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6 明搶

在聽完池非的講述後,曹當家不禁深深地皺起了眉頭。

過了一會,他表情凝重地說:“蘇真,此事非同小可。如果是其他人也就罷了,可對方是福王,老夫實在無能爲力。”

池非拱手道:“曹先生,小子來這裡並非是請您出手相助。

因爲我也很清楚對方是皇親國戚,別人是很難幫得上手的。

我只是想弄清楚事情的原委而已,不想被一直矇在鼓裡。”

曹當家沉吟了一下說:“事到如今,我也不怕告訴你一些事,只是你千萬不要泄露出去,以免惹禍上身。”

“請曹先生放心,小子不是那種嘴碎之人,知道其中的利害。”

“你在京城住了這麼久,應該知道大皇子和二皇子正爲奪嫡之事在明爭暗鬥吧?”

“關於這點我略有耳聞。難道說,此事也跟兩位殿下有關?”

“是的。前段時間突然爆出的盜賣私鹽案,應該是大皇子的手筆,目的是爲了剷除禮部右侍郎張廷安。

因爲現任禮部尚書鄧大人即將告老還鄉,他這一走,禮部尚書的位置就空了出來。

這禮部右侍郎張廷安正是角逐禮部尚書這個位置的最有力人選,而他卻偏偏是二皇子的人。

爲了不讓張廷安坐上那位置,大皇子纔會把這椿二十多年前的舊案給翻出來,藉機致他於死地。

這樣一來,禮部尚書這個位置幾乎就差不多落到大皇子手上了,他自然會安排自己的人上去。

在這場角逐中,新京報發揮了不少的作用。

正是由於新京報把案情報道出來,使得此案人盡皆知,二皇子這邊才陷入被動,無從下手。

而新京報的幕後主人不是別人,正是大皇子殿下。

他創建新京報的目的,就是想用新京報來控制輿論、引導民情,此計實在高明。

二皇子顯然是有樣學樣,也想搞一份報紙出來跟新京報對抗。因此纔會盯上了你這份唯一能在銷量上跟新京報抗衡的文學報。

至於福王這個人,屬於那種無利不起早的人。

最近這兩年他跟二皇子走得很近,看樣子也是鐵了心要站在二皇子那邊,所以他纔會替二皇子出面,把你的文學報買下來。

只是我沒想到他做得這麼絕,直接向你明搶,簡直連臉皮都不要了。”

池非聽完曹當家的講述後,不禁陷入了沉思。

他沒想到事情會如此複雜,甚至還牽扯到兩位皇子的奪嫡風波當中。

所謂城門失火,殃及池魚。

很顯然,他正是那條被無辜波及的池魚。

“曹先生,是不是隻要我將文學報拱手相讓,他們就不會再找我麻煩?”

曹當家搖了搖頭說:“你想得太簡單了。你應該知道你的文學報之所以如此受歡迎,正是因爲有池非這個當紅作者在上面連載故事。

那些人要想保持文學報的銷量,肯定不會讓池非走的。

換句話說,一旦讓他們知道你就是池非本人,他們是絕對不會放你走的。

所以他們想要的,不僅是整個文學報,還有池非本人。”說到這裡,曹當家不禁有些同情地看着面前的少年。

曹當家知道,以那些人的權勢,想要查出蘇真就是池非本人並不是什麼難事。

一旦讓他們查到,這少年很可能會被那些人囚禁起來,逼迫他繼續爲他們寫稿,直至把他的價值全部榨乾爲止。

在那些人眼中,人命又算得了什麼,不過就是一堆棋子而已,區別只在於有沒有利用價值罷了。

曹當家與他合作了這麼久,愛才心切之下,忍不住對他說:“蘇真,你現在有兩條路可以走。

一是順從他們,雖然往後有可能會失去自由,但性命應該是可以保下來的。

二是現在就馬上離開京城。

但你這一走,很可能會背上別人硬加上來的罪名,官府也會對你進行緝捕。

你不僅要以逃犯的身份從此過上隱姓埋名、到處躲藏的日子,將來子孫後代也無法參加科舉。

除非將來大皇子登基,二皇子失勢,你纔有可能洗脫罪名還以清白。

你自己想清楚究竟要選哪條路。”

池非鄭重地向曹當家行了一禮道:“多謝曹先生的提醒,以及這兩年來的各種關照,小子會認真考慮您的建議的。”

