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atcounter code invalid. Insert a fresh copy.

第803章 決勝

bookmark

“易定二州,你們覺得現在是否該打?”燕京城政事堂上,李璟正在主持軍事會議。參加的有參謀院、五軍都督府和兵部的主要官員,此外尚書省與內閣諸位也參加會議。剛剛從代北趕回來的蓋寓也在其中,另外監察廳中丞公孫蘭列席會議,做爲情報主報,她幾乎參與到所有核心會議,提供情報分析。

李全忠在涿州度過了新年後,便率領着五萬人馬,帶上了家眷離開了涿州,經由莫州、河間,由秦軍一路護送過滄州、德州,然後越過黃河,到達濟南。他將在濟南休整數日,然後前往天平鎮,與討賊勤王河南元帥於琄匯合。

涿州現在已經由李璟派郭鎮海率兵進駐,尚書省和內閣也選派了一批地方官員前往。

可以說,雖然李全忠帶走了幾萬人馬,但在這個時候,能兵不血刃,順利的接掌涿州,還是很讓李璟滿意的。畢竟李全忠這一走,也算是除去了隱患,涿州地方豪強勢力頓失根本,只能完全臣服。

隨着涿州拿下,現在擺在秦軍面前的下一個目標就是河北的易定二州,原來的義武軍鎮。

易定二州緊鄰太行,守着蒲陰陘飛狐陘,直通河東蔚州。

李克用兵敗之後,如今李嗣源已經將劉芸孃的女兒和李克用的長子讓蓋寓帶回燕京,做爲人質。並且,李嗣源接受了李璟爲他請封的雁門郡王,代北大都督。沙陀大統領之職,雙方簽訂了休戰協議。以現有地盤邊界爲界。

只要李璟不去主動對李嗣源動武,李嗣源現在絕不會來挑釁李璟。

不過現在有一個很關鍵的事情擺在李璟和李嗣源之間,那就是易州和易州的那支沙陀軍的問題。

上次戰後,李嗣昭和李存璋、李嗣恩,李嗣本等諸沙陀大將,被堵在了河北,斷了歸路。李克用失蹤之後,王景崇退回了成德鎮。易州沙陀軍頓成孤軍。

這支兵馬並不算少,有整整三萬人馬,雖然清一色步兵,但也是支不小力量。特別是對於此時的沙陀人來說,這三萬步兵,相當重要。

李嗣源想要弄回這支兵馬,卻又不想就此放棄易州。

而李璟。既想要奪取易州,同時又打算吞併這支沙陀步兵,以繼續打擊削弱沙陀人的實力。

在原來的計劃中,李璟是打算拿下涿州之後,便派兵強行展開對易定的攻擊,以武力迅速奪取二州。完全控制河北北部。不過契丹人南下之事,打亂了這個部署。

不戰而屈李全忠之兵,逼他退出河北之後,易州的沙陀軍反應很大,沙陀人接連派出探子往來打探。郭鎮海的涿州駐軍斥侯與他們發生過數次哨戰,互有損傷。

駐守涿州的郭鎮海所部士氣激昂。連連上奏請求出兵易州,直接將這支沙陀孤軍殲滅。

今天,要討論的便是此事。

易州的沙陀軍是孤軍,但又不完全是孤軍。他們的背後是定州,那是李克用的兒女親家王景崇。現在易州沙陀人成了成德軍的北面屏障,脣亡齒寒,他們絕不會坐視李嗣昭等人被滅的。

而在這個時侯,最後與成德軍、沙陀軍在易定大戰,對秦軍來說,也並非好的計劃。

蓋寓當先道:“趁他病,就要他命。眼下的沙陀軍,李克用失蹤,劉氏被俘,沙陀軍被一分爲二,正是士氣最弱之時。我贊同秦王先前之議,此時確實不適合攻打雁門鎮,李嗣源這個傢伙雖然年青,但卻有一股子李克用的彪悍,甚至還帶着點秦王的睿智。他現在基本掌控了沙陀軍心,憑着代、忻、雲、朔四州之險,我們若是打他,很有可能會是場持久戰,沒有一兩年,難以拿下。”

