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atcounter code invalid. Insert a fresh copy.

第811章 心動

bookmark

(五千字大章送上,)

李璟看到老師崔芸卿光潔的額頭上微微冒汗,對於剛纔李璟的強硬表態他到現在還有些沒回過神來。“若是剛纔五胡不肯答應,大王又當如何?老朽到現在還是覺得這事情辦的有些不夠成熟,此事應當先由尚書省禮部官員向五胡酋長提出。這樣一來,不管他們是否同意,都還有一個協商的餘地。最後,不論事情成否,都不會有損秦王威儀。而在剛剛,你就這樣強硬表態,萬一對方拒絕,此事半點回轉餘地都沒有,若最後真的一拍兩散,損失的就是大王的威儀。”他騎着馬緊挨着李璟的寶馬勸說,“您如今身爲秦王,有些事情不應當由你來說,凡事都得有一套規矩,行事得按規矩來。”他袖子一甩,策馬往前走了幾步,又回頭道:“或者,殿下若是不滿意老朽與子明執掌尚書省事務,也可以直說,老朽願意退位讓賢。”

“老師,莫要誤會。”李璟溫和笑道。

他踢了踢馬,“這件事情我是有些考慮不周,事前沒有與老師等通過氣。”李璟的馬十分理解他的意思,聰明的走到路旁停下。

等崔芸卿騎馬也過來,李璟道:“本王覺得,其實這些胡人本來就已經是無路可走纔來投,而老師也當知道,這些胡人來附,雖然一時間有益,但長久來看,他們卻是邊地隱患,若不妥善安置,遲早都會成爲邊患。隋時,隋皇採取合弱離強之策,運用計謀分化東西突厥,使得強大的突分裂,一直無法統一。這是一個很好的策略,但他們在安置那些戰敗內附的突厥部落策略上,卻明顯犯了錯。隋皇只是一味的把邊關之地。如定襄、大利、陰山、雲中等地讓給內附突厥放牧。結果,最後反成心腹之患。如曾經圍煬帝於雁門的始畢可汗,就是曾經在突厥內戰中兵敗,最後內附隋朝的啓民可汗之子。啓民可汗降隋後,隋朝將他們內遷至陰山代北一帶,並曾下嫁兩位公主給他,就是始畢可汗。他的可孰也是隋朝公主。可最後呢,啓民可汗部落經過數十年休養生息之後,一強大起來,立即就反咬了隋朝一口,四十萬騎兵圍隋帝楊廣於雁門。甚至後來隋末北方諸雄,幾乎都曾向突厥稱臣納貢借兵求取支持。”

李璟邊說邊搖頭。“後來唐朝雖滅了突厥,但在安置問題上,也是犯了大錯,終致後來的後突厥復國,邊地不寧。這些都是前車之鑑,五胡部落來降,有很大的意義。我們不能將他們拒之門外。但我們也不能如隋唐以往一樣那般安置。因此,我那番表態雖然有些強硬,但實際上也是爲了一勞永逸。收編他們的軍隊,既收走他們的兵權,也從中招募那些騎射精良的胡騎加入我們的騎兵部隊,增強我們的騎兵戰鬥力。而將他們內遷至各省州縣,且打亂安遷,也是防止他們形成勢力。我們要完全同化他們,不給他們任何機會。”

“我相信你提出的策略肯定是經過深思熟慮的,其實一直以來,秦王你在大局觀上,一直有着讓人驚歎的天賦。起碼,這一直以來,你的大局判斷很少出錯。關於這個。我不想發表異議。”崔芸卿顯得有些疲憊而煩亂,“你的策略是對的,但這根本不該由你來提。你是秦國王,你下面還有尚書省。還有內閣,還有參謀院、五軍都督府。左右僕射、左右丞、六部尚書,四廳中丞、內閣學士,等等諸官,本來就是幫你處理這些事務的。難道你還當自己只是一個鎮將一個刺史?凡事都得親力親爲嗎?”

“不。”李璟搖頭道,“抱歉,是我行事孟浪...”

“我知道你想的是什麼。”崔芸卿口氣緩和下來,“季玉,如今你是秦國王了,掌控着三分天下,身份轉變了,你自己當注意。從另一方面來講,你親手製定了如今秦藩的一系列制度,這些制度很好,可到頭來你卻不遵守,這要別人如何遵守呢?”

