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吃空餉

“應元是說,有人懷疑軍報的真實性?”朱由檢雖然有後世的經驗,但論起朝廷鬥爭和宮中鬥爭,他只是小學生,遠遠不是徐應元的對手。

“軍報是真的,就沒問題了,誰懷疑也沒用,那隻能讓皇帝覺得別人是在嫉妒殿下。”徐應元輕笑,宮中的太監還在等着,他只能長話短說。

“那要是皇帝懷疑呢?”朱由檢還有點不放心。

“皇帝懷疑倒沒什麼關係,皇上畢竟是殿下的皇兄。再說皇帝也不會懷疑,山東肯定有錦衣衛,他們剿滅倭寇不行,向皇帝報個信應該是沒問題的。”徐應元的話徹底打消了朱由檢的顧慮。既然皇帝不懷疑,如果別人故意在皇帝面前挑撥,相信也沒好果子吃。

剛好朱由檢洗好了臉,便隨着太監進宮。

皇極殿,早朝還沒有散去,文物百官都在,朱由校高高地坐在他親手製作的龍椅上,目光注視着朱由檢,好像今天才認識他。

“臣朱由檢參見皇上,吾皇萬歲!萬萬歲!”朱由檢匍匐在地,規規矩矩行了大禮,他們是兄弟,更是君臣。

“五弟不必多禮,前排回話。”

前排是地位最高、威望最高的老臣的位置,朱由檢的品級太低,按理沒有資格站在前排。但他是信王,是除皇帝之外的無冕之王,又是現在談話的中心,所以朱由校給他賜了個前排的位置。

朱由檢來到前排的時候,已經站好隊的官員自動後移,給朱由檢騰出位置,但站在最前排的內閣首輔顧秉謙,一陣低咳,直咳得一佛昇天、二佛處世,逼得朱由檢足足等了15秒,這才後退一步,讓朱由檢站到最前排。

“五弟辛苦了,哈哈。”朱由校難得露出笑容,可能是很少笑的緣故,他的笑容特別難看,就像經常帶着近視眼鏡的人,偶爾摘掉眼鏡,眼瞼有一種不真實的變形。但他的聲音很渾厚,讓朱由檢很是受用。

“爲皇兄分憂,是臣弟的責任。”朱由檢還摸不透皇兄的心思,他小心地回答着。

“快告訴朕,這仗是怎麼打的。”朱由校終於按捺不住興奮,上次李春燁的彙報,讓他十分不爽。

朱由檢將整個過程作了簡要的彙報,無論是戰前動員、謀劃,還是戰場廝殺,都看成是奮武營,尤其是奮武營最高長官秦永年的功勞。

“咳,咳。”伴在朱由校身側的魏忠賢,很有禮貌,沒有打斷朱由檢的說話,直到朱由檢說完了,朱由校還沒接話腔的空檔,才咳出聲來,不知道有沒有憋出腎虧來。

當然,即使腎虧,魏忠賢也不會在乎,他是太監嘛!

“陛下,臣有話說。”刑部尚書徐兆魁立即領會魏忠賢的意思,他雖然還沒想好如何刁難朱由檢,不過,先將話語權搶過來再說,等皇帝發問的時候,反正有許多同道會幫助他不斷完善對付朱由檢的方法。

徐兆魁在當刑部尚書之前,自己審理過多起案件,得了個“邢三炮”的美名。他審案,一是驚堂木拍得特別響,先驚嚇被告;二是喜歡給被告用重刑;三是在重刑之後,逼迫被告招供,結案很快。

投靠魏忠賢之後,徐兆魁一路高升,直到刑部尚書。但喜歡吸引眼球的性格依然沒變,在與東林黨的鬥爭中,他經常擔任急先鋒,是魏忠賢的心腹之一。

“徐愛卿有何話說?”朱由校懶洋洋的,上次李春燁彙報奮武營戰功的時候,弄了個尾巴,讓他十分不爽,他不希望今天又出什麼意外,讓朱由檢的功績化爲泡影。

“陛下,倭寇是否有兩千,還有待於考證,現在下結論還是過早。此外……此外信王殿下作爲親王,不能在軍中任職。”徐兆魁能做到刑部尚書,還是有兩把刷子,他很快找準朱由檢的死穴。

“陛下,臣附議。按照大明祖制,宗室不能擔任任何職務,特別是統兵。”戶部尚書郭允厚也是閹黨成員。

“臣附議!”