他頓了頓道:“若是能得到河東軍以及振武軍等支持,我們還有可能短時間內攻破雁門鎮。但現在鄭相公一心計劃着南下攻打洛陽,李嗣源這小子很會擺姿態,他已經不斷向鄭相公表示願意出兵與河東聯軍南下。因此,鄭相公現在絕不會配合我們攻打雁門。不過,李嗣源不好打,但我們卻不能因此小視他,我們絕不能給他機會重新恢復過來。既然如此,我覺得不用出兵河東雁門,可以直接出兵易州,殲滅掉易州這支沙陀步兵,一樣能給予李嗣源重創,而且,我們還能收復易州,進一步擴張河北的地盤。”

李璟也點了點頭,“易州沙陀步軍,確實是沙陀的一塊軟肋,而且若是我們能斬殺李嗣昭、李存璋等易州諸將,那對沙陀將無大將可用。最終,李嗣源也是獨木難支。只是易州沙陀軍有三萬步兵,他們後面還有成德軍的十八萬兵馬。雖說成德軍十八萬兵馬,其中不少新兵,但我們現在主力在北方做戰,另有一支大軍正在江淮,河北雖有十萬重兵。但這卻已經是我們的全部了,這支兵馬既要維持河北局勢,又是壓制河北軍的唯一力量。我們把他拿來與成德鎮、易州沙陀孤注一擲,是否太過冒險?而且,若是我們孤注一擲,魏博軍會不會北上加入戰局?這些都是變數,我們需要仔細考慮。”

牽一髮而動全身!

秦軍想吃掉易州沙陀軍,可李嗣源不會坐視,王景崇不會坐視,甚至韓簡也有可能不會坐視。

兵部尚書王普皺眉,“不如跟他們耗,現在易州三萬沙陀人被堵在河北,軍需供應全靠易州這塊被幾家打成白地的彈丸之地,必不能持久。就算王景崇願意支援他們糧草,可也不是常事吧?況且,沙陀兵被堵在河北,久之,必然軍心思歸,人心厭戰。我們跟他耗個半年一年,他們不戰自亂。”

李璟望了一眼中央的沙盤。易州和代州中間就隔着蔚州,一條蒲陰陘加一條飛狐陘連接兩地。紫荊關、飛狐城、靈丘城、泰戲關,這條通道雖然險要,但也不是就萬無一失。時間長了,也許就會夜長夢多。

李嗣昭除了走這條路回雁門,他還有一條路,那就是從成德鎮的鎮州經井陘越太行山,入太原,然後返回代州。

井陘兩邊。東面是成德鎮,西面是太原河東軍。

若是李嗣昭想走這條路回去,成德鎮這邊肯定會借路的。但是河東軍那邊,卻是有些難說了。河東軍表面上看來不可能讓沙陀人借道太原,因爲河東軍與沙陀軍是打過數次的老對手了。但這事也不一定,鄭從讜現在一心就是要去勤王,若是李嗣源投其所好。做出什麼承諾,鄭從讜未必就會一直拒不放行。畢竟,鄭從讜此人不是軍閥,而是文人宰相,一心以朝廷利益爲重。歷史上,李璟記得好像鄭從讜最後就是因爲朝廷一道聖旨。就拱手將河東鎮讓給了李克用。

