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篇肆——“逐利者的”管理

作者現階段瞭解到的大部分私營企業,特別是經銷商門店,一般的薪酬構成就是基本工資,好一點是基本工資+業績提成,老闆再厚道點的,逢年過節加個紅包,然後就沒有然後了。所謂股東,不是一開始真金白銀的投入,後期基本不可能實現,至於“期權”、“分紅”更是像“鬼”一樣,只是聽過,卻從未見過。

既然現狀如此,那麼員工稍微有點經驗就離職、跳槽就見怪不怪了,特別是經銷商門店經營,進入門檻相對較低,“自己開店當老闆”的情況屢見不鮮。

當然,個別老闆不是不想改變,但一是不知道具體怎麼做,二是真到從自己腰包裡分利潤的時候又顯得爲難了。第一個問題希望此章能幫你解決,但第二個問題就必須靠自己想明白了,旁人無能爲力。

言歸正傳,根據馬斯諾需求理論,每個人需求層次不一樣,現在就收入而言,我作以下的簡單類別:

生理需求:基本工資、溫飽、有住的地方

安全需求:能否長時間在這裡工作,努力工作了能不能得到更好的回報

社交需求:能否結交更多的朋友、資源,甚至婚姻

受他人尊重:能否受到朋友、親人、家人的肯定

自我實現:最終自己能不能有更大的發展,實現自己心裡的那個目標

當然,馬斯諾需求理論的層級沒有這麼低,真正能到自我實現階段的人極少,比如馬雲改變了購物方式、比爾蓋茨改變了電腦的操作方式、李彥宏改變了尋求知識的方式,但這裡闡述的只是待遇需求,就只好暫時放低一些層次,便於說明。

首先談談收入。古時帝王對人民有“限富”思想,簡單說就是不能讓人民太富有,否則太過於富有後的人民就難以駕馭了。當然也不能太窮,堅持“半糖”主義,溫飽即可,如果連飯都沒得吃,那就要起義反抗了,當然古時社會生產力的發展因素我們暫不在此考慮,僅僅討論收入問題。

這樣的觀念,放在今天同樣是存在的,但馬克思的《資本論》說得更加露骨,資本家就是最大限度的榨取勞動者的剩餘價值。不要對這句現實的話嗤之以鼻,但實際情況往往就是如此,很多企業主、私營老闆不管他有沒有聽過這句話,但他內心奉行的就是這個原則,這是人的本質,也是資本家的本質。

一代明君李世民曾說過:民爲水,能載舟,亦能覆之。他看到了人民大衆的重要性,但他的內心深處真正考慮的是水嗎?他真正考慮的是如何讓水來平穩的承載他這艘統治者的船。

企業是以盈利目的的機構,老闆作爲企業的最終受益人,其內心何嘗不是同當年的李世民一樣,如何讓水安穩地載起企業這條大船。如果說企業有時是爲了肩負起更多的社會責任,而我看來這個思想是要設立前提的,前提就是最終受益人的利益不容過度損耗,適度可以。

中國自1978年改革開放以來,社會全面而迅猛的高速發展,讓西方很多強國震驚,那中國能取得如此長遠的發展靠的到底是什麼?經濟支援?發現了資源?大衆突然變聰明瞭?顯然都不是,歸根到底就是一件事情發生了變化——分配製度。

提到分配製度,就我的個人理解,把兩大經濟制度給大家做一個簡單介紹:

計劃經濟:也叫指令經濟,**安排生產什麼就生產什麼,安排生產多少就生產多少,勞動結束了,大家按需分配。問題就出在這個“需”上了!何謂需?我出行需要一輛轎車作爲代步工具,那麼奔馳、寶馬和國產車哪一個是你的需?這就造成了分配不均的情況。正如我前文提到的,人的本性是貪婪的,誰可能對這個所謂的需適可而止,所以一旦達不到我要求的“需”,那麼我就只有消極怠工,出工不出力了,到最後生產、創新能力大大下滑,大家都在等着別人爲自己創造“需”,這正印證了我們那個耳熟能詳的“三個和尚沒水吃”的故事。

