神龜所馱,飄忽無蹤。但對這些仙人們來說,這不是難題。他們跨仙獸而遊,可朝遊北海、暮蒼梧,這點距離對他們來說算不上什麼困難!”

始皇一臉傾慕之色的嘆道:“朝遊北海、暮蒼梧,真是太厲害了!對了,徐先生,那些仙人們脾性如何,他們會不會對人間有野心,要真是如此,以我等之力,對他們恐怕無法可制啊!”

徐福笑道:“大王放心,這些仙人們長生不老、青春永駐,個個樂天而知命,心滿而意足,根本不想理會凡間的瑣事,更不要說侵擾凡間了!”

“噢,仙島中人竟然如此的安逸享受,真是羨煞旁人!徐福,不知你能否還能再找到如此仙境,朕不求其它,只求能夠取得一些‘青春之泉’便足矣!”

徐福聞言欣喜,笑道:“其實這也不難,只要陛下能夠拔付臣一些船隻和人手,再帶上一些禮物,臣必定會爲陛下赴湯蹈火,再赴東海尋求仙島,爲陛下求取‘青春之泉’!”

始皇聞言大喜道:“太好了,難得愛卿有這般忠義之心,那朕就允你所願!徐先生需要什麼儘管說來!”

“臣需要大型航海樓船百艘,水手、甲士五千人,童男童女各三千人!”

始皇愣了:“先生要童男童女幹什麼?”

徐福神色不變地道:“適才臣說過,這仙島是由神龜所陪,這神龜是靈獸,非常討厭世間的污濁之氣,而感知有凡人來,必會退避三舍。這樣雖臣竭盡一生也未必再能一遇仙島。而童男童女未經人事,尚未沾染世間污濁之氣,卻可近神龜!”

始皇頻頻點頭,忙道:“有理,有理!齊魯!”

“微臣在!”

“徐先生所要一切,朕限你三月之內備齊,不得有誤!”

“臣遵旨!”齊魯心中不禁大悔,爲什麼將徐福此人引見始皇,如今又要擾民,罪過啊罪過!

扶蘇一直冷眼旁觀,聽這扶福大言不慚地在這裡說着不着邊際的謊話,這時再也忍不住了,忽地起身道:“父王且慢,徐福此人乃江湖騙子,矇騙父王,請父王將其斬首,以正天下!”

始皇聞言不悅道:“王兒怎能這樣說先生,若非先生到過仙島,豈能說得如此活靈活現?”

扶蘇聞言冷笑道:“這些花言巧語,父王若要聽,兒臣可以說得漂亮十倍於其!這徐福要樓船和甲士尚沒有露出破綻,但他要三千童男和童女就分明有詐,兒臣看此人分明有據此在東海小島稱王之野心!請父王誅此邪士!”

始皇半信半疑地道:“王兒也知這仙島之事?爲何朕從沒有聽你說過?且說來與朕聽聽!”

扶蘇點了點頭道:“其實這仙島之事純粹憑想像,父王若要聽,王兒現編幾個,保證活靈活現!”

扶蘇昂了昂首,將手背在身後,看了看強作鎮靜的徐福,心中冷笑:“讓你看看現代人的知識面!”

扶蘇微微一笑道:“秘傳這世間應分爲三界:天界,冥界和人界。人間自不必多說,兒臣要說的便是這天界和冥界!

天界是諸天神仙聚集之所,位於三十三重天之外,共有三十三重天宮。每一處天宮都是瓊樓玉宇,華麗非常,人間珍貴無比的黃金珠玉在仙界位比糞土,就連仙界的地板都是用整塊整塊的美玉所鋪成,整個宮殿更是黃金飾成,奢華無比。其間的仙人多達百萬,仙兵更是數以十萬計!

