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火器局

“五弟呀,刺客到底是怎麼回事?”朱由校擺擺手,讓朱由檢免禮,親兄弟就剩他們兩個了,他其實還是很關心這個年輕的的弟弟,十二歲是就敕封了朱由檢信王,又不顧大明對宗室的規定,任他在軍營中游蕩。

但朱由校太忙了,不僅要治理國家,澆灌後宮的花花草草,還廢寢忘食昏天黑地鑽頭覓縫地忙於木器製作,有時竟然忙得連朝會都沒空上,只好藉口頭痛,反正太醫也看不出來。

“皇兄,也許他們真的是江洋大盜。臣弟也沒得罪過什麼人呀!”朱由檢回去之後曾經仔細地想過,真的不知道是誰要暗殺自己。

雖然他確定這些刺客是衝着自己來的,卻不知道幕後的黑手是誰。要說朝中大臣,和自己沒有交往,但也沒有生死仇恨,誰會冒着滅族的危險刺殺自己?唯一有可能的是魏忠賢,他現在權力熏天膽大包天,倒有可能派刺客刺殺自己。但朱由檢沒有證據,魏忠賢在朱由校面前又是第一紅人,說出來朱由校也不會相信。

“嗯。”朱由校點點頭,“忠賢也是這麼說的,看來是江洋大盜的可能性大。五弟,要不,你就別去軍營了,在勖勤宮,是最安全的。”

那哪行?好不容易混入軍營,現在怎麼能放棄?朱由檢嚇了一跳,“皇兄,臣弟在軍營,可以鍛鍊身體。皇兄你看,臣弟上次從馬上摔下來,就昏睡了兩天兩夜,差點就見不着皇兄了。這次遭到刺客的攻擊,卻能安然而退,臣弟的身體是不是好多了?”

“可是軍營並不安全呀!”朱由校是真的關心朱由檢的安全,要不他也不會在百忙中抽出時間來見朱由檢。

“皇兄,如果臣弟呆在勖勤宮,的確很安全。但臣弟的身體會越來越差,皇兄也不想臣弟像其他幾位兄弟一樣吧?”朱由檢終於找到了殺手鐗。

朱由校一共有兄弟七人,但現在只剩下老大朱由校和老五朱由檢,其他的兄弟都是未成年就夭折了,這也是朱由校特別疼愛朱由檢的原因。萬一哪天朱由檢也去了,那可就剩下孤孤單單的朱由校了。現在朱由檢已接近成年,正是關鍵時刻,朱由檢的話,正說到朱由校的軟肋上。

“那……”朱由校真怕失去這唯一的弟弟,他們感情很深。雖然不是一母所生,但各自的母親都去世得早,都是由“西李”,也就是康妃養大的。但“西李”只忙於爭寵,根本不關心他們兄弟的死活,還常常將後宮的失意發泄在他們兄弟的頭上,殘忍地虐待他們兄弟。所以朱由校當上皇帝后,將朱由檢

轉給“東李”,也就是莊妃撫養。莊妃溫和仁慈,對朱由檢疼愛有加,視如己出,朱由檢這才享受到母愛的溫暖。

“皇兄放心,臣弟以後一定會小心的。”朱由檢見朱由校在遲疑,趕緊先下定論。

“那好吧!不過朕要給你派幾名大內侍衛。”朱由校拗不過,但又不放心朱由檢的安全,只好採用折中的方法。

“皇兄,不用了吧?”有了侍衛,以後自己不論做什麼事,都有人跟着,朱由檢覺得十分不爽。

“不行。這個必須要,否則你必須離開軍營。”這次朱由校十分堅決。

“那……好吧!臣弟多謝皇兄厚愛。”朱由檢給朱由校叩了頭。

“五弟,朕本來要找你,沒想到你自己來了。說吧,找朕有什麼事?”朱由校的時間特別寶貴,不過,他今天特別有耐心。

“皇兄,臣弟在軍中才知道,軍士們訓練太苦了,但軍營的伙食太差,能不能改善一下他們的伙食?這樣士兵們訓練起來也有勁頭。另外,奮武營雖然不是神機營,但士兵們連簡單的火器都不會使用,萬一上了戰場,傷亡率一點很高,就是撫卹金也會很高,所以臣弟想給他們配備一些簡易的火器。”

“哈哈,是找皇兄要錢來了?沒想到臣弟纔在軍營呆了幾天,就幫他們說話了?嗯,這樣吧,給你一萬兩,夠不夠?至於火器……你找火器局吧,或者找忠賢看看,有沒有滿意的。”朱由校認爲朱由檢剛剛進入軍營,自然要在士兵軍官們面前顯擺一番,能從外面拉到資金與火器,他這個新人當然是很有面子。他沒有時間照顧這個年幼的弟弟,那就讓他高高興興地在外面耍吧。