“臣附議!”

“臣附議!”

……

文武百官超過一半跪在大殿,閹黨的成員中,只有李春燁沒有附議。

剩下的東

林黨人,平時和朱由檢沒什麼交情,況且朱由檢在山東立下奇功,也壓了武將一頭,而大明的武將,基本上出自東林黨的門下,所以,閹黨羣攻朱由檢,東林黨集體選擇沉默。

大明朝堂,閹黨和它的政治對手東林黨,非常驚人地達成默契。

看着一地的後背,朱由校也是頭大,以前沒有想也不會想的一些雜念,不停在腦中飛舞,無數的歷史片斷一幕幕在腦中過濾。

“衆愛卿,起來再說吧。”朱由校已經完全失去了開始時的興奮,臉上的輕鬆也已經斂去,聲音弱得就像是長期臥牀的病人:“信王,山東滅倭,你是頭功吧?”

朱由檢覺得朱由校變得陌生起來,連對自己的稱呼都變了,他最擔心、最不願面對的時刻,終於到來了,還是如此猛烈。如果在朝堂投票,朱由檢會輸得連渣都沒了。

“臣雖然也參與滅倭,但主要還是奮武營的功勞,秦永年當是第一,臣弟只是做了一些輔助性的事情。”朱由檢一方面爲秦永年爭功,另一方面,在這火山已經爆發的時刻,功勞越大,危險係數越高。

他現在是體會到武將的尷尬了。

打了敗仗,是無能,當然會遭到文官的彈劾,——撤職查辦;打了勝仗,是功高蓋主,同樣會受到文官的彈劾——降職疏遠。

難道武將就像這杯中的茶葉,都是一次性的?

這武將,到底要怎麼做,才能安身立命?

這文官,到底要做些什麼,纔會消停?

“嗯。”朱由校含糊應對,它正在思考,怎樣將朱由檢送回到勖勤宮。

“陛下,臣有話說。”閹黨的成員剛剛站起身,戶部的另一位尚書,東林黨人李起元又跪下了。

“李愛卿有話就說吧!”朱由校懶洋洋的,他正在心裡責怪李起元打斷了他的思路。

“秉陛下,信王殿下已經成年,按照大明祖制,應該及早去封地,免得在京師惹下禍端。”李起元上次爲修建第一大道的事,與朱由檢有了衝突,一直耿耿於懷,現在閹黨羣起攻擊朱由檢,正是摧毀朱由檢的絕好良機。

他已經發現了朱由校的變化,知道朱由校正在進行思想鬥爭。

一塊已經起了裂縫的冰塊,再壓上一大塊超負荷的石頭,冰塊還能不碎,除非這冰是來自廣寒宮。

又是祖制?老子在京師惹下什麼禍端了?朱由檢準備反駁了。

東林黨對朱由檢完全是無視。

“臣附議!”

“臣附議!”

“臣附議!”

