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6章 三條貪吃蛇

第416章 三條貪吃蛇

戴維霍利出艙,檢查MDM,無法修復,只能夠更換。

所幸俄羅斯的聯盟火箭異常威猛,毫不含糊,三小時四十分完成對接,完成一次太空快遞任務。

終於,戴維霍利和俄羅斯宇航員,依靠安全繩,完成太空行走,更換了電器元件,電力系統得到保障。

整個過程花去整整五個小時。

穩定的電壓,讓機械臂的操控無宕機之憂。

手術可以繼續開始,但是留給楊平的時間已經不多。

全腦血管的造影圖上,微動脈瘤已經擴張到接近極限,隨時爆裂,第二個已經開始快速膨脹,第三個也若隱若現。

IBM的沃爾沒有錯,的確有第二個動脈瘤,楊平更加沒有錯,第三個已經若隱若現。

“按照第一次他進入腦內血管網的速度,解決一個動脈瘤需要至少半個小時,現在有三個,時間完全不夠。”約翰內森也擔心起來,畢竟現在是三個,要一次解決。

左側股動脈,右側股動脈,左側橈動脈,三條動脈同時穿刺!楊平命令蘇珊更換器械。

同時穿刺?這是要同時放進三條導絲?怎麼可能呢。

馬西莫看着屏幕,然後環顧大廳四周,驚訝的不是他一個人。

但是廣播裡傳出楊平的聲音就是這樣:從三個部位穿刺,同時放進三條微導絲。

同時三條導絲,在人體血管穿梭,進入顱內血管網,最終到達目標微動脈。

這要術者對病人的顱內血管通路極爲熟悉,幾萬幾十萬幾百萬條血管,如何交織,如何分叉,如何行成迴路,沒有人的解剖知識可以做到這一點。

手術機器人有四條機械臂,完成介入只需要兩條機械臂,如果分次手術豈不是浪費時間。

如果三條機械臂同時手術,手術時間短,某種意義上最大程度降低手術風險。

可是三條導絲同時進入,這是神話般的操作。

在介入手術中,也有進入兩根導絲的,比如心臟介入的雙導絲技術,不過與現在三管齊下完全兩碼事。

在心臟介入,有一種雙導絲技術,比如經皮冠張動脈介入治療過程中,沿着第一根冠狀動脈導絲,再放進一根0.36毫米的冠狀動脈導絲,這樣能夠穩定指引導管,幫助球囊和支架通過病變,這是夥伴導絲技術。

分叉病變的經皮冠狀動脈治療過程中,爲了保護冠狀動脈分支血管,放置一根冠狀動脈導絲,支架釋放後,撤出血管壁和支架之間的導絲,這叫保護導絲技術。

慢性完全閉塞性病變的經皮冠狀動脈治療中,當第一根導絲進入內膜下間隙,保留原位作爲假腔標誌,再送入第二根較硬的導絲到真腔,這就是平行導絲技術。

無論什麼雙導絲技術,另一根都是輔助,不是三根導絲獨立治療不同的目標。

可楊平似乎現在要這樣做!

一根導絲要安全地送到腦幹部位的微動脈,已經難如登天,現在要三根齊發,而且在經過的路徑上不能重複、交叉、接觸,這種路線規劃能力已經是人工智能級別的,不是人力所爲。

尤金教授跟別人換了一個位置,跟約翰內森和馬西莫坐到一塊。

“你確認他三個穿刺點同時出發,同時手術?”馬西莫問道。

“應該不可能,其中兩根導絲應該是跟我們的雙導絲技術一樣,起輔助作用吧?”尤金判斷。

“不,剛剛楊博士說了,要三根導絲同時獨立操作,各自有自己的目標,他要一次性解決三個動脈瘤。”約翰內森儘管不相信,但是剛剛的確聽到楊平是這麼說的。

他準備同時對三個動脈瘤進行栓塞,同時,沒錯,就是同時,這將是世界首創。

三個機械手獨立操作,剩餘的一個機械手打輔助,開什麼國際玩笑。

衆人正在疑惑不解之時,一切猜測已經沒有必要。

三根導絲,在機械臂的把持下,已經同時開始沿着血管進入,翻山越嶺,長途跋涉,一步一步逼向顱內的血管網,他們從不同的路徑出發,毫不相干。

條條大路通羅馬!