“夠了,夠了。多謝皇兄。”朱由檢輕輕地吐了吐舌頭,這皇兄真夠大方的,一甩手就是一萬兩,按照白銀與人民幣的比率,那就是六百多萬,後世的歷史都說大明後期國庫空虛,看來歷史也有騙人的時候。不過,爲了火器,去找魏忠賢,就免了吧,他那兒的火器大概都是豆腐,大明最精銳的火器都運遼東去了,連遼東的火器都對付不了建奴,找他有什麼用?不如直接去找火器局。

告別了朱由校,朱由檢出了皇城,隨身內侍徐應元已經備好馬,等在宮門外。兩人直接騎馬去火器局。此時,大明的火器在軍中已經十分廣泛,除了火炮,還有火銃、飛鳥銃、雙眼銃、三眼銃、火繩槍等,但除了火炮外,對建奴的威脅都不大,主要是射程太近,不超過五十米,還不到建奴弓箭的射程,而且,發射的速度也遠遠比不上弓箭

,因此火器還不能獨立成軍,只是作爲冷兵器的輔助兵器。朱由檢去火器局,主要是想看看,能否製造地雷、手雷,以大明現在的技術,工藝並不複雜,關鍵是是否有人在研製。

火器局的主管劉一飛聽說信王殿下來參觀,趕緊起身施禮:“原來是信王殿下,不知信王殿下……”

“本王是想來定製一批地雷和手雷。”對劉一飛的熱情,朱由檢只是報以淡淡的一笑,他不太注重這些虛假的禮節,他更關心的是火器局能否製造出他想要的火器。

“地雷?手雷?”劉一飛愕然一愣,作爲火器局的主管,這是他從沒聽出說過的新名詞,不知道這位年輕的王爺從哪聽說的,他不相信這麼年輕的朱由檢對火器有研究,一定是從哪聽說的,或許把名字記錯了。

“你找幾名配置火藥、製造炮彈的優秀工匠過來,我親自和他們說。”劉一飛作爲火器局主管,對火器總體上有一點都認識,但應該不是某一項技術的專家,和他說了造法,他還要轉述給專門的工匠,一來二去,技術就會出現變形,還不如直接和工匠們說。

“好的,殿下請稍等,我這就去把優秀的工匠找來。”劉一飛立刻消失了,他也想看看,到底什麼是地雷、手雷,分別有什麼用處。如果真的出現了新的火器,他這個大明火器局的局長都不知道,那還不如找塊豆腐撞死算了。

朱由檢沒有等多久,劉一飛就領着幾位工匠進了大廳。他們都是穿着粗布衣,有的衣服上還打着多重的補丁。

在大明,工匠的地位是非常抵的,即使在火器局,如果沒有獨門技術,收入也是不高,比普通的自耕農還要差點,因爲大明主流的士林階層基本上只會讀聖賢之書,對技術沒有研究。

不瞭解就沒有發言權,偏偏大明的話語權掌握在士林階層,於是他們便把本階層普遍不懂的技術斥之爲奇技淫巧,加以貶斥,這也是大明科技發展緩慢的重要原因。

“這位是信王爺。”劉一飛向幾位工匠介紹朱由檢。

“見過信王殿下。”工匠們在地上跪成一排,他們心中忐忑不安,不知道尊貴的信王殿下有什麼和他們過不去的地方。

“起來吧!本王來火器局,一來是看望你們,二來是要定製一批地雷和手雷。”朱由檢沒有時間在這兒耗下去,他直接說明了來意。

“地雷和手雷?”這些工匠們也是一臉的驚愕,他們也從沒聽說過地雷和手雷,驚愕使他們忘記了面對信王時的緊張。

(本章完)