李璟很想吃掉易州這支沙陀兵,但卻又擔心着強行出兵,最後引發河北大戰。而現在,李璟並無多少信心打一場大規模的河北之戰。

感覺現在就像一隻老虎是面臨着一隻刺蝟,想吃。卻又無從下口。

若是強行開戰,萬一這場河北大戰失利。這對李璟來說,可能就是災難性的後果。爲此,他不得慎重再慎重。

“敬公如何想的?”李璟轉頭問參謀院使敬翔,他負責參謀院,戰與不戰,很大程度上李璟需要聽他的分析。

敬翔做爲參謀院使,是李璟的第一軍事顧問。秦軍的諸多戰略計劃,多是出自他領導的參謀院。這幾年來,根據他主導的以遼東爲後方基地,以登州遼南爲經濟支柱,先遼東後河北,輔以兵出山東,經略黃淮的戰略,秦軍步步推進,可謂是穩打穩紮,取得了一連串的勝利。這其中,敬翔功不可沒。

也正因此,如今敬翔穩坐李璟手下第一謀士之位,主掌着秦軍的調兵權。

聽到李璟點名,敬翔思慮了一會,反問道:“有時候,魚與熊掌,不能兼得。眼下易州之事,某亦以爲,易州之地,或者易州沙陀軍,二者可得其一,不可兼得。現在就看秦王意思,究竟是想奪取易州之地,還是想要殲滅易州沙陀軍?”

“某以爲,秦王剛纔說的很有道理,眼下我們三路大軍方出,北拒契丹聯軍。剩下兵馬,分別集中於江淮與河北兩地,江淮兵馬相距河北數千裡,因此,若此時與諸鎮展開河北大戰,我們勝算最多五五開。在某看來,五五開,實際上就等於在冒極大的風險,於我們一向的戰略是相背的。某反對此時用兵,不僅因爲我們兵力不足,而且眼下我們內政民事也並不順利,後勤軍需也無法同時供應四路兵馬作戰。”

王普一愣,反問道:“如果不用兵,那又如何奪取易州,或者殲滅易州沙陀軍?”

“若要滅沙陀軍,可心立即去山海關傳令,調回郭崇韜所部五萬騎兵,再以河間莫州以及燕京調集五萬之兵,以迅雷之勢,犁庭掃穴,採用閃電戰打法,直攻易州,迅速攻擊,然後迅速離開。在成德魏博援兵上來之前,便退出易州。按這個計劃,有七成勝算消滅掉易州的三萬沙陀軍,但我們可能要想短時間內打完此仗,可能得負出額外傷亡,並且,調回郭崇韜軍團,會影響到對契丹的整個戰略佈局,某以爲,並不太適合,只能算是下策。”

“中策呢?”李璟沒有直接問上策,既然有下策,那肯定有中上策,做爲上位者,須兼聽。

“中策就是按兵不動,等候時機。”

這個答案明顯不能讓李璟滿意,這種坐等的方式向來不是他的風格。他更喜歡主動出擊,把握局勢。

王普在一邊道:“還是說說你的上策吧。”

“上策就是奪取易州,但不與沙陀交戰,而且,我們還要放他們離開。”敬翔道。

“如何做到?秦王先前也提過,但李嗣源並不信任我們。”

敬翔笑道,“李嗣源確實不信任我們,但他信任王景崇,也會信任鄭從讜。”

他站起身來,在沙盤前指着成德鎮與河東鎮之間的井陘,“如果秦王能與李嗣源、王景崇、鄭從讜四方達成一個協議,就按之前讓李全忠離開河北一樣的方式,秦王以天下兵馬大元帥,假黃鉞的命令,下令調易州李嗣昭率易州沙陀軍南下勤王,讓他經成德軍鎮州過井陘,入太原歸入河東鎮鄭從讜的河東聯軍麾下,一起南下勤王,我想,李嗣源李嗣昭肯定願意,就是鄭從讜也會願意。”

“王景崇會答應嗎?沙陀軍這一走,雖丟了個雞肋易州,但卻保全了兵馬,也許他們願意。鄭從讜得到幾萬沙陀兵馬隨他勤王,他也許也會同意,可王景崇爲什麼同意?現在易州沙陀軍是他們的屏障,若他們走了,定州可就要首當其衝了。”王普問。