崔芸卿對於李璟制定的一系列官制、軍制等改革,都十分贊成。李璟制定的這些制度,核心就是分權,平衡。按這些制度,其實李璟這個王,也並非是隨心隨意的,省閣府院,就是平衡李璟權利的。

今天李璟在吞併五胡這麼大的事情決定上,事先沒有經過尚書省,也沒有經過內閣,這不由的讓崔芸卿有些擔憂。這不是說崔芸卿戀權,而是擔憂李璟這個態度的轉變,是否因爲如今秦藩勢力漸大,而慢慢驕橫自負起來。有些事情,其它的文武官員不好開口,也唯有他適合倚老賣老的藉助李璟老師的這個資格提一提。

“三郎,如今五胡酋長一口答應了下來,你覺得他們是真心誠意嗎?”

“當然不會是真心誠意,不過是情非得已,沒有更好的選擇罷了。”李璟輕笑,“不過不管如何,既然他們答應了下來,那我們就不能再給他們反悔的機會。關於兵馬整編的事情要立即着手,五胡有要內附的人口一百一十餘萬口。而其中成年男子幾乎都是戰士,更有小半都能充當騎兵。甚至男子滿十二歲到六十歲的,都能上戰場。五胡內附部族起碼有三十萬青壯男子。若是全力征召,我們起碼能徵召起二十萬胡人戰士,而其中至少能招募到十萬番騎精兵。”

“番兵雖勇猛,可番兵的忠誠也一直是個問題,想沙陀、粟特、回鶻、吐谷渾、鐵勒、韃靼這些,也曾都是大唐的外族僱傭精兵,比起多數漢軍他們要強的多。可論起忠誠,卻並可靠,沙陀族就是前車之鑑。當年的安史之亂,也基本上就是番兵番將之亂。我們秦軍現在就擁有大約五萬名番軍馬步,若是再招募十萬甚至二十萬番兵,只怕軍心不穩,有失控的風險啊。”崔芸卿皺眉道。

蕃兵胡騎很強,特別是騎兵。

要想從漢人中招募培養一名騎兵,並不容易。許多漢人百姓招募入伍前都不會騎馬,要把一個不曾騎過馬的百姓,訓練成一個騎射本領精通的優秀騎兵。至少需要三到五年時間。這個時間是漫長的,而很多時候,戰爭形勢緊張,並不會有這麼從容的時間來招募兵員慢慢訓練。

而番兵不一樣,大多數的胡人都是遊牧部族,有些是遊獵部族。他們幾乎就是在馬背上長大,天生的騎手。更是幾乎人人都會開弓射箭。騎術和箭術,就是他們的基本能力。

招募這些胡人入伍,雖然要想成爲一個合格的騎兵,他們也還得接受訓練,以從一個牧民轉變爲一個騎兵,學習陣列、行軍等知識。但有良好的底子。有半年他們就能基本合格,有一年,就能相當漢兵五年以上訓練成果。

秦軍的騎兵部隊雖然幾經擴建,但是直到現在,三十六萬秦軍之中,騎兵部隊也才只有十萬。而且這十萬,還有差不多六萬是訓練不久的騎兵。算不得精銳。不是李璟不想多建騎兵部隊,李璟有馬,擁有東北地區後,李璟有充足的戰馬供應。但卻缺少優秀的騎兵。就算現在有十萬騎兵,這裡面也是有大量的東北各族蕃騎。

因此,對於李璟來說,這次五胡來投,其實他心裡也是很期待的。

數十萬胡人青壯。完全可以擴建出一支騎兵大軍。

而且胡人體格強壯,就算是編入步軍中,也同樣比漢人有先天優勢。

“這個我也很清楚。”李璟點頭,胡人雖比漢人身體優勢大,但卻也有一個很大的弱勢。一來是忠誠性,二來是紀律性。紀律可以靠軍規約束,但忠誠卻很難短時間培養出來。“我不打算讓這些蕃兵單獨成軍。而是將他們編入原有各個騎軍或者步軍中。在每支軍中,漢蕃比例,得有一個底線,要保證漢軍的絕對優勢數量。而且就算是蕃兵,也得各部族分散,不能讓他們單一部族人數過多。此外,再擬調一些蕃人頭領爲營都隊等中底層各級副職,加強控制。”