……

這次是東林黨羣起攻擊。

剛纔沒有跪下的東林黨人,現在都跪在大殿。

兩次都沒有下跪的,只有兵部尚書李春燁。

閹黨和東林黨,今天不是默契,是驚人的政見一致,目標是朱由檢。

大殿內鴉雀無聲,都在等着皇帝朱由校。

幾乎全體朝臣的意見,就是皇帝也只能接受。

大臣們不是等待朱由校裁決,而是等待朱由校宣佈。

“哈……哈……哈……”

一陣大笑,從龍椅上傳遍整個大殿,斧鋸般從大臣們心頭掠過。

魏忠賢知道壞了,伺候朱由校多年的他,對朱由校的每一個細節都揣摸得透透徹徹。

今天本是個絕好的機會,如果和東林黨聯手都不能扳倒朱由檢,那以後扳倒朱由檢的機會就很渺茫了。

“衆愛卿,信王的去留,朕自有定奪。今日的朝會,只討論山東的戰事。”果然,朱由校恢復了開始時的精氣神。

朱由檢應該感謝東林黨。

本來閹黨跪諫,朱由校都動搖了,但東林黨欲待火上澆油,朱由校看清楚了。

朱由檢沒有得到朝臣的支持,甚至可以說,朝臣都反對朱由檢。

沒有朝臣支持的朱由檢,只是打打仗的武夫、賺點小錢的商人。武夫和商人,是不會威脅到皇權的。

“……”大臣們卻沒有魏忠賢的能耐,不明白朱由校心理變化。

“五弟,朕有

一事不明,既然奮武營可以全殲倭寇,那十幾萬山東兵爲何不能剿滅倭寇,還被倭寇打得落花流水?難道中間有什麼隱情?”

“這這正是臣弟要向皇兄彙報的。”朱由檢感覺自己坐了一回過山車,娘希皮,老子打了勝仗,滅了倭寇,爲民族立功,爲國家爭光,你們不獎勵也就算了,還聯合起來整老子,當老子和府兵一樣是豆腐?“皇兄,山東軍備極爲鬆弛,說是十幾萬士卒,以臣弟估算,最多不過五萬。而且這些士卒分散在各地衛所,難以集中,平時的訓練無人可考,因此戰鬥力極爲低下,往往一擊即潰,和普通百姓已經沒有什麼區別。”

“吃空餉?”

“正是。”

“啪。”朱由校一掌擊在龍椅上,看來他的手藝不錯,龍椅沒有任何的損壞,“這些禍國殃民的豆腐,竟敢貪墨大明的軍費,破壞大明的軍務。徹查到底,徹查到底。”朱由校騰地從龍椅上站起來,雙手在空中亂舞,生氣和憤怒,已經讓他進入瘋狂的邊緣。

“陛下。”魏忠賢急得差點留下眼淚,不停在朱由校的後背輕拍。

朱由校終於緩過勁來,“廢除山東府兵,徹查空餉事件,無論是誰,一查到底。”

趁着混亂的功夫,魏忠賢偷偷向兵部尚書崔呈秀使個眼色。

“陛下。”崔呈秀會意,再次拜倒,“府兵制是洪武年間定下的國策,已經延續了數百年,祖制不能廢呀!”

“是呀,陛下,祖制不能廢。”朝臣們不顧皇帝現在的孱弱,全都跪拜在地,閹黨和東林黨再次驚人地政見一致。

如果說貪墨軍費,在整個朝堂之上,恐怕只有兩個人是乾淨的。

一個是朱由校,一個是朱由檢。

東林黨掌控的武將較多,閹黨掌控的文臣較多,武將和文臣共同構成了貪墨大軍。朱由校要徹查到底,朝臣如何不慌?

特別是魏忠賢,他是貪墨最多的人,各個級別的武將和文臣,都直接或間接將財產彙集到他的手中。

“祖制不可廢?那山東的軍務就不要了?”過了好久,朱由校的臉色才恢復正常。

朝臣們唯唯諾諾,趴在地上不起來,都在慶欣別人看不見自己的臉色。

“五弟,你剛從山東回來,對山東的軍務最爲了解,你怎麼看?”