李璟輕笑着道:“若本王真有此提議,王景崇不管願不願意,只能答應借道。”

事情很明顯,如果王景崇不肯讓道,那沙陀人肯定爲此不滿,他們的聯盟也必然破裂,如此一來,成德鎮後果只怕更遭。答應讓道,也是打落牙齒往肚裡咽。

雁門和成德雖是盟友,但再好的盟友,面臨着各自切身利益的時候,也不會總是一致的。三萬步軍,和數員沙陀大將,這對於李嗣源,對於整個雁門鎮沙陀軍來說,都是十分重要的。重要到他們願意與鄭從讜、李璟暫時同盟,重要到,如果成德軍敢不借道,他們之間有可能兵戈相向。

現在最關鍵的不是成德、雁門、河東三鎮的態度,而是李璟的態度。

真的要放過易州的三萬沙陀軍,讓他們離開?

李璟皺眉沉思,輕輕敲打着面前的桌案,久久無法下定決心,做出決斷。

“秦王,易州對我們很重要,控制了易州,我們對於蔚州也就真正牢牢掌控了。”李振在下面出聲提醒。

李璟點了點頭,先前讓李全忠退出河北,是穩妥做法。現在秦軍既然沒有更好的辦法殲滅這支兵團,那麼讓他們離開,至少也還能以最小代價拿下易州。

而易州,對秦軍很重要。

“好,此事就這樣決定。不過具體細節,就交於參謀院負責,另外由監察廳派人去與成德、雁門、河東三鎮聯絡談判,就算是我們讓李嗣昭離開,也不能離他們輕鬆離開,主動權得掌握在我們手中,絕不能讓他們輕輕鬆鬆的就離開了,要走,也得扒下一層皮來。反正,李嗣源、李嗣昭他們,肯定比我們更着急!”

李璟雖然感覺心有不甘,覺得錯失一個再次重創沙陀人的機會。但若只是無把握的機會,該放棄的時候,他還是會很果斷的放棄!

有的時候,不貪,退一步,其實更好!

