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9 矛盾

這場攻防戰一直打到傍晚時分才結束。

當城下的胡人攻城兵聽到收兵的號角聲陸續退下後,城頭上的衆人這才鬆了口氣。

不論如何,這場首戰總算還是贏了。

事後經點算,今天這場攻防戰,魏軍死傷約四千三百人左右,其中有大半是被滿天飛來的箭矢給射傷或射死。

而胡人那邊死傷了多少人暫時還不知道,因爲胡人在撤兵的時候,順便把同伴的屍體給拖走了。

胡人認爲人死後勇士的靈魂會迴歸天上,所以他們往往會在戰場上爲戰死者舉行祭祀儀式,然後把同伴的屍體火化,只帶走骨灰。

雖然不知道確切的數字,但胡人的傷亡肯定大於魏軍這邊,應該有五、六千人左右。

因爲胡人一共派出了兩撥攻城兵,每撥約五千人左右。而他們收兵的時候,只剩下三、四千人。由此可以推算出胡人大概的傷亡數字。

雖說傷亡了四千多人,但首戰告捷這個消息還是讓整個軍部振奮不已。

作爲今天最大功臣的上千名刀甲兵們,更是被當成英雄一般受到了一衆士兵的擁戴和歡迎。

所有人都知道,如果今天不是這些身材高壯、身披重甲的刀甲兵們突然出現奮勇殺敵,很可能城頭真的要失守了。

就在衆士兵還沉浸在這場勝利的喜悅當中時,國公府內屬於安國公本人使用的書房內卻是煙霧瀰漫,偶爾還夾雜着幾下濃重的咳嗽聲。

如果這時有人在場的話,就會驚訝地發現,安國公正半躺在牀上大口大口地抽着水煙。但水煙上燃着的並不是菸絲,而是當年被靖安帝明令禁絕的烏香。

實際上,爲了壓制住自己的咳症,早在十天前,安國公就已經開始秘密使用烏香。

這就是原本長年生病的安國公爲什麼能夠精神抖擻地出現在城頭指揮作戰的真正原因。

香烏這種早在靖安帝時期就已經被禁絕的禁藥對於普通人來說可能連見一下都難,但以謝家的勢力,想拿到這些東西並不難。

尤其是現在的安國公,更加需要這種有強烈麻醉作用的東西來緩解病痛、振作精神。

爲人精明的安國公難道不知道這種做法無異於飲鴆止渴嗎?