市場經濟:以市場機制作爲配置社會資源基本手段的一種經濟制度。簡單的說就是多勞多得,要讓佔領更多資源那就要付出更多的努力。經濟學上提到價格的下調,能夠大大的提高市場需求,二者是互爲反方向的。那如何下調價格呢?假冒僞劣、不正當競爭、壟斷等都是行之有效的途徑,但這些方法都被國家統一整理好,寫入《刑法》了,供大家參考,有鋌而走險的積極分子,但絕大多數人還是選擇了另外一些方法,比如擴大產能和銷量,通過規模化經濟降低成本;科技創新,利用技術創新降低成本;發展培養人才,通過人的無限作用來降低成本。

在偉大的***同志改革開放思想下,大多人選擇了後者,特別是分配體制的改革,最大限度的激發了人的創造性和積極性,“包產到戶”、“經濟特區”、“人才引進”等一系列的措施,纔有了今天國家所取得的重大成就。新聞聯播裡提到最多的,進一步優化、深化經濟體制改革,指的無非就是此事。

俗話說,以利相交,利盡則散。這句話前人總結的非常到位,當一個人失去了他該有的利益,那他無可厚非的選擇了散。同樣的道理,用於企業中“人”的管理。

企業中有一個“二八原則”,簡單說就是企業80%的財富是由20%的人創造的,那相應的80%的財富也應該由那20%的人獲取。理論的存在即有它的合理性,但現實生活中,往往員工認爲是老闆一人佔了絕大多數的利潤,當然這點也許有點是,也有的不是,但員工往往卻是這樣認爲。當極少數人佔有了絕大多數人的勞動成果,你又怎麼能要求他跟你一樣熱愛、關心企業,和爲自己的工作賣命呢。

所以合理的分配製度成爲了真正調動員工積極性的關鍵,也是一個企業能夠長期穩定發展的關鍵。

具體操作方法如下:

對於剛入職的員工。設立合理的基本工資及工資晉升機制非常重要,而且調薪頻率要快,一般調薪時間設定在入職第3個月、6個月、12個月、24個月爲宜。在此期間內,能讓員工不斷地感受工資的變化,相當於企業也對其認可,員工也有工作積極性。一般來說,能在一家企業工作兩年以上的員工,也基本穩定了。但此時員工也進入了一個瓶頸期,如果工資止步不前,員工就有可能散失最初的工作積極性,但工資不節制的繼續上浮,就會導致企業用人成本的增加,很多時候,就是解決不好這個關鍵時間點,員工也就流失了,這也是很多經銷商感慨“有點經驗就走了”的時間段。

其實在這個階段的員工,已經初步具備爲企業創造利益的能力,欠缺的也許就是機會和平臺,這個時候的薪酬體制更多的應該是側重於提成制度方面。很多老闆在此時又陷入了一個思想怪圈:“他爲我工作,我發工資給他,爲什麼還要有提成?再說,他服務的都是以前的老客戶,爲什麼又要給他額外的獎勵。”

很多老闆的觀念就是輸在這個環節上。我們有一位經銷商,老闆在店上時,生意非常好,客戶絡繹不絕,一個接一個,而且每一單生意都基本能讓客戶滿意。有一次,我去店上找他,老闆剛好不在,他的店員坐在門口玩手機,從我進門坐了三、五分鐘,始終沒有開口問我一句是做什麼的,一直低頭玩手機。期間也有客戶上門購貨,但店員也是一樣的態度,愛答不理,別人問什麼問題,也是一句:老闆不在,不知道。問價格是否能優惠一些,答案也是老闆不在,不知道。我在店中等老闆半個多小時,本來門庭若市的店面結果這個時間段內什麼都沒有賣出去,上門客戶是有,但都沒有成交的,後來老闆來了以後,我問了這個店員的工資,果然跟我預想的一樣,只有基本工資,其它什麼都沒有。想到這裡我也釋然了,既然他辛苦也是一天,休息也是一天,而且收入一樣,那他內心深處當然是希望客戶越少越好,因爲一旦有客戶成交,他還需要搬貨、送貨、收錢,麻煩!久而久之,老闆被陷死在了這個店裡,店的規模也就那樣了,想要有更大發展很難。這是一個個例,但不是特例,絕大多數的私營企業和門店都面臨着一樣的問題。歸根到底這是收入積極性的問題。

又回到剛纔的問題,那麼差不多兩年的員工又該如何設定工資呢?