人體的血管也是如此,介入的真諦已經被楊平掌握。

墨汁般的全腦血管造影圖像,三根導絲爭先恐後,猶如賽跑一般,沿着血管前進。

這種極滑的泥鰍導絲在楊平手裡十分順手,每次碰到分叉,不管分叉的角度是鈍角、銳角還是直角,神奇的導絲能能夠輕鬆越過。

三根導絲猶如靈活的貪吃蛇,每一次超選是那樣神奇而美妙。

可是,那三條細絲般的貪吃蛇進入的是人體大腦的深處,沿着複雜的血管網絡不斷深入。

整個屏幕上演示的手術,猶如一場遊戲,貪吃蛇靈巧地遊走,讓觀衆極爲不適應,有人感覺那三條細小的東西在自己體內遊走一般,引起陣陣毛孔痙攣,頭皮發麻。

最大的動脈瘤或許已經逼近極限,GG公司的人工智能不斷閃爍紅燈提示,提醒血管隨時可能爆炸。

而第二個也已經膨脹起來,第三個雛形初現,膨脹的速度比前兩個更快。

導絲進入血管存在極限,這個極限不僅與直徑的粗細有關,還跟醫生控制導絲的精準度有關,導絲不能進入比它細的血管,同樣它不能隨意越過分叉,到達目標血管,總有過不去的分叉。

不是所有的目標血管都可以到達,也不是所有的動脈瘤都適合介入。

“三根導絲同時進入了顱內?指向三個不同的動脈瘤。”馬西莫終於相信,這是個高維度生物,自己無法比肩。

三根導絲同時進入,世界上沒有醫生敢這麼做,也沒有醫生能這麼做,但是史蒂文現在就需要這麼做,這是唯一的希望。

如果不是一場意外,楊博士有足夠的時間來一個一個動脈瘤解決,但是一場意外耗去五個多小時,留給他的只有一個小時,或許連一個小時都沒有。

除了三管齊下,他別無它法。

機械臂的天然優勢在楊平手裡發揮到極致,就像其它任何器械在他手裡,必然會發揮出極限。

一級一級血管深入,血管內徑越細,相互的交通就越複雜,路徑就更難識別。

一些知名的血管,下沉的級數非常簡單,而現在楊平要進入的血管,已經是無名動脈,下沉的級數已經不知道多少層。

這種介入,能夠不迷路,清晰的找到目標血管,世界上屈指可數,馬西莫算一個,但是他僅僅只是摸到門的把手。

此時的操作,要求術者對顱腦,尤其是腦幹部位血管研究要高於現有的一切解剖研究。

沒有哪個醫生可以做到這種解剖水平,外科、介入、內科醫生都不能做到,醫學院研究人體解剖的教授無法做到,這要求研究者擁有大量的“大體老師”來研究,沒人具備這個條件。

大腦的血管總長度,動靜脈和毛細血管,整個血管網絡拉成直線,是一百六十萬公里,地球的一週不過四萬公里,這是一個多麼複雜的網絡。

人們對這個血管網絡的研究遠遠不夠,還停留在一些主幹道上。

從釐米級,到毫米級,再到亞毫米級,三根導絲不斷的下沉,它要搶在最後半個小時內到達目標,完成任務。

這是它唯一的機會,也是最後的機會。

馬西莫蜷縮着身體,溫暖的大廳裡,他猶如高燒病人,一陣又一陣的寒冷襲來,快速傳遍全身,如果可以,他想裹着一層厚厚的被子。

高度緊張消耗的不僅是腎上腺素,還會因爲出汗水分蒸發,肌肉的過度持續收縮,消耗大量的熱量。

“他真的一次解決三個動脈瘤,他真的同時操縱三根導絲!”馬西莫喃喃自語。

約翰內森看到馬西莫的眼神,這就是自己曾經的眼神,空洞無物,彷彿曾經的一切的輝煌與榮耀此時灰飛煙滅。

“我說過,他比我們高一個維度。”約翰內森相對比較鎮定,他已經經歷過一次磨鍊。

尤金博士比馬西莫好不到哪裡去:“他兩隻手操縱四條機械臂,三條主刀機械臂,一條助手機械臂。”