這天界之首爲玉皇大帝,歷經一千三百三十三劫,每劫達十萬年,方纔得此大道。其麾下知名天神有:託塔李天王,爲商未陳塘關李靖成仙;其子哪叱現也爲天界大神,三頭六臂,法寶無數,爲天界少有的三海五會之大神;太上尊者,爲道教始祖李耳所化,地位尊崇,爲玉皇大帝冶煉仙丹;四大天王:魔禮青、魔禮紅、魔禮海、魔禮獸,這四人便是曾經在商未封神大戰時出現的人物,所用青龍劍、混元傘、震魂琵琶、和神貂,也都是人界知名的神物;其餘諸如二郎神楊戩、木叱、金叱等下界知名人物成仙成神者也是不可計數。

這些仙人個個仙法高深,騰雲駕霧、移山填海、斗轉星移,乃是家常便飯。甚至還有福、祿、壽三星專管人界之福事!當然,這些仙人們個個都是長生不老,與天地同壽之人,根本用不着喝什麼‘青春之泉’,因爲他們都早就是不生不滅的仙體!

而這冥界則比較詭異,位於地底三十三重天關之下,人死後所有魂魄都會被地獄派來的黑白無常所拘走,送入冥界。

進入冥界以後,鬼魂要先過奈何橋,以示和陽間徹底決裂。然後便進入地府陽陽殿,接受審判!

陰間的最高統治者爲地藏王,他是冥界的教主,爲玉皇大帝所派的統治者。地藏王之下有十殿冥王,也就是世人常說的閻羅王,這些冥王專門負責審理鬼魂,對鬼魂中的善者加以褒獎,而惡人加以懲處!

善人們一般的獎勵便是再次託生成人,進入大富大貴之家,享受來生。當然,進入輪迴之前,必須喝過讓人忘卻一切前世的孟婆湯,以便來世可以重新開始。

至於那些惡人就慘了,因爲地府有專門爲他們準備的十八層地獄招待他們,酷刑也是多種多樣的。

比如說:騙人者拔其舌,然後置於烈火地獄中炙燒,由於鬼魂不死,所以將永世受此酷刑;殺人者將被滾油烹炸,鎖於油鍋中永世不得輪迴;奸人妻女者,將會被鬼差用長鋸慢慢鋸斷人體,然後重新合上,再鋸斷,讓其永生受此慘烈酷刑;其餘像剝皮、去骨、抽筋、挖眼數十種酷刑也是爲人那些人間惡人所準備,不求其它,就是要讓那些在人間犯下罪惡的人在陰間將一切前罪贖得乾乾淨淨!任何罪人都沒想逃脫,因爲世人的一切舉動都有天眼在看着,有執筆判官一一記錄在案,所以奉勸某些騙人之士小心死後下十八層地獄,受那拔舌、烈焰之苦!

父王,兒臣說完了,您看兒臣所說的和徐先生所說哪個更形象些,更神奇一些?”扶蘇笑咪咪地問。

自然身爲現代人的扶蘇遠比徐福能吹,直把衆人唬得一愣一愣的,尤其是講到十八層地獄之時,更是讓衆人忍不住毛骨悚然,後背發涼,彷彿冥冥中真的有一雙鬼眼在盯着他們。

僥是膽大包天的始皇也不禁嚥了一口唾沫,澀聲道:“王、王兒適才所言可是真的?”畢竟扶蘇說的活靈活現,而且又有一點歷史和傳說做爲依據,尤其是地獄一節不禁讓始皇聽得心驚膽戰,他一生殺人無數,怎能不害怕死後會遭此酷刑!

扶蘇卻搖了搖頭,笑道:“假的,當然全是假的!這鬼神之說只要你有才學,懂得一些歷史,那就可以編得更加鮮活!父王大可不必擔心!”

始皇鬆了口氣,一向冷靜的他額頭上竟然冒出汗來,此時看徐福的眼光也變了,帶了點陰森,冷冷地道:“徐福,你所言到底是真是假?”

徐福面色有些慌了,忙道:“陛下,臣的確是見過仙島,決不敢哄騙陛下!”說到底,始皇還是很相信這鬼神之說的,不禁又有些猶豫!

扶蘇心想:還得再加一把火,忙道:“父王,這徐福分明胡說八道,如果世上真有仙人,這仙人也一定是歷經多少劫難方纔得享大道,豈會輕易將仙所透露於凡人!更何況兒臣可以肯定徐福所說的全是謊言!”