“軍隊的事情我不熟悉,這個你可以和參謀院與五軍都督府和兵部這三衙詳細議論細節,老夫相信殿下有這個能力。”崔芸卿有些欣賞的看着李璟,他清楚的發現,這個門生並沒有因成功而變得驕橫和自負,他依然還保持着清醒的頭腦,考慮問題時很仔細,對待臣下也很謙虛,這是明君之態。

“不過,關於打散遷移五部族民到各省州縣安置,且要分散安置,只怕現在情況不太樂觀啊。剛剛度過這場寒冬,我們的各項儲備也消耗的差不多了。一下子又要安置上百萬的胡人到各省州縣去,這可是一項大工程啊。”

“我知道。”李璟有些無奈的道:“相比招募胡兵來,安置這些胡族百姓確實要麻煩的多。但我們絕不能怕麻煩,就把他們安置在遼西遼東,劃給他們牧場地盤。這樣的做法絕對不行,用不了十年二十年,那些地盤就不再是我們的了。因此,我們不但要遷,而且還得馬上就着手遷,絕不能拖,不然,很可能就一拖再拖,等這些胡人緩過勁來,安下了家,他們就不肯再走了。這方面的事務,就還得勞煩老師與尚書省去處置了。”

晚上,李璟在秦王府舉行隆重的晚宴,燕京城中的重要人物幾乎都愛邀而來,一起爲五胡部族酋長貴族頭人們接風洗塵。

晚宴設在秦王府的別院水晶宮中,這座殿並不太大,但卻極爲豪華。

因爲這是座用玻璃蓋成的大殿,處於其中,就感覺如在龍王的水晶宮中一般。雖然如今玻璃製品已經走向千家萬戶,不再是高高在上的奢侈品。但用玻璃蓋一座大殿,依然是讓人驚歎的。不過實際上,如今登州島上的玻璃廠訂單量大降,開工都有些不足。李璟拿玻璃蓋了一座大殿,實際上花費的本錢並不多,但這座位於燕京城秦王府不遠的別殿,卻成了一座活廣告。而且,這座殿李璟還讓他對外經營,承辦一此宴會,因此,實際上是一項很賺錢的買賣。

不過受邀請而來的五胡部族貴族們,進入到這個晶瑩璀璨,光耀四射的水晶宮時。依然全都震憾住了。

“鐺鐺鐺!”

就在這些,小心翼翼,生怕不小心碰到撞到哪的一衆胡蠻貴族們剛屁股挨着一座座羽絨沙發軟墊時,耳中猛然聽到一陣陣洪亮的鐘聲。立即全都騰的起身。

“警鐘聲,不好,敵襲!”許多胡人都去摸刀,可摸了個光。纔想起入殿前。所有武器都已經被留在外面。

悠揚的鐘聲一直迴盪着,五胡部族貴族們卻是雞飛狗跳,惶惶不安。甚至有些人以爲,這是秦王李璟在發信號,要將他們一舉圍殺。

當鐘聲停止時,並沒有大隊秦軍衝進來。隨着秦藩禮部官員的仔細解釋,他們才臉紅不已的發現,原來剛剛那鐘聲不是各尚敲打的鐘,也不是報警的警鐘,而是另外一種鍾,一種能自動報時間的時鐘。剛纔鐘聲響了七下,那是晚上七點鐘的意思。那正好是戌時!也就是晚上的一更天。

一衆胡蠻瞪大了眼睛。不敢相信居然還有這麼神奇的東西。不過當李璟招手,讓人送上一批精緻的黃金懷錶給在場的衆五胡貴族每人一塊時,這些人捧着金懷錶,臉上的表情十分好笑。那塊懷錶在手,真是捧在手裡怕摔了,含在嘴裡怕化了。

不過經過這一個插曲,這些本來還覺得李璟趁火打劫,趁機吞併他們的五胡貴族們。一下子都被李璟的大手筆給鎮住了,盯着懷錶的眼睛偶爾望向李璟的目光中,充滿了敬畏之色。

當貴族們提出如果他們的部民都被分散安遷各地後,他們的一慣利益將失去時。

“哦,不用擔心,朋友們。”崔芸卿和顏悅色的主動替李璟回答,“你們的部民安遷到各州去後。秦王也不會忘記諸位。我們會按照秦王的意思,根據諸王原來草場的大小,部民的多少,授予諸位官階和爵位。賜予你們土地和莊園。從此以後,你們就是天朝上國大唐帝國的貴族一員了。而且對於你們在邊境之上的牲畜馬匹等,我們也願意出價收購,交易給秦境通行的鈔票金銀。而且,只要你們願意,你們還可以加入到我秦藩的官府和軍隊之中任職。只要考覈合格,按能力授職,與所有人一視同仁。”