假設他現在的工資是2000元,你的心理預期是準備把他的工資調整到2500元,到了這個時候千萬不能把工資簡單的加500元上去,要不然就陷入了那個加多少工資都不滿足的怪圈。如果我是老闆,我會這樣設定,假設過去12個月的店面平均銷量是5萬元(12個月比較科學,如果只以近期幾個月爲準,會造成數字過高或過低),那麼他的獎金就是500元除以5萬元,獎金提成1%。店員的工資機構也就變成了基本工資+獎金的模式,這樣一來,店內銷售業績越好他的收入也就越高,反之亦然,當他的收入與店內收入相掛鉤,那工作的態度一定會起到變化。

另外就是區分老客戶和新客戶的提成問題。我曾經瞭解過一家混泥土公司的提成政策,業務員自己開發的業務提成銷量的1%,公司安排的業務提成1元/噸。二者之間有了一個提成差距,我覺得這樣的方法是可取的。如果在定義提成政策時沒有區分,容易造成兩種結果:1、新客戶提出點低,銷售積極性仍然不高;2、爲了開發新客戶,老客戶維護程度不夠,繼而丟失。所以個人建議二者相輔相成爲宜。那麼如果這樣執行他的工資結構就會最終調整爲:基本工資+銷量獎金+業績提成。

此種模式下,即保證了基本生活,也有了繼而奮發的動力,也能夠積極調動員工的積極性。當然,有可能出現這樣的情況,即執行本政策後,他的實際收入還達不到你心目中預期的2500元,那麼作爲老闆就要重新考慮其員工的實際存在價值了。如果不是市場淡旺季造成的影響,那就考慮該員工是否適合該崗位,又或者該員工的存在到底有沒有必要。

上述的方式表面上看主要是針對銷售類的人員,但實際可以衍生到各個部門,包括倉儲、技術、財務等,只是在提成比例方式上稍加調整即可。對於充滿進取心的優秀員工採取此管理模式必不可少,如果能將物質激勵細化,效果就會非常明顯,例如可以調整員工的薪資結構,將基本薪水與滿勤獎,績效工資分開計算,分得越細,員工越注重工作細節。只發放固定工資往往造成員工惰性加強,多幹、少幹都是一樣的工資,往往員工會沒有工作積極性,能推就推,造成工作效率低下:

如固定工資3000元的模式,調整爲1800元底薪+200元全勤工資+1000元的提成模式,提成根據商品的價格分別計算,多勞多得。

財務、倉管、裝卸、安裝人員調整爲1800元底薪+200元全勤工資+1000元的獎金模式,獎金根據當月的實際工作完成質量、效率考覈。

對於思想覺悟較低、文化程度不高的員工,更應該注重短線效應,長線激勵並沒有什麼太大的實質性作用,比如購買購買社保5險,但此類員工並不領情,他只計算每月到手多少錢,至於公司的支出與己無關,所以每月公司爲購買社保支付的費用往往是“打了水漂”,起不到實質性、良好的激勵作用。

總而言之,對於處在此階段的員工,一定要明確銷售目標,儘量全員參與。每月組織員工培訓,告知月銷售額,讓所有員工有統一的奮鬥目標並明確獎懲。如年終任務完成,每人獎勵1000元;超額完成20%,每人獎勵2000元,以此類推,獎勵金額和銷售計劃越明確越好,這樣纔有奮鬥目標,不能含糊的告知“年終銷量好給大家獎勵。”這種不明確的表態往往收不到任何作用。

在兌現發放獎金時,一定要重視榜樣激勵的作用。榜樣的力量無窮大,讓優秀的員工帶動其他人進步,有助於推動各項工作的進展,例如可以設立一個客戶意見本,誰得到的客戶好評越多,誰就是優秀員工,本月得到的獎勵就越多。

最後一類,也是最爲關鍵的一類員工,即在企業核心崗位或門店任職多年的員工。此類員工有一定經濟實力且屬於重要崗位的骨幹。他們的離職、變動往往對企業造成不可預估的影響,影響的不僅僅是企業在業界的口碑和正在運轉,影響最大的還是在於內部之間,很多新入職不久的員工往往是去觀望此類員工。如果一位入職10年的員工還是幹得非常不如意,收入各方面都很差,那新入職的員工又會對自己的未來有什麼良好的預期,所以此類員工即使公司骨幹,又是新晉員工的標杆,處理得當非常關鍵。個人認爲此類員工最好的處理方法無非兩種:設新平臺或股份期權。