朝臣們偷偷看着朱由檢,都希望剛纔的得罪朱由檢的不是自己,更希望朱由檢別再說出讓他們抄家滅族的話來。

“陛下,是否廢除府兵制,以後再說。現在的關鍵,是趕緊派得力的將軍,收攏分散各地的士兵,恢復山東的軍務。”朱由檢已經將弓拉開,這箭卻不能輕發,大明現在如同是病入膏肓的人,用猛藥只能加速它的滅亡。

“那依五弟看,誰是得力的將軍?”

“臣弟年幼,此等軍國大事,臣弟沒有發言權。”朱由檢多麼希望推薦秦永年,但他吃不準朱由校的意思,是否真的讓他推薦人選,所以以退爲進,繼續觀測朱由校的真實用意。

“年幼又如何?山東的倭寇還不是讓五弟給滅了?”

“那……臣弟推薦奮武營指揮使秦永年。”皇帝都說了,朱由檢當然不會失去這麼好的機會。

“好,就依五弟,着秦永年升任山東總兵。”朱由校又向跪在地上的朝臣問道“衆愛卿可有異議?”

“臣等恭聽聖裁。”算起來這是閹黨和東林黨今天的第三次合作了。

“朕乏了,退朝,信王留下來。”

朱由校在後殿單獨召見了朱由檢。

“哈哈,五弟,朕的表演怎麼樣?”朱由校又恢復了龍身虎氣。

“皇兄,你……”朱由檢卻懵了,難道皇兄剛纔的生氣時裝的?

“哈哈,五弟,經過今日的朝會,他們大概有一段時間不會反對你呆在軍營了吧?”

這個皇兄!朱由檢覺得自己徹底看不透了。

“哈哈,”朱由校卻是心情大好,“五弟,你且退下。遲些,去見見皇后,你皇嫂對你出征山東也很是關心呀!”說完,朱由校露出怪怪的笑。

(本章完)

