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3大勢

宋氏家主宋超喝了口茶後,向對面的兒子宋禮傑問道:“你媳婦身子好點了嗎?要不要再叫大夫過來看看?”

宋禮傑有些尷尬地說:“不用再叫大夫了,娘子已經好多了,只是還有點不太爽利。

等她養好身子,我會讓她好好向爹孃請安的。”

宋超放下杯子沉聲道:“我知道,你媳婦心裡在怨我,怨我沒有出手幫她孃家,所以才心裡不痛快。”

宋禮傑更加尷尬地說:“爹,阿音她不是這個意思。她只是……”

宋超打斷了兒子的話,“不用說了,我也算是看着她長大的,她的心思我很清楚。

我不怪她怨我,因爲這回確實是我們宋家的不對。

寧邵兩家是多年的世交,而你岳父邵世明又是我自年少時就一起讀書的同窗好友,他與他交情篤深。

因此我與你岳父才早早訂下婚約,讓你娶他的女兒,結兩家百年之好。

我們兩家既是世交,又是親家,按道理來說這回邵家落難,我們宋家理應出手相助纔對。

但這回我是真不敢啊,禮傑。”

宋禮傑有些猶豫地問:“爹,寧家真的這麼霸道嗎?”

宋超苦笑道:“這寧家何止是霸道,簡直是可畏可怖。

不僅是我,大多數江南世族都對寧家瞭解太少了,根本不知道他們的可怕之處。

前一陣子,我派人去東北打聽消息,這才知道他們在東北所做的事。

數年前在東北那邊,寧家也以重新丈量土地、清查隱戶爲名,對東北一衆世家大族進行了清剿。

當時也有不少東北的世家大族跟我們江南世族一樣,對寧家的清查之舉激烈反抗。

由於寧家勢大,他們不敢當面起兵造反,於是就煽動一大幫平民到處鬧事,以抵制清查。

你知道寧家是如何應對的嗎?”

宋禮傑沒有出聲,十分好奇地凝視聽着。

“寧家竟然讓士兵僞裝成亂民,然後對那些有份參與煽動暴亂的世家豪強進行了的偷襲,逐個擊破。

在這場大清洗中,許多家族被打到家破人亡。

更有甚者,甚至滿門被屠、雞犬不留。

而且不僅是參與煽動的本家,就連旁枝分家也一併受到牽連。

許多家族是真的被抄家滅族,從此隕落。

這回對江南的大清查,寧家只對參與叛亂的家族本家動手,而沒有牽扯到整個家族,已經算是手下留情了。

假如他們採取跟東北一樣的做法,那這回死的可就不止十幾萬人,而是上百萬人了。”

“寧家真的這麼狠?”宋禮傑大驚失色。

宋超表情凝重地說:“你看寧家兵分兩路,一路上遇神殺神、遇佛殺佛,足以看出他們根本不在乎手上是否沾滿鮮血。

更可怕的是,寧家手握強軍,並且還有火器助攻,天下根本無人能夠奈何他們。

試問這樣的寧家,還有什麼事是他們做不出來的?

當寧家用武力平定所有起兵造反的江南世家後,我早已勸過你岳父邵世明,讓他不要再跟寧家鬥下去,否則吃虧的只會是他自己。

可是你岳父不聽我勸,繼續夥同其他家族到處去散佈寧家的各種謠言和傳聞。

結果不僅沒能產生效果,反而還被寧家反打一耙,以別的罪名給抄家定罪了。

由此可見,寧家早就已經在江南這邊佈下了大量眼線。

只要我們稍有異動,他們很快就會察覺。

你岳父和那些人以爲自己行事隱密,不會被輕易發現,其實一切早在寧家的掌握之中。

假如這回我們宋家出手幫邵家的話,很可能我們也會被寧家給盯上,成了下一個被收拾的家族。

所以我才說,這回我是真不敢出手啊。”

宋禮傑聽完,一臉憤恨地說:“這寧家如此霸道,我就不信天下沒有治得了他們的人。”