曹當家正容道:“蘇真,你我合作了這麼久,老夫很欣賞你的才氣和爲人,真心希望你能夠逢凶化吉,逃過此劫。

如果你有什麼需要幫忙的話,儘管開口,老夫能幫的話一定會盡力幫你。”

“多謝曹先生的厚愛,小子先先辭了。”池非再次鄭重地向他行了一禮,然後這才轉身離開。

看着池非逐漸遠去的背影,曹當家不禁深深地嘆了口氣,心中只覺得十分惋惜。

雖說在讀書人眼中,話本是難登大雅之堂的雜書。

但因爲《重生》的出現,尤其是書中關於科舉方面的描寫,使得許多讀書人開始對話本有所改觀。甚至以爲池非也是參加過科舉的前輩,因而對此書大加讚賞。這是非常少見的現象。

既然連挑剔的讀書人也對池非的作品大爲欣賞,其他普通讀者就更不用說了。

自《仙俠》之後,衆多喜愛話本的讀者幾乎都成了池非的書迷。只要是他寫的作品,都會受到無數人的追捧。

能把話本寫到這個程度,也算是前無古人了。

只差一步,就少年就能成爲名震整個大魏的文豪。

可惜時不可待,一切皆成空。

………………………………

當張小娥和大牛兩人被叫進客廳的時候,他們都有些忐忑不安。

他們知道一定有大事發生了,否則當家不會突然讓報社和隨緣皁店停業,並且給皁店的掌櫃、帳房、夥記,以及印刷廠的工人、煮飯阿姨等全部人多發了兩個月的工錢,並且讓他們回家休息暫時不用來了。

這一切跡象都表明,當家似乎準備把京城的所有生意全都停掉。

可是皁店和報社的生意明明很好啊,一直處於賺錢狀態,從未虧過錢,這又是爲什麼呢?

不僅其他人感到惶恐不安,就連他們兩個也有種風雨欲來的不安感。

等兩人走進客廳後,池非先讓他們坐下,然後分別遞給他們一張紙。

張小娥和大牛分別看向手中那張紙,這才發現原來那是他們自己的賣身契。

“當家,你這是……”張小娥滿臉疑惑地看着他。

池非態度溫和地說:“今天上午我已經去戶籍司把你們兩人的奴籍銷掉了,這賣身契也還給你們燒掉。從這一刻起,你們已經不再是奴籍,而是平民了。”

兩人一聽,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張小娥呆呆地問:“你不是說十年以後才讓我們恢復自由身嗎?怎麼現在就……”

不善言辭的大牛也睜大眼睛看着他。

池非解釋道:“知道我爲什麼突然停掉皁店和報社的生意嗎?

那是因爲有權貴看中了我們文學報,想把它硬搶過來,而且很有可能會逼我幫他們做事。

我不想連累其他人,所以就停掉了所有生意,讓那些請回來的人都回家休息。

至於你們兩個,我也已經恢復了你們的平民身份,這樣你們就不會受到牽連了。”

“怎麼會這樣?”張小娥和大牛兩人都聽呆了。

緊接着張小娥立刻激動地說:“當家,我們一起逃吧。

只要我們離開京城,就不怕他們對你怎麼樣了。我們馬上就起程好不好,我們現在就走!”

池非舉了舉手讓她先冷靜下來,然後平靜地說:“關於這件事,我自有打算,你不用勸我了。”

“可是……”

“你不要再說了,我已經做好了決定。”

看着他堅定的神情,張小娥知道再勸也沒用,可是兩隻眼睛已經不自覺地浸滿了淚水。

大牛也很是激動地紅了眼眶。

這一年多來真是他過得最快活的日子,不僅每天都能吃飽飯,而且當家人也很好,從未打罵過他。

他身爲下人幫當家做事原本就是理所當然的,但當家還是給他開足了工錢。這哪裡是下人,分明就是夥記嘛。

能待在這麼好的地方,他甚至想過就算不能恢復自由身也無所謂了。

如今聽到要離開這裡,雖然恢復了自由身,但他心裡卻一點高興的味道都沒有。只覺得一片茫然和惶恐,完全不知道還能去哪裡。

池非接着說:“其他人還好辦,只是那些流民的孩子,我一時間實在不知怎麼安置他們。

如果放任不管的話,他們還會再變回朝不保夕的乞丐。這是我絕不想見到的結果。

所以我希望你們兩個能夠合力照顧他們,直到他們有獨立謀生的能力爲止。不知你們願不願意?”