在古代,一位大臣功績過大,皇帝賜無可賜,封無可封,以免功高震主,難以駕馭,往往只有選擇賜死了。我們現代企業也無可厚非的遇到這種情況,特別是存在二代交接的企業,更是不可避免的遇到此類情況,如何駕馭管理好這批骨幹員工就顯得尤爲關鍵。

設新平臺。此類員工往往經驗豐富、行業內人脈充足、具備一定資金實力,遲早是不受控的,那還不如秉着“宜和不宜分”的態度處理。既然他遲早要獨當一面,那爲什麼老闆不能提供這樣的機會給他,比如新的區域、新的分店、新的分公司,只要是開疆拓土的行爲,那又有什麼不可,也只有這樣才能最大限度的調動其積極性和主動性。但相反,如果是工作多年,還是情願守着一份固定工資的人,那也是他志向所在,力求安穩,那就隨他的願,既無大志,又要強行相逼,往往適得其反,因爲人跟人有些時候還真的不一樣。

股份期權。股權簡單說分所有權和分紅權。我這裡所提倡的是分紅權,反而不建議讓員工持有所有權,當股東過多、過雜時很容易產生糾紛,執行效率低下。小微企業的競爭優勢在於靈活,如果股東過多,政令難以統一、各懷鬼胎,實屬不智。美國總統內心無不感慨,我們國家真民主,我是一票一票選出來的,但他一旦上任,立馬就懵了,做什麼事也要一票一票投了,結果什麼事都做不了。

小微企業也是一樣,核心骨幹持分紅權即可,每年的利潤部分進行分配,根據入職年限、工作崗位重要性等因素設定一定比例的分紅標準,每人負責一塊業務,羣策羣力,擴大利潤。當然,如有持有分紅權的股東不守公司規矩,老闆可以立即進行調整。在利益面前,我相信兩者相比取其重,更能約束骨幹的行爲準則。

“逐利者”們的待遇暫時說到這裡,當然每個企業也應根據實際情況進行分析、制定方法,不應該完全照搬他人模式,在這裡作者只是討論思想,而非具體措施,希望思想能有所碰撞,下一章暢談作者眼中的企業文化。