宋超再度苦笑道:“你也是讀過書的人,應該聽說過‘得民心者得天下’這句話。

寧家這回雖然得罪了衆多江南世家,但卻贏得了大量民心,這纔是他們此舉最爲高明的地方。

他們先是用《求真報》這份報紙來爲自己辯白,然後再用分田和免稅這兩項政策來收買人心,這樣當然容易贏得那些賤民的歡心。

那些賤民原本視西北軍爲洪水猛獸、人人畏懼,但經《求真報》的大肆傳揚,使得有越來越多賤民開始盼着西北軍的到來,好讓他們能跟其他人一樣既能分田又能免稅。

這招收買人心確實毒辣,而且還是一招防無可防的陽謀。

只要寧家有了這些賤民的支持和擁護,那他們就更不用在乎我們這些江南世家是否忠心了。

現在的寧家,已經羽翼豐滿,無人能敵。

我們這些世家大族要想避免成爲寧家的眼中釘肉中刺,唯一的辦法就只有‘順從’二字。

隨此以外,我們別無他法。”

聽父親用沉重的語氣說完這番話後,宋禮傑不由得產生了一種說不出來的恐慌感,彷彿眼前出現了一個完全陌生的未知世界一般。

……………………

宋氏家主宋超的感想,其實已經變成了越來越多江南世家們不得不接受的現實。

經寧家這一輪兵分兩路的大清洗後,幾乎所有參與造反的江南世家都被肅清一空。

不僅家產被查抄,當事人被一一處斬外,其家屬也被貶爲軍戶,連平民的身份都失去了。

這時,所有江南世家這纔看清楚,原來寧家與謝家不同,根本就不是一個可以坐下來好好談條件的家族。

在他們強橫的態度下,你要不就接受服從,要不就家破人亡,根本沒有第三條路可走。

就連那些表面上已經順從,但背地裡還不甘心想要敗壞寧家名聲的家族,也被寧家以各種各樣的罪名給收拾乾淨了。

要知道,就算是一個人也很難做到一生無錯,更何況是延續了幾十代人的大家族,想找出罪過實在太容易了。

寧家就是用這種翻舊帳的做法,把那些散佈謠言的家族給一一定罪,然後再送進牢裡慢慢收拾,邵家就是其中之一。

不僅如此,寧家還把這些家族的罪行在《求真報》上詳細列舉出來,讓所有百姓對其憎而怨之,讓這些家族成爲人人喊打的過街老鼠。

寧家這樣做,不僅是要剷除與其作對的家族,還要敗壞他們的名聲,使其再無翻身之地,這纔是真正的殺人誅心。

寧家的強勢和手段,讓倖存下來的一衆江南世家感到既心寒又害怕。

經過這一輪整治後,所有世家大族的勢力變得前所未有的虛弱,幾乎所有家族都要夾起尾巴做人,以免成了下一個被清除的目標。

當這些原本高高在上的世家大族們服軟以後,清查工作立刻順暢無比。

負責重新丈量土地和清查隱戶的官員在江南各地清查時,再也沒有人敢阻攔,全都聽話得很。

一旦查出確實存在侵佔國有土地的情況,那些世家不僅立刻交還土地,也十分配合地補足二十年租金和三年糧產。

就連那些通過各種手段逃稅的自有田地,也答應從今以後一定按律交稅,絕不拖欠。

其態度之恭敬,行事之配合,與之前相比簡直天差地別。

沒辦法,這些世家豪族實在是被兇狠無情的寧家給打怕了、嚇怕了,哪裡還敢有二話。

當然,他們表面上是不敢有異議,但心裡怎麼想那就是另一回事了。

實際上,凡是經過清查的家族,身家都至少縮水一半以上。

不僅以前吞掉的公田沒了,還因此付出大量的罰金和賠糧。而且更要命的是許多原本免稅的自有田地也要重新交稅,這算下來損失可不是一般的大。

幾乎每個家主的心裡都在滴血,只是有苦難言。

相比於世家大族們的苦不堪言,越來越多的百姓卻是翹首以盼西北軍的到來。

隨着《求真報》上的報道內容經口耳相傳後大量傳播,許多人已經知道凡是西北軍所到之處,都會在當地大舉分田以及免稅一年。

再加上已經實施這兩項政策的地方百姓本身也會奔走相告,使得許多原本半信半疑的人們,終於相信這是真的。

於是很多還未享受這兩項政策的平民,都由原本的惶恐不安變成天天在盼着西北軍早點到來,好在他們這邊也實行這兩項仁政。

尤其是免稅一年這項政策,最得民心。

畢竟能分的田地有限,只有少部分人能分得到田。

對於早就被各種重稅給壓得喘不過氣來的平民百姓來說,這免稅一年的政策纔是真正的及時雨。

一時間,不僅所有百姓都盼着西北軍來,寧家的聲望更是一日千里、節節攀升。

至此,整個清查計劃已經算是完滿成功,剩下的就是一些收尾工作了。

寧志遠身爲監國大臣,需要主持大局,不能整天待在外面。

於是他把收尾工作留給西線的蕭志堅等人,然後他帶着東線大軍返回新京。

