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瑜讓他來找我,一是送信,二來,我看他也是想我護他一護。”
阮夫人點點頭,“這麼晚能從宮中出來不易。”
阮洐之:“說是走了徐家的門路。”
“徐家?”阮夫人微微驚訝,“慶熙宮裡的娘娘不是受了傷?”
“李少卿說是傷的沒那麼嚴重,倒是受了驚,特招了人去給娘娘安神。”
阮夫人道:“難怪。也是難爲他們了,宮裡貴人受了驚,有太醫在側,哪裡需要欽天監的人過去安神。”
阮洐之頷首,“我起初也是這麼想的,可能王瑜跟徐家之間,也有些許來往。”
“徐家這兩日也在風口浪尖上,聽說徐家老太爺病了,連宮裡都去不了。”阮夫人想起今日聽見的傳聞,忽然想到一件事,“對了,我聽人說徐家小子就是從京衛府那邊受了傷回來的,他一向跟謝家六郎交情匪淺,既然是從京衛府松江那邊回來,你說他是不是見過謝家人他們?”
阮洐之擡頭看向妻子。
“徐家外嫁的姑娘不是被接回了孃家麼,我與那徐家夫人有些交集,明日我備上一些東西去徐府拜會一下,打聽打聽阿南他們的近況,老爺覺得如何?”阮夫人雙眸亮起。
“這……不妥吧?一個受傷,一個離夫歸家。”阮洐之只覺這當口不方便,倒沒一口否決。
阮夫人認真想了想,“王瑜既然託了徐家的門路讓李大人來咱府上,那想必徐家那邊也是知道的,明日我去說說話,許是你們男人之間,眼下不好接觸,但我們女人之間說說話,總歸無傷大雅,宮裡若盯着,我便想個好藉口,把門面做足了,做的像一點,不就可以了麼?”
阮洐之琢磨了一下,“千萬小心。”
“妾身知曉厲害。徐家大姑娘委實不容易,於情於理我也是應該去看看,幫徐家女眷撐撐門面的,免得其他清貴人家不愛親近。”阮夫人聞聲笑道。
阮洐之點了點頭,“還是夫人想的周全。”
“唉,我也是做母親的人,由己及人罷了,都是有女兒的人。”阮夫人只要一想到堅持隨謝家流放北地的女兒,心裡就擔心的不行。
“我就說今夜這夢,做的蹊蹺呢,心神不寧的,總覺得有什麼大事要發生。”阮夫人喃喃道。
阮洐之這時也想起妻子夜半被噩夢驚醒之事,再一琢磨後半夜發生的事,臉上的神情又黯了些許,長嘆一聲。
“山雨欲來風滿樓。”
護國公府一夜隕落,朝堂之上派系之間爭鬥的越發激烈。眼下還不到年關呢,朝上不少人就開始爭論明年國庫調用之事,簡直是胡來!
他們專司官員任免調用的吏部也躲不開風波,謝家一系敗落,西北空缺猶如一塊肥肉,狼多肉少個個都爭紅了眼。
這些日子他在朝上朝下,衙裡衙外,看得越發心冷。
人走茶涼,世事如此。
那些上躥下跳之徒,其中不乏當初謝家百般照拂之人,謝家落難後,另投他主倒也是人之常情,可惜……
見風使舵之人又豈會是良善之輩呢,升米恩鬥米仇,阮大人眼睜睜看着一些人拿着謝家過往之事、甚至是與謝家交好之人的前程去做投名狀,自己升官發財,不顧他人一家老小。
要不是阮洐之和幾位朝中尚有一點權利在手的同僚,直言力保,不知多少人要因謝家失勢而備受牽連。
爲此,阮洐之背後沒少爲一些微末官員和將士的安危奔走,權當爲謝家留下一點香火情吧。
皇上行事越發讓人難以琢磨,縱使護國公府礙眼,也不必將一干人等全都趕盡殺絕,身邊徒留一羣佞臣在側,大梁未來何在。
謝氏全家雖已流放多日,但餘韻仍愈演愈烈。
阮洐之這差事做的心神俱疲,甚感無力。 “不知我阮洐之還能在這朝堂之上撐多久。”侍郎大人重重嘆了口氣,“人在朝野,身不由己。”
阮夫人溫聲道:“老爺若倦了,妾身願意隨夫致仕還鄉。”
阮洐之聞言,噗嗤一下笑了,雖然知道此時妻子此話不過是寬慰自己,但有妻如此,他心中仍是倍感暖意的。
“走一步看一步吧,裴寧還在朝中,我做父親的若退了,誰替他擋風遮雨。他這幾年若立不起來,將來如何爲阿南、睿哥兒他們撐腰。先在朝堂上混着吧。”
夫妻二人深夜談話,話裡話外都是爲兒女勞心。
後半夜一番折騰下來,大家都不用睡了。
眼見着烏漆嘛黑的窗外,開始漸漸能看見院落的樣子,濃黑的天上開始一點一點放亮,周圍偶爾聽見幾聲雞鳴。
一夜無眠,直到翌日凌晨。
阮夫人陪着夫君守在第二日,見時辰差不多了,天雖未亮,但已到了進宮上朝的時間。
阮洐之更了朝服後,坐車進宮。
大梁宮門口,大清早提着燈籠排了一溜各府的馬車。
諸位朝官,下馬下車,一個個頂着寒風抱着暖手爐,排隊入宮。
昨夜慶熙宮大火。
不出半個時辰,消息早就傳出宮外。
阮洐之下了馬車,一路從後面過來,還未到宮門檢查的地方,就聽見前面幾位大人正在議論宮中走水之事。
相比較皇上昨夜差點在慶熙宮中出事,欽天監王瑜被皇上下了大獄一事,反倒並不起眼。
阮洐之走到宮門口,例行讓職權官員檢查放行後,就聽見身後跟上的兩位同朝官員說話。
“聽說慶熙宮的貴妃娘娘臉上受了傷?”
“你這消息從哪兒聽說的?”
“喏,那邊幾位說的時候,我聽到的。”
兩人查驗完,邊走邊說,阮洐之看了看宮人的神情,平靜木然,一點提醒阻攔的意思都沒有。
他心底沉了沉,直覺今日朝堂之上,慶熙宮失火之事,怕是要惹出麻煩。
宮人們甚至當值的官員,默默放縱慶熙宮的流言蜚語。
阮洐之有點奇怪,心道,徐家因何惹怒了聖上?
大梁官員們,魚貫進入內廷。
文武百官候在金鑾殿內外,頂着星空一直等到帝王的腳步聲傳來。
“皇上萬歲!萬歲!萬萬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