他當然知道,但他沒有別的選擇。

如今胡人大軍兵臨城下,如果身爲總帥的他再不站出來指揮大局的話,新京遲早會被胡人給攻破,所以他只能這樣做。

雖說今天小勝了一場,但他心裡卻並不樂觀。

胡人不僅作戰兇悍,而且所使用的箭陣也確實無可匹敵。

反觀他們這邊,幾乎全是些才入伍不過三、四年的半新兵。別說一對一的話,就算是二對一也不一定是胡人的對手。

如果不是在關鍵的時候,安國公派出了臨時組建的刀甲兵大隊協助守城,並且還利用熱油助攻的話,很可能今天一天之內就會被胡人給攻佔。

這上千個刀甲兵絕大部分是從他的私兵當中挑選出來的,只有少數是從軍中挑選出來的壯漢。

能夠成爲刀甲兵的人,首先第一點要身體非常強壯,並且要有足夠的耐力和爆發力,否則根本無法在披着重甲的情況下與敵人進行激烈的肉搏。

如果換作普通士兵的話,穿着幾十斤重的鎧甲,再提着厚重的盾牌與大刀,別說與敵人作戰,光是走路都艱難。

但光是身體強壯還不行,還必須要有一股敢拼敢殺的狠勁。

否則光有一具強壯的身體,卻連殺人的膽量都沒有,那不過是個毫無用處的傻大個罷了,根本無法成爲能殺敵的刀甲兵。

再加上訓練時間不足,根本來不及從這些半新兵中培養合適的人。

因此安國公只能從自己的私兵當中挑選身材高壯的人來充當刀甲兵,以解燃眉之急。

這些幾乎刀槍不入的刀甲兵,確實是最適合守城的兵種。

原本安國公想留在最後才使用他們,但由於胡人的攻勢太過猛烈,他只能提前動用這個特殊的兵種。

然而能成爲刀甲兵的強壯士兵畢竟是少數,如果胡人每天都像今天這樣拼命攻城的話,那這些刀甲兵再厲害也擋不住胡人的輪番進攻。

但事已至此,除了使用一切可用之力據城死守,然後等待各地緩兵到來以外,安國公也想不到其他更好的辦法。

除了這新京,這江南,他們還能去哪?天下雖大,但哪裡還有他們謝家的容身之所。

沒想到他們謝家,會落到如今的境地。

想到這裡,安國公年邁的臉上第一次露出無比懊悔的表情。

他後悔的是,當初在靖安兵變的時候只顧着攻打皇宮這邊,沒有第一時間動用一切力量去剷除寧家。

如果當年寧志遠一家真的死在他手裡,可能今天的局面會完全不一樣。

……………………

第二天一早,再次披上戰甲的安國公帶着一衆下屬將領來到了城頭督戰。

因爲有安國公這位征戰多年的沙場老將在,包括新任五軍都督鄭志、掌號官謝慶元、把總李志海、右掖坐營官胡春波等幾位軍方大將都感到特別的踏實,不再像昨天那樣忐忑不安。

這就是頂粱柱的作用,能極大地穩定軍心。

等了一會之後,胡人終於開始從營外集結,然後浩浩蕩蕩地往城牆這邊走來。

跟昨天一天,大王子阿羅布依舊派出了上萬弓箭手組成箭陣掩護,前面則是負責攻城的攻城兵,也是五千人左右。

然而與昨天不同的是,在那上萬弓箭手的身後,還跟着三千多個腳戴鐵鏈、衣衫襤褸,手裡拿着一根“鐵棍”的漢人士兵。

在這些漢人士兵背後,有上百個胡人正拿着皮鞭和刀子逼着他們往前走。誰敢落後就會直接從後面一皮鞭打過去,就像在驅趕畜口一般。

在看到這些拿着“鐵棍”的漢人士兵時,在場所有人都臉色大變,其中安國公的臉色是最爲難看的,整張臉幾乎變得像紙一樣白。

從這些漢人士兵的衣服來看,他們分明就是火銃營的士兵。

而他們手裡拿着的也不是什麼“鐵棍”,而是他們大魏工部花了三年時間好不容易纔造出來的三千多杆火銃。

由此可見,由謝昱昆所率領的二十多萬援京大軍確實敗了,甚至有可能已經落到全軍覆沒的下場。

如果不是這樣的話,這些被謝家父子寄以厚望、無比看重的火銃又怎麼會落到胡人的手裡?

最諷刺的是,這些原本用來對付胡人和寧家的火銃,卻落入了胡人的手裡,並且胡人還打算用這些火銃來對付他們。

在這一瞬間,安國公只覺得渾身發涼、心跳加速。

此時站在胡人陣中蒙着臉的仇先生正一眨不眨地盯着城頭上的衆人,在看到安國公等人的表情時,他笑了,雙眼露出了無比暢快的笑意。

他當初特意留着這些火銃兵的性命,就是爲了今天。

這叫以彼之矛,攻彼之盾。

015 銀票272 造勢234 九江235 製鹽058 正軌213包圍068 仗義114 第二期064 大牛196 組閣303 初臨168 準備077 第六卷358 宛州078 面具113 重生110 萬事俱備294 亂黨246 亂民177 寧府374行刑133 心事072 手術353 奔送279 收攏253 處置187 接種123 百花齊放281 殺心316 叩關066 沒來234 九江145 實錘135 池魚140 薄冰198 臣子177 寧府006 學帳214脫身261 鑽孔389大戶223 提議130 阿止387遠征179 條文241 貢鹽272 造勢240 蘇元府329 退兵105 番外篇二162 又一年182 口罩239 私鹽126 佈局265 清廉017 搬離001 新來報道104 番外篇一379內城394下場146 依恃210 改變118 醫緣323 火銃299 通報179 條文111 開賣253 處置116 投稿235 製鹽271 御駕親征121 參觀127 其實378 衣裳104 番外篇一397交代141 另一條路332 生育251 內遷077 第六卷337 遷都298 失火066 沒來168 準備291 媳婦118 醫緣142 捷足先登171 抗倭213包圍205 十二卷231 盤庫322 神機177 寧府201 第九卷016 清白372 城破329 退兵218 驚變157 真知報
015 銀票272 造勢234 九江235 製鹽058 正軌213包圍068 仗義114 第二期064 大牛196 組閣303 初臨168 準備077 第六卷358 宛州078 面具113 重生110 萬事俱備294 亂黨246 亂民177 寧府374行刑133 心事072 手術353 奔送279 收攏253 處置187 接種123 百花齊放281 殺心316 叩關066 沒來234 九江145 實錘135 池魚140 薄冰198 臣子177 寧府006 學帳214脫身261 鑽孔389大戶223 提議130 阿止387遠征179 條文241 貢鹽272 造勢240 蘇元府329 退兵105 番外篇二162 又一年182 口罩239 私鹽126 佈局265 清廉017 搬離001 新來報道104 番外篇一379內城394下場146 依恃210 改變118 醫緣323 火銃299 通報179 條文111 開賣253 處置116 投稿235 製鹽271 御駕親征121 參觀127 其實378 衣裳104 番外篇一397交代141 另一條路332 生育251 內遷077 第六卷337 遷都298 失火066 沒來168 準備291 媳婦118 醫緣142 捷足先登171 抗倭213包圍205 十二卷231 盤庫322 神機177 寧府201 第九卷016 清白372 城破329 退兵218 驚變157 真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