還沒等大牛出聲,張小娥想都不想就直接答應下來,“當家你放心,我一定會照顧好他們的。”

池非點了點頭了,然後看向大牛,等他的表態。

池非知道張小娥原本就跟這些流民孩子認識,人也是她帶過來的,因此願意照顧他們也很正常。

他更在意的是大牛的態度。如果大牛不是心甘情願的話,那他只能另外找人了。

大牛在池非的注視下,稍稍愣了一下,很快就回答說:“當家放心,我會保護他們的。”

看他不像是勉強答應的樣子,池非這才放下心來。

“我會給你們一筆錢,你們就帶着這些流民孩子到江南一帶找個地方住下吧。

到時幫他們每人買上幾畝地,讓他們有個安身立命的進項。

等他們長到能夠獨立謀生時,那你們的責任就算是完成了。”

“是,當家。”兩人齊聲應道。

“大牛,你先回房把自己的行李打包好,我還有點事要跟小娥交待一下。”

“哦。”大牛行了一禮後,很快就走出了房間。

從窗口處看着大牛回房後,池非這纔拿出一個木盒遞給張小娥,“打開看看。”

張小娥打開那個木盒一看,只見裡面竟然全是一大疊厚厚的銀票,把她嚇得差點就拿不住盒子。

“當家,這是……”張小娥滿臉驚訝地問道。

“這是你和大牛以及那些流民孩子的安家費,一共一萬六千七百兩。

你回房後,只留五百兩銀票在身上,其他的全部用油紙包好縫在內衣裡,不要讓任何人知道,包括大牛在內。

雖然大牛的爲人我是信得過的,但所謂財帛動人心。

如果讓他知道你身上藏着這麼多銀票,難保他日後不會起異心,所以越少人知道越好。”

“可是這錢也太多了,哪裡需要這麼多安家費。”張小娥長這麼大就沒摸過一百兩以上的銀票,如今一下子拿到上萬兩銀票,真把她給嚇到了。

“拿着吧,因爲我也不知道接下來會發生什麼事。與其便宜別人,還不如全部給你們。

除了你們兩個以外,還有這麼多孩子跟着你們,身上多點錢也能安心一些。

還有,等你找到地方安定下來後,儘量一點一點地把銀票換成銀子或金子,然後找個地方藏起來。

再老字號的錢莊,也不是絕對安全的,還是直接換成真金白銀最安全。

不過這都是以後的事情,現在還不急。”

聽着他彷彿在交待身後事一般的口吻,張小娥越聽越難過,眼淚不自覺地流了下來。

池非笑了笑說:“傻丫頭,不要哭,你當家我還沒死呢。

雖然這回事態嚴重,但也並非完全沒有轉機。

只要你按我的吩咐去做,或許我還能逃過此劫也說不定。”

“當家你想到辦法了?!”張小娥眼睛一亮,立刻充滿期待地問道。

“辦法是有,但不知有沒有作用。

從明天開始,你和大牛就帶着那些孩子搬到那家出租的四合院裡等我的消息。

如果遇到解決不了的事,就去找簡書棋求助,他應該會幫你的。

你要記住一點,千萬不要試圖去救我。

因爲對方勢力太大,你不僅救不了我,還會把自己搭進去,白白浪費了我的一番苦心。

聽清楚了嗎?”

“我、我會記住的。”

“好,你先回去準備吧。明天一早就和大牛一起,帶着那些孩子去出租的四合院那邊暫住,然後等我安排。”

“是,當家。”

在即將走出去之前,張小娥忽然回頭一眨不眨地看着他說:“當家,你一定會平安無事的對吧?”

池非微笑道:“放心,你當家我不是短命之人,不會有事的。”

看着他溫暖淡定的笑容,張小娥心裡這才安定了許多。

只是等張小娥離開後,池非臉上的笑容卻很快就消失了,只剩下一片麻木的表情。

他心裡很清楚,這回是真的九死一生。

正如那個馬管事所言,對方想要碾死他,不過就是動一動手指頭的事而已。

實際上,他交給張小娥的那些銀票只是他的全部“流動資金”而已,其餘大部分銀票他早就已經在這兩年時間內一點一點地換成了黃金,然後藏在自己在郊外買下的一片完全不適合種東西的石頭山坡上,藏金點也只有他一個人知道。