第440章 又見東籲軍第460章 叢林法則第89章 遼東三人組第203章 一舉兩得第120章 東林黨四巨頭第84章 王佐掛的腦袋第497章 偷襲第258章 崇禎,重振第299章 得到明軍的協助第143章 咽不下這口氣第80章 關中平原 (求收藏 求紅票)第151章 夜半槍聲第100章 布哈拉和哈薩克第137章 山坳裡的村落第342章 身陷絕境第292章 明碼標價第262章 第三大道第1章 北漂的困惑第467章 天子一跪第289章二十文小費第315章 拉達克國王森格南傑第378章 大明最缺什麼第122章 懷孕的宮女第445章 軍人與商人第155章 地球是圓的第469章 皇后的安排第373章 童男童女的傳說(三)第358章 魚餌第324章 果蔬營第25章 閹黨與東林黨第302章 兵進大西南第145章 漢軍牛錄的覆滅第201章 喂酒第45章 山東府兵第392章 玉泉山第269章 把酒話關外第128章 三位尚書第36章 兵發山東第35章 軍人的使命第50章 宮女周玉鳳第282章 迷霧一樣的報館第431章 暗度陳倉第175章 史可法與李鴻基第481章 留下物事第363章 參謀李通第82章內閣改組(求收藏,求紅票)第433章 自相殘殺第62章 西洋景第297章 首領送的女人第193章 兩路使者第251章 明軍死守着渾河第76章 兵進潼關第456章 淨土第495章 蘭竹體制(五)第461章 女兒留下來第393章 昭化寺遇險第332章 佈局南洋第97章 歸德飯莊第359章 西夷聯合艦隊第455章 喬允升的反對第99章 用糧食購買肥皂第305章 入藏第一戰第3章 就做朱由檢第360章 鄧普克失蹤了第339章 臺南海戰第343章 《明荷臺灣協定》第478章 尷尬第500章 明州絲綢第488章 再見鄭芝龍第338章 師出澎湖第220章 女騎兵第327章 麻六甲海峽第176章 科爾沁的臺吉第123章 魂斷阜城第213章 泰山崩於前而不變色第198章 看不透的大明第46章 回京覆命第357章 人言雜貨店第431章 暗度陳倉第250章 沒有傷亡的戰爭第498章 爭相攀登第213章 泰山崩於前而不變色第339章 臺南海戰第319章 在兩藏立省第355章 誰當權都欺負大明第142章 北城門的變故第420章 國師的謀略第266章 草原上的那達慕第331章 孔貞運鬧個大花臉第266章 草原上的那達慕第251章 明軍死守着渾河第466章 捨不得離開第195章 我家的女人第303章 武裝漢人第11章 發表演說第402章 初戰他隆第395章 出使西班牙第448章 自治省第229章 不一樣的東江軍第477章 劉氏紡織
第440章 又見東籲軍第460章 叢林法則第89章 遼東三人組第203章 一舉兩得第120章 東林黨四巨頭第84章 王佐掛的腦袋第497章 偷襲第258章 崇禎,重振第299章 得到明軍的協助第143章 咽不下這口氣第80章 關中平原 (求收藏 求紅票)第151章 夜半槍聲第100章 布哈拉和哈薩克第137章 山坳裡的村落第342章 身陷絕境第292章 明碼標價第262章 第三大道第1章 北漂的困惑第467章 天子一跪第289章二十文小費第315章 拉達克國王森格南傑第378章 大明最缺什麼第122章 懷孕的宮女第445章 軍人與商人第155章 地球是圓的第469章 皇后的安排第373章 童男童女的傳說(三)第358章 魚餌第324章 果蔬營第25章 閹黨與東林黨第302章 兵進大西南第145章 漢軍牛錄的覆滅第201章 喂酒第45章 山東府兵第392章 玉泉山第269章 把酒話關外第128章 三位尚書第36章 兵發山東第35章 軍人的使命第50章 宮女周玉鳳第282章 迷霧一樣的報館第431章 暗度陳倉第175章 史可法與李鴻基第481章 留下物事第363章 參謀李通第82章內閣改組(求收藏,求紅票)第433章 自相殘殺第62章 西洋景第297章 首領送的女人第193章 兩路使者第251章 明軍死守着渾河第76章 兵進潼關第456章 淨土第495章 蘭竹體制(五)第461章 女兒留下來第393章 昭化寺遇險第332章 佈局南洋第97章 歸德飯莊第359章 西夷聯合艦隊第455章 喬允升的反對第99章 用糧食購買肥皂第305章 入藏第一戰第3章 就做朱由檢第360章 鄧普克失蹤了第339章 臺南海戰第343章 《明荷臺灣協定》第478章 尷尬第500章 明州絲綢第488章 再見鄭芝龍第338章 師出澎湖第220章 女騎兵第327章 麻六甲海峽第176章 科爾沁的臺吉第123章 魂斷阜城第213章 泰山崩於前而不變色第198章 看不透的大明第46章 回京覆命第357章 人言雜貨店第431章 暗度陳倉第250章 沒有傷亡的戰爭第498章 爭相攀登第213章 泰山崩於前而不變色第339章 臺南海戰第319章 在兩藏立省第355章 誰當權都欺負大明第142章 北城門的變故第420章 國師的謀略第266章 草原上的那達慕第331章 孔貞運鬧個大花臉第266章 草原上的那達慕第251章 明軍死守着渾河第466章 捨不得離開第195章 我家的女人第303章 武裝漢人第11章 發表演說第402章 初戰他隆第395章 出使西班牙第448章 自治省第229章 不一樣的東江軍第477章 劉氏紡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