第419章 大局已定第408章 相信的理由第402章 初戰他隆第45章 山東府兵第393章 昭化寺遇險第323章 走婚制第42章 口袋中的老鼠(求點擊,求收藏)第70章 大婚 (求收藏)第174章 蒙古人投降了第16章 黑衣人首領第319章 在兩藏立省第281章 皇帝無賴第17章 兩大高手第31章 釋放柔情第421章 先治人第108章 田爾耕的決定第300章 第一個去嶺北省的大明商人第221章 可恨的遊牧民族第401章 他隆終於要撤軍了第43章 倭寇突圍第405章 “萬人敵”空降東籲大營第5章 歷史創傷第464章 科學院重地第408章 相信的理由第424章 國師的擔憂第299章 得到明軍的協助第28章 籌建軍校第416章 撫卹金遇上了麻煩第181章兩個倒黴的甲喇額真第356章 羽化第468章 朱慈烺第86章 一死一傷第182章 馬蜂戰術第304章 複雜的宗教和地方政權第449章 南洋急報第425章 第一份盟約上架感言第93章 胡心雪的牽掛第327章 麻六甲海峽第101章 爲你而生第409章寧做太平犬第273章 偉大的發現,從勖勤宮開始第186章 奇特的排雷法第359章 西夷聯合艦隊第488章 再見鄭芝龍第414章 一頭公牛第88章 高迎祥斷指明志第162章 玩把大的第310章 謠言第372章 童男童女的傳說(二)第410章漢人在東籲崛起第498章 爭相攀登第47章 李春燁的擔憂第366章 墜落的盾徽旗第321章 皇后懷孕了第72章 燕山餘脈第11章 發表演說第245章 秘密武器第394章 刺客的身份第327章 麻六甲海峽第186章 奇特的排雷法第421章 先治人第234章 損失慘重的第一旅第148章 與馬奶酒爲伴第265章 尼布楚,永遠的歷史第99章 用糧食購買肥皂第498章 爭相攀登第242章 多爾袞兄弟重逢第110章 最後一次召見內閣第244章 飛向城頭的開花彈第231章 大禮還是陷阱第121章 張嫣的哭訴第260章 主動擔當女使者第221章 可恨的遊牧民族第461章 女兒留下來第18章 老奴多嘴第86章 一死一傷第456章 淨土第464章 科學院重地第378章 大明最缺什麼第297章 首領送的女人第396章 第一次見到開花彈第145章 漢軍牛錄的覆滅第91章 孫傳庭的使者第351章 第二條貿易路線第35章 軍人的使命第149章 嘴邊的肥肉第108章 田爾耕的決定第335章 被宮女驚醒第61章 在坤寧宮約會第278章 第一次爭執第311章 種族爭鬥第292章 明碼標價第252章 喜逢牧民大帳第123章 魂斷阜城第70章 大婚 (求收藏)第331章 孔貞運鬧個大花臉第193章 兩路使者第82章內閣改組(求收藏,求紅票)第184章 該回來的士兵已經回來了
第419章 大局已定第408章 相信的理由第402章 初戰他隆第45章 山東府兵第393章 昭化寺遇險第323章 走婚制第42章 口袋中的老鼠(求點擊,求收藏)第70章 大婚 (求收藏)第174章 蒙古人投降了第16章 黑衣人首領第319章 在兩藏立省第281章 皇帝無賴第17章 兩大高手第31章 釋放柔情第421章 先治人第108章 田爾耕的決定第300章 第一個去嶺北省的大明商人第221章 可恨的遊牧民族第401章 他隆終於要撤軍了第43章 倭寇突圍第405章 “萬人敵”空降東籲大營第5章 歷史創傷第464章 科學院重地第408章 相信的理由第424章 國師的擔憂第299章 得到明軍的協助第28章 籌建軍校第416章 撫卹金遇上了麻煩第181章兩個倒黴的甲喇額真第356章 羽化第468章 朱慈烺第86章 一死一傷第182章 馬蜂戰術第304章 複雜的宗教和地方政權第449章 南洋急報第425章 第一份盟約上架感言第93章 胡心雪的牽掛第327章 麻六甲海峽第101章 爲你而生第409章寧做太平犬第273章 偉大的發現,從勖勤宮開始第186章 奇特的排雷法第359章 西夷聯合艦隊第488章 再見鄭芝龍第414章 一頭公牛第88章 高迎祥斷指明志第162章 玩把大的第310章 謠言第372章 童男童女的傳說(二)第410章漢人在東籲崛起第498章 爭相攀登第47章 李春燁的擔憂第366章 墜落的盾徽旗第321章 皇后懷孕了第72章 燕山餘脈第11章 發表演說第245章 秘密武器第394章 刺客的身份第327章 麻六甲海峽第186章 奇特的排雷法第421章 先治人第234章 損失慘重的第一旅第148章 與馬奶酒爲伴第265章 尼布楚,永遠的歷史第99章 用糧食購買肥皂第498章 爭相攀登第242章 多爾袞兄弟重逢第110章 最後一次召見內閣第244章 飛向城頭的開花彈第231章 大禮還是陷阱第121章 張嫣的哭訴第260章 主動擔當女使者第221章 可恨的遊牧民族第461章 女兒留下來第18章 老奴多嘴第86章 一死一傷第456章 淨土第464章 科學院重地第378章 大明最缺什麼第297章 首領送的女人第396章 第一次見到開花彈第145章 漢軍牛錄的覆滅第91章 孫傳庭的使者第351章 第二條貿易路線第35章 軍人的使命第149章 嘴邊的肥肉第108章 田爾耕的決定第335章 被宮女驚醒第61章 在坤寧宮約會第278章 第一次爭執第311章 種族爭鬥第292章 明碼標價第252章 喜逢牧民大帳第123章 魂斷阜城第70章 大婚 (求收藏)第331章 孔貞運鬧個大花臉第193章 兩路使者第82章內閣改組(求收藏,求紅票)第184章 該回來的士兵已經回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