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4章 果蔬營

進入農耕社會後,由於生產工具的發展,必然會帶來私產,走婚制難以保證窮人能得到女人的垂青,所以洪承疇準備強行打破部落,組建像漢人那樣一個個獨立的小家庭。

組建新的家庭,必然有一套完善的律法,但布里亞特人連文字都沒有,他們維持部落秩序,靠的是習慣傳承,洪承疇只得按照漢人的方式,給他們制定了最簡易的規則:男子十六歲以上、女子十四歲以上,必須完婚,組建新的家庭,男子十六歲以下、女子十四歲以下暫時沒有完婚的,隨母親生活。

李莊原來是部落的大首領,洪承疇允許他挑選四名女子,可能是考慮到李芊芊與洪承疇的關係,李芊芊年近四十的母親,被他第一個挑中,隨後他還挑選了一名三十歲的熟女,外加兩名十五六歲的美貌女子。

然後是五大長老,每人挑選了兩名女子。

待他們挑選完畢,就是普通的部落男女了。

他們暫時實行一夫一妻制,按照年齡大小的順序,由明軍爲他們制定配偶。

由於這是第一次組建獨立的家庭,如果男女雙方四人都同意,這兩個家庭可以交換女人,但必須到縣衙備案,以後不得反悔。

這樣一共組建了五百多個家庭,由於男少女多,尚有二百三十名女人無法婚配,這些女人是最後剩下的,都是些年輕的女人,暫時交給明軍管轄。

第三件事,是分配土地。

按照大明的慣例,男丁不論老幼,都分給三十畝土地,女子沒有土地,她們必須依靠各自的家庭生活。

這五百戶餘戶居民,其中一百多戶生活在貝東城內,他們在城內都有房子,土地在城外最靠近城牆的地方,另外四百戶,分做四個村落,散居在色格楞河東岸、烏達河南岸,距離貝東城的距離,都不超過百里。

每個村落都有一名戶長,城內的戶長是蔣慶,城外的四名戶長,就是另外四大長老趙石、錢陽、孫古和楊衛,至於原來的大首領李莊,洪承疇準備將來讓他去縣衙任職。

貝東城附近開始解凍,就要進入播種期,洪承疇雖然有種子,卻沒有耕作的農具,只好向赤塔求援。

史可法將亨九縣令馬如來調到貝東,暫時接任貝東縣令,另外從學校的教員中重新任命亨九縣令。

馬如來帶着赤塔牧民勻出的三百套農具,晝夜不停趕至貝東任職。

農具不足,只好兩戶合用一套,輪流使用,布里亞特人,不,現在應該稱他們爲漢人,但他們還不會使用農具,也不通播種之術,明軍士兵只好手把手教他們。

縣衙對這些新歸化的漢人,政策非常寬鬆,農閒時節他們可以自由捕魚、狩獵和採集,這些副業都不需要納稅。

大明的律法,跟他們關係最密切的,就是農業稅,必須按照十五稅一的標準繳納,洪承疇不是不敢給他們減稅免稅,主要是這裡距離北京太遠,糧食運輸多有不便,如果能從百姓的手中徵收一些糧食,可以減輕運輸的壓力。

四月末的時候,春小麥、土豆

、紅薯、玉米都種植完畢,除了偶爾的田間管理,百姓都閒了下來,一直到秋季收割纔會忙碌,這段時間,百姓繼續從事他們原來的捕魚狩獵,以填補糧食的不足。

洪承疇也是鬆了一口氣,只要秋季獲得豐收,百姓習慣了農業耕作,而且糧食產量大大高於漁獵和採集,他們就不會再留念以前的生活方式了。

對於暫時接受明軍管制的那二百三十名年輕的女人,幾名團長紛紛以士兵的名義,找過洪承疇。

洪承疇怎麼會不明白他們的心思?但僧多粥少,他也有些蛋疼。

最後,洪承疇根據參謀們的建議,召開由參謀、團長們參加的秘密會議,專門討論這些女人的處置方法。

“軍座,這些女人暫時無法婚配,放在軍營中還要浪費我們寶貴的糧食,不如讓弟兄們樂樂,也算是物有所值。”

洪承疇也有這樣的心思,這才默許這些女人暫時留在軍營,但是,她們放在軍營中,士兵們難免眼饞,要是放久了,恐怕要壞事,“你們都同意這種方案嗎?”

衆人都是點頭,洪承疇目測一遍,竟然沒有一名與會者反對,驚人的意見一致,這是充分討論的結果,既然他們都同意,那應該就是對的。

“可是,弟兄們有四千多人……”

“軍座,可以限制士兵的次數。”

洪承疇微微點頭,這也是個辦法,“劉參謀,都說你精於算計,你給計算一下,士兵每個月幾次合適?”

劉參謀沒有動筆,他飛快第算出答案:“軍座,士兵每月一次。”

洪承疇不解:“你這個答案,是怎麼算出來的?”