人篇叄——“逐利者”人篇肆——“逐利者的”管理人篇肆——“逐利者的”管理人篇伍——什麼是企業文化?術篇壹——財、貨、場、營銷術篇壹——財、貨、場、營銷術篇貳——孔明的市場營銷人篇柒——精神世界極大化術篇玖——建立歸屬感人篇玖——績效與情商人篇伍——什麼是企業文化?人篇伍——什麼是企業文化?術篇陸——韓非子的《五蠹》術篇玖——建立歸屬感人篇肆——“逐利者的”管理術篇拾——帝王之術人篇壹——何爲人性法篇叄——商鞅說法法篇伍——法的“特性”術篇拾——帝王之術人篇柒——精神世界極大化術篇陸——韓非子的《五蠹》人篇捌——企業英雄術篇玖——建立歸屬感人篇伍——什麼是企業文化?人篇拾——金庸筆下的“完人”術篇叄——宗教之用術篇玖——建立歸屬感法篇肆——商鞅的演講法篇貳——法的起源法篇貳——法的起源人篇貳——初步識人術篇陸——韓非子的《五蠹》術篇壹——財、貨、場、營銷術篇貳——孔明的市場營銷術之柒——鬼谷子法篇叄——商鞅說法術之柒——鬼谷子術之柒——鬼谷子法篇叄——商鞅說法人篇捌——企業英雄人篇叄——“逐利者”法篇叄——商鞅說法法篇叄——商鞅說法術篇玖——建立歸屬感法篇貳——法的起源人篇壹——何爲人性人篇陸——合適的人做合適的事術之捌——定位人篇陸——合適的人做合適的事法篇叄——商鞅說法術篇伍——造勢術篇貳——孔明的市場營銷術篇伍——造勢術之柒——鬼谷子術篇玖——建立歸屬感術之柒——鬼谷子人篇柒——精神世界極大化人篇肆——“逐利者的”管理人篇拾——金庸筆下的“完人”人篇肆——“逐利者的”管理人篇玖——績效與情商術之柒——鬼谷子術篇肆——品牌價值術篇壹——財、貨、場、營銷人篇捌——企業英雄法篇伍——法的“特性”術篇叄——宗教之用術篇玖——建立歸屬感人篇壹——何爲人性人篇捌——企業英雄人篇肆——“逐利者的”管理人篇拾——金庸筆下的“完人”人篇陸——合適的人做合適的事法篇叄——商鞅說法法篇肆——商鞅的演講人篇玖——績效與情商人篇叄——“逐利者”術篇壹——財、貨、場、營銷人篇肆——“逐利者的”管理術篇陸——韓非子的《五蠹》術之柒——鬼谷子人篇拾——金庸筆下的“完人”人篇壹——何爲人性法篇叄——商鞅說法術篇叄——宗教之用術篇叄——宗教之用人篇伍——什麼是企業文化?人篇肆——“逐利者的”管理術篇陸——韓非子的《五蠹》法篇伍——法的“特性”法篇壹——“我爲法人”人篇陸——合適的人做合適的事法篇壹——“我爲法人”
人篇叄——“逐利者”人篇肆——“逐利者的”管理人篇肆——“逐利者的”管理人篇伍——什麼是企業文化?術篇壹——財、貨、場、營銷術篇壹——財、貨、場、營銷術篇貳——孔明的市場營銷人篇柒——精神世界極大化術篇玖——建立歸屬感人篇玖——績效與情商人篇伍——什麼是企業文化?人篇伍——什麼是企業文化?術篇陸——韓非子的《五蠹》術篇玖——建立歸屬感人篇肆——“逐利者的”管理術篇拾——帝王之術人篇壹——何爲人性法篇叄——商鞅說法法篇伍——法的“特性”術篇拾——帝王之術人篇柒——精神世界極大化術篇陸——韓非子的《五蠹》人篇捌——企業英雄術篇玖——建立歸屬感人篇伍——什麼是企業文化?人篇拾——金庸筆下的“完人”術篇叄——宗教之用術篇玖——建立歸屬感法篇肆——商鞅的演講法篇貳——法的起源法篇貳——法的起源人篇貳——初步識人術篇陸——韓非子的《五蠹》術篇壹——財、貨、場、營銷術篇貳——孔明的市場營銷術之柒——鬼谷子法篇叄——商鞅說法術之柒——鬼谷子術之柒——鬼谷子法篇叄——商鞅說法人篇捌——企業英雄人篇叄——“逐利者”法篇叄——商鞅說法法篇叄——商鞅說法術篇玖——建立歸屬感法篇貳——法的起源人篇壹——何爲人性人篇陸——合適的人做合適的事術之捌——定位人篇陸——合適的人做合適的事法篇叄——商鞅說法術篇伍——造勢術篇貳——孔明的市場營銷術篇伍——造勢術之柒——鬼谷子術篇玖——建立歸屬感術之柒——鬼谷子人篇柒——精神世界極大化人篇肆——“逐利者的”管理人篇拾——金庸筆下的“完人”人篇肆——“逐利者的”管理人篇玖——績效與情商術之柒——鬼谷子術篇肆——品牌價值術篇壹——財、貨、場、營銷人篇捌——企業英雄法篇伍——法的“特性”術篇叄——宗教之用術篇玖——建立歸屬感人篇壹——何爲人性人篇捌——企業英雄人篇肆——“逐利者的”管理人篇拾——金庸筆下的“完人”人篇陸——合適的人做合適的事法篇叄——商鞅說法法篇肆——商鞅的演講人篇玖——績效與情商人篇叄——“逐利者”術篇壹——財、貨、場、營銷人篇肆——“逐利者的”管理術篇陸——韓非子的《五蠹》術之柒——鬼谷子人篇拾——金庸筆下的“完人”人篇壹——何爲人性法篇叄——商鞅說法術篇叄——宗教之用術篇叄——宗教之用人篇伍——什麼是企業文化?人篇肆——“逐利者的”管理術篇陸——韓非子的《五蠹》法篇伍——法的“特性”法篇壹——“我爲法人”人篇陸——合適的人做合適的事法篇壹——“我爲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