這次出征,寧家不僅打服了所有江南世家,而且還通過分田和免稅這兩項政策收穫了大量民心。

再加上之前引民回鄉的工作已經在各地順利開展,許多接種過的流民在確定自己不會染上散瘡後,紛紛回鄉安心復耕。

此刻回京的鎮國公寧志遠,可謂民心所向、風頭無兩。

這時,一向慣會做人的慶平長公主連同焞芳公主等人再次提出,想請寧公繼任大統、登基爲皇。

算下來,這已經是兩位公主及大臣們的第二次勸進了。

被二次勸進的寧志遠卻沉住氣,再次以自己德行不足爲由拒絕了登基。

此事很快就登在《求真報》上,讓所有人知道這已經是寧公的第二次婉拒了。

雖然很多精明人都知道這是寧志遠以退爲進的做法,但此事在各地民間依舊引起了很大的騷動。

尤其是衆多因爲分田和免稅這兩項政策而得到好處的百姓們,都普遍認爲寧公完全有資格當新皇帝。

畢竟對於絕大多數的平民百姓來說,其實哪個當皇帝並不重要。重要的是新皇帝會不會加稅,加多少稅,這纔是最切身利益的事情。

如今寧家不僅不加稅,還主動免稅一年,甚至還把部分公田拿出來分給百姓,這樣的好處是實實在在看得見摸得着的。

所謂屁股決定腦袋,因此江南百姓才普遍希望寧公能夠坐上那個位置。

而新京這邊,暫時閒下來的寧志遠決定做一件早就想做的事:對謝氏一族公開行刑。

186 實驗356 上貢357 失控259 南下245 清查039 畫作380巷戰260 山寨146 依恃122 新報380巷戰071 第五卷185 散佈303 初臨177 寧府203 先入爲主057 上門284 徵兵042 張小娥313 死守343 仇人172 機緣380巷戰215宗祠059 現象209 會試248 流民076 隨緣090 追逐128 紅影227 新法126 佈局137 該不該賣090 追逐322 神機128 紅影201 第九卷350 有變355 落炮355 落炮168 準備328 衝鋒115 上鉤091 來日方長180 恩威301 供述337 遷都191 舉薦315 畏戰010 悲劇055 江南185 散佈036 出新書了120 計劃307 江東171 抗倭153 異事115 上鉤211大婚048 小貓217 撤離196 組閣348 雙鬼078 面具036 出新書了014 手稿335 匆匆034 貴客073 鋪位323 火銃017 搬離119 生意上門188 書信106 爭論090 追逐066 沒來136 明搶242 西南268 防範048 小貓280 分兵035 梁祝改253 處置024 這鄰居322 神機118 醫緣368 圍城317 夾擊219 殺局391稅賦357 失控237 出發023 新工336 商議055 江南156 現世報338 差距390條件164 能吏171 抗倭
186 實驗356 上貢357 失控259 南下245 清查039 畫作380巷戰260 山寨146 依恃122 新報380巷戰071 第五卷185 散佈303 初臨177 寧府203 先入爲主057 上門284 徵兵042 張小娥313 死守343 仇人172 機緣380巷戰215宗祠059 現象209 會試248 流民076 隨緣090 追逐128 紅影227 新法126 佈局137 該不該賣090 追逐322 神機128 紅影201 第九卷350 有變355 落炮355 落炮168 準備328 衝鋒115 上鉤091 來日方長180 恩威301 供述337 遷都191 舉薦315 畏戰010 悲劇055 江南185 散佈036 出新書了120 計劃307 江東171 抗倭153 異事115 上鉤211大婚048 小貓217 撤離196 組閣348 雙鬼078 面具036 出新書了014 手稿335 匆匆034 貴客073 鋪位323 火銃017 搬離119 生意上門188 書信106 爭論090 追逐066 沒來136 明搶242 西南268 防範048 小貓280 分兵035 梁祝改253 處置024 這鄰居322 神機118 醫緣368 圍城317 夾擊219 殺局391稅賦357 失控237 出發023 新工336 商議055 江南156 現世報338 差距390條件164 能吏171 抗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