崔芸卿笑聲宏亮,他曾經做過多地刺史,又擔任過節度使,且是頂級豪門崔氏出身,因此說話十分有風度,且禮儀有加,讓人如沐春風。他先是仔細的述說了各部族貴族接受秦王封爵之後,成爲秦國王治下貴族的諸多好處,說明,做大唐的貴族,尤其是秦王李璟治下的貴族,不管是從哪方面講,都會遠超在塞外的草原上當一個部族頭領的諸多好處。“除此之外,從此以後,你們就是大唐人,就是秦藩貴族。秦藩是天下第一藩,做爲秦藩的貴族,你們從此之後再也不用擔心雪災、饑荒、瘟疫、戰亂、搶劫等等,從此你們有安定的生活,富裕的生活,美酒,美人相伴,此生夫復何求?”

除了對諸貴族們的安排,崔芸卿還向他們描述了他們的部民內遷之後的諸多好處。遷到內地之後,從此不再依靠天吃飯,每個胡人家庭都能分到一大塊屬於他們自己的土地,建立自己的農莊,每年的生活都從此有了保障。

而且,他們從此和所有秦藩百姓一樣,擁有了參加考試,成爲官員的資格。他們還可以去當兵,在軍中立功,升官封爵,建立功勳,建立家業。“只要你們能立下功勳,就能得到封賞。不但能成爲校尉,將軍,甚至還能成爲元帥。你們還會因此成爲大唐的開國伯、開國侯,甚至是開國郡公,國公等功勳之臣。”

聽到這種種美好的前景,大多數的胡人頭領們就已經沉醉其中了。不少人甚至在想,若是能當上大唐的開國侯那該有多麼的威風,也不要開國侯,就是能封個開國伯也好啊。

酒宴很熱鬧,不過多數胡人們今晚的酒喝的有些不知味道,酒不醉人人自醉,他們一直沉浸在大唐太師、國公崔芸卿向他們描述的種種美好未來景象之中。

透過窗戶,李璟聽到側殿裡的女眷們的嬉笑交談聲。今晚李璟把崔芸卿推到臺前,儘量的只是維持着那份高高在上。毫無疑問,五胡貴族們已經完全被崔芸卿的三寸不爛之舌說的暈頭轉向了,事情已經成功了。他的注意力也從那些一直傻笑的胡人頭領們的身上轉移出來,他剛剛似乎隱隱聽到偏殿那邊傳來的聲音中好像有劉芸孃的聲音。不知是發生了什麼事情,她似乎在笑,而且還笑的很高興,很暢快。

今晚喝了不少酒,醉意微薰,且心情正好的李璟,一縷心神突然隨着那好聽的笑聲飛了起來!