尤金博士的話提醒了大家,這四條機械臂是靠楊平兩隻手來操縱的。

但是沒有一絲一毫的節奏脫節,每一次,一根導絲要越過分叉時減速停頓,另兩根高速突進,另外的導絲遇上分叉停頓時,剛剛停下導絲已經完成了轉向,越過分叉。

就像雜技演員,同時拋幾個球,楊平兩隻手操縱四條機械臂,總有兩條機械臂在動,兩根機械臂在休息,休息不是休息,而是每一次高風險超選的停頓轉向。

任意角度轉動的機械臂讓導絲比人手操縱更加靈活。

導絲速度越來越慢,但從未失去它應有的靈活與精確。

因爲血管越來越細,任何粗糙的操作都會致命,任何的快速與大幅度,都會讓導絲因爲慣性而難以控制,所以現在必須慢。

同時,導絲釋放的長度越多,對尖端方向的控制難度就越大。

血管越來越細,導絲不斷的下沉,猶如潛艇越沉越深,一直要沉到最深的海底。

越深,越細,越危險,越難以控制。

這種深入,這種下沉,沒有回頭路,要麼成功,要麼致命。

這就是楊平不願意在電壓不穩的時候手術的原因,他必須一擊必殺,沒有任何回頭的機會,沒有任何補救的可能。

成與敗,就這一次,生與死,就這一次機會,已經深入下沉到腦幹這種級別的血管,沒有任何機會快速撤出導絲。

“他現在仍然沒有迷路,在迷宮般的血管網絡裡,它們各自沿着最近的路線前進。”

馬西莫連呼吸都不敢太大太快,這是最緊要的關頭,他曾經用最細的導絲,在各種輔助設備的幫助下,對猴子的顱內腦幹生命中樞血管進行介入,到這裡,不知道多少猴子被整死。

巨大清晰的屏幕上,三條細絲貪吃蛇,蜿蜒曲折。

衆人無不凝神屏氣,居然它們已經深入這麼多。

此時,千萬不要出任何問題!

本來上週日是休息,想來一次爆更,但是工作任務被推遲,休息自然沒了,回來還沒休息過,承諾的一萬多字補更所以遲遲沒有兌現,有心無力呀,兄弟們!等撿個休息的日子一定補更。關於國際空間站這個案例,靈感來自於真實事件,一名宇航員在空間站例行自我體檢時,發現左側頸內靜脈血栓,在地球上,這種病也十分棘手,10.3%的病人會發生肺栓塞,44%的死亡率讓人不寒而慄,地面醫生簡直嚇壞了,請來北卡羅來納大學教堂山分校醫學院的Stephan Moll博士幫助診治,這位博士是血栓專家,周密的計劃,NASA緊急火箭送藥,經過驚心動魄的治療後,這名宇航員平安返回地球。這個國際空間站緊急醫療事件被寫成一篇病例報告發表在《新英格蘭醫學雜誌》(NEJM)。

(本章完)