劉參謀的腦子果然轉得飛快:“軍座你看,士兵每月一次,四千多士兵,就是四千多人次,二百三十名女人,以每月三十天計算,接近六千九百人次,扣除她們月事的時間,不會少於四千次,正好吻合。”

“哈哈……”

“劉參謀,你怎麼將這些女人的月事都算好了?”

……

“別鬧,這是秘密軍事會議,”洪承疇打斷軍官們的調笑,“劉參謀,這樣算得太滿,萬一女人傷病了,怎麼辦?”

劉參謀抓抓自己的頭髮:“這個……屬下倒是沒考慮到,要不,讓士兵們三月兩次?”

“而且,這種算法,士兵們每人都一樣,不利於激發士兵們爲大明守土開疆的積極性,”洪承疇搖搖頭,“士兵還是每月一次,不過,讓這些女人,每夜接待兩名士兵,這樣就會空出數千次。”

“軍座的意思,這空出的數千次,用於獎勵士兵?”

“對,確切地說,士兵每月一次,女人每夜接待士兵不得超過兩人,暫時這樣決定,以後出現人數變化時,再適當調整。”

“軍座,士兵人數衆多,要是一窩蜂齊上,怎麼辦?”

洪承疇也沒遇上這樣的事情,他想了一會:“士兵每月發一張月票,參謀編排出一定的順序,再根據女人的身體狀況,確定士兵每天使用月票的人數,告訴士兵,月票每月

只有一張,用過就沒有了,必須等到下個月,纔會重新發放。”

“這樣最好,就不會出現衝突了。”

洪承疇補了一句:“對於有特別貢獻的士兵,每月可以額外得到一張月票。”

“軍座真是高,這樣可以激勵士兵爲國立功。”

“軍座,這些女人,是否需要專門的營房?”

“嗯,是要給她們騰出專門的營房,參謀部負責日常管理,平日不準外人隨意進入。”

“軍座,這些女人白天就關在營房中?”

白天關在營房中,有些像犯人,她們可能有牴觸情緒,常年不見陽光,不利於她們的健康,再說,什麼事都不做,也是浪費,“這樣吧,在營房周圍闢出菜地,白天讓她們給士兵種菜、做飯,晚上再接待士兵。”

“軍座,那她們不就是輔兵了?”

“輔兵?”洪承疇靈機一動,“她們的確像是輔兵,既然她們給士兵們種植水果蔬菜,就叫果蔬營吧!說出去也好聽點。”

“果蔬營?這名字好,不知道陛下會不會同意?”

“陛下那兒,我自會上疏。”洪承疇想到上次朱由檢的回信,估計能同意,現在成立果蔬營,既能減輕士兵們的思鄉之情,又不用士兵們花錢,還能激勵士兵守土開疆的積極性。

吳小枝插了句:“說了半天,這些女人會同意嗎?”

“不同意也沒關係,我們會慢慢做她們的思想工作,再說,她們有得選擇嗎?”

“她們當中的許多人,上次不是勞過軍嗎?還有啥不同意的?”

“小枝說得不錯,”洪承疇想起朱由檢的信中,讓他不要激起民變,“參謀們先做好她們的思想工作,讓她們意識到,爲士兵服務,就是爲大明立功,千萬不要用強。”

果蔬營的組建,是出奇的順利,不知道參謀們用的是什麼發子,反正果蔬營的女兵,都是心甘情願“爲士兵服務,爲大明立功。”

既然她們認同了大明,願意爲大明立功,大明也不能虧待她們,洪承疇多次告誡參謀們,一定要照顧好她們的身子,讓軍醫爲他們定期檢查,另外,她們每天的伙食標準,與士兵一樣,不能歧視,不能虐待。

貝東縣算是正式成立了,但整個貝東縣,現在只有兩千居民,明軍在此駐紮了四千士兵,實在是太浪費了。

洪承疇留下了吳小枝的那個團駐紮在貝東縣,他親率其餘的三個團,繼續西進。

爲了將來與布里亞特人的交流和聯繫,他帶上李芊芊和蔣慶隨軍出征。

西進之前那幾天晚上,參謀們安排果蔬營的女兵,專門接待西征的那三個團的士兵。

吳小枝的那個團也不着急,三個團西征,並不會帶上果蔬營,士兵人數減少,他們每月的月票,肯定會增加。

洪承疇在蔣慶的指引下,順着色格楞河的方向,向西南挺近,行了不到一百五十里,遇到一條東西走向的河流。

蔣慶也說不清,這是奇卡河,還是奇科伊河。

(本章完)