始皇奇道:“王兒有何憑據?”

扶蘇冷笑道:“東海之中,的確有四島,不過也不是叫什麼蓬萊、方丈、瀛州什麼的,而是應稱爲九州、四國、本州、北海道!這四個大島和上千的小島組成了一個鬆散的部落聯盟,稱爲扶桑或是東瀛,島上的民族稱爲大和民族,基本上都是一些刀耕火種、居巢挖穴的蠻荒之民,哪有什麼‘青春之泉’的狗屁玩意!

而且到這扶桑之國也並不太難,當然從琅琊之裡去還是比較遠的,這不太現實!父王可還記得我國遼東向南還有一塊蠻荒之地,那裡現在有兩個國家,一個是商未箕子的後人逃去所建立的馬韓,另一個就是當世土著所建的弁韓。那裡離這扶桑之國便十分的近了,只要從這兩個國家乘船向東南方向航行,大船也就是三五天的航程便可以抵達扶桑了!”

始皇聞言驚道:“王兒何以知道這許多?這的確是真的?”始皇見扶蘇說的有根有據的,不禁信了扶蘇多些。

扶蘇笑道:“這一部分是兒臣多研讀史書、古籍得知的;另一部是兒臣舊年遊歷齊楚之時,曾經遇到一個馬韓來的箕子後人,他向兒臣具體介紹過這扶桑四島的情況。這些都是真實可信之事實,比那些鬼神虛妄之言可信得多。

父王若不相信兒臣,要想證實也很簡單,只要父王命令遼東郡派人南下馬韓和弁韓二國,向其沿海邊民詢問一番,他們就會給父王一個答覆。當然,那些蠻荒之民多不識中原文字,自不會知道扶桑四島具體叫什麼,不過他們一定可以證明在他們東南的確有一個很大的四島之國,不過那些島民比他們還要窮困罷了,根本不是什麼所謂的仙島!”

始皇聞言默然,眼中兇光浮現,注視徐福。始皇之威豈是徐福之輩所能抵擋,心虛的他不禁面色陡變,雙腿也禁不住發起抖來!

扶蘇繼續道:“兒臣可以以性命立誓,父王可以派臣去二韓之國查詢,若兒臣有半句虛言,請誅兒臣之命!這徐福分明是一個騙子,他仗着自己有幾分口才,再偶爾知道了一些常人所不知道的事情,便想來父王處騙取錢財牟利,想仗此在扶桑蠻荒之地稱王。卻不知道兒臣對天下諸國地理情況瞭如指掌,實在是自尋死路!”

始皇此時已經徹底信了扶蘇,大袖一揮,怒聲道:“不用調查了!來人,將徐福拖下去用一等剮刑,凌遲處死!”“喏!”如狼似虎的虎賁軍一擁而上,將鬼哭狼嚎般的徐福拖了下去。

始皇面色鐵青,怒聲道:“竟敢騙到朕的頭上來了,真是可惡,齊魯,傳令下去,滅徐福九族!”“喏!”齊魯領命。

始皇說着,怒氣衝衝地一擺手退回後堂去了。

扶蘇不禁鬆了口氣:“還好,還好,徐福你個死騙子,你不死誰死!”

齊魯這時湊過來道謝道:“多謝君上仗義執言,揭穿此人真面目!若真被此人得逞,齊某真是愧對社稷和黎民!”

扶蘇笑道:“齊大人愛民如子,本君也是欽佩得很,不過以後要千萬記住這次教訓。你這沿海之地,想借鬼神之謬言騙人者衆多,以後大人遇到了,可盡斬之以護國家社稷!”齊魯忙道:“謹遵君上教誨!那下官就告辭了,這就去誅除徐賊九族!”

“去吧!”扶蘇揮了揮手。

看着齊魯遠去的背影,扶蘇忽地想起正在遭受剮刑的徐福,冷笑一聲:“你們這些騙子,想禍亂國家,那就得先過本君這一關!”