第532章 一騎當先(三)第854章 舉兵第264章 都裡鎮錢多人傻,速宰!第335章 賺大發了第276章 懷孕的張鶯鶯第933章 一代梟雄黯然落幕第997章 南征第932章 千都大戰第464章 耀武揚威第1024章 秦王入關第445章 海納百川 有容乃大第119章 打死了算我的第884章 炮響第455章 奉上九條命根子第848章 陸士第786章 天羅地網第482章 以進爲退第730章 碰撞第49章 晉升第938章第150章 遲遲趕到的聯合增援官兵第416章 小朝廷第602章 十一抽殺第412章 白袍史敬思第719章 迷 魂 陣第67章 埋伏第391章 邈佶烈李嗣源第861章 撞破鐵籠逃虎豹第374章 圍城打援第333章 自己動手第598章 復國第262章 送上門來的肥羊第626章 你拿什麼來支付第721章 暗戰第953章 得之桑隅,失之東隅第828章 朱溫降唐第424章 非我族類,其心必異!第779章 秦王的意志所在,我們的長劍所指!第465章 許騎馬佩劍覲見第677章 小朝廷初具氣象第413章 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第764章 下一個打誰第959章 挾天子以令諸侯第399章 血不流乾戰不休第208章 投降不殺,棄械免死!第237章 文修武備第937章 勝局第169章 風雨夜襲第661章 滅國第257章 聯合艦隊的覆滅第63章 謀定第495章 前軍夜戰洮河北,已報生擒吐谷渾第279章 汝之妻子,吾養之,汝勿慮也!第185章 拒絕出兵第291章 重組控鶴騎軍 再敗卑沙兵馬第877章 一錘定音第435章 慈不掌兵第453章 留下第984章 三箭之誓第1010章 聯吳抗魏第921章 觸底第72章 禍水東引第716章 莫道君行早第546章 謀士雙璧之敬翔第131章 水兵和騎兵第191章 你能行嗎第226章 陌刀揚威 如牆而進第476章 色厲膽薄第692章 鐵騎五萬第211章 風聲鶴唳 招降第431章 鎮國軍神兵天降第350章 捲土重來第515章 老泰山拔劍發兵第334章 殺人立威第915章 插手第159章 整頓商戶 七尺劍殺豬刀第736章 麗華第979章 先下手爲強第718章 戰火燃起第334章 天降橫財第776新章 讒殺第328章 以工代賑第628章 一飯之德必償,睚眥之怨必報第294章 無雙美眷 洞房花燭第433章 生擒李國昌第463章 長安第831章 來勢兇猛第696章 聲東擊西與調虎離山第424章 非我族類,其心必異!第184章 返回沙門鎮第666章 軍亂第141章 挽狂瀾於既倒!第413章 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第524章 一劍封喉第447章 慕容雪第280章 新軍師出奇謀 二正合二奇勝第595章 不疑第777章 舉哀發兵第55章 賭鬥升級第80章 拉兄弟入夥
第532章 一騎當先(三)第854章 舉兵第264章 都裡鎮錢多人傻,速宰!第335章 賺大發了第276章 懷孕的張鶯鶯第933章 一代梟雄黯然落幕第997章 南征第932章 千都大戰第464章 耀武揚威第1024章 秦王入關第445章 海納百川 有容乃大第119章 打死了算我的第884章 炮響第455章 奉上九條命根子第848章 陸士第786章 天羅地網第482章 以進爲退第730章 碰撞第49章 晉升第938章第150章 遲遲趕到的聯合增援官兵第416章 小朝廷第602章 十一抽殺第412章 白袍史敬思第719章 迷 魂 陣第67章 埋伏第391章 邈佶烈李嗣源第861章 撞破鐵籠逃虎豹第374章 圍城打援第333章 自己動手第598章 復國第262章 送上門來的肥羊第626章 你拿什麼來支付第721章 暗戰第953章 得之桑隅,失之東隅第828章 朱溫降唐第424章 非我族類,其心必異!第779章 秦王的意志所在,我們的長劍所指!第465章 許騎馬佩劍覲見第677章 小朝廷初具氣象第413章 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第764章 下一個打誰第959章 挾天子以令諸侯第399章 血不流乾戰不休第208章 投降不殺,棄械免死!第237章 文修武備第937章 勝局第169章 風雨夜襲第661章 滅國第257章 聯合艦隊的覆滅第63章 謀定第495章 前軍夜戰洮河北,已報生擒吐谷渾第279章 汝之妻子,吾養之,汝勿慮也!第185章 拒絕出兵第291章 重組控鶴騎軍 再敗卑沙兵馬第877章 一錘定音第435章 慈不掌兵第453章 留下第984章 三箭之誓第1010章 聯吳抗魏第921章 觸底第72章 禍水東引第716章 莫道君行早第546章 謀士雙璧之敬翔第131章 水兵和騎兵第191章 你能行嗎第226章 陌刀揚威 如牆而進第476章 色厲膽薄第692章 鐵騎五萬第211章 風聲鶴唳 招降第431章 鎮國軍神兵天降第350章 捲土重來第515章 老泰山拔劍發兵第334章 殺人立威第915章 插手第159章 整頓商戶 七尺劍殺豬刀第736章 麗華第979章 先下手爲強第718章 戰火燃起第334章 天降橫財第776新章 讒殺第328章 以工代賑第628章 一飯之德必償,睚眥之怨必報第294章 無雙美眷 洞房花燭第433章 生擒李國昌第463章 長安第831章 來勢兇猛第696章 聲東擊西與調虎離山第424章 非我族類,其心必異!第184章 返回沙門鎮第666章 軍亂第141章 挽狂瀾於既倒!第413章 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第524章 一劍封喉第447章 慕容雪第280章 新軍師出奇謀 二正合二奇勝第595章 不疑第777章 舉哀發兵第55章 賭鬥升級第80章 拉兄弟入夥