之所以要這樣做,一是他不信任這裡的任何一家錢莊。

二是不管哪個朝代,黃金永遠是最保值的。只有把銀票換成黃金纔是最安全的。

假如這回他真的掛了,如果再有一次附身的機會,他就可以用那些藏起來的黃金東山再起了,不用再辛辛苦苦地重新賺錢。

當然,這是建立在他還有另一次重生機會的前提下。如果他隨着這具肉身一起元神俱滅的話,那就只能到此爲止了。

然而就算是這樣,他也不打算向那些權貴屈服。

因爲,他心中有股強烈的怒意,讓他不甘心再忍讓下去。

曹當家給他指出的那兩條路,他一條都不想走。

你們不是要明搶嗎?那我就讓你們看看什麼叫魚死網破,玉石俱焚。

池非慢慢站起來,然後看着桌上的燈火露出了一種決絕的冷笑,瞳孔裡面彷彿有火焰在燃燒。

……………………

衆所周知,文學報是每五天發行一期的。

然而,最新一期文學報卻比以往提早一天發行。

更奇怪的是,報童們這回一文錢都不收,反而見人就派,派完就走,讓人完全摸不着頭腦。

當讀者們打開報紙一看,只見上面並沒有像往常那樣連載池非先生以及其他作者的小說,甚至連各種商業廣告都不見了。

整張報紙除了擡頭“文學報”三個大字外,下面只有觸目驚心的幾行大字:

幾天前,有位貴人的外院管事,來到本報社說那位貴人看中了文學報,要用一百兩銀子的高價買下整個文學報。並限期蘇某三天內把報社屋契以及報社的所有物件交給他,一張紙都不能少。

蘇某曾問這位馬管事,如果蘇某不賣的話當如何。

那位馬管事對蘇某說:你可知道,像你這樣的蟻民,那位貴人想要碾死你,不過就是動一動手指頭的事而已。

蘇某聽罷汗流夾背。

各位看官,你們說蘇某這文學報該不該賣?

005 教人250 挖渠068 仗義346 民情217 撤離332 生育056 長慶坊291 媳婦223 提議341 版圖287 望江樓347 江口233 餓虎055 江南094 轉變111 開賣135 池魚228 榮損326 糧草112 開局236 鹽田303 初臨116 投稿393大勢353 奔送304 手信227 新法280 分兵217 撤離293 官差228 榮損006 學帳281 殺心188 書信381仇人364 逃亡161 及笄108 報童281 殺心122 新報295 除名135 池魚010 悲劇308 局勢345 瘟症053 第三卷050 各有歡愁312 祭拜124 各有算計148 毒物026 買一送一153 異事202 文戲348 雙鬼234 九江040 親疏遠近374行刑283 覆沒215宗祠189 驗證063 成品160 回升222 糧草276 故里323 火銃211大婚202 文戲073 鋪位385正名055 江南216 選擇178 措施182 口罩038 破廟050 各有歡愁286 九江港054 試劍176 西北302 投誠333 打聽056 長慶坊354 大港085 街上306 育種134 審結232 改良070 寧止351 換糧396接受172 機緣138 刑訊110 萬事俱備181 防疫277 碼頭290 親事250 挖渠346 民情331 問責118 醫緣366 連帶
005 教人250 挖渠068 仗義346 民情217 撤離332 生育056 長慶坊291 媳婦223 提議341 版圖287 望江樓347 江口233 餓虎055 江南094 轉變111 開賣135 池魚228 榮損326 糧草112 開局236 鹽田303 初臨116 投稿393大勢353 奔送304 手信227 新法280 分兵217 撤離293 官差228 榮損006 學帳281 殺心188 書信381仇人364 逃亡161 及笄108 報童281 殺心122 新報295 除名135 池魚010 悲劇308 局勢345 瘟症053 第三卷050 各有歡愁312 祭拜124 各有算計148 毒物026 買一送一153 異事202 文戲348 雙鬼234 九江040 親疏遠近374行刑283 覆沒215宗祠189 驗證063 成品160 回升222 糧草276 故里323 火銃211大婚202 文戲073 鋪位385正名055 江南216 選擇178 措施182 口罩038 破廟050 各有歡愁286 九江港054 試劍176 西北302 投誠333 打聽056 長慶坊354 大港085 街上306 育種134 審結232 改良070 寧止351 換糧396接受172 機緣138 刑訊110 萬事俱備181 防疫277 碼頭290 親事250 挖渠346 民情331 問責118 醫緣366 連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