第488章 哪個少女不懷春第695章 二次反唐第91章 黃鬍子上門第615章 各懷鬼胎第227章 壓跨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第1015章 智取河陽第612章 天子御封,安東郡王!第257章 聯合艦隊的覆滅第124章 接掌沙門鎮第284章 大殺四方第928章 女真第45章 考覈第563章 十萬少年十萬兵第956章 劍履上殿,贊拜不名!第308章 強龍猛壓地頭蛇第1017章 睥睨天下第316章 翻臉第1023章 新王朝誕生第168章 沒有攻不破的城堡第569章 牀下貴婦牀上蕩婦第974章 以壯觀瞻第862章 殘酷第600章 碰撞第151章 什麼都可以拿來賣第475章 招甚鳥安第164章 三月堡城第789章 神兵天降第1025章 取而代之第844章 縱貫線第592章 不戰而降第722章 泗口第138章 跳蕩反擊第610章 開闢第三戰場第108章 陌刀強弩第598章 復國第528章 會獵於野(四)第788章 暗箭第1016章 羣臣勸進第269章 公理只在弩車投炮射程之內第270章 都裡鎮要和親第931章 廢帝第214章 連廚子也一人發一套鎧甲武器第127章 皇冠棱堡第252章 搶奪大謝島第257章 聯合艦隊的覆滅第770章 劫第287章 兵臨城下第154章 狐假虎威 藉機敲詐第685章 內閣第289章 裴宥奇謀大破聯軍 李璟詐亡反敗爲勝第149章 戰後總結 偵察隊與醫護隊第1022章 拉開決戰序幕第338章 鎮軍錢第576章 畝產三千斤第756章 擒虎第127章 皇冠棱堡第971章 真龍第674章 圈錢第20章 力挽狂瀾第594章 兵不厭詐第448章 色字頭上一把刀第331章 龍之使者第399章 血不流乾戰不休第956章 劍履上殿,贊拜不名!第219章 小賊欺吾太甚!誓滅汝!第224章 華麗的進擊第754章 步步殺機第648章 御駕親征第237章 文修武備第415章 晉升鎮國軍節度使第756章 擒虎第35章 賣軍功第881章 輕取雁門第736章 麗華第900章 幹了第274章 扒灰第955章 長安戰慄第503章 以卵擊石,不自量力!第21章 勝第7章 破家第740章 趙家將第891章 龍騎兵第805章 不自量力第582章 盧龍要塞山海關第465章 許騎馬佩劍覲見第808章 儒者之勇第825章 另立天子第458章 玩於股掌之上第574章 糧票第637章 遼西走廊第949章 先下手爲強第277章 噩耗第917章 害羣之馬第432章 截殺第96章 貴公子與老婦人第440章 黑旗軍,重裝鐵騎出擊!第312章 兵馬奪青州 功升防禦使第611章 半島第389章 驅虎吞狼第428章 七軍震憾
第488章 哪個少女不懷春第695章 二次反唐第91章 黃鬍子上門第615章 各懷鬼胎第227章 壓跨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第1015章 智取河陽第612章 天子御封,安東郡王!第257章 聯合艦隊的覆滅第124章 接掌沙門鎮第284章 大殺四方第928章 女真第45章 考覈第563章 十萬少年十萬兵第956章 劍履上殿,贊拜不名!第308章 強龍猛壓地頭蛇第1017章 睥睨天下第316章 翻臉第1023章 新王朝誕生第168章 沒有攻不破的城堡第569章 牀下貴婦牀上蕩婦第974章 以壯觀瞻第862章 殘酷第600章 碰撞第151章 什麼都可以拿來賣第475章 招甚鳥安第164章 三月堡城第789章 神兵天降第1025章 取而代之第844章 縱貫線第592章 不戰而降第722章 泗口第138章 跳蕩反擊第610章 開闢第三戰場第108章 陌刀強弩第598章 復國第528章 會獵於野(四)第788章 暗箭第1016章 羣臣勸進第269章 公理只在弩車投炮射程之內第270章 都裡鎮要和親第931章 廢帝第214章 連廚子也一人發一套鎧甲武器第127章 皇冠棱堡第252章 搶奪大謝島第257章 聯合艦隊的覆滅第770章 劫第287章 兵臨城下第154章 狐假虎威 藉機敲詐第685章 內閣第289章 裴宥奇謀大破聯軍 李璟詐亡反敗爲勝第149章 戰後總結 偵察隊與醫護隊第1022章 拉開決戰序幕第338章 鎮軍錢第576章 畝產三千斤第756章 擒虎第127章 皇冠棱堡第971章 真龍第674章 圈錢第20章 力挽狂瀾第594章 兵不厭詐第448章 色字頭上一把刀第331章 龍之使者第399章 血不流乾戰不休第956章 劍履上殿,贊拜不名!第219章 小賊欺吾太甚!誓滅汝!第224章 華麗的進擊第754章 步步殺機第648章 御駕親征第237章 文修武備第415章 晉升鎮國軍節度使第756章 擒虎第35章 賣軍功第881章 輕取雁門第736章 麗華第900章 幹了第274章 扒灰第955章 長安戰慄第503章 以卵擊石,不自量力!第21章 勝第7章 破家第740章 趙家將第891章 龍騎兵第805章 不自量力第582章 盧龍要塞山海關第465章 許騎馬佩劍覲見第808章 儒者之勇第825章 另立天子第458章 玩於股掌之上第574章 糧票第637章 遼西走廊第949章 先下手爲強第277章 噩耗第917章 害羣之馬第432章 截殺第96章 貴公子與老婦人第440章 黑旗軍,重裝鐵騎出擊!第312章 兵馬奪青州 功升防禦使第611章 半島第389章 驅虎吞狼第428章 七軍震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