第12章 背水一戰第5章 強者二第10章 神箭新書背景第2章 策劃第6章 美人計二第6章 才女第4章 蛇戰第1章 南侵第4章 重逢第1章 序第7章 入獄第2章 徵魏第5章 雄第4章 魚腹浦第6章 驚變第8章 酒樓第2章 徵魏第22章 楚國之變第3章 邀戰第7章 鐵騎第10章 決戰匈奴第6章 秦兵三第10章 大戰前奏第10章 渡河一第2章 東胡滅亡第3章 自陷第9章 韓信出世第9章 張跡歸來第1章 烽起北疆第6章 英雄殿第6章 回軍中原第3章 劫糧第19章 韓信發威第2章 虎爭(一)第4章 重逢第2章 出征第7章 悲情第5章 美人計一第8章 圍城第4章 封禪一第2章 淮陰第2章 中華絕代名將王翦生平第7章 鐵騎第3章 從軍第6章 回軍中原第11章 劍技二第7章 嫉恨第15章 忠魂四第10章 劍技一第3章 成長第18章 決戰爵士新書隆重推出第1章 劍鬼第7章 破襲二第20章 龍且之死第12章 誘敵第12章 背水一戰第2章 烽起第9章 國破(上)第21章 秦楚雙雄鬥第3章 象戰第5章 雄第1章 兵器新書我自稱雄已發第8章 圍城第6章 美人計二第8章 駐屯第5章 霸王神威第2章 出征第3章 從軍第9章 咸陽風雲第六章暗流第3章 遠謀新書背景第2章 奇謀第2章 鉅子第8章 酒樓第5章 伏擊一第4章 墨門一第6章 伏擊二第9章 滅魏第3章 耐力第3章 諸葛連弩第3章 自陷第17章 忠魂六第17章 忠魂六道歉聲明第13章 帝國朝陽——終章第3章 劫糧第15章 恐慌第2章 出生第4章 逃出咸陽第6章 英雄殿第30章 齊國之亡第7章 組織第6章 美人計二第7章 組織第8章 成仁第2章 虎爭(一)第31章 彭城之戰
第12章 背水一戰第5章 強者二第10章 神箭新書背景第2章 策劃第6章 美人計二第6章 才女第4章 蛇戰第1章 南侵第4章 重逢第1章 序第7章 入獄第2章 徵魏第5章 雄第4章 魚腹浦第6章 驚變第8章 酒樓第2章 徵魏第22章 楚國之變第3章 邀戰第7章 鐵騎第10章 決戰匈奴第6章 秦兵三第10章 大戰前奏第10章 渡河一第2章 東胡滅亡第3章 自陷第9章 韓信出世第9章 張跡歸來第1章 烽起北疆第6章 英雄殿第6章 回軍中原第3章 劫糧第19章 韓信發威第2章 虎爭(一)第4章 重逢第2章 出征第7章 悲情第5章 美人計一第8章 圍城第4章 封禪一第2章 淮陰第2章 中華絕代名將王翦生平第7章 鐵騎第3章 從軍第6章 回軍中原第11章 劍技二第7章 嫉恨第15章 忠魂四第10章 劍技一第3章 成長第18章 決戰爵士新書隆重推出第1章 劍鬼第7章 破襲二第20章 龍且之死第12章 誘敵第12章 背水一戰第2章 烽起第9章 國破(上)第21章 秦楚雙雄鬥第3章 象戰第5章 雄第1章 兵器新書我自稱雄已發第8章 圍城第6章 美人計二第8章 駐屯第5章 霸王神威第2章 出征第3章 從軍第9章 咸陽風雲第六章暗流第3章 遠謀新書背景第2章 奇謀第2章 鉅子第8章 酒樓第5章 伏擊一第4章 墨門一第6章 伏擊二第9章 滅魏第3章 耐力第3章 諸葛連弩第3章 自陷第17章 忠魂六第17章 忠魂六道歉聲明第13章 帝國朝陽——終章第3章 劫糧第15章 恐慌第2章 出生第4章 逃出咸陽第6章 英雄殿第30章 齊國之亡第7章 組織第6章 美人計二第7章 組織第8章 成仁第2章 虎爭(一)第31章 彭城之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