第193章 兩路使者第250章 沒有傷亡的戰爭第81章 王二逃跑 (求收藏,求紅票)第247章 兩個特殊的女人第323章 走婚制第126章 暖牀第498章 爭相攀登第263章 最後的車臣汗第464章 科學院重地第475章 單獨相處第412章 偷渡坦道基第64章 魏忠賢的煩惱第367章 階下囚第272章 窩在後宮第400章 不頂事的女人第85章 再下一城第349 百倍、千倍地討還第70章 大婚 (求收藏)第98章 能吃的土豆葉子第358章 魚餌第294章 藍眼睛紅頭髮第119章 施政第一刀第212章 踐踏朵顏人的大帳第342章 身陷絕境第457章 海外見聞第73章 皇帝口諭 (求收藏 求紅票)第291章 第一次收到真正的銀子第125章 避居慈慶宮第433章 自相殘殺第257章 給你五天的時間第423章 緬甸省與老撾省第256章 女真八旗退出歷史舞臺第164章 殘缺的帳篷第213章 泰山崩於前而不變色第481章 留下物事第300章 第一個去嶺北省的大明商人第40章 囂張的倭寇第206章 河邊露營第374章 童男童女的傳說(四)第40章 囂張的倭寇第353章 裁軍第344章 意外的收穫第460章 叢林法則第49章 信王妃第197章 改個名字叫海蘭珠第464章 科學院重地第473章 公然抗稅第100章 布哈拉和哈薩克第324章 果蔬營第361章火龍出海第424章 國師的擔憂第132章 駿馬揚蹄山海關第96章 王府來人第83章 兵鋒安寨 (求收藏)第366章 墜落的盾徽旗第85章 再下一城第114章 你真是朕的福星第11章 發表演說第96章 王府來人第245章 秘密武器第301章 皮貨的確便宜第343章 《明荷臺灣協定》第115章 皇后無所出第9章 密室之謀第366章 墜落的盾徽旗第503章 佈局(大結局)第182章 馬蜂戰術第58章 出使薊州第454章 爭相入漢籍第482章 下南洋第102章 東關中大街第417章 葡萄牙帶來的壓力第335章 被宮女驚醒第355章 誰當權都欺負大明第483章 甘蔗第208章 第二夜第220章 女騎兵第408章 相信的理由第296章 布里亞特人第299章 得到明軍的協助第396章 第一次見到開花彈第415章 死不瞑目第113章 几筵殿守靈第455章 喬允升的反對第52章 再會兵部尚書第7章 長嫂如母第190章 退守西平堡第128章 三位尚書第78章 京師豆腐軍第493章 蘭竹體制(三)第325章 又遇紅毛鬼第375章 賣島第192章 談判的條件第107章 西宛泛舟第154章 將帥不和第468章 朱慈烺第65章 陰謀得逞 (求收藏)第477章 劉氏紡織第208章 第二夜第79章 偷營
第193章 兩路使者第250章 沒有傷亡的戰爭第81章 王二逃跑 (求收藏,求紅票)第247章 兩個特殊的女人第323章 走婚制第126章 暖牀第498章 爭相攀登第263章 最後的車臣汗第464章 科學院重地第475章 單獨相處第412章 偷渡坦道基第64章 魏忠賢的煩惱第367章 階下囚第272章 窩在後宮第400章 不頂事的女人第85章 再下一城第349 百倍、千倍地討還第70章 大婚 (求收藏)第98章 能吃的土豆葉子第358章 魚餌第294章 藍眼睛紅頭髮第119章 施政第一刀第212章 踐踏朵顏人的大帳第342章 身陷絕境第457章 海外見聞第73章 皇帝口諭 (求收藏 求紅票)第291章 第一次收到真正的銀子第125章 避居慈慶宮第433章 自相殘殺第257章 給你五天的時間第423章 緬甸省與老撾省第256章 女真八旗退出歷史舞臺第164章 殘缺的帳篷第213章 泰山崩於前而不變色第481章 留下物事第300章 第一個去嶺北省的大明商人第40章 囂張的倭寇第206章 河邊露營第374章 童男童女的傳說(四)第40章 囂張的倭寇第353章 裁軍第344章 意外的收穫第460章 叢林法則第49章 信王妃第197章 改個名字叫海蘭珠第464章 科學院重地第473章 公然抗稅第100章 布哈拉和哈薩克第324章 果蔬營第361章火龍出海第424章 國師的擔憂第132章 駿馬揚蹄山海關第96章 王府來人第83章 兵鋒安寨 (求收藏)第366章 墜落的盾徽旗第85章 再下一城第114章 你真是朕的福星第11章 發表演說第96章 王府來人第245章 秘密武器第301章 皮貨的確便宜第343章 《明荷臺灣協定》第115章 皇后無所出第9章 密室之謀第366章 墜落的盾徽旗第503章 佈局(大結局)第182章 馬蜂戰術第58章 出使薊州第454章 爭相入漢籍第482章 下南洋第102章 東關中大街第417章 葡萄牙帶來的壓力第335章 被宮女驚醒第355章 誰當權都欺負大明第483章 甘蔗第208章 第二夜第220章 女騎兵第408章 相信的理由第296章 布里亞特人第299章 得到明軍的協助第396章 第一次見到開花彈第415章 死不瞑目第113章 几筵殿守靈第455章 喬允升的反對第52章 再會兵部尚書第7章 長嫂如母第190章 退守西平堡第128章 三位尚書第78章 京師豆腐軍第493章 蘭竹體制(三)第325章 又遇紅毛鬼第375章 賣島第192章 談判的條件第107章 西宛泛舟第154章 將帥不和第468章 朱慈烺第65章 陰謀得逞 (求收藏)第477章 劉氏紡織第208章 第二夜第79章 偷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