第546章 取針是個技術活第635章 無缺血移植第671章 年輕人興奮閾值太高第688章 好好學習,天天向上第424章 老虎尾巴第744章 駕着七彩祥雲第436章 獨一無二第530章 路卡第831章 楊教授是孫悟空第374章 視頻之下無大牛第9章 飛機速度第194章 令人沉默的搶救請假三天第579章 上上籤第773章 紙終究包不住火第427章 院士查房第499章 瞄準心臟第641章 聯姻第574章 公爵基金第208章 碰面第713章 無法理解的科室第324章 無價之寶第280章 AJSM第198章 摩拳擦掌第942章 我就問你尷尬不第504章 醫學沙龍第192章 考試第133章 完美的縫合第840章 手術中的工程學第903章 最強竟是自己第378章 舉起右手第499章 瞄準心臟第632章 賭不賭一把?第463章 猴子會有腰椎間盤突出嗎?第208章 碰面第8章 兄弟,你行不行呀?第533章 駱駝人第348章 Brother第236章 讓高橋上臺第532章 急性子院長明天開始正常更新第249章 家事第144章 親人通道第490章 東京之夜第485章 鞠躬致敬第327章 包公子看急診第194章 令人沉默的搶救第135章 伊裡扎洛夫第877章 生物心理社會醫學模式第892章 雙主刀第611章 富人的煩惱第136章 附一的會診第291章 這個男人來自地球第153章 你不要來了第339章 隱藏的陷阱第808章 掛一塊牌子就行?第383章 進入禁區第75章 答謝晚宴第674章 祖師爺賞飯吃第66章 超現實主義第37章 小兩口慢用第830章 從閻王手裡劫人第908章 疑難雜症第788章 燃燒最後的生命第141章 魔肺第457章 亞太骨科協會第888章 重獲新生第403章 成交第162章 訓獸師第931章 自己的人生第508章 老鄉第827章 嚴肅!第829章 切是一時爽,切完悔斷腸第692章 畫卷第820章 保安室第747章 樑博士查房第565章 聊天室第541章 二桃殺三士第6章 CT也看不到的骨折(下)第14章 天才第791章 踩着心跳的節奏第481章 兩米之外第552章 強大的支撐體系第28章 神秘的朋友第469章 救一個,是一個。第558章 石頭砸雞蛋第849章 今天草率了第414章 喬丹打乒乓球第151章 純粹的人第374章 視頻之下無大牛第489章 按原計劃第827章 嚴肅!第815章 他的愛好就是手術第265章 宮內自刎第829章 切是一時爽,切完悔斷腸第828章 體外切除第73章 閃電行動第579章 上上籤第57章 絕不手術第523章 精明的老闆娘
第546章 取針是個技術活第635章 無缺血移植第671章 年輕人興奮閾值太高第688章 好好學習,天天向上第424章 老虎尾巴第744章 駕着七彩祥雲第436章 獨一無二第530章 路卡第831章 楊教授是孫悟空第374章 視頻之下無大牛第9章 飛機速度第194章 令人沉默的搶救請假三天第579章 上上籤第773章 紙終究包不住火第427章 院士查房第499章 瞄準心臟第641章 聯姻第574章 公爵基金第208章 碰面第713章 無法理解的科室第324章 無價之寶第280章 AJSM第198章 摩拳擦掌第942章 我就問你尷尬不第504章 醫學沙龍第192章 考試第133章 完美的縫合第840章 手術中的工程學第903章 最強竟是自己第378章 舉起右手第499章 瞄準心臟第632章 賭不賭一把?第463章 猴子會有腰椎間盤突出嗎?第208章 碰面第8章 兄弟,你行不行呀?第533章 駱駝人第348章 Brother第236章 讓高橋上臺第532章 急性子院長明天開始正常更新第249章 家事第144章 親人通道第490章 東京之夜第485章 鞠躬致敬第327章 包公子看急診第194章 令人沉默的搶救第135章 伊裡扎洛夫第877章 生物心理社會醫學模式第892章 雙主刀第611章 富人的煩惱第136章 附一的會診第291章 這個男人來自地球第153章 你不要來了第339章 隱藏的陷阱第808章 掛一塊牌子就行?第383章 進入禁區第75章 答謝晚宴第674章 祖師爺賞飯吃第66章 超現實主義第37章 小兩口慢用第830章 從閻王手裡劫人第908章 疑難雜症第788章 燃燒最後的生命第141章 魔肺第457章 亞太骨科協會第888章 重獲新生第403章 成交第162章 訓獸師第931章 自己的人生第508章 老鄉第827章 嚴肅!第829章 切是一時爽,切完悔斷腸第692章 畫卷第820章 保安室第747章 樑博士查房第565章 聊天室第541章 二桃殺三士第6章 CT也看不到的骨折(下)第14章 天才第791章 踩着心跳的節奏第481章 兩米之外第552章 強大的支撐體系第28章 神秘的朋友第469章 救一個,是一個。第558章 石頭砸雞蛋第849章 今天草率了第414章 喬丹打乒乓球第151章 純粹的人第374章 視頻之下無大牛第489章 按原計劃第827章 嚴肅!第815章 他的愛好就是手術第265章 宮內自刎第829章 切是一時爽,切完悔斷腸第828章 體外切除第73章 閃電行動第579章 上上籤第57章 絕不手術第523章 精明的老闆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